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雨巷

《雨巷》戴望舒原文及創作背景

雨巷2.32W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於政治風雲激盪、詩人內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葉聖陶稱它“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下面是小編分享《雨巷》原文、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簡介,體味詩中蘊含的象徵意義。

《雨巷》戴望舒原文及創作背景

《雨巷》---戴望舒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着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行着

寒漠、悽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裏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着愁怨的姑娘

[原文註解]

彳亍(chì chù):小步慢走的樣子。

惆悵(chóu chànɡ):傷感,失意。

太息:出聲嘆息。

頹圮(tuí pǐ):倒塌。

[創作背景]

《雨巷》寫於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後。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綵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個性的輕柔、憂鬱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爲現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現代詩人。原名戴夢鷗。筆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縣人,祖籍南京。現代詩人。出身於職員家庭。在杭州宗文中學求學時即喜愛文學,與杜衡、施蟄存一起切磋詩歌藝術、辦文藝刊物等。作爲一位有成就的詩人,戴望舒文藝實踐的領域是寬闊的。不僅創作詩歌,而且寫散文、論文等,研究、論述的範圍不僅有大量外國文學,而且包括中國古典小說、戲曲等。同時,還作了大量的翻譯介紹外國文學的工作。

淺談戴望舒雨巷

繁星似錦的現代詩壇,戴望舒的名字卻很難讓人忘記。他的那首《雨巷》一詩,影響了幾代人,即使在今天,只要你走進詩人的雨巷,無論任何人,無不被詩中籠罩的那份哀婉悽迷的情調所震撼和感動。當我讀罷這首詩,不自覺地與其詩人的一生聯繫了起來,尤其他感情上的經歷,我覺得居然是那麼地相似,叫我不得其解。就在解無可解的狀態下,潛意識裏突然跳出了這麼一個詞“讖詩”,細細想來,他的這首詩真的很有“讖詩”的味道。所以索性放開筆力,來一把姑妄言之吧。

所謂“讖詩”,就是古代詩人在創作詩歌的時候,無意之中預言了自己日後的人生經歷或者結局。最早的詩讖當屬《世新說語》裏記載潘岳的兩句詩:“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果然,後來潘岳與石友一起被孫秀所抓,一同問斬。最有名的詩讖就是隋煬帝的《索酒歌》了。其中“他日迷樓更好景,宮中吐焰奕紅輝。”隋煬帝經常讓宮人演唱這首歌,等到後來,李淵攻入京師,隋煬帝自殺於迷樓,李淵的唐兵便將迷樓付之一炬,正好應驗了這首詩歌。

類似的詩讖在歷史上很多,若收集起來,絕對不是一部書就能完成的。按照現在的人們看來,這些都無非是一種巧合與迷信,都是無稽之談。但是,誰都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所以,就是在今天,仍然很多人相信這些讖詩或者讖語和謠讖等。但不管信與不信,作詩的朋友一定要小心謹慎爲好。

八十九年前,一位年僅二十一歲的年輕詩人,提筆蘸墨,在潔白的宣紙上,以短詩的形式,爲我們勾勒了一幅淡墨清瑩的江南雨巷圖。

在這幅以詩描寫的圖畫裏,我們看到了文雅高大細瘦的詩人,身穿一襲那個時代的長衫,黝黑的面孔上戴了一副寬大的近視眼鏡,抑鬱而陰沉,在飄灑的霏霏細雨之中,撐了把油紙傘,緩慢而默默地行走在一條寂寞幽深的小巷裏。詩人的腳步踩踏在溼漉漉的青石板上,思緒如鳥兒,飛落在一個美麗的幻想裏,希望能夠遇見一位玲瓏嬌小像丁香花一樣美麗的姑娘。這姑娘的容顏,身上的香氣都要像丁香一樣,美麗芬芳,甚至她的風度氣質也要像丁香花那樣,帶了些許的惆悵和哀怨,和詩人一樣徘徊彷徨在這冷漠悽清的雨巷裏。在詩人的想象裏,這個丁香似的姑娘果然踏雨而來,慢慢而輕盈地走近詩人,也和詩人一樣撐了把油紙傘,以嘆息憂愁的眼光瞥向詩人,但隨即飄去,如煙似夢,悽婉而迷茫地與詩人擦身而過。詩人留戀地望着她遠去的背影,一直看到她消失在斷垣殘破的籬笆牆邊,消失在雨巷的盡頭。這讓詩人極爲傷感,細雨聲聲,發出的是幾抹濃濃的哀怨,丁香姑娘的容顏,丁香姑娘身上的芳香都沒有了。就連她哀怨惆悵的目光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了。雨巷裏,依舊只有詩人自己,孤獨愁苦地撐着油紙傘在長長的雨巷裏踽踽獨行,希望遇到心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這個年輕的詩人就是戴望舒,這首詩就是現代詩歌史上的經典之作《雨巷》。

這是一條幽深朦朧的雨巷,是一條悽婉纏綿的雨巷。這裏流動的空氣都是哀怨而惆悵的。詩人孤獨寂寞和傷感迷惘的情緒籠罩其間,讓人看不到一絲的陽光與溫暖。這首詩意象裏的這種傷感,像潺潺流淌的溪水,浸潤進讀者的心田,濡染和感動着我們。這是詩人當時的情緒與幻象的一種描述,深刻清晰地流露出了詩人內心的迷惘和愁緒。對幻想中的丁香姑娘的嚮往而又難以相遇的愁苦,是非常強烈而震撼人心的。

詩中意象裏的丁香姑娘,雖然是詩人理想希望遇到的一個形象,但丁香姑娘也依然不能擺脫愁苦與迷惘。如果真的與丁香姑娘相遇了,那麼相遇的是與詩人一樣的傷感與惆悵。應該說,這是詩人內心悲觀和感到無望的一種傾訴,以象徵的藝術方法凸顯出來。實際上,詩人理想的丁香姑娘就是詩人自己,就是抽象出的愁苦和哀傷。

就詩的內容而言,幾乎是空虛的,只是詩人與理想的丁香姑娘擦身而過,飄忽一閃的幻象組成。正如詩人對詩的看法那樣:“詩是由真實經過想象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象。”故此,這首《雨巷》就像一首沒有歌詞,只有感傷的一段鋼琴曲,漾漾蕩蕩,婉約流轉,但不管誰聽了,都會被其傷感的情調所感染所迷醉。所以,這種情調就是詩的內容,是詩人透過象徵、句式的復踏、古代傳統詩歌的借鑑、韻律的和諧等藝術手法刻意營造出來的。詩的憂傷之美,如同雨落花蕊似的在我們眼前綻放出來。應該說,這是這首詩能夠流傳久遠,與幾代人發生共鳴的一個主要原因。

然而,詩人在營造這首《雨巷》詩的同時,無意之中卻爲自己寫下了一首讖詩。這主要體現在詩人戴望舒的感情與婚戀上,他先後與三位女性有過感情糾葛,直到人生最後也沒有跳出迷惘與傷感這個潮溼的“雨巷”。

就在這首詩創作後的第二年,其詩發表在《小說月報》上,一下子引起了詩壇的轟動。“雨巷詩人”的雅號也被人叫起。這時,詩人愛上了施蟄存18歲的妹妹施降年。施降年的性格是活潑的,屬於陽光女孩。詩人的性格卻是抑鬱的,屬於沉思型的男孩。一冰一碳,一水一火,雖然詩人寄居在施蟄存家裏,與施降年天天見面,深愛着施降年,但抑鬱謹慎的性格,卻叫他不好意思開口。於是,他便發揮自己的長項,寫詩表白對施降年的愛慕。活潑爽朗的施降年對他的表白,只是笑嘻嘻的不予答覆。說白了,根本就不理睬他的表白。那種笑嘻嘻的模樣,多少帶有諷刺的意味,因爲詩人戴望舒的長相不是很漂亮,雖然身材高大,但面相黝黑,施降年沒看上他。遭遇到施降年的冷眼,詩人本該放手,但抑鬱之人都有一股子韌勁,是一條道跑到黑,不得到施降年誓不罷休。最後,詩人以跳樓自殺表明心跡,嚇得施降年勉強答應了下來。詩人戴望舒這下子可高興了,趕緊讓杭州家裏的父母趕到上海,向施降年的父母提親。施降年的父母起初不同意這樁婚姻,但迫於這種情況,再加上施蟄存的從中斡旋,也就勉強同意了。

在訂婚儀式上,施降年提出一個條件,就是等詩人留學回來有了穩定的收入後才能完婚。詩人自然一口答應。接着,詩人赴法留學。在赴法留學期間,經濟的拮据始終困擾着他,讓他難以安心學習。他曾給父親寫信,打算回國。他的父親把此事告訴了施蟄存,施蟄存迅速電告詩人戴望舒,讓他慎重考慮,並寄去了籌款。偏偏在這時,他聽到了施降年移情別戀的消息。這讓詩人愁苦萬分,比他的《雨巷》還要愁苦,根本就無心學習。最終,他被法國中法大學開除。回國後,傳聞得到證實,施降年確實移情別戀,愛上了一個茶店老闆。戴望舒一怒之下,當衆給了施降年一記耳光,這段強扭的愛情之瓜,根斷瓜碎,即刻宣告結束。

這時候的詩人戴望舒,真的是在《雨巷》裏彷徨了,想象的丁香姑娘真的與他擦身而過了。眼前頹垣斷壁,丁香姑娘只是一個影子,且轉瞬成空。

進入詩人戴望舒感情世界的第二個女人是穆麗娟。沉浸在失戀痛苦中的戴望舒,當時居住在同學劉吶鷗的江彎公園的公寓裏,與當時被譽爲“新感覺派聖手”的著名作家穆時英一家距離很近,常有往來,用現在話來說,都是鐵哥們。穆時英不忍看到戴望舒這種悲觀失望的樣子,爲了安慰撫平他的失戀之殤,便把自己的妹妹穆麗娟介紹給他。穆麗娟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小戴望舒十二歲,長得清純秀麗。戴望舒很快就愛上了她,一下子就從失戀的痛苦中迴轉過來。並於第二年,他便與穆麗娟成婚。成婚後不久,倆人便乘船到了香港居住。在港期間,倆人逐漸發生分歧,常因一點小事就大動干戈。穆麗娟單純幼稚,所以,不理解戴望舒的複雜的內心世界。戴望舒本來是一個抑鬱之人,話很少,內心卻異常豐富。因爲,他依然難以走出對施降年的留戀。這種留戀,如同《雨巷》裏的他一樣,撐了把油紙傘,幻想着與他期盼的丁香姑娘相遇。如穆麗娟回憶當年的生活時說:“他對我沒什麼感情,他的感情都給了施降年了”。穆麗娟對這段婚姻已經絕望,便回到上海決定離婚。處在複雜情感中的戴望舒,並不同意離婚。而且把用在向施降年求婚的辦法又重演了一番,爲了表明自己堅決不離婚的心跡,他給穆麗娟寄去了一份“絕命書”,說:“從我們有理由必須結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預見這個婚姻會給我們帶來沒完的煩惱。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許你將來會愛我的。現在幻想毀滅了,我選擇了死,離婚的要求我拒絕,因爲朵朵(大女兒戴詠素)已經5歲了,我們不能讓孩子苦惱,因此我用死來解決我們間的問題,它和離婚一樣,使你得到解放。”據說,戴望舒真的這麼做了,只是在自殺時被人救起。然而,讓戴望舒失望的是,他用生命做的代價並沒有奏效,穆麗娟離婚的決定反而更加堅定了。戴望舒只好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而女兒戴詠素由戴望舒撫養。

走進詩人戴望舒感情世界的第三個女人是楊靜。與楊靜相識相愛的時候,戴望舒已經37歲。兩人都在大同圖書印務局工作,屬於同事。楊靜是一位非常天真,充滿個性的女孩,按今天的標準來說,就是一個任性的女孩,敢做敢爲。當時她只有16歲,她主要是愛慕戴望舒的才華和他謹慎沉穩的性格。對婚姻缺乏認真成熟的思考,憑一時心血來潮,不顧彼此年齡差距的懸殊,不顧家裏父母的反對,毅然與戴望舒結了婚。等到結婚後,才發現她與戴望舒不僅年齡差距懸殊,彼此相差21歲,並且性格差異也非常巨大。楊靜從小在香港長大,嬌小美麗,天真活潑,與穆麗娟的性格很相似。她與戴望舒的矛盾,也是常因生活瑣事吵架。這樣,感情上逐漸出現裂痕。本來就敢作敢爲,任性不拘的楊靜,在與戴望舒感情破裂的時候,愛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同時向戴望舒提出離婚,戴望舒依然是老辦法,不同意離婚,只是沒有向對待施降年和穆麗娟那樣,以自殺來表明心跡。但最終倆人還是離了婚,倆人所生的兩個女兒,戴詠樹歸楊靜,戴詠絮歸戴望舒。

詩人戴望舒的感情世界,如同他用詩所建構的那個“雨巷”一樣,細雨霏霏,陰霾籠罩,充滿了離情別緒,哀婉和惆悵。他在這個狹窄的“雨巷”裏,永遠打着那把油紙傘,踽踽獨行,彷徨徘徊,永遠在期望他心中的結着愁怨的丁香姑娘與他相遇。這種浪漫的幻象,與真實的生活相比,畢竟是天上人間。

詩人戴望舒46年的短暫一生,尤其他的感情與婚姻,始終沒有衝破“雨巷”裏的傷感與愁苦。自己營造的成名詩作,居然成爲給自己人生經歷抒寫的一首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