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人的作文

君子和小人的優秀範文

當小人還是當君子,總是在一念之間。今天小編就來分享君子和小人的優秀範文,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君子和小人的優秀範文(一)

當君子不再是君子,小人被美化時,中國文化,將所剩無幾。

時間定格在公元1690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變法。

宋神宗這位雄心萬丈的皇帝,開始任用歷史上這位茂名的“拗相公”了,我們自然無法定論當權派與反對派之間的孰是孰非,但在這場風起雲涌的變法浪潮中“涌現”的兩人物卻讓人汗顏,讓人不禁掩卷而嘆天下竟有這般奇人?“

李定與呂惠卿。兩個典型的人小。也許我只能這樣總結。

李定,母喪不報,以免辭官,退而居喪返里。在那個儒學社會中,這可是大逆不道的,而他僅說了一句:“笑罵由他罵,好官我自爲之。”臉皮之厚,尤爲驚人。後來又捏造了大量虛假之事陷害朝中正直之士,如蘇軾等,這也許只能以“小人稱之”。

但倘若與呂惠卿相比,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

呂惠卿,由王定石一步步提拔,而後來,他想取其他地位而代之,便假惺惺在皇帝面前哭訴自己對國家社稷的擔憂,對蒼生百姓的憐惜。於是,神宗被他高超的演技所迷惑,異常信任呂惠卿,而呂在給王安石最後致命一擊是以極卑劣的手段公佈了王安石的私人信件,皇上對某些內容大爲光火,徹底對王安石失望,於是王安石八年政權崩潰,呂惠卿最終“勝利”。

據說王安石晚年常常對着天空書寫“福建子”三個字,因爲這位出賣他的“朋友”呂惠卿就是福建人。也許君子們對待小人的方式,最激烈的也僅此而已。王安石,一位錯用小人的君子。

小人,中國封建專制下的特殊產物。一幫小人可將朝堂異得烏煙瘴氣,將一個朝代分崩離析,使其百姓苦不堪言。

而那些人呢?宋朝那些所謂的反對派呢?司馬光、蘇軾、韓信,那一位位歷史上響噹噹的大人物呢?貶的貶,謫的謫,退居的退居,養老的養老,將大樹拱手相讓。

這樣正直的人們,或著書立說,或僅造福一方,過着被迫害、顛沛流離的生活。

蘇軾,一代文豪,雖被貶,但這個天生的樂天派,無論環境多麼困苦,他都可以吟成詩、唱成詞。君子坦蕩蕩,即使身陷“烏臺詩案”的他,也可以在監牢中呼呼大睡,心無掛礙。即使被貶海南,環境困苦,他也可以頭上頂個朋友送的大西瓜,樂呵呵的稱那位倚門老婦爲“春夢婆”,因爲那位老婦曾問他回頭看這一生,曾經如此顯赫,而今卻苦得這等地步,是不是像一場春夢呢?

他不曾想過去害別人,只是爲國家、爲蒼生。還記得他的《喜雨亭記》,好一個與民同樂!他的一生,就在被嶓的地方奔波,雖幾次召回,位極人臣,受太后恩寵。但,當那羣小人活動得越發肆無忌憚時,他又上書請退了,君子是不屑與小人爲伍的。

君子總是奮力的、孤獨的戰鬥着,總希望可以力挽狂瀾,而當現實與理想的差異過於強大時,君子又信信全身而退,不屑與之爲伍。於是,我們所看到的君子,或壯烈而死,或激憤而之,或退而隱居,或採菊東籬。他們都是執著於極端的人,用極端的方式守護着自己的精神與不凡。因而他們也就這樣美到了極端,純到了極端,高尚到了極端。

君子與小人,中國特有的兩撥人,君子建國,小人滅國,君子爲民,小人爲利,就這樣,他們推動着一個又一個朝代的變遷,歷史的流動。

君子和小人的優秀範文(二)

常言道:“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當道義與利益交戰時,有一些人寧願玉碎,而另一些人寧願瓦全。我想前者便是君子,後者便是小人。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君子知曉道義,而小人知曉利益。孟子在《魚我所欲也》開篇即用一個比喻,表述了他“捨生取義”的思想:“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說,如果魚和熊掌必選其一,他會選擇熊掌,如果生命和“義”必選其一,他會選擇“義”,顯然,在生命與“義”的天平上,孟子是向“義”傾斜的。

回想起70多年前的那段悲涼歲月——八年抗戰,多少英雄豪傑爲人民、爲集體、爲國家獻出生命!他們爲國家利益將自身利益、甚至性命置之於度外:就像狼牙山五壯士,爲掩護八路軍主力轉移而英勇跳崖;就像“八女投江”,爲掩護抗聯大部隊突圍而壯烈犧牲;就像楊靖宇,忍飢受凍孤身戰鬥至死,當敵人剖開他的胃,裏面全是樹皮草根與棉絮;就像趙一曼,鞭打竹籤晝夜提審逾月,當嚴刑拷打得連敵人都戰慄了,始終堅口不吐一字……我稱他們爲君子;而有些人貪生怕死,爲了一時苟活,叛國投敵當漢奸。像那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等出賣國家利益、至今被人民唾棄的人,他們只配得上“小人”這個稱號。

他們在利與義之間的選擇,決定了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

君子往往選擇義。他們看重的不是身外之物——錢,而是義。對朋友的誠信,對國家的忠誠都是“義”的表現。人之所以爲人,是因爲人有義。如果沒有義,那麼人與那豬狗還有什麼區別?君子們往往是把義作爲一種爲人處事的基本準則,他們不會爲了其他的利益去觸碰這一道德底線。“毛主席的好戰士”雷鋒,作爲一名普通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可以說是對義的最好闡述。

而小人呢,恰恰與此相反。他們會爲了利益而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失去道義,成爲牲畜一般。當今社會,許多“小人”只顧及眼前一些蠅頭小利,而最終觸犯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似乎是金錢迷惑住他們,要不他們怎麼會爲利益而常常憂慮?

在最近的明膠事件中,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最高達90多倍。藥品安全,人命關天,鉻含量超標高達90多倍的膠囊藥品,這是救命藥還是害人的毒藥?這都是那些爲了利益而不擇一切手段的小人所爲。他們不僅使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時還危害了整個國家。

做一個君子雖然很難,但做一個小人卻很簡單。在利益的驅使下,我們必須保持一顆堅定不搖、純潔的心。把“義”字銘記在心,“喻於義”而不要“喻於利”;一心“懷德”、“懷刑”,而不要“懷土”、“懷惠”;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惡;爲人通達,而不驕傲凌人;一視同仁,而不勾結營私;時而責求自己,而不責求他人;與人和諧相處,而不屈己從人。

當義利交戰時,選擇義去做一個“坦蕩蕩”的君子,而不要選擇利去做一個“長慼慼”的小人。

君子和小人的優秀範文(三)

何爲君子,何爲小人?這真的難以分辨。因爲這一切東西在國人眼裏,都只是相對的。一個企業家,這頭在做違法買賣,那頭卻又扶貧濟困,你說,他是君子,還是小人?

近三十年來,隨着改革開放這一政策的貫徹落實,人們手中擁有的財富也逐步增多,不少企業家、投資家紛紛移民海外。至於爲什麼,這又會牽扯到教育制度的問題,所以不多講。但是,在這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移民者中,卻又有上千上萬人被遣送回國或受到美國當地法律嚴懲。爲什麼?因爲許多人紛紛利用外國人“友好”“記不住中國人的臉和名字”等來騙取醫療保險、汽車保險等費用,試圖鑽美國法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法律空子。

就拿移民來說,許多國人打着投資移民的口號移民,其實無非是想透過中介,在當地購買一所住宅,然後美其名曰投資移民至當地。加拿大前一陣子有篇文章說到,加人越來越不歡迎中國移民。原因就是中國的移民是爲移民而作所謂的購房投資,而不是因爲真正的投資而移民,這做法直接導致當地房價不斷上升,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相比之下,加人更喜歡同是亞洲國家的日本人移民加拿大,因爲日本人是本着投資的心態去加拿大開廠,只因不方便來回奔波而在當地購房,然後移民。這說我們鑽移民政策的空子當小人好呢?還是嫌別人太過於君子好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我也是千千萬萬中的一名。我現在在東莞虎門外語學校國際部讀大學預科,一年後也將申請國外大學,成爲一名留學生。我的一名初中畢業就去了澳洲讀書的同學說,澳洲的中國留學生多,但每年因爲作業抄襲問題被遣送回國的也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的中國留學生因爲抄襲作業而被遣送回國,2012年僅英國就遣回了4000名中國留學生。許多人可能會想,國外的校規上只說明不能抄襲文章,但沒有說不能抄襲別人的創意啊!但其實在國外大學看來,不管你抄的是文章、文段還是創意,哪怕你只抄了其中一個單詞也是抄。換來的後果就是你因爲想着鑽國外大學校規上沒有明說不能抄襲的空子,而被勒令退學,遣送回國。在我們國際部,抄襲和作弊都是嚴禁的,爲的就是培養我們誠信的意識,不鑽空子的思維,以免出國後出現以上鑽空子的情況,導致我們被送回國,浪費幾年辛苦的準備。

面對這些“小人關”,最好就是跟着制度走,就像部隊一樣“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學着對國外製度的“空子”視而不見,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代言人,代表着國家。對個人來說,如果你硬要鑽空子,再多的法律也限制不了你。所以要當小人,還是要當君子,這還是看你自身的價值取向吧。

標籤:範文 君子 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