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名著書籍 > 紅樓夢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

紅樓夢2.23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寫過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形式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1

前十回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爲中心,貫穿全書的全線。它以賈、林爭取愛情自由、婚姻自主和個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之間的矛盾爲線索,以賈、林最後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徹底背叛和愛情的悲劇結局而告終。這條線索從第三、四兩回,林黛玉和薛寶釵接踵來到賈府,與寶玉的愛情糾葛開始形成,並在矛盾中向前開展。

每次讀到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時,她對自己的離別仇恨,傷心往事,花兒的枯萎,都有着比別人更多的感傷,也許正如書中所說,她前世是一棵絳珠仙草,來到世間還淚。他面對世間的醜陋,不公,也只能暗自落淚。林黛玉具有一種悲劇美。當人們說《紅樓夢》是一部悲劇時,指的'就是在封建專制社會裏萬千青春少女的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共同悲劇。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劇總是動人心魄的,因爲悲劇是將美毀滅給人看。越是美的有價值的人生被毀滅,其悲劇就越壯美,越深刻,越動人。

《紅樓夢》在中國古代小說名著中聲名最著、流傳最廣,讀者最多,刊刻出版最爲繁富,這部古典名著問世以來,評家蜂起,評說紛紜,理所當然形成一門顯學――紅學。人們還在不斷地出版《紅樓夢》、閱讀《紅樓夢》、研究《紅樓夢》,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永恆魅力,這就是這部古典文學名著的不朽價值。南北國畫藝術大師,歷時兩年,精心創作350幅彩色國畫。畫家隨文配圖,或描摹情態、或表現場景,或濃墨泌灑,或工筆勾勒,藝術地再現了原著豐富的社會生活和生動的人物形象。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2

快兩個月的時間裏,我讀了一本讓人記憶猶深的《紅樓夢》,他是清代著名文學家——曹雪芹的代表作品。

這個本書主要講的是: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個賈府,裏面有一個賈寶玉、薛寶釵和林黛玉,他們三個人發生的故事。

讀了紅樓夢後,我對賈寶玉這個人物極其不喜歡,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他明明是個大男人,骨子裏卻像女人一樣柔弱,遇上一點兒悲痛事,就立刻哭了起來,有時候還哭得厲害,眼淚如破堤的洪水一樣"嘩嘩譁"地往下流;其二,賈寶玉不喜歡讀仕途經濟的書,說這些事情俗氣,那他整天和女人混在一齊,想的、做的、寫的都是女孩的事,難道這就不俗了嗎?我認爲,男兒志在四方,應當出去打天下,不應當老呆在家裏吃吃玩玩,和女孩子在一齊取樂,這有失男性的尊嚴。

可是話又說回來,根據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爲二的原則,我覺得賈寶玉還是有不少優點的。首先他爲人處事十分和善,他作爲皇親國戚又是賈府最得寵的.少爺,他沒有架子,經常和丫頭和下人混在一齊,同情他們,即使他們做錯了事情,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幾句,從不會責罵他們,這說明他有人與人之前平等的思想觀念。其次,賈定玉是一個性情中人,當紫鵑開玩笑告訴他林黛玉明年要回老家去時,他立刻就發呆生病了,這說明賈寶玉同情很專一。

可是,我還是想說說這個林黛玉,她可愛哭了,跟賈寶玉一樣,每次都因爲一點小事就哭鼻子,真是愛哭鬼。可是他也有好處,他琴棋書畫樣樣樣樣都精通。卻在賈寶玉成親的夜晚,淒涼地死去。

紅樓夢一書讓我時而高興時而憂傷,時而憤怒時而感慨萬千,也讓我想了很多,或許吧,事事不能完美,而人也如此。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3

《紅樓夢》是一部悲劇,也是一部喜劇。說它是喜劇,因爲它是古往今來第一部女性的頌歌,以女性爲主題的小說。在曹雪芹的筆下,“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在賈寶玉眼裏,他“見了女兒便覺得渾身清爽,見了男兒便覺得濁臭逼人”;在大觀園裏,有超凡脫俗的林黛玉,有雍容華貴的薛寶釵,有心直口快的史湘雲,有處世幹練的王熙鳳。在過去思想禁錮的年代,如此出色的一部小說,如此不凡的一部小說,怎能說不是一部喜劇?

然而,說它是一部悲劇,也確實如此。而導致這成爲悲劇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兩個主人公。黛玉本是書香門第的女子,比別人更出類拔萃。她剛進賈府的時候,賈府上上下下都稱讚她,喜歡她。可是她太聰明瞭,鋒芒都露了出來,她不像薛寶釵那樣有心計,她嘴巴想說啥就說啥,比刀子還尖利。因此,賈府的人都有意疏遠她。即使她很出色,賈母也很喜歡她,但是人們喜歡她完全是因爲賈母,賈母至高無上,喜歡黛玉不過是對賈母的溜鬚拍馬罷了。於是,在書中,我們真真切切聽到黛玉的悲吟,知道在“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中的大觀園,在她眼裏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場所;知道在清幽的瀟湘館裏,她過的是“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直到“不知風雨幾時休,以教淚灑窗紗溼”的淒涼長夜;知道在每次詩詞比賽中,才華洋溢的她,每次憂愁的時候,也只能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太多太多的悲,太多太多的嘆,太多太多的感,太多太多的痛。如此聰明出色的女子,在過去的年代,就這樣被埋沒、被遺棄、被淡忘,直到今天,黛玉的神情、動作、思想還在人們心中。

而在大觀園裏,唯一真正關心黛玉的,就只有賈寶玉了。賈寶玉,名副其實一塊“假”寶玉。在賈府裏,他是家長眼中的“混世魔王”。讀書,不讀;考功名,不考,他還大罵科舉八股文是文人“餌名釣祿之階”,批判考取功名制度。寶釵和襲人勸他,他卻說:“好端端的一個女孩子,竟被世俗功名所污染了!”但吟詩作對,他卻比那些所謂的文人雅士高出一籌。他和林黛玉骨子裏都含有一種叛逆,但他是男子,不會受到唾棄。林黛玉在過去,僅是女流之輩,就算學富五車又有什麼用?那時候,“女子無才便是德”。會紡織針線纔是最重要的。黛玉那張嘴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她就算是大觀園裏數一數二的才女又有什麼用呢?可悲可嘆啊!

《紅樓夢》是歷史性的悲劇,透過對封建豪門賈、史、王、薛四家從輝煌到腐敗的過程描寫,揭露了封建貴族家庭的極端腐朽,展示了它無可挽回的墮落和崩潰,以及必定滅亡的命運。雖然是必定滅亡,雖然是應該滅亡,但是,造就“滅亡”的這個社會,是很令人深思的。

有人說,悲劇就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是也只有當好的東西沒有了,才能觸動人心中的痛,也才更耐人尋味,迴腸蕩氣。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4

中國有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部部皆是精彩絕倫,而作爲一個女孩子,前三部對我而言沒有多大興趣,它們涉及到了軍事、政治、神話,所以最吸引我的則非《紅樓夢》莫屬了。

《紅樓夢》帶着憂傷、淒涼的氣氛,讓人常常想落淚,而裏面的詩詞之多又讓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麼多的人在研究《紅樓夢》。

故事講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一個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爲賈寶玉,他應當說來是一個柔中稍稍帶剛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爲環境所致,他們家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應了一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他們的家族是因爲他們家中一女子進宮當了皇帝的寵妃而盛起,於是他們天天吟詩作樂,而其中又有兩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寶釵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賈寶玉偏偏就是喜歡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騙賈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林黛玉聞訊氣死,而當賈寶玉揭開喜帕發現並非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絕,出家當了和尚。

古時女子爭着要進宮,因爲那樣能夠使家族富貴,可皇帝有上千嬪妃,得寵一時,沒多久又要冷清了,又何苦進宮呢皇帝飲酒作樂,衣食無憂,而老百姓則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生活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也怪不得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造反”了,禍害之緣還是在於皇帝身上啊。這一出出的杯具讓人心寒而又憤怒,讓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時的苛捐雜稅,它們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邊上推,真讓人深惡痛疾。

初中紅樓夢的讀書隨筆900字5

走進文學殿堂,文字在人間彷徨,尋不到歸處的天堂,記錄的是不能被遺忘的過往。

那博大而精深的五千年中華文化,常使我擊節而贊,那沉澱了無數個春夏秋冬的文學藝術蘊含着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自此,我心中升騰起一個夢想:有朝一日,我能夠走進文學殿堂。

書承載着千年的文化,蘊含着無盡的智慧。我喜歡讀書,喜歡去欣賞文字別樣的乾坤。

在陽光與荊棘的陪伴下,我漸漸長大,漸漸讀懂了李清照的婉約,李白的豪放,朱自清的柔美,魯迅的犀利,馬克吐溫的詼諧。漸漸地愛上了聆聽這些高貴靈魂的歌吟。常常手捧着書,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品讀他們的文字。

古今無數文人墨客用筆端的文字傾吐他們的情感,向我們展示他們的精神境界。那柔情似水浸沒在水墨之間的婉約女子李清照,向世人展示了她“留得清高照塵寰”的豪氣;那狂放不羈、飄逸豪邁的酒中仙李白,向世人揮灑出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那個棄醫從文,想要拯救中國的'愛國志士魯迅,用一支筆寫盡了人間的悲情苦難,他用他的思想鬥爭譜寫了他灼熱的愛國情懷。漸漸地,我愛上了那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精神之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李清照想要一個安定的環境與愛人長相廝守;李白想要把他滿腔的熱情和才華盡情展現,譜寫出盛唐的最強音;而魯迅想要在這場思想鬥爭中爭取勝利,想用他那支筆拯救這世態炎涼的中華大地。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夢想,有着對崇高的嚮往,想要去收穫一份燦若朝陽的理想。這個藍色的筆記本承載着我年輕的夢想,記錄着我的青春歲月。我喜歡,有一個文學夢,所以它是我最佳的練兵場。我把自己17歲的憧憬,18歲的夢幻,19歲希望全部傾吐在筆記本里,我用自己稚嫩而執着的筆書寫着我的故事。

雖然我沒有斑斕的翅膀(過硬的文字功底),我依然有破繭而出那一瞬的動人(青春歲月的美好),我依然會用並不曼妙的舞姿(不算華美的文章)歌頌這個美麗的世界。

我只是想進行一次嘗試,去扣扣文學殿堂的大門,希望能在文學殿堂裏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用我手中的筆勾勒出生生命別樣的風貌,譜寫出青春別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