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總結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精選6篇)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相信全是滿滿的感恩與回憶,收穫與經歷,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活動總結了。那麼什麼樣的活動總結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精選6篇)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家長工作是一個多層次多角度的工程,而做好這項工作的關鍵是確立家長的主體地位,提高家長的參與積極性,變幼兒園單向宣傳爲雙向溝通,這樣才能使家庭教育真正發揮其教育功效。

一、首先,要善於發現家長的教育需求, 瞭解家長最關心、最困惑、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爲了提高家長工作的有效性,我們透過《家長問卷》瞭解了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難,分析家長的現實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有效的指導,因家長文化有差異,體現了明顯的層次性,針對這一點,我們先從整體上幫助家長確立科學育兒觀,然後對不同從此家長進行不同內容不同方式的指導。

二、採取靈活多變的制導方式吸引家長參與。教師要認真備課。計劃家長開放日的每一個細節、內容和教育理念。我們一改以往教師講家長聽的被動局面,教師以主持人的身份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引導家長各抒己見,互相傾聽,逐漸形成自己的認識。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加強家園雙方溝通。組織家長開放日是讓家長全方位的瞭解幼兒園的工作。瞭解自己的孩子,讓家長透過參觀、觀摩、瞭解幼兒的各種行爲表現,正確認識幼兒園的經驗教育,正確評價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長興趣,同時對家庭教育與幼兒園 教育配合也有了清楚的認識,另外我們還安排星期五爲園長接待日,透過園長接待日,加強了幼兒園與家長的情感溝通並及時瞭解家長的心裏傾向,使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和管理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總之,家長開放日的開展,不僅總強了家長的參與意識還提高了家園共育和諧一致,促進了教師觀念轉變能力的提高,並且爲孩子提供了平臺,同時幼兒園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2

人生沒有第二個童年。童年時期來得快,也去得快。成長中的孩子對於他目前的需要常是迫不及待的希望立刻得到,過些時候有些事就會顯得太晚了。若在童年時,未獲得充分的食物和良好的保育,他將無法面對未來我們所期望他接受的一切事物。若在他童年早期即缺乏正常發展個人的智力、生理以及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的機會,往後將難以彌補這份遺憾。這段他印象最深刻、最渴望學習以及已經準備好學習的時刻將不復重視。

隨着教育不斷髮展,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0——3歲兒童的教育問題,20xx年9月1日,全國第一部關於學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規《北京市學前教育條例》正式生效,將北京人受教育的法定年齡從過去的3歲以上推倒了0歲。如何積極有效的開展0——3歲幼兒的早期教育,讓科學的早期教育走向千家萬戶是我們在開辦親子園中所面臨的難題。目前,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家長們在如何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有的家長對孩子實施放任式教育,有的家長對孩子實施的是傳統教育。家長高控式的教育思想還不時地充斥着幼兒的一日生活。具體體現在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忽視幼兒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重幼兒身體保護,忽視幼兒心理是否快樂,重視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忽視孩子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以至於影響了孩子的社會交往、情緒情感的宣泄和體能等方面的發展。

面對中國的國情,0——3歲幼兒多在家庭裏看護,看護者的教育觀念、教育水平以及教育技能直接影響着幼兒的早期潛能開發。

透過兩年多的嘗試,使我們越發感受到只有更新家長教育觀念與家長共同攜手,才能將新的教育理念內化爲行爲後遷移到對孩子的教育中。使幼兒能在一種寬鬆的環境中身心健康發展。於是,我們以如何做好家長工作爲切入點,嘗試開展適合我園發展的親子教育模式。

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範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教師、家長和孩子共同相處,遇到具體問題,教師及時給予幫助。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並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這種發展是全面的,立體的,豐富的,實現這種發展是我們開展親子活動的根本目的。

策略一:做好親子教育的宣傳工作。

1、 召開親子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親子活動的目的、意義、在活動中家長應承擔的角色以及需要家長配合和注意的事項等內容。另外,我們還將我園開展親子教育所走過的歷程和辦學特色向家長做了說明,懇求得到家長們的配合。

2、 有針對性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免費諮詢活動,使更多的人瞭解親子教育的重要性。

親子教育對社會來說是一件新名詞,開展、普及親子教育對於我們和家長來說是涉及的一個新的領域。於是,我們在衆多教育資訊中,篩選適合這個年齡段幼兒發展的資訊,利用製作園報的形式發放給家長,使家長有針對性的瞭解目前教育孩子所要了解的一些問題。另外,開展免費諮詢活動,可以是更多的家長了解親子教育是什麼,自己在親子教育中要承擔的責任等。

策略二:利用訪談形式瞭解家長教育觀念,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我們利用訪談的形式儘可能多的瞭解看護者在親子教育中的種種資訊,透過對35名幼兒看護者的瞭解,我們看到了他們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困惑,並有針對性的制定指導策略,從而幫助家長儘快提高教養水平,爲孩子終生教育的基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談到自己與孩子意見不一致時如何處理時,我們的談話是這樣的:玉兒的媽媽說:“我先不理她,等她冷靜下來再給她講道理”。“她只有2歲,你跟她講道理,她能聽懂嗎”?“她能聽懂,能接受,我覺得比直接說她有效。你要當時訓她,她肯定特別寧,而且不接受,會哭鬧,非這樣不行。然後,我就先不理她或等過了這件事以後,我再給她慢慢講道理。”我說:“您這樣做特別好,對於孩子有一個等待,孩子有一個發泄,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再講道理”。以上談話內容,幫助家長知道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哪些是成功的經驗,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增強家長科學育兒的信心。

策略三:開發家長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

1、利用身邊的資源,用家長教育家長,用家長啓發家長。

如:一次,壯壯和媽媽玩串珠子的遊戲,媽媽在引導寶寶的過程中,利用遊戲的方法將這種玩具的玩法進行了變化,如:認識顏色、數量、數數、比較多少,使寶寶的興趣持續很長時間。這種一物多玩的引導方法體現了家長的先進教育理念。於是,在遊戲結束後,教師請這個家庭給全體家庭做了一次示範,使其他家長從中受到了啓發。

另外,發現問題,我們請家長參與討論,集思廣益。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孩子在交往中被打這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爲,孩子之間打鬧是正常現象,孩子哪有不捱打的;有的家長認爲,孩子捱打時家長應該及時制止,或幫助解決;還有的家長認爲,要給孩子講道理等等。家長對於這種現象紛紛發表了看法,但並沒有看到孩子間打鬧原因何在。於是,老師幫助家長分析孩子間打鬧原因可能是:孩子語言發展晚於動作發展,孩子只能用爭搶或打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或是孩子經常感受到成人在不滿意時用打鬧來宣泄情感等。教師與家長對於同一個問題說出了多種看法,幫助家長從生理、心理和環境、教育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使家長能從多種角度去看待發生在孩子身邊的事。

2、手遞手主題經驗分享交流會

手遞手經驗分享交流活動的開展源於我在進行訪談時發現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許多優於我們的經驗,他們的經驗是透過自己的嘗試得到的並且是有效的,因此,我們想這種寶貴的經驗應介紹給更多的家長,這樣既可以調動家長參與教育的積極性,有可以彌補我們在教育中的不足。於是,我們將家長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有效事例記錄下來,如:有家長尊重孩子,與孩子能平等相處的,有如何培養孩子意志力方面的等,請他們分別介紹給所有親子園的家長,使他們在今後教育孩子方面能有所啓發和借鑑。另外,老師和家長們還針對一些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如:當孩子任性怎麼辦?當孩子在外人面前不聽話是給孩子面子,還是給孩子面子等。家長們各抒己見,老師還針對如何培養情感智力,關注孩子情緒、情感的重要性做了闡述。活動結束後,家長們表示願意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也願意共同分享科學育兒的經驗。

策略四:豐富活動內容,拓展教育環境。

1、 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遠足。

陳鶴琴老先生指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大自然充滿了活教材,大自然是我們的'教科書??????”於是,我們將環境創設的空間擴展到大自然中。我們定期帶幼兒去公園或社區去參觀,利用孩子天生的好奇心,鼓勵他們去摸、去看、去聞、去聽,用他們親身的體驗感受這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世界。在組織親子班的活動中,我們主動將早期親子教育送到社區,帶領親子班和託班的幼兒和家長到龍潭湖公園遠足。讓孩子和家長感受自然環境中的教育。同時,教師還有意識地幫助家長捕捉身邊的教育契機。如:在去公園的路上,教師發現樹根處長出一些小蘑菇,於是請孩子們觀察,並讓孩子們觀察蘑菇的形狀、請他們摸一摸有什麼感覺,這時家長還說:你看小蘑菇長得多向小傘呀?另外,到了公園後,一個叫多多的小朋友很想去看小鴨子,媽媽爲我們小朋友帶了一些食物,來到湖邊和孩子們一起餵鴨子,臧老師邊餵鴨子請孩子學鴨子的叫聲,觀察鴨子的外形。來到岸上,老師請孩子一起學習小鴨子走路。(在石子的坡路上)等等。以上這兩個小案例是我們在計劃中沒有想到的,但在自然的環境中自然發生了,教師便及時的捕捉教育契機,使家長和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教育。我想教育活動的空間不僅要在固定地幼兒園內,要充分的挖掘環境的教育資源,讓孩子在真實、自然的環境中接受適合他的教育,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2、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其中。

在親子活動中,有這樣一種現象:在活動中,我們看到的多是家長的手,即使能夠看到孩子的手,也是在家長的手牽引下。這種現象令我們擔憂:孩子的手哪去了?孩子天生好動的手腳被家長畸形的教育理念捆住了。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諸多的擔憂使孩子健全的手萎縮了,以至於出現了孩子任性、膽小和一些不良的行爲習慣。針對上述情況,我們調整了親子活動的內容和指導策略,將日常生活中的養成教育融入到我們的親子活動中,並指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賞識自己的孩子,如何給孩子提供獲得成功和自信的機會。

在親子活動中,我發現蕭蕭媽媽的手始終拉着蕭蕭或抱着蕭蕭,我問媽媽:“您爲什麼不讓蕭蕭自己動手做?”“我怕他做不好。再說,孩子那麼小,他也做不了呀?”聽了蕭蕭媽媽的話,我開始反思我們親子活動內容是否合理與全面,孩子自我認知、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樣是我們親子活動不可忽視的內容。所以我們調整了週末親子班的活動時間,由原來1小時延長到2小時;活動內容增加了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如:搬小椅子,收放玩具,洗手、加餐等。我們透過這些活動指導家長解放孩子的小手,並透過這些活動讓家長髮現自己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賞識孩子。引導家長儘可能的多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能夠逐步認識到身邊處處是教育。

3、感受身邊處處是教育————立足本園實際,開展大帶小的主題活動。

在一次戶外活動的分散活動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個場面:呂瑩琨、蘇少鵬等幾個小朋友圍着親子班的一個文弱的小男孩兒說着什麼,我走過去一看,原來,呂瑩琨小朋友拿了一塊糖給了這個小男孩,然後,又要帶着他去玩滑梯。這時,小男孩的媽媽說:“俊俊,媽媽跟你一起玩兒吧。”只見俊俊擡頭看着媽媽,好象要說什麼。“您的孩子平時和誰在一起呀?”我問媽媽。“平時一般我帶他,很少和其他人在一起玩兒。我帶他來親子班就是想讓他開朗起來,他現在見生人就怕。”聽完俊俊媽媽的話,我連忙對她說:“俊俊看上去好象比較內向、膽小,您應該多讓他接觸更多的小夥伴,多與他人交往,現在不是很好的機會嗎?”“呂瑩琨、蘇少鵬你們幾個帶着小弟弟玩滑梯去吧,注意別碰着他。”這時,我們班的幾個小朋友帶着俊俊跑向了滑梯。在我的看護下,他們玩了兩次滑梯。看到了俊俊的表現,俊俊的媽媽也笑了。這件事引發了我們對家長參加親子班的目的進行訪談、篩選。在與家長的訪談中,76%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與夥伴交往。我園中一班的孩子們每天都會成爲親子班孩子追寵的“夥伴”。這一現象,啓發了我們在親子活動中進行“大帶小”活動方式的嘗試。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在自然狀態下,更多的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家長認識到,孩子的交往夥伴是多元的,“同齡”夥伴是必要的,“大齡”夥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策略五:親子活動中的示範、指導更多的是指向家長。

親子活動中,加強了對家長和幼兒的隨機指導,及時將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教育內容、教育形式做時間上和空間上的遷移。使家長感受到親子教育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它是隨時可見的,不需要家長多麼高深的理論知識,只需要一顆設身處地爲幼兒着想的心。如在教育技能方面:教師在組織用小沙錘給音樂配節奏的活動時,教師在對家長的指導時很自然地告訴家長,回家後,可用小瓶子裝上豆子或米,然後在將瓶子封好就可以進行這個遊戲了。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處理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培養孩子情感方面,教師會情緒飽滿的面對家長和孩子,當孩子取得點滴進步時會用語言、表情、擁抱等方式告訴孩子我們爲他們的進步而高興,同時對孩子確立自信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另外,當孩子出現某些行爲問題時,教師會主動幫助家長分析孩子可能存在的情緒問題或技能問題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時,孩子可能會反覆搭高、推倒,搭高、推倒,面對這種現象,家長會認爲孩子在搞破壞,其實,孩子是對推這個動作感興趣,在反覆搭高、推倒這個動作中發現、感受一些變化等。

總之,在親子教育的探索過程中,我們透過不同形式爲家長和寶寶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育環境和和諧的心理環境以及家長經驗交流的機會。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感受到轉變家長教育觀念對開展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它對於培養“根”的事業不但起着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而且也爲提高民族素質奠定了堅實基礎。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3

加大助學救助力度,搞好向貧困學生送溫暖活動,推進和諧學校建設,本月我校成功開展了一次“節約零花錢、關愛貧困生”新春扶學助貧活動。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大力宣傳,營造熱心助學的良好氛圍。

我校先後召開三個專題工作會議,即班子會、全體教師會、班幹部會,使全校師生思想統一、使扶貧助學觀念深入人心。同時,透過校園張貼、旗下演講、板報等形式發出“節約零花錢 關愛貧困生” 新春扶困助學活動倡議,並結合“5。12”汶川大地震當時的捐款情況,激發學生獻愛心的熱情,營造扶困助學的良好氛圍,爭取廣大學生及其家長的理解與參與。

二、精心組織,開展扶貧助學捐款活動。

我校的“扶貧助學獻愛心”捐款活動得到師生的積極響應,學生們以班級爲單位、教師們以教研組爲單位,踊躍捐款共計5443元。在本次捐款活動中,涌現出許多表現突出的班級和個人,爲激勵先進,帶動學校工作的開展,我們在集會上隆重對愛心班級和愛心使者進行了表彰。

三、熱心助學,解決貧困生實際困難。

爲了充分發揮這筆捐款的作用,帶動我校扶貧助學工作的開展,除了拿出4000元資助對口學校下冶初中20名貧困生外,我校又認真開展摸排,在全校範圍內確定了7名貧困生,每生給予200元資助,對他們表示一點關心,攜手與他們共度難關。

本次扶貧助學活動,因爲宣傳到位、組織得力,受到師生一致好評。在今後工作中,我們將以本次活動爲契機,建立學校愛心基金,並在學生中開展互助活動,採取“一幫一”,“多幫一”的方式使困難學生在生活上、精神上、學習上得到集體的關心和幫助。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4

爲了使家長能更全面地瞭解幼兒在園的遊戲、學習、生活情況,20xx—1—22日下午,我們進行了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我們將本次家長開放日活動進行了以下小結。

一、家長出席情況

今天幼兒入園11人,參加家長11個,其中一個是奶奶參加的,

二、幼兒總體表現情況

本次家長開放日活動按計劃照常進行,從下午3:00開始,一直到4:50結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家長觀看了孩子在課堂的表現及老師的授課情況,在活動中,孩子的參與性非常好,而且有個別孩子表現非常積極活躍,主動舉手,爭着回答問題,讓家長們又高興又好笑。但也有部分孩子課上不愛舉手,膽子還是較小,有的孩子注意力也不太集中,我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加關注,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感覺到自己孩子的進步。在戶外遊戲中,孩子也玩的很開心,讓家長看到了孩子童年的快樂。期間孩子們入廁、喝水、晚餐等生活環節也比較有序,家長們看到幼兒園的環境,老師耐心細緻的教育,自己孩子在園的良好的表現,紛紛表示都滿意。

三、開放日家長評議表反饋情況

從半日活動開放後的家長評議表中我們看到,很多家長反映了幼兒入園以來的不同進步,絕大部分家長給了本次活動積極的肯定。當然,家長們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有的家長提出可以給家長更多地參與到活動中的機會,也有家長提出課堂中望老師對經常不舉手或少舉手的同學也能多邀請他們回答問題,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鍛鍊他們的膽量,多鼓勵他們講話,在以後的半日活動中,我們會進行改進;,我們會把這些建議認真反思對待,讓每一位孩子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

四、此次活動提高了教師的現場調控能力。

教師們在開放日活動中,都感覺個人能力有所提高,不管是教學上,還是對孩子的管理上,當有家長在場,能熟練流暢地組織孩子有秩序地參與活動,得到家長的認可,能讓孩子感覺家長在是一種活動的動力,是很不容易的。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5

4月15日——4月19日是我園的開放周活動的時間,主要是區角遊戲的開展,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使孩子快樂成長。又加上我園參加了區角活動的評比,針對這次活動我們小一班主要設定了適合小班孩子的三大區角:娃娃家、娃娃醫院、穿編樂。

娃娃家:

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由於年齡小、情緒波動大、易受環境的刺激和影響。因此,創設自由、安全、寬鬆、舒適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娃娃家遊戲對於調整幼兒的情緒情感有很好的作用,在家的氛圍中幼兒的情緒得到緩解和放鬆,在遊戲情景中再現生活經驗。娃娃家的遊戲材料就是幼兒的玩具以及廢舊材料的運用。適宜的玩具材料才能給孩子帶來滿足、快樂,能促進孩子的各方面的發展。在創設娃娃家的環境中我們充分考慮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考慮孩子的生活經歷、已有的知識經驗、興趣、需求和能力。小班娃娃家的創設必須更加溫馨,更加童趣,相同的遊戲材料必須多一些。在遊戲材料上花更多的心思,需要更多的娃娃家遊戲材料,除了可以購買之外,一些自制的也是很好的,如自制電視機、冰箱、餐桌、餃子、小抱枕、小牀單、小被子、小枕頭等。也可發動家長讓孩子帶一些來幼兒園。材料是遊戲的基礎,遊戲是材料的展現,它們是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要想使孩子獲得主動的發展,教師必須根據幼兒的需求特點,與幼兒一起隨時更換、增添區域遊戲材料,保持幼兒的遊戲激情與興趣,豐富與深化遊戲的主題與內容。

娃娃醫院:

小班孩子對某些情景、某些事物、某些特殊對象的恐懼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由於認識水平低,對客觀環境的適應能力差,適應方式簡單,控制及調節情緒能力差,偶然的害怕、恐懼是孩子對周圍環境、事物的正常反應方式,同時恐懼還是一種有效的和有益於健康的方法,透過讓幼兒在小醫院裏學做小醫生、病人學習如何給病人看病、如何與病人交談。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引導幼兒和朋友友好相處,學會關愛他人。

穿編區

幼兒園裏的區角活動是發展幼兒動手能力的好平臺,特別是有關幼兒動手的區域等。幼兒園的區角玩具大多都是老師自己製作的,這通常要花費好些時間與精力。這種自制玩具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特別製作投放的,還得根據幼兒的興趣與能力進行階段性的更替。穿編對小班的孩子來說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幼兒的手部小肌肉發展還不健全,做不好精細的手部動作,這些玩具針對這一點,讓幼兒在玩中不自覺的得到訓練。穿珠子、編小辮、纏繞、穿衣服、繫鞋帶、穿編模型等, 鍛鍊幼兒小手的肌肉,提升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及協調能力等。

同時讓來參觀的幼兒園老師及家長孩子們還參加了幼兒園的公共區域活動:水池、沙池、建構室、多功能活動室。

本次活動不管從參觀的幼兒園老師還是家長、孩子們來看,都很開心。參觀老師們覺得區角遊戲的開展對孩子們有好處,得到了他們的認可,孩子們看到自己的父母來參加活動都非常興奮,活動的情緒非常高昂;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進步,也非常的開心。並且透過活動,家長們也更能瞭解班級開展的活動和工作的辛苦,從而更能理解老師的工作。家長們紛紛對本次活動表示滿意,對老師表示感謝!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最終目的。

幼兒園開放日活動總結6

爲了拉近幼兒園與家長的距離,有效利用家長的資源,開闊孩子的視野。同時也讓孩子在家裏的互動氛圍中體驗到無盡的歡樂,加深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帶領孩子們踏上了手工牛軋糖的美妙旅程。

活動開始,麪包師首先介紹了奶粉的選擇。選用澳大利亞進口奶粉,無污染,無添加劑,無抗生素,無防腐劑。介紹完後,寶寶、家長、孩子一起品嚐自制酸奶。晚寶寶的酸奶在我心裏是甜的。我們的寶寶學會了感恩。

輸入最期待的連結——做牛軋糖。首先介紹了製作牛軋糖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棉花糖、奶粉、花生仁、糖紙等。麪包師一邊講解,一邊熟練地演示操作。首先,將黃油放入鍋中加熱,然後加入棉花糖加熱。熔化後,加入花生和奶粉,邊攪拌邊冷卻,然後成型切割。孩子們看了看,說:“真香!我好想吃!”

孩子們該打包糖果了,孩子們很興奮。他們看到盤子裏的白色牛軋糖和漂亮的糖紙,高興地歡呼起來。每個孩子都得到了一張糖紙、一張糯米紙和一片牛軋糖。在指導下,先把糖果包在第一層糯米紙裏,再包在第二層糖紙裏。兩頭擰在一起,一個又漂亮又甜的牛軋糖成功了。每個孩子看着自己包裝的糖果真的很開心。吃着甜牛軋糖,幸福的笑容從一張小臉上盪漾到另一張小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