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關於我的家風徵文900字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每個家都有自己的家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風徵文900字,歡迎大家參考!
 

【我的家風徵文1】

我家的家風有勤勞、進取、愛心。其中做人要有愛心的家風是最重要的。在家裏,爸爸媽媽用愛滋潤着我成長。從我出生到現在,爸爸媽媽爲我做了很多事,在我身上花了很多心血,他們做的每一件事都洋溢着對我深深的愛。

記得讀小學三年級的暑假,我看到一些小夥伴滑板滑得很棒,我也很想學,於是向爸爸媽媽提出我也要學滑板。先是媽媽帶我到體育用品店買滑板,商店裏各種款式的滑板讓我眼花繚亂,我看了一個又一個,對每一款滑板都愛不釋手,媽媽很耐心地陪我,讓我自己挑選,最後我買了一個金屬材料做的滑板。回到家後,我急切地抱着滑板到水泥地上滑。不管我怎麼嘗試,我都無法站上滑板,有點心灰意冷。這時,爸爸下班到家了,看到我在擺弄着滑板有點泄氣的樣子,鼓勵我說“別灰心,爸爸和你一起學”。爸爸自己想站到滑板上去,剛站上去,人就前撲了,爸爸笑了笑說“你看,爸爸也不會,不要爲自己的不會難過,人不是生來什麼都會的”。後來爸爸建議我把滑板放到牆根,用手扶着牆壁,然後用手推下,這樣滑板就能向前滑了。我按爸爸說的方法試了一下,滑板果然向前滑了,而且能滑出兩三米。這樣一來,我的信心又回來了。爸爸讓我站在滑板上,用雙手牽着我的小手,帶着我在村裏的操場上不停地滑,讓我找到平衡點。當我的平衡力好起來後,又教我如何左右腳擺動,讓滑板滑起來。爸爸還不斷向會滑的小朋友請教滑滑板的技巧,教我學會如何謙虛向別人學習。過了三四天,我就能自己一個人滑了。自己會滑滑板很開心,踩在滑板上,身體輕盈得像只小鳥,在操場上飛來飛去。更開心地是,爸爸讓我當小教練,教會了鄰居家的小男孩滑滑板。

爸爸媽媽不只對我充滿了愛心,對鄰居和一些需要幫助的陌生人也會付出愛心。媽媽經常去抱抱鄰居家的小孩,把他們逗得格格笑。媽媽還教我如何友好地跟這幾個剛學會走路的小鄰居相處。這幾個小鄰居每看到我,小臉蛋上總掛着笑,還會不斷地“洋洋、洋洋”地叫,看到我媽媽回來了,會伸出小手要我媽媽抱抱他們,有時他們自己的媽媽來抱都不願回去。爸爸經常在一些有坡度的路上幫老爺爺老奶奶推三輪車,爸爸常常跟我說“舉手之勞,對方很開心,自己也很開心”。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做人要有愛心,對人付出愛,也會收到愛。愛在家裏人之間傳遞,愛在陌生人之間流動。愛讓我健康快樂成長,我也會不斷傳遞着愛。

【我的家風徵文2】

我出生在一個既不富裕也不貧窮的家庭中,我的媽媽雖然沒上過幾年書但總教導我做人要懂得“文明禮貌”;我的爸爸雖不是什麼教師但總也教誨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道理。這兩句便成了我的家風。

雖然我生活在21世紀,但家風讓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變成一個勇於爲家庭承擔責任的好孩子。每天早晨爸爸總會對我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做人要有良心,不要做傷天害理的事情。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纔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雖然現在我已步入初中的學習殿堂,也早已養成了;守時、樂於助人、不做傷天害理、勇於爲家庭承擔責任的好少年。但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分不開的密切關係,我也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風徵文3】

“誠樸、向上,尊老愛幼;勤勞、調和,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鄉民張龍興的家,案角這塊特別的“家訓牌”很是有目共睹。這些年,楊王村鄉民鼓起的“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做法,已在奉賢蔚成風氣。

跟着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儘管大家對家風並不生疏,可是終究啥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人說家風即是誠信做人,也有人說家風即是尊老愛幼;有人說家風即是勤勞仁慈,也有人說家風即是節省文明。儘管家風有着文字上的界說,可是在每自己的心裏,家風其實有着不一樣的內在。

從前史淵源看,家風起源於農耕社會的古代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爲原則和品德規範。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齊家”在這裏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須得有好家風,家風的重要性便顯而易見。

年代在開展,家風的內在也在不斷改寫,變得愈加豐厚,多了些現代元素,少了些封建顏色,這也是前史的前進。可是咱們也大概看到,在產品經濟年代,大家的價值觀日趨多樣化,再加上因爲遭到不良風氣的影響,一些人無視品德,不講誠信,或爲了一己私益逼上梁山,或爲了自己意圖不擇手段。儘管這些僅僅法令或品德層面的表象,但就實質而言卻是家風損壞、家教缺失的成果。

從表面上看,家風僅僅一個家庭的事,與社會無關,也與國家無關,其實不然。在人的生長過程中,家風對一自己的影響不容忽視。作爲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淨化着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家庭具有好家風才幹爲社會培育出好公民,而遭到好家風刻畫的官員更能變成公民的好公僕。

從廣義上說,家風不只僅具有宗族特點,還具有社會特點。而家庭又是社會的根本組成單位,所以作爲一種積極向上的精力力氣,家風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深沉沉澱的產品。更重要的是,好家風不只凝聚着中華民族的精力風貌,一起也是社會主義中心價值觀的詳細表現。因而只要家風正,才幹民俗正,結尾才幹政風清、黨風端。

建立優秀的家風不用好大喜功,能夠“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爲原則,從細微處着眼,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好家風變成無言的教導代代相傳,推進家庭的調和、推進社會的開展、推進中國夢的提前完成。

標籤:徵文 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