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人物作文 > 老師作文

《給教師的建議》的優秀讀後感作文

現代是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每一個新走入職場的人和身在職場的“老”人都經常感到或害怕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害怕新手取代自己的位置,所以社會上的各種培訓機構培訓項目層出不窮,教師也不能脫離其外。

主觀因素:教師這份職業需要更多更新鮮的知識,需要更高的才幹,教師工作由於它的比較穩定性,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親睞,教師工作越來越搶手。現在人才市場上高學歷人才、優秀人才要做教師的不少,非師範類的大學畢業生又爭着要做教師,教師工作肯定比以前更搶手。所以老師更要多學習。

客觀因素:教師所面向的學生,見識比我們當學生時的多,觀念比我們超前,視野也遠比我們開闊,而且他們對外部世界的感受比我們敏銳。更需要我們這些當教師的隨時隨地自覺主動地接受新鮮事物,去粗存精,不斷的加深自身功底。

看電視時、看報紙時、看書時、網上瀏覽時,和他人的交往中,和學生的教學中和平日的交往中,我們都要像海綿一樣不停的吸水,汲取對自己當前或將來有用的知識。

均衡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育專家常說:教師的教法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風格,沒有最好的教法,只有更適合學生的教法。均衡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適應孩子們不同的學習方式。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千差萬別--有些人是視覺型學習者,有些人是聽覺型,還有些人是體驗型。有些孩子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中學習,有些人則喜歡邊聽音樂邊學習。作爲教師和家長,我們要透過多種方式向學生們傳遞資訊,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我所教的科學學科,在每個班級中,使用的方法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對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與他們交流的方法也是需要因人而異。至今我仍記得:有一位六年級的學生,班主任和數學老師提到他總是搖頭又嘆氣,她們對他很好,可他就是不肯寫作業,就連考試也是懶懶散散,在試卷上能少寫就少寫,數學題不想做就懶得去想。每次我到六年級辦公室,總能看到他又被語數外老師請來寫作業。就是這樣的一個被貼上“懶”標籤的學生,我對他卻沒有這些成見,總把他當作普普通通的學生一樣看待,而他慢慢地對科學課表現出不一般的興趣,他每次刨根問底的問我自然常識的問題,我總是有一說一,有時自己不清楚的不確切的,就跟他一起找資料一定幫他弄懂,每次科學考試,班上考高分的'肯定有他一個。看着他在科學試卷上滿滿的字跡,真很難相信他會是其他老師眼中的“不爭氣”的學生。

靜心靜氣教書育人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教師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的態度,任何熱鬧的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實實在在的一天天的薰陶,一本本的作業,一句句的話語。教師需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更好的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品嚐其中的樂趣,品味其中的意義。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緻,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緻。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教師自己。

教育從來不是一時一刻立見成效的簡單勞動,雖然我們可能根本看不到現在的不放棄對孩子們的未來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我們不必悲哀和氣餒,我們在做着天底下最傻又最可愛的事情,而孩子正是透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爲只要我們充滿希望,他們或許很有希望。

我們提倡校園成爲書香校園,不僅僅是創建校園文化,更重要的是養成孩子們的靜下心來讀書的習慣,更是讓教師們也能靜下心來讀書,讀好教育理論書,讀懂每一位孩子的心,進入每一位孩子的心,靜心交流,使每一位孩子能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

標籤:教師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