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1

夕陽西下,絢麗的餘暉悄悄爬上了天邊最後一朵雲彩,我站在窗前,看着金色的陽光輕輕透過百葉窗,折射在書桌上。那一縷縷溫暖的陽光,在我的心田裏撒下淡淡清輝,使我想起了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是幸福的,幸福在清晨升起的一縷炊煙中瀰漫。清晨的陽光暖暖地迎上我的髮梢,我奔下樓去,在微風的伴舞下伸了伸腰。奶奶蹣跚而蒼老的身影在廚房忙碌,使村子中的第一縷溫暖的炊煙緩緩升起。那乳白色的炊煙在空中飛舞,又好似奶奶廚房中散發出的香氣吸引了它般,炊煙又輕快地在院子內飄蕩。奶奶滿是皺紋的雙手捧出了一盤熱氣騰騰的糯米粑。我悄悄拿起一塊,塞進嘴中,卻被燙的全身發抖。奶奶笑了,輕輕拍拍我的頭。嘴中的香氣迅速瀰漫,宛如一絲幸福的味道,伴着清晨升起的炊煙,飄至心中。

家鄉的味道是樸實的,樸實在老人們的閒談家常中瀰漫。暮色降臨,蟬鳴將星星月亮請來,與村中人們一起欣賞夜色的美麗。村口那棵年老而粗壯的大榕樹下飄蕩着老人們的歡聲笑語,一張張佈滿皺紋而略顯蒼老的臉上卻不失活力。我坐在奶奶的身旁,看着老人們用親切的方言拉扯家常。老人們的手上輕輕搖曳着一張張輕巧的薄扇,帶來了一絲夏的清涼。我爬在奶奶的大腿上,伴着夜半蟬鳴,昏昏欲睡這裏的鄉村是樸實的,它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光彩奪目的霓虹燈,沒有夜半的車水馬龍,但它有鄉村的寧靜樸素,使我安心。

家鄉的味道是歡快的,歡樂在小孩兒的嬉笑打鬧中瀰漫。漫步在柳色沾衣的河堤上,不用撐傘,只需伸出雙手,便能挽住絲絲煙雨。河邊的孩童已熱的滿頭大汗,將已被汗水浸透的衣衫綁在腰間。突然,一陣“咯咯”的嬉笑傳入我的耳畔,回頭一看,一個孩童高舉筐簍,筐中一條鮮活的魚兒活潑地跳着。臉上的自豪難以掩飾,我的嘴角也不禁上揚,多麼天真!一朵朵純真的花兒在我心底綻放,宛如路邊閃耀的滿天星。

家鄉的味道摻雜心中,令我久久不能忘懷。緩回神來,暮色已來,我離開窗前,心中卻留下了殘餘的些許溫暖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2

味道,是舌尖上縈繞的一絲情懷。不知何時,味道不只是味蕾上的觸感,酸、甜、苦、辣、鹹、麻、澀由口及心,百般的滋味盛開在舌尖,綻放在心上。經歷過人間百味,念念不忘,家鄉味濃。

念念不能忘精釀的老陳醋,褐黑色的醋液盛在雪白的醋壺,淋在飯食裏,就是一頓可口的清粥小菜。吃在口中除卻酸澀,更有餘後的醇香;除卻油膩,更添幾分清爽。山西飯桌上幾乎家家都有的老陳醋,是山西人的心頭寶,頓頓也舍不下。更有甚者,出門在外,隨身要帶着它,在旁人詫異的眼光裏,嚼着伴着醋香的飯菜,大快朵頤。漂泊的遊子,就是靠濃濃的醋香,維繫與家鄉的純純情誼。

念念不相忘有些味道讓你忘不掉,也不想忘。黃土高原上家家要食的小米粥,就是讓我牽腸掛肚的味道。曾經有一次去外地旅遊,起先面對各式各樣的當地特色,大飽口福,可天天缺席的小米粥,讓人日思夜想:泛着金黃的小米粥,盛在自家的小瓷碗裏,粘稠爽口,吃在嘴裏溫潤滑口,細細品味略帶甘甜,醇厚的米香氤氳在水汽裏,讓人安心。我思念的恐怕不只有小米粥,還有那盛產小米的家鄉。

念念忘不了絕世村落中,那裊裊炊煙升起,一鍋熱氣騰騰的莜麪栲姥姥。這是一家人的飯食,也是最原始的山西味道。莜麪、山藥蛋承載了多少人的記憶,把一輩輩山西人養大,口中熟悉的味道讓人多少年也忘不了。身在何處,把生命延續的味道還在口中殘餘,回味無窮。

念念不想忘我們總是暢想詩和遠方,走向遠方,才憶起難捨的味道。老陳醋、小米粥、莜麪栲姥姥、山藥蛋、柳林的碗託和太谷的餅,哪一樣不是難捨難分的味道?黃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活的人啊,在鍋碗瓢盆、五穀雜糧中,傳承着黃土高原獨有的味道。這片土地上的靈氣精華,凝結成揮之不去的味道,貯存在舌尖上。

熟悉的家鄉味道,飽含熟悉的過往,醞釀絲絲鄉愁。嘗人間百味,念念不忘的,還是家鄉的濃濃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3

家鄉的味道是什麼?也許是那團聚的幸福,也許是那秀麗的山水,也許是那一桌豐盛的午餐。它讓人流連忘返,讓人回味無窮。那叮叮咚咚的碗筷碰撞的聲音,那黛綠色連綿不絕的青山,那熟悉的地方口音,無一不在訴說着,家鄉的味道。

那熟悉的吆喝聲是引言。早晨,樓下傳來的吆喝聲把我喚醒,少了大城市的車水馬龍,家鄉顯得更加具有風土人情。縷縷陽光透過窗簾灑向地板,軟綿綿而又讓人覺得溫暖的味道撲面而來。居民傍着陽光,閒散地站在小道上聊着天,那熟悉又蒼老了不少的面孔映入我的眼簾。還好,那些曾望着我長大,陪我一起玩耍的他們,都還在。說話的聲音不時飄到樓上,那隻屬於老家的地方話總是不經意地勾起思念,在心中泛起點點漣漪。微風傳送着的吆喝聲越來越小,逐漸飄散在風中。

那可口的飯菜是正文。每個地方都有幾道屬於當地特色的家常菜,也許製作過程十分簡單,但也只有本地的人才能做出那獨特的韻味。在我的家鄉也有許多土特產,比如松花皮蛋、扎粉,都讓我十分回味。我比較喜歡吃辣,特別是家鄉獨特的辣味,那種味道無法用語言形容。當在外的遊子吃到家鄉的一碗炒扎粉,那喚起的思念總會讓人眼眸氤氳。那隻屬於家鄉的味道,是什麼也不能夠替代,不能夠磨滅的,它鮮活在每一個遊子的心中,獨一無二。

那瑰麗的景色是後記。我的家鄉有許多小山,每一座山都有屬於他們的一個小故事。也許是有詩人曾在此作詩,也許是這兒曾出過狀元,那些故事都被當做給山起名的依據,比如明月山。話說那兒的名字與嫦娥奔月有關,可我卻覺得這名字定跟在明月山頂看見的月亮獨特而又分外秀美的有關。明月山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景點青雲棧道。它傍着山修築,欄杆旁總有些許雲霧繚繞,讓人有行走於青雲之上的感覺。順着棧道一路向上,到達頂峯,如果夜晚在此留宿,定能看見那剪獨特的月亮,和縷縷清冷的月光。那延綿不絕的羣山在月光的照耀下更加醒目,愈發幽青。

家鄉的味道永遠是那樣獨特,扣人心絃,交織心底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4

家鄉的.味道,一絲絲一縷縷地從記憶中飄出,溫暖了心靈,使人回味無窮。家鄉的味道,淡淡的,甜甜的,似一杯濃濃的甘茶,像一塊甜甜的糕點,無與倫比,在舌尖上跳躍,飛舞。

四月中旬是槐花盛開的時候,全村沉浸在槐花的香味裏。老人們往往將自家新鮮採摘下的槐花,東家送一些,西家送一些,“嚐嚐俺家的槐花!”送去時每個人都會這麼說,使人感到這濃濃的鄉情味。

新採下的槐花,很香,很香,放到嘴裏一嚼,說是滿口花香也不爲過。而我最喜歡吃的,還是姥姥親手烙的槐花餅了。姥姥將新鮮採下的槐花用僵硬的手指在水裏洗着,撈出,控幹水,調好作料,放入少許麪粉,和成糊狀,放入鍋中,麪糊滋滋地來一個華麗的轉身,在鍋裏烙成一大塊香氣四溢的餅。

纔出鍋的槐花餅,看起來令人十分有食慾。那金黃色的面,還摻着一點翡翠似的綠與羊脂白,冒着熱騰騰的熱氣。輕輕一咬,滿口餘香。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的味道。

如今搬了家,家中那棵從我記事開始就有的槐花樹,也有幾年未見了。時常在夢裏夢見家鄉的老槐花樹開花了。也想念着那美味的槐花餅了,想念着記憶裏家鄉的味道,想念家鄉人那熱情的笑臉,淳樸的眼神,想念着

前幾日,我的一個遠房表叔從他家的老槐花樹上採了一些新鮮的槐花送給我們,我又嚐到了那甘甜的槐花的味道,多少年,這槐花的味道,這家鄉的味道,竟一直未變,那槐花餅的味道,一樣美味可口。吃着槐花餅,我又想起了我的家鄉,那家鄉的老槐樹

有人說,家鄉是一罈酒,年輕時它是啤酒,渴了,喝上幾壇就很爽;年紀越大,這壇酒就越烈,只喝就口,就會醉倒;年老之後,這壇酒不用喝,只要一起封,就會醉在這家鄉里。我那家鄉的味道啊,它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那家鄉人的熱情,將永遠的留在我的心底。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5

我最喜歡回外婆家了。因爲每次回外婆家總是能吃到當地的著名小吃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雖然外表像餃子,但它比餃子好吃多了。

燦米粉包成的金黃餃皮,裏面包白色的豆腐、鮮美的肉丁和巢湖特白米蝦,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米餃好吃,可製作起來卻不簡單。它需要先將白米蝦洗淨,把豆腐切成黃豆大小,豬肉切丁,全部放入鍋中。在炒的過程中緩緩淋入調稀的澱粉,澆好後將陷包入先前制好的麪皮中。包好後放入鍋中炸熟,炸成金黃色時,出鍋就能吃了。

剛出鍋的米餃有點燙嘴,但吃起來卻很好吃。外層餃皮焦酥鬆脆,裏層餃皮軟糯嫩滑,裏面的餡有一種獨特的鮮味,口感很好。我吃米餃喜歡先把餃子皮一角咬破,讓裏面的餡緩緩流入嘴中,等餡都吃完,再把剩下的餃皮慢慢吃掉。

米餃是清朝時期,陳玉成率領太平軍與清朝軍隊交戰,百姓送給軍隊吃的。在交戰期間,陳玉成的軍隊紀律嚴明,愛護百姓,所到之處秋毫未犯,三河老百姓都給軍隊送吃送喝,其中,太平軍戰士點最

喜歡吃的就是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不僅好吃,而且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但由於它是油炸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

記得有一次我回外婆家,外婆一大早就約了好幾個奶奶一起包米餃,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大堆。終於我和表弟最期待的“下鍋儀式”開始了。我和表弟只見包好的米餃一個個排着隊跳進了油鍋。不一會兒,它們就像換了一件衣服似的,本來白白胖胖的,一下子就變成了金燦燦的。一出鍋,我和表弟便你爭我搶地吃了起來。外婆看着我和表弟爭搶的樣子,微笑着下起了第二鍋米餃。媽媽笑着說:“這倆孩子看着像沒吃過一樣,吃那麼快!”我和表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米餃是我家鄉的味道,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三河米餃榮獲全國旅遊小吃金牌獎。這讓它再也不是三河米餃,更成爲了安徽米餃、中國米餃,甚至成爲了世界米餃。

我愛吃米餃,因爲它是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味道作文700字共六篇6

在外的遊子,最忘不了的是曾經生活過的家鄉。每次回家,家鄉的親人,門前的狗,甚至是一草一木,都給人們一種親切而又溫馨的感覺。在我的記憶中,最難忘的是家鄉的味道。

我從小沒有別的愛好,就是特別愛吃東西。可在那時,去哪裏買薯片、奧利奧?況且小時候我一直住在奶奶家,哪兒來的零食?爲了堵住我的嘴,奶奶變着法子給我做東西吃。當然,材料都是從地裏新鮮挖的。我也毫不客氣,今天嘗一塊糕;明天來塊南瓜餅;哪天運氣好,可以吃到一個豆沙糉。

我最喜歡吃的,這些都不是,是烤地瓜。它的做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在農家人家中特有的竈頭快燒煮完東西時,把地瓜丟入竈內,再用柴灰把他們蓋上,使其自然地被烤熟。剛出爐的地瓜十分燙手,但誘人的香味不斷涌入人們的鼻內。稍等幾分鐘,剝開焦黑的地瓜皮,裏面是呈淡黃色的肉。輕咬一口,又甜又糯的口味帶着香味在齒間遊蕩並擴散,給人以一種溫暖的感覺,並且讓人不禁吃了還想吃,更想一口把它吃完。直到現在,我還一直記得那個味道。

想起第一次奶奶讓我嚐嚐她剛剛烤好的地瓜,我死活不肯吃。看着它那焦黑的外皮,我一看就覺得這不像是能吃的東西,奶奶就親自把它剝開,我看見裏面橙黃橙黃的肉,甚至覺得十分的驚奇。於是我嘗試着咬了一口。一口下去,便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了。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直到第二天上午我還打着嗝兒呢!

時間永遠在走,我上了初中後,繁重的學習任務讓我只能偶爾在假期去探望奶奶和爺爺。奶奶家的竈頭也因爲天燃氣的使用漸漸蒙上了灰塵。奶奶也很少種地瓜了,種了更多經濟作物,我也只能在全家人團圓時奶奶才用竈頭燒菜偶爾吃上一回地瓜了。

我也曾經吃過街上賣的烤地瓜,味道或許和家鄉的差不多,但我總覺得少了什麼。但每次在家鄉的竈頭前,奶奶幫我剝好地瓜,我都感到一種莫名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