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薄薄的記憶心情日記

這麼些年了,我一直還是習慣在紙上寫東西,雖然拇指短信代替書信往來,鍵盤鼠標取締文房四寶。可我的大腦就是不爭氣,鍵盤一敲動思維就短路,我知道這是習慣惹的。從小結識的漢字都是印在紙上的,學習寫字也都是用的紙。紙爲我承載了不少陌生的文字與知識,慢慢地我也學會在紙上天馬行空。8歲開始行走,一走就是27年,這27年的習慣真的很難割捨。由紙而來的記憶碎片無數,有些早先濃厚的記憶,隨着時間的流逝慢慢變的清淡了許多。這些年生活平淡了,記憶也變得淡薄,薄得像一張紙,透過紙背或明或暗依稀呈現……

薄薄的記憶心情日記

當許多人習慣看電視,我卻沒有改變習慣看書;當許多人已經習慣發表網絡文學,我卻仍然鍾情於在紙質媒體上發表豆腐乾;當許多人已經習慣於用短信愛情代替海枯石爛,我卻無法忘懷逝去的筆友情愫。

電視從無線到有線再到數字,節目也從幾個到幾百、幾千個,到現在豐富極了。我還是習慣堅持一有時間就抱着一本書,我看書的類型也比較雜,文學類、專業類都要看。而且一定堅持每個月至少讀一本20萬字左右的書,翻閱10到15本雜誌。書是精讀,雜誌大部分都是翻一翻,挑感興趣的文章或圖片看一看。書大部分是在上海書城買的,有一部分是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做文化節目的主持人金小鳳給推薦寄來的,在此順便謝謝小鳳。雜誌有六七份都是我每年必訂的,還有幾本是因爲工作關係,雜誌社給免費贈閱的,在此也謝謝免費贈閱雜誌的雜誌社。

書看得多了,就有寫的衝動,在紙上寫得多了,就有發表的衝動。讀書的時候喜歡寫詩,偶爾也有發表,就這樣帶着詩人的夢想走進了大學。念中文系大一班的時候,我和教外國文學的老師馮君蓉相處甚悅。他喜歡詩,但他不寫詩。他看到我這麼執著地爲詩而活着,深深地被感動了,後來贊助我出了一本摺疊詩叢《竹林情韻》,由《詩神》出版社出版。我總覺得我不適合寫詩,因爲我讀不懂詩。後來就棄詩從文了,寫散文了。

寫散文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以後,因爲生計問題不得不放棄,因爲寫文章養活不了我作爲外地人在常熟。可我還是願意自費將這段散記印刷成書,書名叫《灌河弄潮》,散記我就業之初闖蕩江湖的點點滴滴,頗有90年代末文學憤青的作風。

至今,我成爲一名營銷、廣告人剛剛滿10個年頭。十年一路走過來,一直沒有拋棄在紙上塗抹的習慣。客戶提案也好、營銷心得也好、廣告文案也罷,這些都未能從我的筆下滑過。我的作品已結集成書正式出版,如《品牌成長的非常6+1》、《飛躍:從產品到暢銷品》、《商務溝通的城市祕笈》、《青荷居視覺》等,現在看來這些所謂成書的'東西,或已成爲公衆的知識、或已流傳開來。留在我記憶裏的仍有一些未公諸於世的東西。

記得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第一次給夢中女友寫情書,被退了。被退情書上有女友批示:情感不夠真實、文筆不夠流暢。我幼小的戀愛心靈受到一次強烈的撞擊。從此,發奮在情書世界裏闖出一片江湖。苦練情感真實性,把形容詞和修飾語都拿掉,句子追求多押韻或排比以求流暢。若干年以後才發現女人只有三個字永遠不會討厭:“我愛你”。

上大學了,讀中文系,依然習慣泡在教室或圖書館裏寫情書。後來同學們混熟了,都知道我的特長是寫“情感真實、文筆流暢”的情書。出了名以後,理工類專業的同學經常來找我寫情書,酬勞是一張電影票或一張舞票,若女友成功到手,則飯局一頓。慢慢地我寫情書的名氣越來越大,找的人也越來越多。爲了能夠滿足大家的批量需求,我研究了幾類女大學生的性格,寫了幾套固定的模版。誰要請我寫,就讓他描述一下那女生的性格特徵,然後我就照着模版抄一篇給他,效率一下提高了許多。大二的時候,學校調整宿舍,外語系四個班的女生合併重分。有兩個原來不同班級的女生碰到一起,交流她們的男朋友情書寫得如何之真實、感人。兩個人都說,都快被感動得終身相許了,激動之餘拿出各自的情書相互欣賞,看着、看着,兩個人驚訝聲、尖叫聲不斷:怎麼像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標籤: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