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關於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

光陰如水,又解鎖了新的工作,是時候開始制定工作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

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1

我區垃圾分類工作將根據《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試點方案》開展階段要求,結合20xx年垃圾分類工作達要求,計劃在全區7個街道40%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1、組織領導

爲更好的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我區將在原有組織領導的基礎上,20xx年工作計劃內的街道、社區、小區成立相對應的各級領導小組,實行層層管理、逐級彙報的工作制度。區垃圾分類辦公室成員深入一線,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處理,確保垃圾分類工作高效運轉。

2、宣傳動員

(1)利用小區宣傳欄、社區網絡等多種渠道24小時宣傳垃圾分類工作資訊。

(2)積極籌備和投放分類工作設施,確保全市垃圾分類工作時間表啓動後及時響應。

(3)落實我區垃圾分類工作宣傳、設施、人員等相關經費的來源,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

3、具體實施

第一階段:20xx年1——3月江東街道8個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其它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前期籌備工作。

第二階段:20xx年4——6月江東街道8個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全面推進工作,其它街道開展垃圾分類準備工作。

第三階段:20xx年7——9月中央門、湖南路、寧海、華僑、挹江門、鳳凰街道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

第四階段:20xx年10——12月中央門、湖南路、寧海、華僑、挹江門、鳳凰街道街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

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2

爲全面推進我街道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升我街道城鄉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管理水平,加快環衛行業可持續發展,根據《關於印發瑞安市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xx——20xx年)的通知》瑞委辦發〔20xx〕17號檔案要求,結合我街道實際情況,現將20xx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努力實現“全域美麗”、打造“至美瑞安”部署要求,進一步鞏固我街道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把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作爲我街道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結合我街道“一把掃帚”環衛體制改革的工作要求,實行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協同、公衆參與”的工作機制,規劃構建生活垃圾分類執行體系,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加強宣傳教育,有效樹立“可賣儘量賣、有害分開放、廚餘要分類、投放應準確”的分類理念,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二、實施計劃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分爲四個階段進行(每一個季度爲一個階段)

第一階段爲動員階段(20xx年3月——4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明確具體工作職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制定出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推進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廢棄織物、餐廚垃圾分流分類收運處理工作,做到分批有序的推進,着力提高垃圾分類質量,20xx年實現街道資源利用率達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第二階段爲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5月——8月)。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相關制度,結合玉海街道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際,進一步細化集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設定生活垃圾收集點,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的統一、規範設定。

第三階段爲宣傳教育階段(20xx年9月——10月)。社區(村)是生活垃圾分類的最基礎單元。依託街道社區(村),充分發揮其組織動員能力,發動黨組織、黨員志願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實踐活動,引導單位、團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活動,提高公衆參與度和配合度。廣泛動員各單位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民衆知曉率,透過不斷的宣傳、引導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自覺意識。加強街道、社區、學校的協調,積極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實施垃圾分類,養成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的良好習慣。

第四階段爲鞏固階段(20xx年11月——12月)。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鎮”的創建成果,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作爲加強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根據分類工作推進情況,落實長效管理機制。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和分類處置,實現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發展。

三、工作任務

(一)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體系(20xx年——20xx年)

根據我街道城鄉生活垃圾成分特點,按照大類粗分、簡便易行的原則,將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分爲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有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等先行開展“可回收物”細分類。

1、可回收物(藍色桶):指適宜回收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廢塑料、廢紙、廢玻璃、廢金屬、廢織物等。

2、有害垃圾(紅色桶):指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物質,包括廢日用小電子產品、廢燈管、過期藥品、廢家庭醫用器材、廢油漆、廢日用化學品等。

3、廚餘垃圾(綠色桶):指易腐性的菜葉、果殼、食物殘渣等有機廢棄物。

4、其他垃圾(灰色桶):指除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廢棄物。

餐廚垃圾、大件垃圾、建築(裝潢)垃圾實施專項收集處置。

(二)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置體系(20xx年——20xx年)

根據我街道“一把掃帚”環衛體制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確定的分類方法以及年度工作目標,科學合理設定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路線,統一配置數量充足、規格適宜、標識醒目一致的分類運輸車輛,確保垃圾分類運輸率達到100%。

1、“可回收物”採取定點、預約等收集方式,由居民、單位直接投售至廢品回收系統或由商務、供銷部門資質認可的單位上門收運和回收利用。

2、“有害垃圾”採取定點、預約等收集方式,由環保部門負責提出收運處置方案,組織規範收運處置流程。

3、“廚餘垃圾”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餐飲單位、中小學、醫院供餐等產生的餐廚垃圾由已取得市區餐飲垃圾收運、處置特許經營的單位負責收運、處置。

4、“其他垃圾”按照現有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由環衛所或特許經營收運單位充分利用現有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實行分類轉運,做到日產日清。

(三)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全民參與體系(20xx年——20xx年)

應當加強分類知識培訓指導,建立“市、鄉鎮(街道)、社區”三級宣講隊伍,分批次、逐月在社區(村)開展集中宣傳培訓,指導和規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應當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督(勸)導機制和管理責任區制度,配備2名分類督導員,各社區(村)至少配備1名社區分類勸導員,建立社區督(勸)導員隊伍,有條件的物業管理住宅小區可以安排生活垃圾分揀員進行輔助分類。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的責任區範圍及責任人,與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環境衛生責任區範圍及責任人相同。充分發揮居民代表、黨員志願者、義工組織等作用,激發公衆參與垃圾分類工作熱情。

垃圾分類的工作計劃3

當前,垃圾問題已成爲一個污染環境、困擾人類的大問題。全世界平均每天新增加垃圾490萬噸,高出其可再生資源的近6倍。這些垃圾一方面侵佔土地,污染土壤、水、空氣,影響環境衛生;另一方面本身又含多種有用物質,是一種資源,如果將這些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將是人類一筆可觀的財富。進行校園垃圾分類處理及回收利用的研究在節約資源方面意義重大。同時,在“全面構建綠色生態和諧校園”精神的指導下,在盱眙縣教育局、團縣委組織的“節能減排、收舊利廢”活動的號召下,我們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計劃。

一、活動目的:

1、透過對垃圾處理的實地調查,讓學生知道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對垃圾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隨意扔垃圾,將會造成對人類生活環境的毀滅性破壞。

2、透過各種活動,使學生更深的瞭解垃圾分類的知識;逐步形成垃圾分類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垃圾分類在我國還處於起步階段,我們希望同學們將習慣與意識帶到社區、帶到社會、由點向面的推廣,希望每個同學都做宣傳員以及環保衛士。

3、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的嘗試,不斷的將觀念和意識轉化爲實際行動。

4、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環境保護的觀念,增進正確的環境認知,進而進行實踐。

5、推動淨化、美化、綠化校園環境活動,落實提升環境品質的理念。培養學生愛護環境、欣賞自然的情操,及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二、內容要點:

1、宣傳和動員:

(1)掌握必備的垃圾分類知識對實施垃圾分類是非常有必要的,爲了給進行垃圾分類活動做準備,在學科教學(科學課、美術課等)中,滲透“垃圾分類與資源節約”的宣傳,指導學生理解:環保是一項全球性的公益活動,垃圾可以分類,資源可以回收利用。

(2)指導學生透過網絡,開展“垃圾分類在各國”資料、圖片收集活動,瞭解世界各國有關垃圾分類的情況。

(3)開展“垃圾分類收集小衛士”卡通形象設計及宣傳語徵集活動。

(4)成立“班級綠委會”、“愛綠護綠活動”小組和“垃圾分類管理”小組。

(5)定期召開“垃圾分類與資源節約”班隊會,製作“垃圾分類與資源節約”小報。

2、發出倡議:

在瞭解有關“垃圾分類”知識後,經過綠委會的.宣傳,發出如下倡議:希望全校的同學能積極行動,科學處理垃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同時,讓學生們知道被我們稱爲“垃圾”的許多物質都具有被再次資源化利用的可能,完全可以合理的加以開發利用變廢爲寶,這些“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好的衛生習慣帶到社區、帶到社會,認真做好在自己周圍的“由點向面”的推廣,努力爭當“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員和“環保小標兵”。

3、組織全員參與:

我校進行“垃圾分類”這項活動的最高目標是: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這項活動。爲了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我們班擺放了可回收垃圾袋、不可回收垃圾袋。在可回收垃圾袋上我們請美術老師做了很漂亮的標籤,在上面註明了可回收垃圾的種類,希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能有意識、最終達到“無意識”地進行“垃圾分類”。在每學期結束時,評選“環保小標兵”。同時,鼓勵學生回家向父母做宣傳,在家中嘗試進行“垃圾分類”活動。

三、活動形式與方法:

(一)落實行動:

第一階段:

1、撰寫環保小論文

組織部分學生進行校園的實地調查,調查過後,要求同學們撰寫有關垃圾處理的小論文。同時將調查時所拍的照片和所撰寫的文章製作成刊板,擺放在了班級門口,這樣可以讓其他同學可以身臨其境有所感受。

2、推薦閱讀《環境保護1000問》一書、印發環保知識小問答等。

3、利用週一班隊會課上,由班級綠色委員會的同學向其他同學進行“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的宣傳和動員活動。

4、有計劃地進行有關垃圾分類的介紹活動:

在班會課上,由班級綠委會成員進行有針對性、有層次地做垃圾分類的講座,使學生們比較系統、全面地瞭解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同時,利用黑板報進行有關“垃圾分類”知識的專題介紹,使學生系統地瞭解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

5、進行“垃圾分類”小衛士卡通形象設計競賽活動。

第二階段:

1、成立班級綠色委員會

根據學生自願報名情況,班級內組織3~4人成立綠色委員會,負責監督班級的垃圾分類,每天由班級的值日生管理兩個分類垃圾袋,然後一天兩次分別裝入學校相應的大垃圾桶內。關於廢電池,在大隊部固定地方有專門收集廢電池的箱子,像這種有毒有害的物品應該單獨放開。

2、開展《環保與垃圾》小知識競賽。

3、透過網絡,收集整理資料,爲學校垃圾分類宣傳板報做準備。

第三階段:

1、製作以“滿分新人類,垃圾要分類”爲主題的宣傳刊板。

2、開展“變廢爲寶”小製作展評活動。

3、結合科學課有關環境保護(垃圾分類)的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寫心得體會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下一步設想:

1、堅持不懈地在本校全面開展垃圾的分類收集。

2、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更進一步地延伸到校外、社區,在家中、社區繼續進行“垃圾分類”的活動;不斷培養“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習慣,“垃圾分類”是一種觀念,正是在這一念之間可以變廢爲寶。

四、注意事項:

1、掌握“垃圾分類”的知識,明確知道有關垃圾應該放在哪裏,並且向父母及親友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

2、將掌握的知識,不斷轉化爲“無意識”地行動;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培養良好的“垃圾分類”的理念和持之以恆的衛生習慣。

3、對學生們在平時所表現的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及時給於鼓勵和適當的獎勵。(據報道,在國外就有針對學生的垃圾銀行,學生們可以在鼓勵、獎勵機制下持續發展自己的行爲。)

標籤:計劃 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