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湖心亭看雪》的八年級語文教案

一、教學目標

關於《湖心亭看雪》的八年級語文教案

(一)掌握文中的實詞,透過誦讀,感悟文章的簡約之美。

(二)透過想象,感受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

(三)沉潛涵泳,體悟作者曠達的志趣和故國之思。

二、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引

1笨吻霸は啊R求如下:

(1)讀準音,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2)讀順文,並圈出文辭優美、內涵豐富的句子

(3)讀懂義,指文章大意,並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鋇既胄驢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詩,詩中“寒江獨釣”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懷叫人讚歎。而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的《湖心亭看雪》則營造了另一番意境,抒發了別樣的情懷。今天讓我們隨着張岱,走進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3蔽難СJ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爲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後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二)活動過程

1閉音聽讀

(1)下列加點的字該怎麼讀?(板書或以多媒體顯示,學生認讀後配上拼音)

餘拏一小船ná擁毳衣爐火cuì

霧凇沆碭sōng hàngdàng餘舟一芥jiè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g餘強飲三大白而別qiǎng

(2)聽老師範讀全文,要求同學聽準讀音,聽清句讀,體會情感,領悟意境。

範讀旨在以教師的美讀感染學生,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吟誦涵泳,培養文言語感,體味文言文的韻味。

2崩識痢⒅室

(1)朗讀課文,要求吐字清晰準確,停頓恰當。

(2)質疑活動

策略:藉助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決的,舉手質疑。

3碧致勱渙

(1)落實下列加點的字詞,注意古今不同的意義和用法

①是日,更定矣代詞,此,這

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都,一概

③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詞活用爲動詞,客居

(2)疏通下列句子的意思,體察句子的語氣

①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條印記的長堤,像一個墨點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葉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兩三個人罷了。

②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他們)看到我十分高興,說:“湖中怎麼可能還有這種人?”

③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船伕不停地小聲唸叨着:“別說您癡,還有比您更癡的人。”

4彼卸遼枰

(1)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設疑激趣:文章結尾“舟子”說“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爲什麼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3)誦讀策略:指導同學抑揚頓挫地誦讀課文,養成吟誦、咀嚼、揣摩、品味的習慣。誦讀中思考上述兩個問題,從原文中找到回答的依據。

5碧致芻疃

(1)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相公癡”?

明確:“相公”在“大雪三日,

教案《語文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湖心亭看雪》教案》,來自網!http://

湖中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在“更定”時分,劃一條小船,“獨往湖心亭看雪”。

(2)爲什麼說湖中人比“相公”更癡?

明確:湖中人比“相公”到得早;“鋪氈對坐”準備久待;在湖心亭煮酒賞雪;見到“相公”,甚爲歡喜,拉着一起喝酒;最爲重要的是,他們“是金陵人”,客居此地,時近年關(崇禎五年十二月)。

(3)令“相公”和湖中人癡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

明確:作者用清新淡雅的.筆墨,描繪了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景象。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淨美精約,簡潔通透,寫出了雪中西湖的空闊感。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細微點睛,生氣畢顯。將靜闊襯得更加靜闊,而又爲清冷增添了絲許活力,由遠而近,輕重有致,或潑墨或點染地寫意出來,“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雪在其中似有還無,似無還有,白色蒼渺之景,卻借影而得神,寥寥數筆,有酣暢淋漓之味,也引出秀影浮動的靈氣。

活動策略

①透過想象描述作者所描繪的景象,感受雪後西湖凝靜清絕的意境之美。

②請善於畫中國畫的同學,根據文字所提供的資訊,畫一幅西湖雪景,感受雪中西湖的冰清玉潔,並瞭解什麼是白描手法。

③誦讀“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在和諧的音樂美中感受文辭之簡約,意趣之清逸,意境之靈動。

6北冉鹹驕

(1)本文借西湖雪景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情懷?與柳宗元在《江雪》中所表達的情懷是否相同?

明確:本文冰清玉潔、凝靜清絕的西湖雪景是作者志趣的外化。作者癡情於自然,癡情于山水,陶然自樂於真性情中。文章還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國(明朝)的懷念之情。與《江雪》清奇意境、孤高情懷不同。

活動策略:藉助比較閱讀的手法,比較畫面的雪景和各自寫到的人的活動,把握畫面的基調和人物的情懷。注意對湖中人身份的交代。

(2)課文描寫了作者癡心於西湖雪景的情形,談談你喜愛自然美景的類似體驗。

活動策略: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自己對自然美景的感受和體驗,從而理解古人的雅趣和情懷。

(三)總結活動

1彼卸撂邐

誦讀體悟本文意趣之清逸、意境之靈動、文辭之簡約的特點。

2笨甕餷ㄒ

(1)課外蒐集描寫西湖的詩文,並互相交流。

(2)擴寫練習,即對原文加以擴展補充,使之充實具體。

(3)專題研究:湖光山色與中國文人。

板書設計

湖心亭看雪

明末清初·張岱《陶庵夢憶》癡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凝靜清絕

冰清玉潔

秀影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