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老師作文

【精選】教師作文彙編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教師作文彙編9篇

教師作文 篇1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就是教我們語文的李老師。

李老師大約四十歲左右,個子不高,有點瘦,笑起來很和藹。李老師眼睛雖然有點小,但是上課時可威嚴了,眼睛一瞪,誰見了都怕,都會立即坐好,認真聽課。他笑起來眯成一條線,好像瘦了身的機器貓,可好玩了。

李老師的課誰都喜歡聽,因爲他講話很幽默,思維也比較活躍,這也是我們喜歡他的一個原因。記得三年級時,李老師還不是班主任,只教我們數學和寫字。有一次上寫字課,這節課要寫好多生字和詞組,我們寫呀寫,最後寫到了最後一個“龜”字,李老師慢悠悠的說:“就剩一個‘龜’了,龜孫子的‘龜’了”。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李老師又正兒八經的說:“龜孫子在此刻是罵人的話,大家可不能亂說哦!”。那滑稽的表情和動作,此刻想想都能讓人捧腹大笑。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李老師也是很嚴厲的。早晨,一進教室,總能看到李老師站在教室門口一絲不苟地抽查背書,不會背的同學就再站在門外讀。上課鈴響了還不會背的話,下課也要去辦公室讀,讀到了會背才放過。又一次,李老師來發訂正的本子,發到最後,李老師說:“有一個人竟然作業一個字沒寫就交上來了!是誰自己站起來!”。有一位同學戰戰兢兢地站了起來,“放學留下來!”。李老師把話拉得長長的,教室裏的人一聲都不敢吭。直到打掃教室衛生的人都走光了,那位同學才從辦公室裏出來,他肯定是經受了李老師苦口婆心地教育。

李老師對同學們都很關心。如果有人受傷,摔跤,他都會給他們擦紅藥水,傷得重的還會親自送到醫院,然後給我們上一堂“安全課”。李老師佈置作業也不太多,也尊重我們的推薦,思維也比較開放。記得上一二年級時,資料很簡單,幾下就能夠講完了,剩下時間,就經常給我們講故事。平常李老師會把數學活動課當成數學上,班會課當成語文課。數學活動課的時候,李老師帶我們外出實踐,比如統計我們的身高、體重、年齡等;班會課時候,就討論班上的事,比如選班委、班幹部、小組長等。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老師:李老師。他幽默、風趣、好笑、嚴厲,深受我們喜愛!

教師作文 篇2

全書共分五個個部分:一是開學了,我能做些什麼。二是課堂上,我是這樣教的,第三部分是,在我眼裏,沒有“差生”。第四部分是,一個教師,到底能走多遠,第五部分是,教師,你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

讀了這本書,給我深深的啓迪,要做一位不尋常的老師。

開學第一天,一般的教師不外乎是點名,衛生打、發新書、強調一下班級紀律等例行的工作。這些行爲是教師熟悉的,也是學生熟悉的,沒有任何不妥之處,像每天的日出日落一樣平淡無奇。而對於優秀教師而言,開學的第一天,考慮的是怎樣讓大家儘快的認識,怎樣一開始就營造出良好的氛圍,怎樣鼓舞學生的士氣。

而有的教師,開學第一天,給學生帶來無比的驚喜,把幸福之花種在孩子心田,他們在開學的第一天,帶給孩子們無比的友愛和自信,他們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他們讓孩子們在教室有詩意的生活,在開學的第一天,給予每一個孩子美好的期盼和憧憬。

教學是老師的基本功,老師必須明確一堂課中應該教什麼、爲什麼而教、如何教等問題。“考什麼教什麼”已經把教師變成教的“機器”,把學生變成學的“機器”。這樣的教學是低能的教學。北京42中的孫維剛老師,他的教學很特別:一節等邊三角形的判定,他鼓動學生想出24中方法,他的數學課不但融入歷史、地理、文學、哲學、甚至還有動物學、語言學。他的教學是那樣的有趣,學生總愛聽。基礎差的學生,經他教過,都能考取重點大學……。

因此教師應該錘鍊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這不僅是成爲名師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關鍵,而是作爲一名教師的職責和根本所在。錘鍊的途徑很多,重要的一條莫過於向古今中外的教學大師學習,看他們如何教學的。

一個學生被教師看作“差生”,着不僅是學生的不幸,更是教師的不幸。因爲自從這一刻起,教師開始失去了公正的立場,失去了乾淨純潔的眼睛,從此後很難發現“差生”的優點,認爲“差生”只有一幅模樣,但忘記了“差生”不會永遠是“差生”。也忘記了他還是一名學生,是一個又優點有缺點、自尊自強、鮮活的人。因此教師眼裏不應該有“差生”,只有學困生,和需要幫助的學生。

一個教師到底能走多遠?就是說一位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能取的多大的'成就,靠的是運氣,才氣和時間,但教師的個人努力和堅持最不可缺的,教師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位教師到底能走多遠,除了外界的因素,最重要的靠教師自己持之以恆的堅持和努力。

優秀教師最重要的標誌是他的影響力,就是他在學生心目中的魅力和形象,教師的言行在不經意間成就學生的一生,這是教育的神奇,也是教育的魅力。

教師作文 篇3

“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們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們那精心呵護之下,我們健康、活潑的成長。在那麼多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教了我半個學期的數學老師——陳老師。

陳老師中等身材,留着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白淨的臉上嵌着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彷彿能夠看出我們同學的內心世界。但是,她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她那愛生如子的好品質。

記得有一次,我發了高燒,燒到了三十九度五。恰好爸爸出差了,媽媽又在值班,所以我沒有去學校請假。陳老師知道後,立馬來到我家看望我。她握着我的手,微笑着對我說:“孩子,你發燒了,高燒三十九度五呢!你想吃點什麼,老師去給你買”當時,我雖然高燒不退,但我神志很清醒。“陳老師,您來了。”我對陳老師說。“是的,孩子,老師來了。孩子,你感覺怎麼樣?”這時,我的眼睛溼乎乎的第二天,我還是沒有去學校上課,陳老師又來看望我了。她見我捧着語文書,便對我說:“孩子,你別太累了,等你病好後,我們都會幫你補課的,你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休息”我心中洶涌澎湃:陳老師,您每天忠於教務,又要忙於家務,現在我病了,您又來看望我想到這裏,我的淚水奪眶而出

在陳老師的關心下,我的病一天天好了起來。回到學校,我就參加了期中考試,由於這幾天沒有上課,我才考了70多分。這時候,陳老師又忙來安慰我:“孩子,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不怪你,來,我幫你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吧!在陳老師的幫助下,期末考試,我終於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績。陳老師在“寄語表”上寫到: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祝賀你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不能夠代表未來,願你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成績!”看完這張“寄語表”後,我多想對陳老師說:“陳老師,在我這100分裏,有一半分是您的,謝謝您!”

現在,我來到了北京。雖然離開了陳老師,可我還是想對她說:“陳老師,您永遠是我最尊敬、最愛戴的人!”

教師作文 篇4

這學期讀了《今天可以這樣做教師》這本書,給我們在教育一線苦苦摸索的教師們送來了一劑沁人心脾的良藥。想要做一名好教師,不是簡簡單單的愛學生就可以了。教師的一言一行,具有鮮明的示範性。學生極易照樣接受,很少去鑑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葉聖陶曾經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爲人師表,爲人師表首先必須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證。教師,作爲神聖而光榮的職業,肩負着培養祖國未來的重任,理應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塑造自己的學生和自己本身。”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自身人格修養和素質的提高,要不斷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改造,不斷進行理論學習,形成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健康的人格品位。

教師要對學生一生負責,必須重視個人修養,正視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才能爲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如果言行脫節,說做不一,或者是要求學生這樣做,自己卻那樣做,只能引起學生反感,造成惡劣影響。擁有健康的人格品位,光明磊落,心地善良,誠實正直,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得到敬重,起到榜樣作用。走進學生,親近學生,關心愛護學生,蹲下來悉心聆聽他們的心聲,熟悉他們的呼吸,讓他們能夠在及時的肯定和鼓勵聲中他們張揚個性,茁壯成長。身教是教師良好素質的體現。教師的言傳身教,能感染、感化學生,形成號召力;教師良好的心理品格、道德水平、敬業精神等,使學生感到可信、可親,形成凝聚力;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率先垂範,才能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形成制約力。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人格能夠影響人格,只有教師自己有美好的心靈,才能使別人的心靈更美好。“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首先必須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完美時要做到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別人的長處,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短處。”這是中國教師形象代言人、優秀教師於漪在回答“今天怎樣做教師”這個問題時所作的回答。只有教師自己擁有完美的人格,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爲學生的榜樣。作爲一名新教師,我必須準備好這“兩把尺子”,時時刻刻把自己與其他教師進行測量,找差距,想辦法,改進自己的方方面面,這時給學生的愛才不是籠統的糊塗的愛。

讀了這本書,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對學生的愛對學生來說是多麼重要。著名的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過這樣一段話:“從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我的手牽着他們的手,我的眼睛注視着他們的眼睛。我隨着他們流淚而流淚,我隨着他們的微笑而微笑……”學生美好人生的開始,掌握在我們教師手中。因此,對待每一名學生,都要用自己的愛心去呵護。

熱愛學生表現在要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善於發現和發揚學生們的優點,能夠接受來自學生的正確意見,對學生不諷刺、挖苦、歧視、體罰等。

熱愛學生更要表現在嚴格要求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要對學生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正確對待學生的不足和錯誤,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行動上的正確引導,使他們能健康、活潑地成長。

教師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偏愛後進或處於困境中的學生,偏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樹立自信,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所謂偏愛,只是給差生關注多一點而已,情感靠近差生一點而已。他們渴望被喜歡、被注意、被關愛。

其實愛的作用是相互的。給學生愛的同時,他們也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關心,讓我們很感動。一名好教師,一名愛學生的教師,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就會成爲學生喜愛的教師。

教師作文 篇5

一個人的未來是否光鮮亮麗,都取決於其師給予的引領。

一個再聰明的人,也需要一個可以爲其鋪就通向光明道路的教師,才能散發其本身的光芒。

而在我的心中,已有了這麼一位老師。

無容置疑。那是賈老師。

賈老師一直用一種愛保護、教育我們,那種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給了我們一個如溫室般溫馨的學習環境,使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您總是說:“只要用心做,這些題根本難不倒你。”

每次我們的浮躁都使您失望,可您卻不曾放棄我們中的一個,而是千方百計的推動我們進步。您也曾從我們的作文中瞭解我們的心事,每一句評語都直擊我們內心深處。

有一次,已經放學了,有的同學已經走了,只有幾個人留下做值日,老師去開會了。我們幾個做完值日離開了教室,淘氣的吳墨涵在樓道里又跑又跳,撞到了牆上,白花花的瓷磚的殘骸脫落下來,吳墨涵的膝蓋破了,露出硬硬的白骨。趙紫璇跑去通知了您,您義無反顧地跑了回來,其實,只是因爲吳墨涵太瘦了,所以纔會露出骨頭。您回去的時候,會已經結束了。

有一回測試,我因爲粗心,落了一道題,您在我的卷子上畫了一個紅紅的大叉子,給了我不好看的分數。此時的我,內心充滿了焦慮與緊張,在想,你會怎樣批評我呢?這是您走到了我的身邊,把您的手輕輕地搭在了我的肩上,傳遞着您的溫度,“你看,這幾份扣得多不該呀,下次可不要再犯這種錯了。嗯?”聽了這話,我的焦慮與緊張都消失殆荊

爲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種錯誤我再也不會犯了。

再也。不會。

在這世界上,無論我再活多少年,再行多遠,永不會忘記賈老師給我的鼓勵和期盼。

賈老師。

由衷的。謝謝您。

教師作文 篇6

上週六的上午,學校組織大家看電影《熱血教師》。我被片中主人公克拉克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被他對教育事業的那份熱愛和執着所感動。爲了追求夢想,他付出了很多艱辛和努力,最後,他成功了,他的學生也成功了。他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

片中的主人公克拉克的做法,使我從中受益匪淺。

一、走進學生家庭進行家訪,和家長溝通;主動走近學生,瞭解學生情況,給予關心和幫助,並因材施教。

二、尊重學生,欣賞學生,關愛學生,不諷刺、挖苦,鼓勵學生敢於夢想,敢於追求,敢於冒險。

三、給學生講做人的道理,定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求學生講文明、講秩序。

四、不抱怨,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而是想辦法,時時處處爲學生着想,辦法總比困難多。

五、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用多元評價的方法,使學生人人獲得成功體驗。

作爲教師,在工作中要做一個有心人,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想,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而不是要創造適合教育的學生。教師要努力創造條件,營造民主氛圍,調動多種因素,引導學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教師作文 篇7

老師,一個神聖的職業,他們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他們是火種點燃我們對學習的興趣。

人們都說老師培養出的人材是祖國的棟樑,我卻說您纔是祖國的棟樑。您又是一個辛勤的園丁,細心地澆灌着我們這些幼苗,讓我們在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老師的每一次教誨都令我記憶猶新。他們這些善意的舉動令每一個學生都無比感激。

你的慈愛使我一見到您就倍感親切,您像母親,您的愛照耀我們的心膛,您的愛像一顆明亮的星,在黑暗中爲我導航,給我希望。

老師請您不要放心,我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我會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請相信我,我一定做得到。

假如我是詩人,我要寫出無數詩篇讚美老師。假如我是畫家,我會在紙上細心刻畫出您的形象。假如我是音樂家,我將用優美的旋律,演奏出您的偉大。

老師,您多麼偉大,您是祖國新一代的脊樑!

教師作文 篇8

一、偏正式

偏正式結構“題眼”往往是定語或狀語。中心語是寫作的範圍,修飾語是寫作的中心和重點。

例如《心靈的選擇》,文章重點應是什麼?應體現在“心靈”上。

考生應透過心理活動的描寫來體現你是如何去選擇的。此題與《選擇》爲題的文章不同。

《選擇》爲題的作文可以不寫心理,而《心靈的選擇》則必須寫出選擇時複雜矛盾的心理,內心的掙扎與痛苦,否則偏題。

如《我心中的歌》,題眼是“心中”,心中之歌珍藏在主人的心理,勾陳過了主人公生命的旋律,所以寫出來的一定是一段埋藏在心底的感人情懷的事情。

二、主謂式

主謂結構題目的主旨、精神或題眼往往在謂語動詞上。

例《我能》,文章中心應該是“能”字,“我”知識說明必須從自身出發。文中一定要體現能做的事,或者說透過寫你如何去做,如何衝破重重的困難,最終體現我能的。

如《勇氣可嘉》,“勇氣”規定了寫作的範圍,而題眼應是“可嘉”,應重點寫哪些地方可嘉,爲什麼可嘉,等等。

三、動賓式

在動賓短語的題目中,賓語一般規定了寫作的範圍、對象,而動詞一般是寫作的重點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題眼。

如《看家鄉》,題眼就是“看”,“看”是視覺的感受,題目規定了是從視覺寫家鄉,寫出來的應該是自己眼中所見的家鄉的獨特的風土人情,或家鄉的變遷。文章中當然也能寫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發的思索。

如《懷想天空》,“天空”就是寫作的範圍,需要明確“天空”的內涵和外延,準確把握它的比喻義、引申義。如“自然的天空”、“人生的天空”、“社會的天空”、“歷史的天空”等,“懷想”即“追憶暢想”,這是支配“天空”的方式,一“懷”一“想”,又增添了一重修飾,“懷想”是寫作的重點,重點寫你關於天空的所思所想。

四、並列式

並列結構的題目大多數應分析詞語之間的關係。

如《勤奮與天才》是因果關係,《知與能》是並列關係,《自尊與自強》是遞進關係,《苦與樂》是相反關係。

寫作時,應重點寫出兩者的關係,不能顧此失彼,或彼此分離。

如《走與停》,兩者應該是目的的關係,

“走”是“停”的目的,“停”是爲了把“走”得更好;“停”是爲“走”積蓄力量、調整正確的方向。

考生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寫,不能分別寫一方面的內容,把“走”與“停”割裂開來。

如《憂與愛》,聯繫供材中艾青的詩句“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不難理解,憂與愛應該是因果關係:因爲愛,所以由憂;愛得越深,憂得愈切。

憂與愛,應該結合起來寫,寫出兩者之間的因果聯繫,如果當做並列的,甚至相反的關係去寫,則誤解了命題者的用意,就跑題了。

教師作文 篇9

自小走進學堂,也就走進了學習殿堂。

然,又有多少人願意學習,自覺學習。

人們都明白讀書的重要,但真正安心讀書的卻很少。有人統計說國人每天讀書者只佔5%,甚至更少。君不見,走在路上,公交車、火車上,除了閒聊者,就是玩手機者,很少見一個人拿着書看。究其原因是沒養成閱讀習慣,心太浮躁,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有人情願在淘寶網上討價還價,也不想開啟網頁讀一兩篇文章。甚至有人像孩子似的坐不住,一有空閒就去逛街,買不買東西也要在街上溜一圈,哪家店衣服打折了、哪個店做頭髮比較好,哪條街發生了什麼事……

有人經常抱怨,看到什麼都煩,天天唉聲嘆息,說生活沒意思,活着沒意義。日子在嘆息中過去,在抱怨中流失。這是心裏空虛,沒有個人愛好。如果愛讀書、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就不會覺得生活無聊,日子沒奔頭。

無論我們的生活處於什麼狀態,每天和學生打交道的教師就應該比一般人愛學習、會學習。

爲了教好學生,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自我學習習慣,勤於讀書,善於求知。

資訊時代的學生,每天接受很多資訊,如果教師不學習,不更新知識,還沒學生懂得多,又怎能教好學生?爲了跟上時代發展,爲了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教師就應勤奮學習,學會學習,才能教出會學習的學生。

爲了讓自己生活充實,我們也應該每天堅持學習,充實自己,豐富自己。

爲此,我儘量少上網,只在需要查資料、寫文章時上網,不玩遊戲不購物。離開電腦時的空閒時間自覺拿本書讀,哪怕是坐車外出,在候車室、在車上,也習慣性的帶本書。有人會說,時間那麼緊,能看幾頁呢。時間是擠的,能看多少是多少吧,總比閒扯強。

上個月週末時間,我去市裏一所大學,校園內的柳蔭下,湖水畔,都有學生安靜地讀書,我又專門走進學校圖書館。偌大一個圖書館裏座無虛席,學生們都在安靜地學習。也許你會說,他們是學生,任務就該學習呀。可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週末時間會有如此多的學生在此自覺學習嗎?

不是爲了需要時才學習。學習應成爲我們生活的常態,是要伴隨終生的。現在常有人說提筆忘字,腦子出現短路卡殼現象;寫作中,常常也會思路受阻,原因就是讀書少、寫字少。

青年人要讀書,中年人要讀書,即便是退休了,也要讀書。讀書不僅收穫知識,更新知識,更讓生活充實,心靈豐盈。一位學者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社會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一個國家誰在看書,看哪些書,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讀書不僅僅影響到個人,還影響到整個民族,整個社會。要知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爲了一個民族的未來,教師們應愛讀書。只有教師愛上了閱讀,才能教會學生閱讀,教學生養成閱讀的習慣。

學習不僅僅指的是讀書,還要善於觀察身邊事物,周邊環境,風土人情等。訓練一雙敏銳的眼睛、敏感的心靈,來發現這個世界、感悟這個世界的美,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發現環境的惡化,進而學會環保;發現做好事的,學會讚美;發現真理,勇於創新。

擁有了觀察力,還有養成愛思考的習慣。我們教育學生要把學習的知識進行消化,內化爲自己的知識,進而轉化爲能力。這個轉化過程就是要思考後才獲得的。而我們作爲一名教師,如果自己不思考,怎麼能教會學生思考的方法呢。

善思,才能讀出文中內涵,體會作者意圖;善思,才能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抒發自己情感,文章才能打動讀者;善思,才能做一名智者,站在思想高度俯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