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1

根據年初的教學工作計劃,以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爲指導,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優化課堂教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積極申報實施省教研課題,夯實校本教研,轉變教學觀念,有目的,有計劃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研究,全面提高一小語文教學水平及語文教學質量。

一、積極開展語文教研工作:

(1)繼續強化認真貫徹學校集體研究課精神,加強每週三集體教研力度,有目的、有計劃、有專題、重過程,顯效果。每週三下午語文老師在召集人的負責下按時、認真完成集體研究課任務,充分發揮中心發言人主講(中心發言人提前備好課),集體討論交流的智慧型研究模式,認真務實,不走過場。每次活動有記錄、有檢查。

(2)繼續開展研究課公開展示的校本教研活動。年組教師認真教研、試講,發揮集體教研實力,聽課時每位教師都能擠出時間聽課,做好記錄,無一人請假和缺席。學校領導抽出時間蒞臨指導。評課時,做到了及時有效、務實、有記錄、有安排。年組語文老師都認真及時評課,優點看的準,姿態高,態度好,不足之處中肯地指出來,並書寫成文字交上來。授課教師都實事求是地進行自評,並形成書面文字。四月份組織年組教研課王海娜老師的《郵票齒孔的故事》受到一致好評。十一月份開展了年組同課異構語文教研活動,年組十位教師參加,設計教案,互相評課,修改教案,活動統計。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老師,絕大多數是班主任,語文學科作業種類繁多:大小作文和試卷中的作文批改量大,本學期活動多,但所有老師都服從安排。每次活動前,語文組都有計劃,有要求,有記錄,有總結。

三、嚴謹、求實地進行教案檢查和作業批改檢查。

1 語文組根據學校工作計劃,結合語文組學科特點,規範制定了年組作業批改種類和形式,以及檢查辦法。

檢查時任務明確,制定出比較公正、規範的檢查方案。檢視仔細,優點、不足記錄十分詳盡。語文作業批改種類多,任務繁重,但全體語文老師都做到統一進度,科學合理佈置作業,批改及時,認真、規範,書寫工整,特點突出。

2、針對同一教學內容的教學特點,開展集體備課,各位語文老師在自己備課的基礎上進行說課,形成集體備課教案。每週三下午年組語文老師都能在召集人的負責下按時、認真完成集體研究課的任務,充分發揮中心發言人主講,集體討論交流的智慧型研究模式,認真務實,不走過場。每次活動有記錄。

(1)、備課做到了“八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備學法、備板書、備作業。每位教師深入鑽研教材,分析學情,尋找可利用資源,以學生的學爲中心考慮教法與學法,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板書與作業,製作精美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每課有詳實的修改、添加,充滿個性化,每單元有一篇教學反思或教學杞記。

(2)、所有教案都有教材總說明、教學指導思想、教材分析、課時總設計。每單元有單元教材分析,思路設計,單元教學時間設計。

(3)、每課教案教學目的要求、重難點、教學準備、課件準備、教學時間設定、教法、學法、教學流程、作業佈置、板書設計合理規範,教學過程操作性強、教學重難點突破詳細,課件使用恰當,有效突出了以老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指導思路。

(4)、每位教師都能針對本班因材施教,有針對本班的教學設想;或增添,或刪減。每本教案每課有教學隨筆或教學反思,每個單元后都有高質量教學反思,從字、詞、句、篇、閱讀、作文、教法、學法等方面入手,內容豐富,質量較高。

發揚集體智慧,共享彼此資源。集體備課活動,重點研究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變爲具體的教學行爲,如何全面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技能。課堂上不僅有漂亮的板書、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課堂設計、精心製作的精美課件,充分利用現代科技資源,不同程度地體現出了新課程理念——“以學生爲本”,盡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設情境,讓學生多動、多思,展開聯想,開展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形成了有“生命”的課堂。教師教學行爲的顯著變化,由“灌輸”轉變爲“探究”,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有效果。

一學年以來,我們不斷努力,完成了各項教學、教研任務,在今後的教研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認真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不足,潛心治學,科研興教,爲一小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2

隨着新春的即將到來,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即將接近尾聲。回顧一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在“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爲重心的素質教育。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踏踏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透過一學期的學習、進修、研討老師們對課程改革有了更深層的理解,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理論也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

我校數學教師普遍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缺乏一定理論作指導,而實踐經驗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用一定理論來指導,那麼這個經驗才能稱之爲經驗。針對這一情況,本學期每次活動中留一定的時間來學習理論,如《新課程下微觀教學過程()的設計》、《符號感,必要的學習內容》、《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體現新理念》、《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開放教學,激活思維》、《學會選擇,促進發展》、《爲了學生終生髮展的教學策略》等等。透過學習,老師們的觀念有了一些變化,但教學理念的切實轉變,基本理念的基本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所以,本學期我們仍然加強學習,使老師們進一步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二、認真鑽研教材,運用新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一些理論的基礎上,組織了教師圍繞課題上研討課。在教學中,教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鑽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老師們也都能以學生爲主體,創設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如毛老師執教的《應用題》一課,毛老師精心設計教案,由舊知遷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組合作到獨立探索,整堂課始終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主動探索問題,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能力和方法指導。再如《數學廣角》一課,老師們充分利用這一話題,精心設計和收集很多資訊,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數學問題。整堂課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這一數學新課程理念。當然,這幾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如何有效地指導、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時,處理好“雙基”教學等等,這些問題有待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給予解決。

三、藉助集體的力量,搞好集體備課和課題研究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制定一份以年級組爲單位的集體備課計劃,透過集體備課這一形式,加強了教師間的合作交流。同時也使“導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面上得以開花,在點上得以深入。

爲了加強了同伴互助。我們在組內進行合作教學,使組內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識結構、認識風格的成員互相啓發、互相補充,實現思維智慧上的交流與碰撞,從而達到一種“默契”,形成了巨大合力。所以在教學中,老師們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鑽研教材,駕馭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爲了改革課堂結構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們堅持開展聽、評、說課活動。本學期本教研組老師共聽課150餘節次,平均每人聽課達到15節,每次聽課後都寫好聽課隨筆或反思,以待課後交流。聽公開課5節,每次課後都進行紮實有效地說課、評課活動。組內成員還幫助青年教師備好詳案,並能及時寫好教後反思。平均每月都有兩次教研活動及時公佈到網絡,與大家分享。

四、發揮傳統優勢,搞好數學特色建設

本學期教研組在學生當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有每日口算進課堂、每月口算等級賽、學期連環題比賽;有每兩週一期的數奧起跑線;有數學小論文比賽;有數學手抄報比賽;還有數學智力競賽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涌現出許多活躍份子和能手,爲學校特色建設出了一份力。

我們教研組還在老師當中開展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動。如吳春暉老師寫的《數學小記》、張英老師的編《數學小報》活動。讓孩子們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鼓勵孩子們寫數學小記、編數學小報。小記、小報的內容可以是本週學習內容的複習,可以是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可以是數學小故事,也可以是趣題求解。真正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3

我們四年級語文教研組是個團結向上的集體,共有十名語文教師。組內的各位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平均有15年以上工作經歷。學期初,根據學校的總體思路,我們經過討論後統一了觀點:教育教學的發展要有先進的理念,蹲下看學生;要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啓發式民主教學;要善於總結教學中的成果,學習好的教學經驗;提倡反思性教學,從教學細節抓起。在這個觀點的引領下,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教研組工作的重點內容:初步實現教研組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爲突破口、以六認真常規檢查入手;在日常教學中共同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水平。

現將這一學期的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組隊伍建設,提升品位

一個團結向上的集體,是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教研組全組成員認真落實師德行爲規範,組內成員有良好的師德,無論從衣着打扮、舉止言行等方面都能符合教師身份,無體罰、變相體罰學生,無亂收費等嚴重違背教育教學規律現象發生。組內的各位老師都有積極的工作態度,能心情愉悅的完成日常教學工作,盡心盡力完成好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教研組內已經形成了團結向上的工作氛圍。組內教師重視個人專業化發展,能積極進行業務進修,全組各位教師的整體素質較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也在這個學年的努力下不斷提高。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全組教師互幫互學、團結協作,凝聚力強,能夠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人人爭先向上。

二、把日常工作落到實處

我們教研組能認真執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的規定,根據學校計劃,在每學期的伊始,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組教學研究活動計劃,做到每次的教研組活動學習有專題(每次教研組活動都圍繞一個專題學習討論)、主講有專人(爲了較好發揮備課組每位教師在教研活動中的作用,我們提出 “主題先行,輪流主講”, 改變以往教研組長一人主講的局面,結合理論學習,充分利用本組資源,分別請經驗豐富的老師結合教學實踐主講)、討論有深度(結合學習體會和教學實際進行討論,暢所欲言,更好地發揮了教師積極參與意識,教研活動有熱點,在互動中有啓發);注重開展觀摩教學、聽課、評課、經驗交流等活動,並注重工作的實效性,期末各位老師都能完成比較有質量的教學情況的總結和反思。21世紀是資訊化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對教師的生存和發展極爲重要,教研組學習既是一種團體壓力又有助於教研團隊動力的形成。我們建立了理論學習制度,每學期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理論務虛,以形成團體動力,引導教師學會理性地思考教學問題,運用理論解決實踐中發生的真實問題。

在我們的教研活動中,有意識地多次組織全組教師深入鑽研教材,按學校要求認真執行集體備課制度,並長期堅持落實。重視集體備課,加強各位老師之間的交流學習、互通資訊,取長補短,不斷提高大家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

定期評估組內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單元的教學結束後,我們都按時進行質量檢測,並按要求做好級組的的試卷分析交教導處。試前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班級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複習;試後,組織學科的教學質量分析與反思。全組教師坐在一起,認真做好教學質量分析和反饋調控,爲下階段的教學能夠更加有序、有效地進行打好基礎。

一學期來,我們組織全組教師加強業務學習,相互聽課、評課。充分利用外出聽課的機會,向兄弟學校的老師們取經,並把新的理念和方法帶到教研組中,做到了一人聽課,人人受益。特別是學校組織的觀摩課和新教師的課堂教學評比觀摩,老師們都主動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積極爭取學習機會,並在聽課後及時反饋情況,在教研活動中展開討論,把新的模式、方法、認識、體會及時落實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去。

重視日常的幫差補缺工作。任何一個教學班,由於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個性素質的不同,從而決定了學生的認知過程、認知結果也不相同,便形成了“好、中、差”三類生。期初,各位老師都根據後進生的實際情況,詳細地制定補缺計劃。

我們採取的補差方法是 “分層教學,分類輔導”。

首先,我們幫助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彌補缺欠,強化基礎,提高能力,爲他們個別進行易混淆字詞的區別、重點語句再理解、寫作技巧再分析等方面的教學,安排查缺、補漏、改錯的時間,強化了這部分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掌握,逐漸達到知識的完整化和系統化。

其次,我們注重啓發,細心引導,做好銜接。“補差”只停留於查缺、補漏、改錯是遠遠不夠的,在語文教學中還要培養和提高這部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能力。只有使這部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相互聯繫,協調一致了,才能真正的學好語文。

最後,調動各種方法和手段,定時定人的進行補差活動,針對每階段的教學目標制定每次補差的目標和相關練習,每兩週由各位老師進行階段補差檢測,每個月由教研組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級組測試,力求幫助每個學生把基本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處,最大程度上幫助這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到了及時掌握消化知識,不把困難過多的積累。

三、內外兼修 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而教研組則是確保教學質量的重要基地。

根據學校提出的“認認真真抓課堂,踏踏實實促質量”的要求,我們對內提升自身理念,努力修煉內功,隨着課改的不斷深入,新課標的正式出臺,教師們更是樹立了“雙主”的教學理念。教師本身的不斷進步和提升,正是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的堅實基礎。

語文教學一定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不管時代發展到什麼階段,這都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課堂教學是學科課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的主陣地。這學年,我們主要抓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讀書、思考、交流、練習等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基本的做法是:先掃除障礙(生字、難詞、有關背景、知識等),重點抓好識字寫字;接着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結構;繼而精讀課文(或片斷),側重語言訓練;之後勤讀背誦,加強語言積累;最後遷移練習,促進語言運用。

閱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一直是困繞語文教師的問題。本學期我們從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入手,幫助學生積累一定的閱讀方法,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自主運用,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從期末檢測的情況來看,級組內大部分的學生能夠較好地把握短文的主要內容並回答相關的問題。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4

又到一年總結季,回顧一學期的工作,有很多感動與收穫。我代表四年組圍繞團隊、教育、教學三方面內容彙報本學期工作。

一、團隊建設——力求和諧進取

我們四年組是一個老中青年齡層次多樣化的團隊,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成熟穩重的中年骨幹教師,還有富有朝氣的年輕教師。雖然年齡上有差距,但在工作中不分彼此,從不斤斤計較,一人有事,大家來幫。作爲組長的我,也在努力營造着一個和諧、合作、共進的團隊氛圍。這個學期由於公差、病事假等原因,有四名老師請假一週以上,組裏語文老師相互代課,其他配班老師積極配班,彼此扶持,圓滿地完成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與此同時,大家在緊張忙碌的日常工作的同時,並沒有停下學習、進取的腳步。王冬華老師隨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亞洲名師”巡講團赴泰國、印尼兩地爲當地華語教師做培訓。楊立新老師隨同邵校長赴重慶南岸區參加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第十七屆實驗基地會議。還在“國培計劃——高校與磐石市合作培養鄉村教師項目培訓班中上示範課,還被聘爲繪本教學研究專家組成員。夏冰老師隨名師工作室送課下鄉,並在元暉工程中爲學員上示範研討課。其中本年組的四位老師:王冬華、夏冰、楊立新、楊光在元輝工程中均被聘爲導師。吉俐老師參加經典誦讀教育骨幹教師培訓及研討會。張祺靜老師參加繪本深度閱讀骨幹教師培訓。郭棟亮老師上青年教師彙報課、抽調課,李秀紅老師和夏冰老師給予指導。年組老師還在左主任的指導下共同編寫了三年級習作解讀一書。在學習交流中,我們彼此促進,共同進步。

二、教育工作——踐行立德樹人

(一)德育課程,落地紮根

本學期,學校全面推進“課程建設年”,在學育中心深化德育課程的基礎上,我們將德育課程落到實處,力求透過課堂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學初,四年組以“快樂成長學會承擔”爲主題開展了開學儀式課程,讓學生在開學初就明確本學期的成長目標是什麼,本學期的德育課程都有什麼。每週一次的少年隊活動課更是落實德育課程的好時機,除學校統一的德育課程安排外,我們還有計劃,有內容的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德育課程,例如結合節日、紀念日的課程,年組共性問題的課程等。老師們經常會在前一週討論下一週開展的德育課程,並像研究語文課一樣設計德育課。

學生良好的德育素養還透過多種實踐體驗課程在不斷形成着,我們珍惜每一次鍛鍊學生的機會,例如首次校少代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競選大隊委,上交提案,把活動自主權還給學生。運動會中,檢閱隊伍年組師生統一着裝,花束統一,形成了七色花海陣容,代表着我們年組陽光、和諧的團隊氛圍。在學校領導的積極努力下,年組老師們的辛苦組織下,我們年組還有幸參觀了科技館,這次實踐體驗課程更是讓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裏播下了創造的種子。

(二)年級管理,自主創新

年級管理對於我這個經驗不多的組長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所以我經常會向其他年級組長請教,和組裏同事交流,同時也閱讀了一些管理學的書籍,比如《讓學校安靜下來》、《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漸漸地在書本和實踐中摸索出一些年級管理的做法。比如本學期我們進行了教師值周和學生值周,每週一名班主任在課間進行值周,規範學生在走廊的紀律,每班一名紀律班長在課間負責本班走廊的紀律,並且每週給各班紀律班長開會一次,進行培訓和經驗交流,使學生幹部越來越有工作經驗和能力,也爲高年級的小主人工作班儲備力量。學生在一次次的鍛鍊中越來越有自信,自律性也在不斷增強,4年6和4年8班在本學期主動承擔了升旗任務。在年組的大型活動中學生的紀律表現、精神面貌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好評。體育研討會中,學生們自己發明的呼啦圈創新遊戲使得參會老師很感興趣。課前一支歌比賽,學生們自己製作道具,興趣十足,極具表現力。孩子們的點滴進步離不開默默無聞的老師們,他們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澆築一顆顆幼苗。

我們也在不斷思考,什麼樣的德育課程更適合本年段學生特點,如何將學校活動和年級活動統籌安排,使得活動更具有年級特點。

三、教學工作——從課堂走向課程

(一)立足課堂,大膽嘗試

一直以來我們立足於課堂,以課堂爲核心,打造青年教師的課堂、名師課堂、常規課堂、主題課堂,建設特色鮮明的學科隊伍。我們倡導讓平實的課堂充滿激情,帶着敬畏課堂的心走進教室,努力上好每一天中的每一節課。我們注重集體備課、二次備課、聽課、評課、思課。透過課堂,研究學生的學習規律,開發各種助學單,以學定教,教學相長,力求課堂教學,紮實有效。其中夏冰老師和楊立新老師同課異構,上了《羣英降馬》一課,郭棟亮老師上了同一版塊的《馬》一課,從中我們研究如何透過單篇閱讀充分發揮教材這一例子功能,並將這兩課作爲本學期學科活動的開啓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對馬文化的學習與研究。於此同時,年組的五個班級還嘗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模式,在夏冰老師的前期經驗指導下,我們進行了進一步探索,老師們根據自己班的實際情況,從座位的擺放到小組的規模、人數、評價方式都略有不同。在嘗試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課堂學習模式學生非常喜歡,極大地促進了同伴間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但也有少數學生不能融入到小組當中,成爲小組學習的影響者,需要一定時間和他人磨合。到了期末階段,由於小考較多,而且考慮到教室空間有限,不利於學生進行疏散,所以,我們的嘗試在本學期告一段落。在這裏要特別感謝領導們對我們的包容與開放,我們不怕在前進過程中有問題,我們最怕的問題是不前進。

(二)走向課程,勇於實踐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學校“課程年”的總體目標指導下,在落實國家課程的同時,我們勇於實踐,在課程建設方面也有所嘗試,思維模式與實踐行動也逐漸從課堂走向課程建設。

校本課程的建設主要由經典誦讀、課外閱讀和特色學科活動三方面構成。本學期我們繼續開展了《中華成語千句文》和古詩文的晨讀和暮誦,並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進行了多字成語和三十六計的積累和背誦。各班透過不同的考覈、評價形式進行檢測。

課外閱讀課程也由單篇閱讀、羣文閱讀和整本書的閱讀構成。由於課時有限,如何將課外閱讀課內化,我們做了課程上的加減法。例如第四板塊幽默由三篇短小的幽默文章組成,生字較少,也無語言訓練點,所以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節省下來的課時我們在《羣英降馬》一課時,進行了補充閱讀。並結合這一板塊的作文要求和學生喜歡動物的興趣點,向學生推薦了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系列,學生的閱讀慾望被點燃,本學期有的學生讀了幾十本動物小說,有的班級還開展了閱讀分享會,交流讀書心得。整本書的閱讀也多由一課帶一本進行閱讀指導,如由《病房裏的故事》一課帶動閱讀小說《最後一片葉子》,由《荒島日記》帶動閱讀經典《魯濱孫漂流記》。雖然我們的閱讀課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系統,但我們一直會努力爲學生構建着適合學生的閱讀課程。

本學期在語文組“以文觀物,以物觀情”的學科思想指導下,我們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進行了“千古馬誦傳佳話”的語文學科活動。以三篇課文《馬》《馬詩》《羣英降馬》爲基礎,開啓了關於“馬”的語言文字學習;課後拓展背誦一首關於馬的詩、寫一幅有關馬的鋼筆字作品、做一份關於馬的資料整理單和研究報告,在後期的大講堂活動中學生們還透過講故事、說評書、歌舞、武術等形式展開對馬文化的探究,使學生對馬有了更爲豐富、深入的認識,馬與中華民族深厚的淵源以及馬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密切關聯也在學生心中深深地紮了根。除此之外,爲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提高寫作能力,還組建了四年組小蝸牛文學社,搭建了蝸牛爬上彩虹橋作文秀秀場的展示平臺。各班選出的文學社成員在一起共同獻計獻策,團結協作,自己動手製作投稿箱,張貼海報,進行閱稿,張貼作品。同學們相互分享、交流,還在互動平臺上留下自己的真切感受,極大地促進了學生想表達、想交流、想展示的慾望,相信在這樣的活動中,會有更多的孩子愛上寫作。並結合學校科技節,同學們動手製作科學小製作爲契機,進行了學科整合,學生把自己的製作過程寫下來,不僅動手創作,還動筆寫作。我們在不斷思考什麼樣的學科活動更有實效,學生們不僅喜歡,而且能從中有所收穫。

本學期,我們年組更換了四位班主任,在一學期的努力下,學生和老師已經度過了相互適應期,有的班級還在不斷形成自己班級的特色,比如一班的書香班級建設在不斷完善。二班的賞識教育,楊老師每週都會給有進步的學生髮表揚信,班級牆上粘滿了表揚信,學生在這樣的鼓勵下一定會越來越有進步。三班李秀紅老師跟班特別及時,幾乎是每節課下課都會提前幾分鐘到班級。四班的經典詩文和書法課程也在一點一滴地做起。五班注重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的培養,多次承擔學校的公開課任務。六班的郭棟亮老師年輕、幽默,很有親和力,學生都非常喜歡他。七班的張祺靜老師更是被我們譽爲“長期駐紮班級的老師”,幾乎是課上和課下都和學生在一起,所以她的學生行爲習慣好,能安靜地學習。八班的情感教育,讓住宿學生感受着家一般的溫暖。接下來,我們會將班級特色進行到底,使得班班有特色。

再多的話語講述不完我們和學生的故事,再多的語言傾訴不完我們內心的感激,再次感謝學校領導及同事對我們年組給予的指導和支援。我們年組的所有老師會攜手共進,在合作中求發展,在和諧互助中享受育人的幸福。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5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對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的每位老師,都是收益良多。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的四位老師日常教學工作是非常認真負責的,盡力把教學落到實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實踐中相互探討交流,課後及時反思,以求得各位老師共同的成長,提高教學效率。

經過一學期的工作,現小結如下:

一、定製計劃、集體備課

開學初,根據學校裏教務處的工作計劃的要求,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組內組織各位教師詳細解讀了教務處的工作計劃,把握了工作方向和重點,隨後根據各自班級的實際情況,各自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

發揮每位老師的特點,互相學習、彼此借鑑,採用了集體備課的方式學習教材,討論研究分析教材,每次有一人負責主講,並進行集體二次甚至三次備課,每位老師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再進行修改,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二、理論學習,結合實際

本學期爲了強化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我們立足課堂,學習理論,營造課改研究氛圍,創造更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條件。在分析教材,解讀教參的前提下,正確領會教材真正意圖,並根據自身條件和學生實際,合理而有效的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在教學實踐中提高課堂效率。

三、提高質量,促進成長

1、每週選擇一個大家都是空課的時間,四位老師坐在一起進行學習與研討教材,經常觀看網上教學視頻、錄像等,學習衆多優秀教師的先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我們自己的數學素養和教學水平。

2、上課前,我們也常利用課前幾分鐘的時間,一起探討今天所要上課的內容,互相說說自己本節課的把握,分析重、難點。而課後,我們又再一次聚在一起說說實際課堂中,某一個環節遇到什麼樣的困難,而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去解決問題的,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等。

3、定期開展教研活動。每個學期,我們都會有一到兩位老師開出校級公開課,透過開公開課,促使組內老師與其他數學組的老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在課堂教學上多研究、多探討、多提高。

四、努力方向

1、我們的理論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將更一步多多地閱讀教育刊物,多寫寫教學反思以進一步提高理論的素質,以理論來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

2、我們教師們的聽課及評課的基本功仍有待於提高,我們認爲應該多觀看教學課堂錄像,再讓老師們對所觀看的錄像做出綜合的評析及談談自己的若干建議。從而提高教師聽評課的能力。

當然,本學期工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教研活動開展不夠多,開課不夠積極,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太少,學生的競賽活動開展得太少等。當我們將本着將好的方面再接再厲,不足的方面改進,以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6

一學期工作已接近尾聲。本學期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的17位老師秉着認真、務實的態度做好日常教學工作,繼續打造“團結、嚴謹、求實、進取”的教研組品牌,努力把教學抓緊、抓細、抓實,在實踐中探討、反思、交流,共同成長,以求達到教學效率的提高。對於本學期的重點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加領悟,切實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新課程標準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生機、新的活力,它指出了教育教學的發展方向,充分強調學生的學習地位。本學期我們教研組把業務學習作爲一項重要內容,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瞭解。我們把強化理論學習,拉近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距離作爲本學期教研組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立足課堂,學習理論,營造課改研究氛圍,創造更有利於教師成長的沃土。在研究教材,鑽研教參的前提下,正確領會教材意圖,並根據自己的教學風格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堅持有利於實現教學目的的原則,合理地、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使用教材。我們數學教研組是一個團結溫馨的大家庭,大家在教研中暢所欲言,在教研中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勤勤懇懇工作着。

二、團結協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本學期,我們組有一半老師是第一次使用新教材。針對這種現狀,我們採用各種形式,認真學習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切實抓好教材研究分析工作,組織老師對教材進行全面分析、交流。對於每個單元,我們都有中心發言人,在教研活動時對單元教材進行分析,對教學要注意的重點難點進行交流和研討。教師之間每天都要即時研討,每次新授課,有經驗教師向其他教師傳授好的經驗和做法,說說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或某一個知識點可能會在教學中出現,我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課後我們又再一次聚在一起說說上課後的體會、心得。。爲了充分發揮每位老師的特點,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採用了集體學習教材,討論研究重點、難點,並有一人負責主講,進行集體討論二次備課,每位老師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再進行修改,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努力上好每一堂課。像王桂英、張桂華、宋秀珍、張榮霞、孔香雲等這些老教師,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無私地奉獻給大家,是所有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就是在這樣做真研究的氛圍中,老師們實踐、反思,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共同發展,提高了教學能力,從而團結一致,同心協力,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帶領學生適應新的教學環境。

本學期,我們四年級的學生和教師來到新的教學點“三中”。面對新的環境,剛開始學生和教師都明顯不適應。但是爲了規範日常教學,老師們在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努力克服各種困難,保障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開學初,教室內沒有多媒體,更沒有小黑板,老師們只有一隻粉筆、一本書,雖然這樣,大家也是開動腦筋,自己做學具,用各種形式帶領學生學習。針對學生學習浮躁、不穩定的現象,我們數學老師協助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一學期下來,我們的日常教學沒有因爲任何原因而中斷,順利的完成了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以遠程研修爲契機,全面提升教學水平。

從暑假開始,我們組17位教師參加了中小學遠程研修。這樣一次和全國教育專家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大家都非常珍惜。從模組一開始,所有的老師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其中,觀看教學視頻和互動研討,對每個模組的課後作業都認真、保質保量地完成。在磨課中,全體老師都配合研修組長完成磨課過程中的每份工作,老師們的感悟和評論數在各個研修組中都是名列前茅的。經過努力,王桂英、張桂華老師所在的研修組、楊穎穎所在的研修組被評爲先進研修組,王桂英、陳莉、張廣修被評爲優秀學員。

五、結對子,做好青年教師培養工作。

青年教師的培養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本學期,我們繼續採取結對子的形式,張廣修、徐海龍、楊穎穎、劉穎等青年教師分別拜張桂華、王桂英、張榮霞、宋秀珍爲師傅,平時多請教,每週最少聽師傅3節課,師傅課後要進行指導和評價,再由徒弟執教。這樣一對一的教學指導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其他教師也經常向老老師學習和請教,大家共同進步、提高。

一學期下來,我們組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都有了更大的提高。老教師的精神飽滿,充滿青年活力,寶刀未老。青年教師也在不斷進步和提高。陳莉在全省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中執教《分數的初步認識》,以紮實、簡約、有效的教學風格獲得與會老師的高度評價。宋秀珍老師被評爲教學先進個人,並在區畢業班質量分析會中進行典型經驗交流;劉穎老師在青年教師中脫穎而出,在學校“精品課堂”研討活動執教研討課,獲得高度讚揚。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存在的問題,如青年教師的培養還需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明顯欠缺。針對這些問題,我有幾點想法:1.學習修訂後的課程標準,以指導數學課堂教學,走在課程改革的最前沿。2.在做好集體備課的同時,還要對單元研究課緊抓不放,做真研究,保證教研組的集體教研活動保質保量地進行。3.鼓勵教師多多地閱讀教育刊物,多寫寫教學反思,以理論來指導、武裝我們的實踐。3.本年級如今有近50名學生學習成績差,考試不及格,存在個位數分數的現象。下學期老師們要多想點子,在課堂上多關注,課後勤輔導,儘量使這些孩子學習不掉隊。

教學工作是辛苦的,是煩瑣的,但就是在這份共同的辛苦中,我們學會了及時深入的教學研究,學會了彼此之間的取長補短,學會了真正的團結協作,學會了合作中的共同提升,更學會了彼此快樂地工作、快樂地生活!

小學四年級教研組工作總結7

本學期,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在“加強學習,更新觀念,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爲重心的素質教育。轉變教研理念,改進教研方法,優化教研模式,積極探索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研工作新體系”這一思想的指導下,踏踏實實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一、加強理論學習、新課程標準學習

我校數學教師普遍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缺乏一定理論作指導,而實踐經驗只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用一定理論來指導,那麼這個經驗才能稱之爲經驗。針對這一情況,本學期每次活動中留一定的時間來學習理論,如《新課程下微觀教學過程的設計》、《符號感,必要的學習內容》、《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體現新理念》、《關注學生的情感與態度,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開放教學,激活思維》、《學會選擇,促進發展》、《爲了學生終生髮展的教學策略》等等。課改已進入第二學期,教師的觀念有了一些變化,但教學理念的切實轉變,基本理念的基本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所以,本學期我們仍然加強教師的培訓,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使廣大數學教師進一步確立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

二、認真鑽研教材,運用新的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在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及一些理論的基礎上,組織了教師圍繞課題上研討課。在教學中,教師都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鑽研教材,駕馭教材,在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老師們也都能以學生爲主體,創設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中領會知識、感悟知識。如毛老師執教的《應用題》一課,毛老師精心設計教案,由舊知遷移到新知、由扶到放、由小組合作到獨立探索,整堂課始終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主動探索問題,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注重面向全體學生、全員參與,注重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能力和方法指導。再如《數學廣角》一課,老師們充分利用這一話題,精心設計和收集很多資訊,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自然地提出了數學問題。整堂課體現了“數學的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這一數學新課程理念。當然,這幾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如何有效地指導、引導學生探索知識?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在運用新理念進行教學時,處理好“雙基”教學等等,這些問題有待在今後的教研活動中給予解決。

三、藉助集體的力量,搞好課題研究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制定一份以年級組爲單位的集體備課計劃,透過集體備課這一形式,加強了教師間的合作交流。同時也使“導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在面上得以開花,在點上得以深入。

四、發揮傳統優勢,搞好數學特色建設

本學期教研組在學生一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有每日口算進課堂、每月口算等級賽、學期連環題比賽;有每兩週一期的數奧起跑線;有數學小論文比賽;有數學手抄報比賽;有的數學競賽。在這些活動中涌現出許多活躍份子和能手,爲學校特色建設出了一份力。

本學期各位老師在積極輔導學困生的同時,不忘發揮學生特長,加大力度,加強輔導,充分發揮了學生聰明才智,在江蘇省第三屆“探索與能力”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其中張益成、錢心夾、徐磊獲六年級組一等獎,許可、潘徐華獲六年級組二等獎;陳康毅獲五年級組一等獎,施鵬飛獲五年級組二等獎,張曦、俞佳琦分別獲得江蘇省小數報編輯部一等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