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化石吟

化石吟課文原文

化石吟1.13W

《化石吟》一文以詩歌的形式,宣傳科普知識。透過會講話的奇異化石,展示了億萬年前神話般的生物世界。

  《化石吟》

張鋒

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

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

最早登陸的魚兒怎麼沒有腿?

最早的樹兒怎麼不開花?

逝去萬載的世界可會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

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

描繪出一幅幅生物進化的圖畫;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爲烏有,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資訊,

爲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

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

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

海枯,石爛,日轉,星移……

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

復原的恐龍、猛獁彷彿在引頸長吼,

重現的遠古林木多麼蔥蘢、幽雅,

啊,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萬 載的世界又重現,

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

長眠地下剛甦醒的化石啊,

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

  《化石吟》教案

【教材簡析】

1、《化石吟》是一首科學詩,寫科學家透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從而讚美了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本單元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而《化石吟》作爲第一篇課文,應是引導學生走進科學宮殿的前奏。它以詩的形式寫科學的內容,也正是許多學生所喜歡的。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探究科學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熱愛科學的熱情。

2、《化石吟》也是一首語言優美的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感情豐富。應指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品味。體會作者由衷的讚美之情,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激發學生熱愛文學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揣摩語言,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像。

3、增強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節奏、音律之美。

2、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和人類的偉大。

【教學策略】

1、吟誦法:

詩歌教學首先應重在朗讀吟誦,在誦讀中體會詩歌的節奏,詩歌的韻律,詩歌的感情;在誦讀中揣摩詞語的形象精煉,句子的含義雋永,在誦讀中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2、聯想想象法:

科學的探索同樣需要豐富的想象。依據現存的.化石推測逝去的世界,依據科學的分析想象神祕的故事,在合理的聯想想象中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學習方式】

1、自覺參與:

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創設適宜誦讀的情境活動,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誦讀中來。讀中見意、讀中品詞、讀中悟情,使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得到進一步發揮,參與意識不斷加強,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2、自主探究:

標籤:化石 原文 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