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事務文書 > 工作計劃

社保專員工作計劃

社會保險是一種爲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新的一年,如何制定社保工作人員工作計劃?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保工作人員工作計劃,歡迎閱讀。

社保專員工作計劃

20xx年是我鎮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按照市、區勞動保障工作會議的要求,今年勞動保障工作總體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爲統領,以構建和諧社會爲目標,以落實政策、完善制度、推進法制建設爲主線,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加快完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積極推進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工作,保持勞務關係和諧穩定,大力加強維權工作和勞動保障法制建設,統籌兼顧,協調推進勞動保障事業科學發展。

一、全面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努力擴大就業再就業

1、落實工作責任。將就業再就業工作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突出的位置,將增加就業和控制失業作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優先目標。嚴格實行黨政一將手負責制和村(居)委會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分解落實就業再就業工作任務,保持就業和再就業人數穩定增長。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要達到100人,其中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0人,4050人員再就業1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要達到488人,其中跨省轉移就業120人。

2、確保政策落實。全面推進就業再就業政策落實,層層分解區政府確定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開展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用好用足政策,充分發揮效應。以增加就業崗位爲目標,繼續將再就業作爲工作的重點,建立創業培訓聯動機制,着力解決體制轉軌過程中的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問題。

3、強化就業服務。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推進就業服務專業化、制度化和社會化。認真組織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整治勞動力市場秩序、創建勞務經濟等活動。堅持城鄉統籌就業的方針,加強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培訓、管理和服務,推行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擴大勞務輸出規模,打造勞務輸出品牌,加強勞動力市場建設,突出地抓好獨立工礦區關閉破產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等特殊困難羣體的就業再就業工作,努力做好大學畢業生、復員退役士兵等各類人員就業工作。

4、加強職業培訓。堅持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核心,以職業資格證書爲手段,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全面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工作,加大在職培訓力度,健全職業技能培訓網絡,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抓好扶貧培訓,建立一個有實力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打造培訓品牌。做好再就業培訓工作,探索建立培訓促進就業的工作機制。加快創業培訓中心建設。全面推行勞動預備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二、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1、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認真組織完善養老保險制度試點,按照3%的比例啓動做實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工作。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建立基本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要按照貫徹實施《公務員法》的要求,積極探索企業化管理事業的單位改革改制的職工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措施。醫療保險要重點研究解決困難企業、困難羣體,特別是關閉破產、改革改制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療保險辦法,同步推進生育保險。失業保險要研究實行市級統籌的辦法。工傷保險要積極穩妥地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參保工作,研究解決國有企業老工傷的問題。

2、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徵繳力度。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擴面徵繳爲重點,以五里牌鎮蠟燭廠參加社會保險爲突破口,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積極推行五保合一和社會保險雙基數徵收工作,進一步加大擴面徵繳和稽覈力度,強化基礎管理,確保按時足額發放。

三、着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1、推動勞動合同制度建設。啓動實施勞動合同工作三年行動計劃,督促檢查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指導企業加強勞動合同管理,建立健全勞動管理臺帳。大力推廣各行業各領域勞動合同示範文本。國有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要達到98%以上,非國有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50%以上。完善集體協商與集體合同制度。積極推進勞動關係三方協商機制建設,努力探索在鄉鎮一級建立三方協商機制。

2、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全面貫徹《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和《湖南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按照主動巡查、突出重點、規範行爲、嚴格程序、依法處理的要求,深入開展勞動合同簽訂、農民工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參保繳費、清理規範職業中介等專項執法檢查,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爲,努力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社保基金徵繳率、農民工工資清欠率。積極推進勞動保障誠信制度建設,加強勞動保障執法維權隊伍建設。

3、全力做好維穩信訪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有企業改革改制職工分流安置政策,妥善做好職工分流安置、勞動關係調整和社會保險關係接續工作。認真研究職工分流安置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積極穩妥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改制。認真做好企業軍轉幹部工作。切實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完善和落實信訪工作預案,及時、果斷、妥善的處置各類矛盾和問題。

四、加強服務能力建設,提高勞動保障服務水平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全鎮上下恪守真心真意爲民着想,誠心誠意爲民解難,實心實意爲民辦事,全心全意爲民服務的職業風範和以人爲本,尊重勞動,廉潔自律、勤政高效的職業道德,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業務素質。加強服務站作風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規範工作程序和流程。堅持依法行政,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努力營造一個心齊氣順、和諧相處、運轉協調的工作環境,努力推進勞動保障事業全面向前發展!

社會保險計劃由政府舉辦,強制某一羣體將其收入的一部分作爲社會保險稅(費)形成社會保險基金,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被保險人可從基金獲得固定的收入或損失的補償,它是一種再分配製度,它的目標是保證物質及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社會的穩定。

在我國,社會保險 (Social Insurance) 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另外,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這數據的確夠“大”——看參保人數,已達10億,最終將實現“人手一卡”;看年齡跨度,從出生不久的嬰兒到耄耋老人,都有自己一張卡;看功能,持卡掛號看病、持卡取養老金、持卡領補貼、持卡消費……功能上百項,新數據隨時在生成。“記錄一生、保障一生、服務一生”是社保卡的發展目標。從1999年首張社保卡誕生至今,“記錄一生”已基本實現。然而,談到“保障”“服務”,與老百姓的期望顯然還有距離。辦理社保業務,爲何還總要一趟趟跑?單位未按員工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監管部門爲何不能及時發現?社保“全國漫遊”呼籲這麼多年,爲何仍然未能實現?老百姓的種種不滿,指向社保大數據的不足之處:數據有了,但運用得還不夠“活”。

數據不是爲了當擺設,關鍵是要依託數據使制度安排更加科學。知道“是什麼”,方知“怎麼辦”。過去,不少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底數不清,使政府決策格外爲難,既擔心政策走偏、好心收不到好效果,又發愁缺少數據支撐,政策措施難以解釋清楚、讓人信服。有了大數據,社保總體狀況清楚,爲精準施策打下了基礎。政策制訂方首先應回頭檢視:既有政策是否還存在不盡合理、不夠完善的方面?哪些人的養老保險還是空白?流動就業時最容易“斷”的險種是哪個?社保經辦方也要用好數據,看看哪些流程可以簡化調整,最大程度便利百姓。對於老百姓的新訴求,也要用好數據,分析研判,讓新政策更科學、更接地氣,贏得絕大多數人的認同。

想讓數據“活起來”,背後的改革要儘快突破。異地就醫、異地養老,只要一涉及“異地”,參保者就發愁:要奔走、要開證明甚至還要墊資……此前,許多人以爲只要建起全國統一的平臺、完成數據聯網,“漫遊”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今天,統一標準的社保卡已覆蓋10億人,爲何一些正常的社保訴求仍然做不到“全國通”?說到底,社保漫遊,不是難在技術,而是難在“轉出地”與“轉入地”政府間利益的重新分配。社保目前以省級統籌爲主,個別地方甚至還是市縣級統籌,徵繳方往往將收上來的社保基金看作本地資源,總想着“少花點、多收點”。如果政策不調整、地區間利益壁壘不打破,即使數據覆蓋13億人,也只是電腦裏的一個個數字。

標籤:計劃 專員 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