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日記 > 日記作文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範文(通用5篇)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怎樣寫日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由來日記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範文(通用5篇)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1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爲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

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爲“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爲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唐朝末年,戰亂連連,冤魂無數,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逃難的人。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2

一天黃巢見到一位大嫂手攜着一個小孩子,背上揹着一個大孩子,心懷好奇,便問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攜的又是何人?”大嫂流着淚答道:“背上大點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攜小點是我親生兒子。”黃巢聽後不解又問道:“這到底爲何,你爲什麼這樣呀?”大嫂又答道:“小叔子雖然比我兒子年紀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體弱生死未卜,無再生育能力,我年紀輕,就是把兒子丟了,以後還會生育,小叔子如被黃巢殺了就斷了一門香火。”

黃巢一聽,面紅耳赤,自覺慚愧,心想:一個婦道人家尚能這樣孝順並懂得做人道理。我何不順水推舟,賣個人情,饒了她們吧。便對大嫂說:“大嫂,難得你有這般好心,爲避殺身之禍,你可在端午節那天在門首上掛菖蒲、艾葉作標記,自會有用的。”

別了黃巢,大嫂攜兒背叔回到自己村上,並沿路將此話告知衆鄉鄰。一夜之間傳遍江南一帶,尤其是台州地界最爲盛行。端午節那天,黃巢指揮大軍殺奔江南而來,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菖蒲劍、艾葉,無法下手,如殺下去,又恐錯殺大嫂一家,有失諾言。故而,令手下兵將繞道而過,不可擾亂台州百姓。

所以每逢端午節台州各地百姓每家每戶都在門上掛菖蒲插艾葉,成爲當地習俗。並且有詩爲證。艾葉爲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祛千邪。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3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爲糉子,把劃小船改爲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在我老家,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糉子。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糉子好手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糉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糉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糉子。她在包糉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花生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包糉子的工序就開始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顆棗、幾顆花生米,最後把葉子用桑條皮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你看那又胖又大的糉子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先把它們放在鍋裏煮三個小時,再撈出來放到盛有冷水的桶或鍋裏冷卻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糉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糉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爲糉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糉子有什麼祕決,每次包的糉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糉子,想過端午節,更想讓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興旺發達!讓先輩的遺願變成事實在在的現實,讓他們的英靈流芳百世、與世長存!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4

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這七大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最具人文情懷和文藝氣質的節日。

“端午”二字,原爲“端五”,“端”爲初,“端五”即初五。先秦時,人們認爲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先秦古籍《夏小正》中記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認爲五月初五這天要準備草藥以祛除毒氣。《大戴禮記》亦載:“五月五日蓄蘭爲沐浴”,用佩戴蘭草、沐浴潔身來驅邪避禍。那個時候,“端五”還不是節,而是一個需要避諱的“不祥之日”。現如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端午節前後,家裏薰蒼朮、白芷,大門上插菖蒲、艾葉,小孩兒佩戴中藥香囊,大人喝雄黃酒以驅邪避疫,應是先秦民俗的綿延保留,同時也反映出古人敬畏自然、祈福求安的樸素心理。

“端午”一詞,最早見於西晉周處所著《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騖角黍”,“角黍”即糉子,可見西晉時端午節即有吃糉子的習俗。至於這一天爲什麼要吃糉子,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的《荊楚歲時記》中均載,遭讒被逐於沅湘的屈原聽聞楚國國都被秦人所破,心生悲涼,於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羅江,與國同殤。楚國百姓聞之悲痛不已,紛紛來到汨羅江邊憑弔,有漁夫划船至江中欲打撈詩人真身,並以飯糰、雞蛋等食物投入江水,希望水下之魚蝦飽腹而不食詩人之肉身。後來,人們又擔心飯糰爲蛟龍所食,遂以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以驅之,逐漸演變爲今日之糉子。宋朝詩人梅堯臣的《五月五日》詩曰:“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這正是對這一民俗演變的文學註腳。

自此,因爲加入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一元素,又經由民俗的不斷創新演繹與豐富,端午節逐漸由一個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惡日”,演變爲一個以懷念先賢與詩人的愛國情懷爲名、內容既古老又新鮮、形式熱鬧且多樣、充滿歡樂氣氛的民間節日。

端午節民俗之多、流傳之遠、影響之廣,可列爲七大節日之首。除了吃糉子這一共同習俗外,在我國北方,還有飲雄黃、佩艾草、贈香扇等習俗;在南方,則有賽龍舟、浴百草、遊百病等習俗。此外,端午節慶及由其衍生的文化活動還傳入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在世界上頗負盛名的韓國江陵端午祭就是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流傳與演變,2005年還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爲人類口頭和無形遺產。

今天,端午節早已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與豐富的文化內涵走向世界,成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軟實力,其中尤以賽龍舟最爲知名和富有影響力。英語中,端午節被翻譯成“Dragon Boat Festival”,直譯回來就是龍舟節,可見賽龍舟這一節慶形式在國外的影響之甚。

吃糉子也好,賽龍舟也罷,或是佩香囊、浴百草,端午節民俗的演變,早已超越紀念詩人屈原這一單純目的,而是包含着中國人所特有的、濃郁的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樸素世界觀。這種樸素而純真的情感與觀念,最能打動人心而獲得廣泛共鳴,所謂的文化軟實力,亦不過如此。

端午節的由來日記5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亦名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民間又俗稱“五月節”。有關端午節的由來,民俗中傳說較多,歸納起來大體上有如下十種: 一說認爲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爲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二說認爲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爲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爲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爲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爲樑宗懍《荊州歲時記》載述,端午是爲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

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爲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爲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爲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爲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萌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爲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爲,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因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衆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說中,端午紀念屈原一說因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後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爲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