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學會閱讀作文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會閱讀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學會閱讀作文九篇

學會閱讀作文 篇1

古人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能讀千賦則善賦”,這是古人論及讀和寫關係的經驗。魯《給顏黎明的信》中說過:“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盯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這些都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閱讀是寫作文重要條件。對小學生來說,不可能要求他們“破萬卷”和“讀千賦”,但教師應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使他們透過更多的閱讀,來廣泛汲取精華,開發和培養自己的創造思維。

一、趁熱打鐵,結合課文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

當學生學完一篇課文後,往往有很高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去了解課本外的知識。這時教師就要趁熱打鐵,向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籍,這樣就會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了《愛迪生》一課後,向學生推薦《愛迪生的故事》;學習了《寓言兩則》,向學生推薦《寓言故事》,透過課內外結合,逐漸使學生形成博覽羣書的良好習慣。

二、養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

在學生養成博覽羣書的良好習慣後,教師要及時給學生創造的機會。要求學生要仔細領會,看別人是怎樣把一件事寫清楚且產生感染效果的;同時還要求學生拓展思維,鼓勵學生別人沒寫的自己要大膽寫,別人已寫的自己要創新。如學了《將相和》一課後,讓學生寫一篇後續,想象廉頗和藺相如後來是怎樣齊心協力,一起保家衛國,學了《景陽岡》後要求學生寫出《新景陽岡》,儘管有些故事學生寫的不太合理,有些牽強附會,但卻是他們創造的開始。

三、督促檢查,提高閱讀的質量

學生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作爲教師還要督促檢查,向學生提出堅持寫讀書筆記的要求。讀書筆記要求學生每週寫一次,要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在班上開展讀書經驗交流會,同時舉辦“我愛讀什麼樣的書”的主題班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透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在認識上和表達技巧上都得到進步。

學會閱讀作文 篇2

寒假裏,我讀了一利惡書——《愛的教育》。這原書的息者是意大利有名作野的亞米契斯代表作。它既可稱之爲世界兒童文學經典,也可算作兒童教育經典,被私認爲“兒童成長必讀書”。 《愛的教育》以愛爲宗旨,以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仇裏克的口氣道述了從十月份開學的第一地到第二年七月在校內外的所睹、所聞、所感。在最平名的字面言間內融匯着種種人間間最巨大的愛:師生之愛、父母之愛、兒父之愛、同學之愛……這些愛固然不是驚天動地的,但感己肺腑!

閱讀之前,媽媽曾苦口婆心地告知我,絕信書不如無書,也就是說,不要科學作者跟書中的內容,要會讀書要邊讀邊思考,要敢於讀沒自人的不同見解來。

我在讀《奈利的維護人》一文時就有了自己不同的觀點。因爲奈利身材瘦小,腹也有點駝,他常常被同學欺負。有人用書包打他,還有我譏笑他。他素來不敢對抗,只能趴在桌子上偷偷嗚咽。奈利的同學卡隆挺身而出,疼打了欺侮奈利的弗蘭蒂,幹了他的掩護人,從此,再也不人欺背奈利了。

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有很多設法主意。首先,我爲卡隆友好和氣良所激動。咱們生涯中,也有奈利這樣的同學有的是身體魁梧,有的是學習成就不高,還有的果爲性情脆弱等。恰是由於這樣或這樣的起因,他們成替了班級的弱者。而一個正派仁慈的孩子,就應當主持正義,保持公平,不能隔岸觀火,更不能成爲成爲壞孩子的爪牙。其次,用暴力的辦法結決暴力,我以爲也不可棄。對去說卡隆,奈害是本人的共學,弗蘭蒂也是大家的同學。既然同窗之間有牴觸,能夠透過壓服,通功班級運動的力氣等良多方式往教導而不是簡略地擊一頓了事。

該我把從彼的設法跟媽媽交換時,她十分啓口。說我是實正學會閱讀了。望來,從這標書中我不僅學到了讀書的方法,同時也深切地感觸到媽媽的愛的學育。

學會閱讀作文 篇3

在這個假期中,我讀了《學會不怕失敗》這本書,裏面的主人公希蘭,她在一次車禍中失去了自己的雙腳,可是她沒有因爲自己的雙腳而變得漸漸消沉,她是跟原來的自己一樣,變得更堅強了。

希蘭的堅強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想這就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吧。

這本書中的道理很多,“堅強”,一個令人感動的詞語;“堅強”一個令人振奮的詞語;“堅強”,一個令人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詞語。

沒有了“堅強”,就不會有今天的世界。“堅強”,不是完不成的,只要擁有信心,肯定會成爲一個“堅強”的人。

雖然失敗很可怕,但是,請大家不要怕它,因爲有很多人都是從失敗走向成功的,所以,大家不要怕它。

大家不要以爲失敗對我們只有害處,你可以從失敗中找到你的不足。

所以,請大家學會“堅強”,讀過《學會不怕失敗》,就會明白:在很多人的眼中,失敗是一個可怕的詞語,它會打擊人們的信心,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距離目標越來越遠,但是這些僅僅是針對那些意志薄弱、不能接受任何考驗的人。如果真是勇敢而有自信的人,絕不會因爲一次、兩次的失敗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只會越挫越勇,永不低頭認輸,鍥而不捨地努力拼搏奮鬥,直至取得最終的成功。

你“堅強”過嗎?

學會閱讀作文 篇4

在《讓學生學會閱讀——羣閱讀這樣做》這本書的自序中蔣老師提出了一個設問:作爲老師,我想培養怎樣的孩子?接下,他回答了兩點:一是希望孩子們是愛生活的.,是嚮往精神生活的;其次,希望孩子是會思考、會發現的。在蔣老師看,當下的教育已經嚴重異化,學生缺乏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刻骨銘心的記憶,更缺乏思考和發現的能力,他爲之深深隱憂。於是蔣老師力圖透過羣閱讀程建設讓學生學會閱讀、學會思考、學會過寶貴的精神生活。

全書共分爲三:什麼是羣閱讀;體與羣閱讀;羣閱讀實踐。全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體現了作者對羣閱讀的思考,又有大量堂教學實踐,既有針對學生的閱讀策略,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學策略,既有蔣老師富有生機的創見,又有學生在堂上的真情流露。全書處處顯示着蔣老師的專業態度和實踐精神,讓我們看到他追求教育理想的非凡努力。

羣閱讀教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蔣老師認爲:羣閱讀就是在較短的單位時間內,針對一個議題,進行多本的閱讀教學。這裏面有幾個要素:時間、議題、本、教學。時間一般指一節或兩節;議題可以是作者、體裁、寫作風格、表達方式、閱讀策略等等,它的內涵和外延要大於主題;本要達到2-篇,沒有主次之分;最後,只有閱讀而沒有教學也不是羣閱讀。這四個要素框定了羣閱讀的基本含義。這樣的閱讀教學打破了之前我們利用連續兩三個時對單篇的肢解分析,而用大容量的閱讀素材訓練學生的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進階思維能力,進而透過內的閱讀練習與外學生的自主閱讀建立起聯結。這樣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樹立研究意識,是精讀教學的有效補充。

羣閱讀訓練學生閱讀速度。傳統語堂上,往往一篇00字左右的精讀要教兩時,略讀要教一時。而羣閱讀,則要求學生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閱讀相關聯的多篇,更關注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速度,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閱讀過程中的意義建構。羣閱讀,意味着不能將"朗讀","有感情朗讀"無限放大,要有新的閱讀方式和習慣。在羣閱讀教學中,學生在一節中需要讀三篇以上的,就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語程標準中對於小學高段學生的默讀速度也進行了要求: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00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讀物的不同性質,指導學生更多地嘗試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式,提高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初讀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讀後對本內容用關鍵詞句進行概括;再讀時跳讀、掃讀,把重點詞、句、段劃出讀一讀,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

不同體教學有規律可循。在體與羣閱讀節作者針對7種體提出了自己的教學策略和建議,讓羣閱讀的操作更加具體,引用的例方便了教師對其觀點的理解。比如,進行神話教學,作者提出多體驗神奇,沒必要糾結真假,並提出了兩種操作策略,一是讓學生理解科學和神話並不是對立的,許多幻想隨着科學的發展有可能實現;二是轉移學生視線,讓他們把注意力放到體味神話的趣味和神奇上。對於童話教學,蔣老師認爲要突出童話的學和審美價值,對於一些教師把童話教學當成記敘教、糾結真假以及概念化的做法他表示可惜;他指出散教學要追隨作者的原意,"閱讀散,就是要關注作者個性化的語經驗,透過語言、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這體現了他對言爲心聲,書爲心畫的理解,只有作者不斷地追求作者的原意才能實現對本的貼切解讀,達到作者、本和讀者的統一。

無論是羣閱讀,還是主題閱讀,目的都是讓孩子在堂上能夠閱讀更多篇目,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正如蔣老師在書中所說:"我們和學生在堂上研究學表達,並非要把學生培養成作家,而是要和學生嘗試像作家一樣思考,透過對學表達的發現促進對本的理解與感受。"這就是羣閱讀的魅力吧!

學會閱讀作文 篇5

曾幾何時,我迷戀上了閱讀,就像一條魚兒在大海里自由來回,閱讀讓我體會到了生活的真諦。

第一次讀到《水溫夠了茶自香》時,如獲至寶,它告訴我:做事不要拖拖拉拉,一氣呵成的效果遠勝於慢條斯理。

第一次讀到《煩人的瑪麗安》時,恍然大悟: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總是我們心煩意亂,等心情壞了,結果也知道了,根本就是無關緊要,還糟蹋了一天的好心情。

第一次讀到《父愛陷阱》時,又得到了新的啓迪:父母給我們再多的愛,也阻止不了我們展翅欲飛的雙翅,而獨立生活的關鍵詞是——自立自強。

第一次讀到《奇怪的客人》時,我找到了一樣法寶:想要使友情天地久,就要想方設法給它新鮮感,讓我們樂在其中,而不是索然無味的一直走到盡頭。

第一次讀到《懸崖上的老人.》時,才真正明白了,有什麼憂愁的呢,天地間人爲最高一等,有我一份;世間五穀爲最好食物,有我一份,那還企求些什麼呢?過分的憂愁來自過分的貪婪。

第一次讀到《失敗的隔壁是成功》時,我又增添了向前的動力:不要害怕失敗,多多的嘗試會帶來多多的驚喜,只需多敲一扇門,成功就在你眼前。

第一次讀到《難以推開的門》時,我領悟了,不要被前面看似龐大的困難嚇倒,攢足自信和勇氣,輕輕一推,困難便會潰不成軍。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自信,就有了可能。

第一次讀到《失敗的哲學家》時,我終於參透了生活的準則,就一句話:前半生不猶豫,後半生不後悔。

閱讀,提高了我的交往能力,爲人處事的方法,平和了我的心態,掃卻了我的憂愁,清除了心靈的阻絆,使我的逆反期遲遲不來閱讀給我帶來無盡的啓迪,讓我學會生活。

學會閱讀作文 篇6

這兩天翻看了一些閱讀的資料,忽然發現了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在閱讀的時候,要分清楚哪些書與文章是適合你細看,哪些可以只是翻翻而已。

就算是一些普通的書,如果你要看,要消化,也要有一定的方法,我看到了錢鍾書老先生在看一般普通的書籍的方法。

他是看了一章節就會對該章節做一些總結,概括一下其中心思想,寫一寫自己的所得,在看完全本書之後,再做一個全面的概括。試想一下我們自己平時看書時與他的區別,是不是一下就明瞭爲什麼平時自己看書,合上就忘了內容,有的可能過一天就講不太清書上的主要觀點了。

懂得去總結,去思考,纔會讓書中的內容真正地爲你所用。

還有就是對於較難懂的一些書,那錢老先生可是會讀好幾遍的。第一遍做重點摘抄,第二遍再細讀。楊絳先生回憶說錢先生花在摘錄上的時間比閱讀時間還要久,而且摘錄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因爲可以反覆的翻看複習,可以節省再去翻書的時間。

現在應該更能明白那些大師們在學術的認真,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就足以我們好好地揣摩學習了。

如果自己能夠以同樣的想法與做法去對待學習,去看一本書,是不是就會有不同的收穫?不妨認真地去踐行吧。

學會閱讀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有兩節閱讀課,謝老師讓我們閱讀語文主題學習這本書。當我們正在閱讀時,謝老師又請來了一位專家王老師。王老師主要要教我們如何快速閱讀。想想平日裏我的閱讀速度屬於中等,基本上一星期就能讀完一本書,而且我把讀書當成是一個娛樂的環節,很少說一口氣全部讀完,因爲有時精彩的一章,我會讀上兩三遍,或是有讀不懂的也會再讀上一兩遍。

不過今天下午,王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快速閱讀的五步,也就是王老師給所有他教過的學生的一個暗號五四三二一。五步分別是:一、挺直腰板。二、頭正。三、雙手拿書成三十六度角。四、雙腿自然落地。五、認真專注。然後王老師還告訴我們一般人一分鐘閱讀大約有600~800字,受過專業訓練的同學一分鐘居然能閱讀6000字!王老師一說出來,全班同學都非常吃驚,覺得根本不可思議。後來王老師還給我們計時,讓我們挑戰一下我們一分鐘能讀多少字。我們每一個人都全神貫注,認認真真的去讀,結果一分鐘過後有的同學讀了800多字,有的1000多,李勇博甚至讀了20xx字!我讀了836個字,我感覺還不錯。不過還需要再去多加練習。

透過這次我覺得我們以後無論幹什麼都要認真,全神貫注。今天這個快速閱讀的方法你學會了嗎?

學會閱讀作文 篇8

閱讀,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透過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透過閱讀,可以讓自己強大起來;透過閱讀,還可以讓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閱讀的同時,讓我們更明事理。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讀書的重要性。讀書在任何時代都是改變自己,取得成功的最捷近的道路,成爲廣大寒門子弟改變自己命運,實現自己人生價值最有效的途徑。

知名的作家木心曾說過:“找好書看,就是找一個制高點。”小時候,我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閱讀帶來的樂趣和它的重要性。後來我偶然買到了一本好書--《中國未解之迷》讓我瞭解到了大千世界的奇妙與未解的迷題,透過對這本書細緻的品味,使我慢慢地喜歡上了閱讀。讀了《狼王夢》,使我知道了母愛可以超越人類的偉大;讀了《十萬個爲什麼》讓我感知到對未知世界充滿更多的好奇心;讀了《優秀作文集》,使我寫作變得更輕鬆,愛上了寫作;讀了《舉一反三》開拓了我的視野,活躍了思維,使我學習數學變得更容易了。

實踐證明,透過閱讀我們可以增長知識,閱讀能讓自己靜心思考人生的意義。只有“讀書,讀好書”才能讓自己更加強大起來,可以用知識的力量來武裝自己,戰勝一切困難,使自己能獲得成功。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放下手中的電腦、遊戲機、手機,走進書店挑選一本適合自己並且有意義的書,每天安排半個小時的時間,認真地閱讀起來,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在不斷地積累中,使自己慢慢地強大起來,隨着時間地飛逝,相信我們一定會到達成功的彼岸,到那時,相信每一個人的臉上一定會洋溢出最美的笑容。

學會閱讀作文 篇9

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跟我說,閱讀很重要,而且,必須在小時候養成月u的的習慣,並愛上閱讀。他們那一代,小時候沒有什麼課外書,偶有基本連環畫,或者報紙,還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有機會讀的。我的出生,真是趕上了好時候,於是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給我買了山一樣多的書:故事書、科普書、童話書、文學書都有!這下我是不愁看了。

可能是真的閱讀有點用,我從小懂得就比同齡的小朋友多。經常上完幼兒園放學的時候,都會聽到別的家長說:你看一一,她連尋狗啓事上面的字都會讀了!聽多了,令我非常驕傲和自豪。閱讀多了,真好!小小年紀,在媽媽的圈子裏,算是小有名氣的。

在我六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的朋友帶着她的女兒來我們家做客。那個妹妹5歲,經常聽她媽媽說一一姐姐讀了很多書,讓多跟我學學。她便過來請教我讀書的祕訣。到時候我覺得很疑惑,我只是光顧着看書而已,並沒有總結怎麼讀書呀。於是我便回答她說:就隨便看一下。這可能不是她心中的答案,繼續追問:怎麼隨便的看一下呀?面對他的步步緊逼。我只好告訴她,我也不知道怎麼看書,一直以來都是憑直覺看。最後妹妹和她媽媽失望的回去了。

不但如此,很多時候媽媽給我買來一堆書。當我看完的時候,她想讓我講一下書本的大致內容的時候,分享一下我閱讀的喜悅。我都是輕描淡寫,隨便說兩句,她有時候也是蠻失望的。

我也想過靜下心來總結每一本書。卻總是做不下去,故事書是講故事的,科普書是講科普的,兩種不是講到一起的!文學和詩歌,甚至漫畫,都非常不同。這可咋總結?也經常因爲又要去洗澡,或者又要去吃飯了,半途而廢。或者虎頭蛇尾。

我被這事困擾很久,媽媽也看到我的苦惱。這很簡單,不懂什麼,就從書裏找嘛,人類進化這麼久,肯定有人研究過這個問題。我媽媽爲我伸出了救命稻草。

言出必行,有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書,竟然直接就叫做《如何閱讀一本書》。收到書的時候我非常高興,忘記喝水,忘記吃飯,拿着那本我期待已久的書,好像不是書,是答案,是希望,是我喝了一碗苦苦的中藥,眼前放着的一枚話梅糖。我一口氣三遍,從正午豔陽高照,到日落西山,從夜幕降臨,到燈火闌珊,我終於對着隔壁屋加班的媽媽大叫媽媽,我懂了,我出師啦!哈哈哈哈

我明白了分類閱讀,透視閱讀以及閱讀共通的詞義。聽上去很複雜,但是我我們要做的只是把書籍先分類,不同的書籍用不同的方法;真正開始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先看目錄,知道大概的內容,然後再細細閱讀;細讀的時候也要找找關鍵詞,遇到共鳴或者頓悟的瞬間,可以記錄下來。閱讀完一本書,可以把有價值的資訊分類存儲到大腦。等我們回憶的時候,方便從大腦中提取。那些值得我們反覆閱讀的書籍,大膽的反覆閱讀吧,絕對不會浪費時間的。

學會閱讀真的很重要,同時,我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愉快,感覺我一下子從一個鄉巴佬變成了一個有文化的人!不僅僅是讀熱鬧,更是讀門道。不斷的提升着我的閱讀能力。

閱讀,就是讀書,讀懂書;就是讀世界,讀懂世界。讓我們透過閱讀,讀懂世界吧。讓閱讀陪伴我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