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2020學年上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在過去這段時間的教學中,我們一定收穫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教學總結了。但是教學總結基本的方法論,你掌握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2020學年上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2020學年上期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本期,我校繼續以“開放教育,尊重個性,讓每個孩子都獲得理想發展”爲辦學宗旨,以特色學校建設爲中心,以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爲重點,按照本期制定的“教學管理抓常規、教學改革抓創新、教學質量抓提高、教育科研抓特色”的工作思路,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完善校本教研製度,深化課程改革實驗,抓教學質量的提升,推動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同時也帶動了學校教學工作的整體進步。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常規落實,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1、開學前,學校主持召開了以“xx秋教育教學質量工作會”,幫助教師尋找存在的問題,尋求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的對策。在分析會上,各教研組長認真深入地分析了學校教學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新學年的努力方向,在此基礎上,教導處向全體教師提出了新學年的工作目標,促使全體教師的質量意識不斷增強。

2、嚴抓各科教學計劃的落實。學期開學後,我們便嚴抓各類計劃的制訂,要求各部門、科任教師在一週內製訂好本學期的各項工作計劃,要保證教學工作具有科學性、計劃性、可行性,做到每項工作開展時有目標、有方案、有規劃、有管理。制定各類教學計劃時,要注意和加強可操作性,保證目標明確,計劃合理,管理到位。透過各部門反覆研究協調,各類計劃清楚地反映了各項工作,從而確保了本學期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3、進一步完善檢查制度。本學期,學校進一步落實了《電報路小學教學常規》,努力使全體教師的各項教學常規工作做到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本學期我們推行了教學工作的“十字方針”,即要求教師做到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活動要“勤”,要求要“嚴”,輔導要“細”,負擔要“輕”,質量要“高”,並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作業與輔導、教學評價等方面對教師的.常規教學進行指導性管理。在12月中旬,我們還組織開展了教學質量調研抽測活動,對全校各學科了進行了一次教學情況調查,並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幫助教師尋找問題的根源,明確下一步努力方向,促使各學科教師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提高單位時間效益。

4、抓教學環節落實,保證教學質量。

(1)抓備課。如何提高備課質量是教師上好每一堂課的關鍵。開學初,教導處明確提出備課的具體要求:環節齊全、目標明確、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設計合理、板書規範、習題適當、反思跟上。每一堂課,都力求做到“掌握課標,吃透教材,挖掘到位,知識準確。”每月精備一課教案交教導處進行評選,優秀教案在全校推廣展覽,並給予獎勵。

(2)抓課堂。如何上好一堂課,教導處向全體教師提出了“主導作用到位,主體全員參與,講究課堂藝術,師生配合默契,精講多練,層次分明,因材施教,各有所得。”以及課堂上要講究語言藝術,板書規範工整,電教手段、教具使用合理等具體目標。要求教師在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狠練課堂教學基本功,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能力。在教研月活動期間,教導處組織開展了全校“會課”活動,讓大家聽,大家評,“說長道短”,“評頭論足”,幫助尋找不足,幫助改進,促使每一位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3)抓反饋。主要抓作業和單元檢測。開學初,教導處對作業和單元檢測作了明確要求:作業佈置要做到內容精、形式活、質量高,提倡分層佈置,所佈置的作業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爲基點,作業批改做到及時,認真。每個單元結束後,要認真組織學生進行復習,並及時檢測,每一單元檢測後要求做到閱卷及時,認真分析,以總結經驗和不足,明確下一階段的努力目標。透過期中和期末的教學常規工作檢查發現,全體教師的作業佈置、批改等方面較上學年在質量上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內容也較豐富,機械抄寫的狀況有了根本性改變,單元檢測基本及時,成績也曾上升趨勢,少數教師在每個單元檢測後還進行了書面質量分析,即有數據統計,還有原因分析、改進措施等等。

5、加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本學期,我們繼續推行推門聽課制度,要求教師間要開展互相聽課,互相評課活動。每位教師聽同校教師的課不得少於10節。一學期來每位教師聽課都超過了10節,學校領導的聽課均在20節以上,而且聽課的範圍也較廣,不再侷限於語數兩科。此舉爲全校教師創造了一種改進,提高的機會。對於提高教師隊伍的根本素質會其到重要作用。

6、繼續進行校本課程開發。我校在上學年的基礎上,繼續開發《兒童中華優秀文化經典讀本》等校本教材,爲特色學校建設添磚加瓦。

二、抓教師培養,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

1、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本學期,我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進修、培訓和考試,不斷提高自身修養,以滿足教學改革的需求。

2、抓好骨幹教師的培養工作。本學期啓用了一批既肯幹又能幹的骨幹教師,把他們安排到教學的重要崗位上去壓擔子。透過組織理論學習爲他們“充電加油”。

3、抓上派教師的培訓和培養。本期,我校園接受了7位上派教師,學校透過年級組和資深教師的傳幫帶促使他們勝任本職工作,並制定了《萬州區電報路小學20xx—20xx學年上派教師培訓方案》,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3、繼續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透過學習和培訓,教師的視野寬了,眼界遠了,觀念新了,方法多了,使他們有更大的信心和熱情去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抓課題研究,促科研成果的轉化

1、本期,我們進一步加強了市級立項課題《開放學科課程,促進兒童個性發展研究》研究工作,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有取得了突破和創新。學校確定了每週二三四下午第二節爲“全校課程大開放”時間,學生在這一時間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開展學習。

2、本期,學校設定了“外教英語口語”等一批特色課程,成立了“課程超市”,爲學生提供的多元化、有層次、可選擇的課程體系。“課程超市”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需要建立課程結構,透過科學的課程管理,以學校給學生“配餐”和學生自己“點菜”等方式,使每一位學生擁有一份個性化的課表,從而滿足不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3、本期,我校市級立項課題《小學生文明守紀與個性張揚和諧發展研究》,區級立項課題《拓展數學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研究》、《弘揚民族經典文化,促進兒童良好品質形成》、《有效課外閱讀研究》,以及校級立項課題《拓展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特色發展研究》、《藝體教育的社會資源有效利用研究》均進入實際研究階段,取得了一批實質性成果。

4、本期,我校市級立項課題《開放學科課程,促進兒童個性發展研究》在重慶市特色學校建設研究課題中期評比中榮獲三等獎。

四、抓教研月活動,促教學的精細與創新

在我區一年一度的教研月活動中,學校緊緊圍繞“提高教學技術,實現精細教學”這一主題,從教學技術所涉及的“教材研讀技術、教學設計技術、課堂實用技術、教學評價技術”等四個核心要素,開展系列教研月活動,側重就“教材研讀技術”和“教學設計技術”展開重點研究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