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纔是正確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誠信活動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1

爲了繼續努力營造“講誠信光榮,不講誠信可恥;講誠信得益,不講誠信受損”的校園氛圍,推動誠信機制建設和校園誠信文化建設,進一步把我校的優良傳統和誠信教育活動引向深入,我校開展了一系列誠信教育主題活動。

一、加強“文明誠信”認知教育,引導學生走出誠信認知誤區

我校結合《中學生日常行爲規範》與《中小學生守則》,以校會廣播的形式對學生進行了“文明誠信”的認知教育。透過教育讓學生了解了學校、社會誠信教育的現狀,澄清了他們在誠信認知方面存在的問題,引導他們走出誠信認知的誤區,進而跨上文明誠信的軌道。

二、開展“文明誠信”教育活動,促進校園營造誠實守信氛圍

誠信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精神基石,是時代前進的需要,任何時候都不能將其忽視或丟棄。誠信建設亦是推進我校各項工作健康發展的一項行之有效的工程。

1、透過以“做誠信人,說誠信話,做誠信事”爲主題的黑板報形式,使誠信教育滲透到每個學生心中,讓學生明白誠信不僅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

2、召開“誠信伴我成長”主題班會。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行動相對照,讓其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後爲他們指明今後努力的方向,讓文明誠信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

3、舉辦“誠信之約”牽手活動。學校統一印發了“誠信之約”監督表,讓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互相牽手,形成互動。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共同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4、組織以“我心中的誠信形象”爲主題的演講比賽。透過演講,讓學生在自己的身邊就能找到樹立文明誠信的典型,從而引導學生以這些誠信典型爲榜樣,見賢思齊,爭當文明誠信的橋港時代好市民。

三、收穫“文明誠信”累累碩果,保持學校“誠信校園”品牌特色

透過教育活動,學生的誠信意識、團隊意識、溝通能力等大大增強,學生中作業抄襲、考試作弊、相互欺騙等現象零違紀,教師對學生的個體誠信水平的反映明顯好轉,家長深刻感受到學生比以前更孝敬、更懂事了。

我們將每年集中一段時間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透過持久的、形式多樣的活動促使廣大同學積極行動起來,學校計劃開設無教師監考的“誠信考場”,還將開展“誠信在閃光”的自我教育,從而促進良好班風、學風、校風的形成。同

時,以誠信教育爲突破口,促使學生德育建設有突破性進展,在爭當“新時代好市民”、“優秀小學生”活動中求特色、創品牌,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2

爲了貫徹教育部關工委檔案精神,進一步落實《江門市開展“誠信行業”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促進學生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的社會道德觀、責任感和良好的行爲習慣,使“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以及“文明禮貌、助人爲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精神理念成爲學生的自覺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德育發展。使學生能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我校以《江門市開展“誠信行業”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爲基點,開展了爭做“五好小公民”的教育活動。現特總結如下:

一、立足德育,細化《江門市開展“誠信行業”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開展以“我是小學生,文明記心中; 我是小公民,爭做文明人”爲主題的文明德育系列活動。

1、“文明在校園”活動。具體內容包括:

(1)透過以“我做文明使者”爲主題的校班會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意識的教育,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內容與自己的實際行動相對照,找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爲學生指明瞭今後努力的方向。

(2)以江門市創建文明城市爲契機,教育學生:文明從小事做起。全校師生參與編寫出“校園文明、社會文明、家庭文明”三個文明四字歌,並一直作爲學生的基本文明素質進行考評,透過“文明四字歌”使“文明”具體化、形象化,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章可循,有矩可依。

(3)在學校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強化學生的文明意識。由校學生會發出倡議:垃圾桶歸位、垃圾入桶,建我文明校園。許多班級組織學生清理校園裏的口香糖污漬,清理衛生死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文明意識。透過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許多學生深受鼓舞,紛紛表示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幫助他人。

(4)加強學生互助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形成團結友善,樂於奉獻的良好風尚。組織學生進行“一幫一”活動,學習優秀的學生結對幫助學習落後的學生,品德優秀的學生結對幫助問題學生,文明、友愛、互助的風氣在學校蔚然成風。每年學校都要組織“愛心捐助活動,學生節省下自己的零花錢,集中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培養了學生的文明意識。

2、“文明在社會”——開展“我是小公民,爭做文明人”活動。主要以家庭和社會爲陣地,實踐道德規範,宣傳道德規範,以實際行動爭做五好小公民。

(1)家庭社會的細胞,學生是家庭的核心成員之一。充分發揮學生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組織學生利用重陽節、國慶節等節日,進行尊老敬老活動,組織學生撰寫相關心得體會的文章。

(2)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基地和軍警民共建單位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們在受教育和薰陶的同時成爲文明的宣傳者、倡導者,成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生力軍。學校與街道辦事處、社區經常組織學生打掃公共衛生、清除街頭小廣告活動,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3)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意識教育,讓學生深入社會盡己所能奉獻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深入社區,深入生活,在活動中感受文明,在奉獻中學習文明。

二、唱響主旋律,誠信伴青春——開展以誠信爲主題的主旋律教育,將爭創“五好小公民”活動推向深入。

圍繞“誠信”,學校逐級制定周密的實施計劃,分爲“塑造新自我,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再求新發展”(即“誠”“程”“騁”“成”)四個階段,開展了大量的“誠信”教育活動。各種教育活動的開展,爲鑄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爲學生提供可操作的實踐性較強的發展平臺,爲學生思想境界的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1)、班主任組織了蒐集誠信格言和編寫認識體會的工作,從而豐富了學生對“誠”、“信”、“誠信”從字義到內涵的認識,加深對誠信的理解,並落實在具體行動當中。

(2)、各班分別召開了以誠信爲主題班會。組織了一次“誠信”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同學們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而且對青年教師起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積極實踐,積累經驗,不斷探索:

在開展“爭創五好小公民活動”中,我們始終本着活動要與教育教學相結合,要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結合,要與社會生活實踐相結合,要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結合。組織活動要有計劃、有組織、有過程、有總結、有反饋。在活動中不斷髮現學生中存在的新問題,不斷調整活動中的新思路,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我校“爭創五好小公民誠信教育活動”將會按照上級有關檔案精神和具體安排與時俱進,發揮學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和教育的引導功能和作用,以《江門市開展“誠信行業”創建活動的實施方案》爲根本,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公民意識爲目標,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取得學生“小公民道德”建設的更大成績。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3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爲人處世的基本之道。誠信教育,是爲了培育誠信意識、誠信行爲所採取的`教育活動。教育部在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誠信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在一些領域和地方不守承諾、欺騙欺詐等失信現象屢禁不止,這些社會不良現象也侵蝕着校園,給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以誠信教育爲突破口,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失爲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我校以《新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爲依據,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科學、紮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現就我校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階段總結如下:

一、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首先要提高認識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處處離不開“誠信”,否則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會讓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的事也可以不辦。

學生學習的目的是讀書做人,成就再大的事業也必須從學做人開始。對於學生來說,講“誠信”,是一封無字的介紹信。講“誠信”,一是要求誠實守信,有錯就改,養成良好的處世立身品格;二是對待他人信守承諾,答應別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認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的才答應。跟教師、家人、同學、朋友相處,時時處處離不開誠信,保持誠信的立場,老老實實學習,堂堂正正做人,做好自己

該做的事,與老師、同學真誠相待、和睦相處。

二、制定開展誠信教育的教育計劃

1、我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制訂了具體實施的計劃,包括教師安排,各年級的課時分配等。在調查分析基礎上分層次、有重點地制訂誠信教育的基本目標、要求和主題。

2、營造活動氛圍。學校利用宣傳欄、板報、校園廣播等各種形式向全體教師、學生宣傳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並擴展到學生家庭,營造誠信教育的良好氛圍。

3、教師率先垂範。開展誠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爲是關鍵。教師既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透過對家長、學生承諾,把誠信教育落實到教育行爲上,發揮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

4、分階段進行誠信教育。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爲主,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不懂裝懂”、“不貪小便宜”爲主,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與人相處講信用”爲主。進一步明確守信用是一個人的美德。

三、利用教材開展多形式的誠信教育

我校把誠信教育貫穿在各類教學及日常活動中,把思想品德課作爲誠信教育的主陣地,在思想品德課中穿插誠信教育的有關內容。同時,我校根據教育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和道德實踐活動:

1、結合晨會、班隊活動和平時班級管理、日常教學活動進行有

機滲透。

2、開展專門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徵文、演講、對話、電腦小報、手抄報等。同學在課間進行了“誠信”演講。出了一期“誠信”爲主題的黑板報。開展了一次學生“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徵文活動。

總之,經過一學期來的誠信教育課程及活動的開展,我校學生對誠信有了深刻的認識,爲以後的成才、成人奠定了基礎。今後,我校還要根據自身情況,繼續開展這類活動,爲培養有德、有才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做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4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學校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誠信教育應從小抓起,中小學是十分關鍵的一個階段。俗話說:“從小看看,到老一半。”一個人品德之優劣、事業之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小學時期打下的基礎。爲此,我校組織開展的“誠信立人”教育活動,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爲了配合搞好這個活動,也爲了促進我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一月來,我校做了許多的工作。

一、是與師德教育相結合。

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一致了,接着就是進行有效地組織開展教育活動。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率先做到。只有言傳寸身教,不搞“雙重道德標準”,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認爲要把誠信教育滲透到學校工作、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一點一滴嚴格要求學真誠的誠信教育。不應該把起點放在要不要誠信上,而應該讓學生思考:誠信爲什麼稀缺?奉守誠信爲什麼碰壁?我們這個社會應如何辦?怎樣建立誠信,怎樣使社會多些誠信。這個思考,就是在追求誠信,堅持誠信,而且是從社會責任感的高度設計誠信社會,培養的是思想獨立和精神自由,培養的是道德的自覺。

 二、是與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相結合。

一滴水能折射陽光的七彩斑斕,舉手投足可顯示品德素養的高下優劣。“誠信立人”教育應見微知著,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從不說謊話、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明禮守紀、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爲規範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學校以團組織爲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誠信活動。

(1)誠信宣誓活動:學校團組織部召開了隆重的“誠信宣誓”的大隊活動,全校老師集體宣誓要誠信做人,活動結束以後,還舉行了“誠信迴歸”簽名活動。

(2)誠信故事比賽:學校團組織精心組織了誠信故事比賽,同學們經過認真的準備,最主要的是相信學生們在這個比賽的準備過程中,學到的東西更多。

(3)誠信作文大賽:學校團組織開展了誠信作文大賽,並評出了優秀獎予以了獎勵。

(4)誠信手抄報比賽:每班在出好有關誠信主題的手抄報兩張,參加大隊部評比,並把獲獎作品在櫥窗裏展示了出來。

(5)各班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6)各團支部、中隊出一期“校園盛開誠信花”爲主要內容的黑板報

(7)各團支部、中隊組織學生學習誠信倡議書;各團支部、中隊將學生蒐集到的誠信格言彙編成小冊子。

總之,透過開展誠信活動,學校的精神面貌有了明顯的改善。我們將繼續開展下去,爭取更佳的教育效果,讓學生從小就生長在一個明理誠信的環境中,爲他們人格完善作出巨大的貢獻。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5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爲人處世的基本之道。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以誠信教育爲突破口,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失爲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我校以《新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爲依據,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科學、紮實、有效地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一、多渠道、多形式進行誠信教育。1、透過校會、紅領巾廣播等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2、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班會德育課、中隊主題活動等對學生進行教育。3、在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所敘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們要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素材,透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二、分階段進行誠信教育。我們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爲主,如,在低年級開展“誇誇我誠實”活動,透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中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不懂裝懂"、"不貪小便宜"爲主,如,在班級中開展辯論活動,對學生的錯誤思想和行爲進行剖析,在辯中明理。高年級則以"不弄虛作假"、"與人相處講信用"爲主。如,開展實踐調查活動,透過看報、上網、閱讀等多種途徑收集有關“守信用”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級中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守信用是一個人的美德。

誠信教育是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之一,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將繼續結合身邊的點滴事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爲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盡一份力。

小學誠信活動總結6

誠信是立人之本,誠信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一年來,我校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人民銀行的指導下,積極開展各項誠信教育活動,提高了廣大師生的誠信意識,充分認識了建設誠信社會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性,現就學校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明確了誠信教育的活動目的

誠信教育的目的在於誠信育人,即:教會學生做人,培養學生成爲追求高尚的公民。講誠信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時代要求,是切實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落腳點,也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質,教會學生做人的着力點。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處處離不開“誠信”,否則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會讓孩子覺得一個人說話可以不負責任,答應的事也可以不辦。學生學習的目的是讀書做人,成就再大的事業也必須從學做人開始。對於學生來說,講“誠信”,是一封無字的介紹信。講“誠信”,一是要求誠實守信,有錯就改,養成良好的處世立身品格;二是對待他人信守承諾,答應別人的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認真地想一想,自己能做到的才答應。跟教師、家人、同學、朋友相處,時時處處離不開誠信,保持誠信的立場,老老實實學習,堂堂正正做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與老師、同學真誠相待、和睦相處。

二、對開展誠信教育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切實加強領導。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這一活動,充分認識誠信教育活動是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要舉措,也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素質實踐,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2)制訂了誠信教育活動計劃。學校結合本校的具體情況,制訂具體實施的計劃,在調查分析基礎上分層次有重點地制訂各年級段學生誠信教育的基本目標、要求和主題。

(3)營造活動氛圍。學校利用班級文化建設、宣傳欄、板報、廣播、發放資料等各種形式向全體教師、學生宣傳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並擴展到社區和學生家庭,營造誠信教育的良好氛圍。

(4)教師率先垂範。開展誠信教育,教育者自身的教育行爲是關鍵。學校領導和教師既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開展誠信教育首先要確立誠信立教意識、確立學校領導和教育工作者是服務者的觀念,透過各種制度建設及對家長、學生承諾等方式樹立學校教育工作者的新形象,把誠信教育落實到全體教師的教育行爲上,發揮教育者自身的表率作用。

三、拓寬了誠信教育的基本內容

誠信教育的內容很廣泛,要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從最基本的日常行爲規範和道德要求抓起,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對誠信的體驗,積累經驗,爲誠信道德提升提供基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道德行爲習慣。我校具體的誠信教育的內容是:

(1) 文明禮貌教育。文明禮貌是誠信品質的外在表現。文明禮貌教育,包括各種場合的文明禮儀,文明的行爲舉止,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等。透過外在的文明禮貌行爲實踐養成誠信的內在品質。

(2) 遵紀守法教育。自覺遵守社會、學校紀律和法規,是一個人良好社會信譽的標誌。遵紀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種社會法規、教育法規和學校的各種紀律、規章制度,培養遵紀守法的意識和個人的社會信譽意識等。

(3) 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教育。要以《中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爲基本內容,從學習、生活、禮儀等方面實施養成教育。特別是作爲誠信教育重要內容的言行一致和學會負責的教育,包括說和做相一致,對自己、對家庭和社會負責的意識,做一個負責任的人等。

(4) 真誠待人和樂於助人的教育。真誠待人、樂於助人是誠信在人際交往中的表現。包括真誠地理解、對待他人,人際交往中要信守承諾,富於愛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動地幫助他人等。透過教育,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關心他人的能力,提高個人的社會親和力。

(5)道德規範進校園活動。學校繼續開展以“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五小”實踐活動爲主的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社會道德習慣,在參與社會活動中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6)徵信教育從小做起。讓學生懂得借還東西按時歸還。立於社會,徵信爲本。

 四、積極運用各種形式進行了誠信教育

學校把誠信教育貫穿在各類教學及日常活動中,把思想品德課作爲誠信教育的

主陣地,在思想品德課中穿插誠信教育的有關內容。現在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就是非常人性化的好課程!同時,學校根據教育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和道德實踐活動:

(1)結合晨會、升旗、班隊活動和平時班級管理、日常教學活動進行有機滲透。學生在升旗儀式上進行了“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國旗下講話。

二是課間操、活動課,政教處組織全體師生進行了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講話活動。

(2)開展專門的誠信教育主題活動:徵文、演講、講故事、書信、對話、辯論等。同學在課間進行了“誠信”演講。班級出了以“誠信”爲主題的黑板報。學校舉行了以“誠信”爲主題的故事演講比賽。

(3)組織學生對現實生活誠信狀況的調查活動,參加社會道德實踐活動等。

(4)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表現建立“誠信檔案”。作爲評定學生品德等第的重要依據。

總之,在誠信教育中,學校把誠信教育和基礎道德教育結合起來,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並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同時,開展誠信教育不僅僅停留在學校內,還透過辦好家長學校,與家庭教育加強溝通和指導,積極融入社區並參與各種精神文明的創建活動等,爭取學生家庭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援配合,使之形成教育的合力,擴大學校教育對社會的影響力,提高誠信教育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