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情感作文 > 希望作文

關於點燃希望作文四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點燃希望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點燃希望作文四篇

點燃希望作文 篇1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伴着這動人的旋律響起,一同被想起的還有那段溫暖的記憶。

那是一個陰沉沉的下午,天純淨得沒有一絲彩雲。遠遠地,我還是可以依稀的辨別出橫幅上的字幕:讓愛點燃生命的希望——新安江第一小學二零一七年第二學期開學典禮。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3月5日,我們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可是,一年級的葉瞻煒小朋友卻沒有機會來看一看這隆重的開學典禮,他身患重病,已經沒有了免疫能力。他的家人爲了他已經耗盡了全部的財產。

天空中下着濛濛細雨,雨帶着點點寒意降臨到大地上,卻阻攔不了善良的人們心中盪漾着的陣陣暖流。雨點落在我臉上·手上,冰涼冰涼的,竟也有幾分詩意。

當少先隊大隊長吳安喬的演講結束,《愛的奉獻》音樂響起來了。啊,是這動人的旋律呀,葉瞻煒小朋友還是一年級呀,他年齡是那麼小,卻還要堅強的與病魔作鬥爭!六年級的同學們莊重地在臺上表演了手語,透過他們那一雙雙誠懇而認真的眼睛,我彷彿看見了葉瞻煒小朋友在康復臺久違的笑臉。隨着歌聲,各班同學代表神情莊重地,陸續走上講臺,將裝在信封裏的善款連同愛心和溫暖一起放進捐款箱裏。有些班級捐的太多了,以至於塞不進那狹窄的洞裏。臺下的老師和同學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祝願着這個不幸的孩子能快點好起來。

望着那一雙雙莊重而認真的眼睛,望着那一封封裝滿愛的信封,望着那被斜斜的雨幕映得有些模糊的橫幅,我怎能不被感動?聽着那動人的旋律,天地彷彿也被感動了。正如歌聲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相信大家的愛能讓葉瞻煒早日康復,重返校園。

點燃希望作文 篇2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杖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

——記汕職院向陽愛心社

每當想起愛心社,我的心裏總有一種別樣的滋味,是一種莫名的感動,也有一絲隱隱的痠痛。記憶深處的愛心社,不僅有着我的光榮與夢想,也有着我的失落與彷徨。我難以用言語來表達我對這個社團的感情——是對故友的懷念之情?是對戀人的眷戀之情?抑或是天涯遊子對慈母的思念之情?總之,這是我生命中彌足珍貴的一段感情,值得我一輩子用心銘記![B]他們生活在沒有聲音,沒有陽光的世界,他們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說話的樂趣,他們是需要關愛的人羣,然而他們的內心卻如陽光般燦爛,純淨的世界裏流淌着美妙的音符。

一年半前,我來到汕職院,走進了愛心社。第一次去殘聯活動,活動很成功,學校的孩子們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動。

從我們走進殘聯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笑容一直在我們的周圍盪漾。雖然他們聽不到到世間的音符,甚至他們不夠理解外面的世界,但是他們對待生活,充滿了熱情,充滿了希望,充滿了感激。

和我們最先碰面的是一名老師,在他的身後我看到了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好像在他們的世界裏沒有任何煩惱,我被他們的情緒感染了。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見到了那羣孩子,接下來的一切帶給了我更大的震撼和感動,叫孩子們讀簡單的“A、B、C”,和他們一起玩遊戲,和他們一起上課、教他們疊紙鶴。在我們常人眼裏看似最簡單的事物和動作,對孩子們,卻是最大的考驗,他們或許要重複千次萬次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和目的。

經過這次活動,我改變了對他們原有的那種同情和憐憫,我覺得他們生活得有尊嚴有意義,而且很充實。我相信在他們的世界裏也是有花香有鳥語,更有燦爛的陽光來溫暖他們純潔的內心!

或許上蒼把我們這些脆弱的生靈捏出來只是爲了派遣孤獨,作爲玩偶的我們不能去對天生的東西、外在的'環境改變什麼,能做的只是‘做最好的自己”。承認自身的無力需要勇氣,敢於爭取最大的勝利更需要無盡的努力,雖然付出不一定有期望有收穫!或許,我們的力量很渺小;或許我們這次的活動還有很多的不足;或許,我們這次的活動並不能給那些不幸的孩子帶去太多的改變;或許,我們做的微不足道。但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愛心活動可以讓汕職院更多有愛心的學子加入我們這個團體,爲這個社會獻出我們的愛心,奉獻我們的力量,給那些處於社會低層的孩子帶去生活的希望,帶去面對挫折困難的勇氣,讓他們能夠堅強的生活下去。“滴水可以穿石”,“點滴的匯聚亦可成爲汪洋大海”。我們希望以這次活動爲一個平臺,在今後,給那裏的孩子以及社會低層所有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我們更多的關心、祝福,讓他們的人生不再那麼陰暗。

轉眼間,我們又到了換屆的時候了,也是我們該放手的時候了,雖然要離開了,雖然很捨不得…帶着對愛心社的夢,帶着因爲它的痛和歡笑,我寫下了上面的文字。這是我對自己純真歲月投下的深情一瞥。生活中已很難有什麼能喚起我以往的那種激情,且我現在,每天都要爲最現實的事而忙碌。“學海滔滔,物慾橫流”,面對複雜紛紜的現實世界,我無暇顧及太多。人不能老是停留在過去,否則他將永遠無法超越自己。如果說我生活中還有什麼遺憾,那麼就讓一切隨緣飄零,一切隨風而逝……

收起多愁善感的情緒,重新面對自己,一時的嘆息又能促使什麼,從現在做起纔是真諦!改變吧,改變不了環境至少我們能改變自己,不做心靈的逃避。他們都能負責的過好自己的生活,我們更需要負起這個責任,至少也不能辱沒了這健全的軀體!

後記:現在,我退出了,但我仍然想着那裏的孩子…雖然我在學校的社團生活就這麼結束了,但是對殘聯的熱情不會就這麼結束。那份愛,會一直在我心中…雖然生活是現實的,但我希望現實中也有這份赤子之愛。

點燃希望作文 篇3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青年強,則國強,青年富,則國富。我中華之崛起,寄希望於青年;我中華之偉大復興,寄希望於青年。恍然間,我見一抹莊嚴肅穆之身影,顫顫巍巍,緩緩前行。他,渾身上下被黑色包裹,唯有一雙瞳,在暗夜中迸發光明的旋律;他,漠然着﹑沉寂着,有如在礦井中蝸行﹑摸索的礦工;他,用那蒼老﹑沙啞而沉穩的歌喉,唱出充滿血腥的歌聲;他,扛起希望的盾,抵禦那不知名的﹑空虛﹑寂寞的暗夜。世人稱他爲魯迅

誰用那民衆稱讚的鐵肩,扛起中國之旗幟?誰用那滄桑昂揚的劍筆,劃破中國之暗夜?誰用那已沸熱血的青春,開啓中國之光明?1925年1月1日,魯迅,你是懷着怎樣的情緒,去刻下這篇徘徊於黑暗與光明之間的《希望》的呢?你是擁着怎樣的心境,去烙下這篇彷徨於空虛與奮鬥之中的《希望》的呢?流年已逝,皆不可知。

你是偉大的哲思家,你是孤獨的先驅者,你是壯烈的殉道者。希望之盾啊,那抵禦暗夜的希望之盾啊!是該將你拿起還是放下?在那個沒有星和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祥之言﹑杜鵑的啼血﹑笑的迷茫﹑愛的翔舞等一切一切的昏暗中,魯迅在沉思。除卻沉思,只剩沉思……

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沉默了,睡着了。他們終日躺在沒有跳躍的光,沒有流動的空氣,沒有歌聲鳥語的黑暗中。不,不單單只是黑暗,而是徒留下黑暗的鐵屋子中。他們睡得那樣安穩,那樣甜美,那樣幸福。做着一個冗長而含蜜的夢,讓人不忍觸碰,不忍喚醒。彷彿一觸,他們的“美夢”便要粉碎;彷彿一喚,他們的痛苦就要降臨。然他們絲毫未曾察覺:黑暗中埋藏着一片怎樣的悲涼,鐵屋中緊鎖着一計怎樣的陰謀,空氣中氤氳着一絲怎樣的蝕心毒?這無疑是令人絕望的,我無從得知罷了。

終於,有些人憤懣難當,他們站起來了,戰起來了,佔起來了!用中華民族不屈之鐵膝站立,用中華民族不屈之精神戰鬥,用中華民族不屈之智慧佔領。

魯迅,他佇立在甦醒了的人羣的最前端。以筆爲嗜血劍,刺向敵人的心窩;以筆爲醒世棍,敲擊麻木沉淪的國民;以筆爲黃金杆,撐起中國血染的希望大旗。

他們點燃了希望的火焰,打破了固執的鐵屋,喚醒了沉睡迷茫的靈魂。縱使被打攪了“美夢”的人們憤怒﹑不解;縱使放眼眺望天邊,回顧茫茫東方,仍無半點星與月光。但,天亮了。

是的,在這裏,在中國大地上,天亮了。

魯迅是清醒的,他沒有沉淪。但正因清醒,他許又是不幸的。在這不明不暗的年代裏,至始至終。可這裏終究是天亮了,即使只有一絲光明,也足夠給予這個老人以欣喜﹑慰藉。可誰又能信誓旦旦的判定:偷生在這半昏半亮的晨曦中,是光明之希望的降臨讓人激昂,還是那明知令人無望之國情的悲哀更讓人銘心刻骨呢?奈何年華汩汩,不可知。

那個被世人崇敬的老人;那個被國民擡頭仰望的老人;那個引領希望,讓暗夜止步的老人;那個爲天下興亡而憂心忡忡的老人;那個普通得丟進人堆裏,都難再揪出來的老人;那個筆名魯迅的老人。他發出悲嘆:絕望之爲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千古絕嘆,嘆爲止觀。

願透魯迅之視角,逐笑之迷茫﹑愛之翔舞;願借魯迅之銳眼,睹天下民衆之疾苦;願化魯迅之口筆,召天下志士爲拼搏;願承魯迅之理念,祈天下青年之平安。平安之於青年,猶若希望之於中國,望暗夜止步,黎明踏來。

那片歲月,那盞華光,那闕流年。青年,沉默;先驅,沉默;國民,沉默。我似看見寂寞激盪叮零的聲響,一抹白髮遲暮的身影走向遠方,足音鏗鏘,歌喉悲愴,眸中卻閃耀星光……

我泱泱中華,不在絕望中沉淪,必在希望中成功

點燃希望作文 篇4

天之涯,地之涯。大愛無疆,情繫玉樹。即使生活的災難毀滅了你們的一切,也要始終擁有希望,這也是對命運的一種抗爭。

玉樹,這個原本歌的海洋,舞的故鄉,可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破了它的寧靜。頃刻間,熱鬧的聲音再也沒有了,變成了哭聲、喊聲、叫聲……天災無情人有情,那一刻,全國沸騰了,無論在天涯海角,異國他鄉,只要是我們中國人,他們都會關注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

太陽,高高掛在天空的,還不時的吹來一陣涼風,就在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捐款儀式,下午放學時,我們站着隊伍來到操場上,每個人的手中都攥着錢,一塊、兩塊、三塊,錢有多有少。可在這時我們不管錢多錢少,重要的是爲玉樹人民獻出自己一點微薄的愛。捐款儀式開始了,看着同學們一個一個的把錢小心翼翼地放進愛心箱裏。我的心裏也十分着急,一心想着快點把錢捐出去,一塊、兩塊、五塊……我們看不到捐款箱的內部。但老師們,同學們都知道錢在增加。終於輪到我們班捐款了,我拿起十元,走到捐款箱旁邊,把錢放進捐款箱,這表示着我對玉樹災區人民的期盼和祝願。將自己的零花錢捐給災區人民,在爲玉樹人民捐款當中,曾有兩位老人經濟不怎麼好,但他們還是捐出了200元,雖然有些人捐了幾億、幾萬,但這200元難道不足以表現不出他們對災區人民的無私的愛嗎?

當我們都在快樂的享受時光,可玉樹人民呢?他們忍着飢餓,有時飢一頓,飽一頓,失去媽媽爸爸的兒女,失去兒女的爸爸媽媽,這些人是多麼的可憐,親人的離去,使他們傷心,失去家園,使他們的心碎。

讓我們少吃一根火腿腸,大人們少喝一瓶酒,少吸一盒煙、少買一套化妝品,把這些錢獻給玉樹,讓他們重建起來一個美麗的家園。

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愛,能點燃我們對玉樹人民的希望,同時也表達着我們對他們的思念,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標籤:點燃 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