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範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一定有不少可以計劃的東西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範文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

1、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爲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爲目標,抓好常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

2、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爲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3、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爲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透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透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和必修三,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三、教學措施

爲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兩個方面着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後複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

①課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現問題,標記問題爲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②上課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踊躍發言,使“疑惑”在45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後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緻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湘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爲此,將公佈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後,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複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並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我會透過網絡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並寫好教案。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運用生產和生活中“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插圖、閱讀材料、活動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佈置適當的課外作業(主要是《基礎訓練》),並及時批閱、講解作業。

4、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四、課時安排

第三章區域產業活動

第一週第一節產業活動的區位條件和地域聯繫2課時

第二週第二節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2課時

第二三週第三節工業區位因素與工業地域聯繫2課時

第三週第四節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2課時

第三單元練習及分析2課時

第四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

第四周第一節人類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1課時

第二節人地關係思想的演變(自學)

第三節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1課時

第四節協調人地關係的主要途徑1課時

第四單元練習及分析2課時

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

第五週第六週第一節認識大洲5課時

第七週第二節認識地區4課時

3月份月考及試卷分析2課時

第八週第三節認識國家4課時

第九十週第四節區域差異5課時

第十一週第五節區域經濟聯繫2課時

第十二週單元練習及分析2課時

區域可持續發展

第十三週第一節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以我國西北地區爲例

第二節溼地資源的開發與保護——以洞庭湖區爲例

第十四周第三節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以田納西河流域爲例

第六節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以珠江三角洲爲例

地理資訊技術應用

第十五週第一節地理資訊系統及其應用1課時

第二節遙感技術及其應用1課時

第三節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1課時

第四節數字地球1課時

單元練習及分析1課時

會考總複習

第十六週宇宙中的地球3課時

第十七週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3課時

第十八週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2課時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課時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2

一、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透過本期的地理學習,讓學生形成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觀,人地觀,提高學生對人口、資源、環境的理解,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關心國家經濟建設,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道德水平及理論水平。

(2)智育目標:

努力提高及格率和優秀率

(3)雙基教學要求:

使學生理解基本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基本原理,並能分析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及本質規律,形成知識體系,能理論聯繫實際,特別是培養學生利用地理圖象系統分析問題,從中獲得資訊或進行圖文、圖圖轉換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課程的地位體現在:

①人地關係的教育必須要透過分析人類活動和社會現象進行。

②人文地理研究的對象和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有直接的關係,便於開展生動活潑的地理教學活動。

在學習中,應注意培養兩項重要地理技能:一是透過分析不同人口增長模式的主要特點及地區分佈訓練學生運用地理數據技能。二是培養地理調查的技能。需要注意的問題是,高中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徵都不同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如果需要採用地理調查的方法,可以採用研究性學習的方式,使調查的主題和內容有一定深度,以吸引學生深度參與。

三、主要措施:

(1)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課外輔導、學習計劃。

(2)以《教材》爲主要素材,堅持集體備課,精心編寫教案。每週定期集體備課一次。一備目標;二備知識體系;三備知識點定位;四備精選試題習題。強調集體備課後的再備課,交流每週的教學情況、周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反饋。

(3)課堂教學目標突出。每位老師精心策劃,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對學生三基四能的考查,作爲高一教學,應該將之貫穿始終。

(4)精選試題,與學業水平考接軌。精心組織練習,透過練習及時發現學生存在問題並及時解決。透過練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段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強應變、遷移能力。透過練習的批改及時反饋資訊,進行教學調控。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爲指引,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爲目標,抓好常規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在總結實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課程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爲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具體教學過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爲指導,根據地理學科和教學的特點,全面發揮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閱讀和透過多種途徑獲取地理資訊的能力;透過對地理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整合,使地理學習成爲一個不斷積累地理知識、不斷加深對地理和現實的理解過程;成爲一個主動參與、學會學習的過程,一個逐漸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的過程。透過地理學習,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陶冶關愛人類的情操,使學生增強地理意識,汲取地理智慧,開闊視野,瞭解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大勢,增強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況分析

1、課標分析: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這三個維度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內容標準由標準、活動建議等部分組成。“標準”是學生學習高中地理課程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以行爲目標方式表述;“活動建議”是爲開展教學活動提供的參考性建議,可根據條件選擇,也可自行設計;“說明”是對標準中某些問題的進一步解釋。

2、教材分析:

本學期高一地理科採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學期教學內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全冊六大單元,共31課時(不含探究活動課)。新教材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都非常大,教師必須學會處理好教材與課標的關係、學生活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關係,特別是人文數據、理論的不斷更新,更需要老師認真備課,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

3、學生分析:

學生可能存在的學習問題:

(1)高一學生由於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

(2)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而不是過去按部就班的講授)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4、目前評價教學的方案尚不明朗,教師的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導向,有教師擔心學生基礎知識不夠紮實,會影響將來的考試,從而影響對教師本人的評價,因而評價教學的方案不明確是不利於新課程理念的實施。

三、具體工作

1、不斷加強對新課程的教學研究、相互交流和學習。任課老師要加強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論學習,深刻領會新課程的改革理念,認真鑽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節課的備課準備工作。透過集體備課,加強對新課程教材內容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及學法指導、重點和難點的處理等方面的研討。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設備和資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學習,實現教學經驗、方法和資源的共享。開展經常性的相互聽課學習,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和心得體會,以達到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強備課組的活動,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備課組活動的時間,重點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回顧交流和改進,分享對新課程的教學體會,同時針對新課程的內容編排和教學時數的安排,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調整和改進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做到每次活動有具體專題內容,共同研討解決疑難問題的方案或方法途徑。

3、加強新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做到教與學的互動和協調發展。任課教師要做好對學生學法的科學指導,因爲新課程改革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主動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與學要體現出一種師生的互動關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隨時收集學生學習的反饋資訊,及時調整教法和做好學法指導,讓學生儘快適應新課程的學習。

4、集體備課:做到“三定”――每週一下午爲固定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教學中遇到問題隨時討論;每次活動有明確的.內容;每課或聯繫較緊密的幾課定一中心發言人,負責教學的整體設計,製作一個粗略的課件(至少提出教學的設想),大家討論補充,探究最佳方案。爭取每課都有課件,課件要放在校園網上實現資源共享。做到“三備”――解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採取的具體教學方法,特別側重學生學習式的設計。做到備課組“目標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作業統一、測試統一”。透過教師間的合作探究,提高整體的備課質量和教學質量。

5、根據教導處提出的關於開展“苦練內功,提高素質”的教學基本功訓練活動的要求,本學期備課組內計劃安排的交流、研討公開課5節,每位老師都要上一節。

6、加強天文奧賽班的組織輔導工作。

7、教學進度的安排。由於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週(第19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複習備考時間。另附教學計劃進度表:

四、近期工作

1、課堂研究探索課不少於三節,隔一週備課組活動一次

2、分層教學,促進尖子生培養。搞好競賽輔導工作。

3、跨級聽課。

4、第三週收個人計劃、業務檔案、競賽輔導及課外活動計劃等。

5、如何進行啓發式教學,?教材的重組,問題如何引導,作業合適的安排。

6、錄取學生時有學校提供的綜合素質檔案。

7、提高本科線學生是基本要求。

8、上課期間的事故認定!

高一地理備課組工作計劃4

爲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再造二中品牌,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本年度地理組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高效落實、創新發展”的思想爲指導,以課堂教學作爲工作的主陣地,以課程標準、教材、大綱爲依據,以提高學生素質爲目的,充分發揮和挖掘地理學科的潛在教育機制(如德育因素、環保教育、審美教育),加強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堂施教的有效性,完滿完成各項任務。

二、工作目標

1.全組所有成員樹立大局意識、團隊意識、服務意識,應努力將工作做到最優。

2.認真圍繞學校全面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目標,寓思想教育於知識傳授之中,充分發揮地理課的德育功能,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爲社會有用之人。

3.以培養學生素質爲根本任務,啓發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方法和能力加強備課組、備課組的教學研究,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思想性、趣味性和效益性。

4.及時總結素質教育課題研究成果,積極撰寫教育教學論文。

5.全面提高各年級地理教育教學質量,各年級要確保學校預定目標,力爭有所突破。

6.加強備課組的檔案和資料建設,爲今後工作提供一定的積累。

三、工作措施

1.加強集體備課制度,實現教案、學案、課件“三位一體”。備課組教師要互相學習,相互借鑑,團隊作戰,特別是對一些教法、疑難問題要加強研究,做到統一認識,統一傳授。備課力求做到規範化、科學化、制度化、實效化,使備課活動成爲加強教研、教學的有力手段,保證地理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2.教學活動要立足課堂,以人爲本,關心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要求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要關注學生的“學”,以學論教,分層作業,因材施教,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認真批改作業,對於作業中的問題要及時講評、輔導。要完善和加強聽課制度,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要聽兩節課,並寫好聽課記錄,及時與授課教師交流。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形成良好的教研風氣,及時總結經驗,每人撰寫1—2篇有份量的教研論文,。

4.自覺關心當前國際國內重大社會、政治、經濟問題,及時與教材進行有機的結合,學習有用的地理,學習生活中的地理,使我們的教學能理論聯繫實際,時刻關注課改、參與課改,與課改同步成長。

5.在學校教導處和年級組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地理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6.組員積極參加校、縣、市組織的活動,爭取獲獎,爲學校贏得榮譽。

四、工作重點:

1.原則:遵循“要有計劃有落實,有工作有成效,有過程有記錄”原則

2.重點工作:

(1)做好“必修1(自然地理)選擇題百題聯賽”

(2)抓好“以圖爲媒——抓好地理高考科學備考”講座

(3)做好地理漫畫展板——快樂課堂、綠色校園活動

(4)搞好地理活動探究俱樂部的學生社團活動。

(5)抓好集體備課、課堂教學、聽課評課、作業批改等教學常規工作(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