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思鄉詩

《邊城獨望》賞析

思鄉詩2.87W

麻袋是我國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邊城獨望》是馬戴寫的一篇五言律詩。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邊城獨望》賞析。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邊城獨望》賞析

邊城獨望

朝代:唐代

作者:馬戴

原文

聊憑危堞望,暗起異鄉情。

霜落蒹葭白,山昏霧露生。

河灘胡雁下,戎壘漢鼙驚。

獨樹殘秋色,狂歌淚滿纓。

格律

這首五言律詩的用韻方式爲首句不入韻平起式;其韻腳是:下平八庚(平水韻)。

聊憑危堞望,

○○●○●

暗起異鄉情。

●●●○△

霜落蒹葭白,

●●○○●

山昏霧露生。

○○●●△

河灘胡雁下,

○○○●●

戎壘漢鼙驚。

⊙●●○△

獨樹殘秋色,

●●○○●

狂歌淚滿纓。

○○●●△

(說明:○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鑑賞

初秋時節,詩人獨自憑倚着高高城樓的堞牆,眺望塞外風光,不由自主萌發了一股獨客異鄉的感情。

詩人馬戴,曾從軍大同軍幕,獨在異鄉,面對荒涼的塞外,翻騰着感情波瀾,這是十分自然的。全詩似乎是前後兩聯抒情,中間兩聯寫景,但細細讀來四聯詩又渾然一體,情景互生。

“聊憑”、“暗起”這兩句詩把讀者帶進了詩人複雜的內心世界裏去。詩人面對當前處境,既無可奈何,又無法排遣心中的`鬱悶。這樣,就從詩人的內心開始展現詩人的自我形象。

頷聯、頸聯承首聯之“望”,寫望中所見;也承首聯“異鄉情”,寫出了“異鄉情”暗起的環境。嚴霜凝結,蒹葭一片慘白,使人感受到一陣寒意;遠山昏暗,霧靄在山林中升騰而起,瀰漫于山巒峯壑。這是一幅遠景,畫面中突出了蕭索的氣氛。緊接着,詩人又呈現一幅近景。胡天的雁羣垂下了翅膀,落在荒涼的河灘上;一陣陣動人心魄的鼙鼓之聲,從軍營裏傳出。這幅近景,加強了全詩畫面淒冷蕭瑟的悲涼之感。詩人望中所見,是如此蕭條、冷落,又具有鮮明的異鄉情調,自然會引起萬千思緒,迴應了異鄉情暗起的緣由。詩人選取了富有特色、富有感情色彩的意象來構成望中所見的境界,引發了讀者無限的情思。

詩人的情緒也隨着所寫步步激盪。末聯裏“獨”樹,“殘”“秋色”,層層遞進,把詩人的情緒“逼” 向了高潮。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上,幾片黃葉殘留枝頭,蕭瑟的秋色、蕭颯的秋風之中,詩人在樹下徬徨,繼而狂歌、號泣,淚水如雨,灑落衣襟。這樣,詩人就完成了對自我形象的刻畫。

從獨自一人無可奈何地在城樓憑堞而望,到眼前悽清、悲涼的秋景,到情緒的爆發而狂歌號泣,從敘述、描繪到抒情,從外在動作形態,進入到情緒的深處,很有層次感地完成了詩人自我形象的刻畫。這一形象的塑造,動作性鮮明,感情濃烈,可謂形神兼備,給人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嚴羽《滄浪詩話》曾說:“馬戴在晚唐諸人之上。”在某方面說來,這一評價是有一定依據的。

作者簡介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

介紹

早年屢試落第,困於場屋垂30年,客遊所至,南極瀟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隴,久滯長安及關中一帶,並隱居於華山,遨遊邊關。直至武宗會昌四年(844年)與項斯、趙嘏同榜登第。宣宗大中元年(847年)爲太原幕府掌書記,以直言獲罪,貶爲龍陽(今湖南省漢壽)尉,後得赦還京。懿宗鹹通末,佐大同軍幕。鹹通七年(867年)擢國子太常博士。

工詩屬文,其詩凝鍊秀朗,含思蘊藉,饒有韻致,無晚唐纖靡僻澀之習。尤以五律見長,深得五言律之三昧。與薛能、顧非熊、殷堯藩等友善,均有詩篇往來;又與賈島、姚合爲詩友,唱酬尤多。善於抒寫羈旅之思和失意之慨,蘊藉深婉,秀朗自然。

代表作品

《落日悵望》、《楚江懷古》、《送人遊蜀》、《灞上秋居》等,歷來頗爲傳誦。《出塞詞》、《關山曲》等,慷慨激壯,是晚唐較好的邊塞詩。樂府詩《徵婦嘆》哀傷慘惻,最有諷諭。楊慎《升庵詩話》舉其《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一聯,謂“雖柳吳興(柳惲)無以過也”。部分邊塞之作,如《隴上獨望》、《邊將》、《射鵰騎》等,也較沉雄激壯。五古《徵婦嘆》頗能刻畫徵婦悲痛心情。七言絕句亦有佳作。宋嚴羽、明楊慎、清王士禎等,均推其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葉矯然則稱:“晚唐之馬戴,盛唐之摩詰也。”清·紀昀《瀛奎律髓刊誤》認爲“晚唐詩人,馬戴骨格最高”。翁方綱《石洲詩話》更以其五律“直可與盛唐諸賢儕伍,不當以晚唐論矣”。

詩作多爲投贈、應酬或寫羈旅、山林之作,較少反映社會現實。在《全唐詩》錄存其詩172首,編爲2卷。生平事蹟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等有傳。

唐鹹通九年(869年)病卒於國子太常博士任上,終年約70歲。著有《會昌進士詩集》1卷,《補遺》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