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思鄉詩

有關思鄉的詩及翻譯

思鄉詩6.05K

思鄉詩,是指描寫客居他鄉的遊子漂泊淒涼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的詩詞。以下是小編跟大家分享有關思鄉的詩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思鄉的詩及翻譯

《秋風引》

唐代: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譯文

秋風不知從哪裏吹來,蕭蕭地送來了大雁一羣羣。

清早秋風來到庭中的樹木上,孤獨的旅人最先聽到秋風的聲音。

註釋

⑴引:一種文學或樂曲體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開頭。

⑵至:到。

⑶蕭蕭: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晉陶潛《詠荊軻》:“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雁羣:大雁的羣體。

⑷朝:凌晨。庭樹:庭園的樹木。

⑸孤客:單身旅居外地的人。漢焦贛《易林·損》:“路多枳棘,步刺我足,不利孤客,爲心作毒。”這裏指詩人自己。聞:聽到。

《渡漢江》

唐代: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

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一個新春。

越走近故鄉心裏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註釋

⑴漢江:漢水。長江最大支流,源出陝西,經湖北流入長江。

⑵嶺外:五嶺以南的廣東省廣大地區,通常稱嶺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書:信。

⑶來人:渡漢江時遇到的從家鄉來的人。

《春夕》

唐代:崔塗

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

胡蝶夢中家萬里,子規枝上月三更。

故園書動經年絕,華髮春唯滿鏡生。

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

譯文

水不停地流走,花兒不斷地凋零,這是多麼無情啊。正是這無情的時節,我送着最後一縷春風吹過了楚城。

在睡夢中夢見了萬里之外的.家鄉,醒來時正值夜裏三更時分,杜鵑在樹枝上淒厲地啼叫。

家鄉的來信動輒幾年都收不到,春天萬物萌生,鏡中的我卻已是滿頭白髮了。

我現在是因爲自己抱負未展而不願歸去,我要歸去時自然就歸去了,故鄉五湖的風景是沒有人來和我爭搶的。

註釋

⑴《全唐詩》此詩題下注:一本下有“旅懷”二字。

⑵楚城:指湖北、湖南一帶的城市,泛指旅途經過的楚地,作者另有《湘中秋懷迂客》《夷陵夜泊》等詩。首二句感時,慨嘆春光易逝。

⑶胡蝶:即蝴蝶。胡蝶夢:意即往事如夢。語出《莊子·內篇·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⑷子規:一作“杜鵑”,其鳴聲悽切。上句寫思家,下句寫春夕。子規(即杜鵑)夜啼切“春夕”,與“家萬里”聯繫。

⑸動:動輒、每每之意。經:一作“多”。絕:一作“別”。

⑹華髮:白髮。唯:一作“移”。滿鏡:一作“兩鬢”。

⑺五湖:春秋時,范蠡佐越王勾踐成就霸業之後,辭宮,乘扁舟泛五湖而去。這兩句說:我現在還沒有歸去,我要歸去就可以歸去,故鄉的五湖風景是沒有人來和我爭奪的。言外之意:既然如此爲什麼還留滯他鄉呢?有自嘲意。

標籤:翻譯 思鄉 詩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