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錦集五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遊》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錦集五篇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 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 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重點

難點1. 重點: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 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具投影儀

教學法

設計朗讀法、引導法

教學內容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1. 匯入:

結合蘇東坡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本地東坡遺蹟(惠州東坡亭、東坡小學等)匯入。

學生自由發言,簡介東坡的生平、經歷、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 疏通文意

1) 解決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

2) 朗讀課文,聽錄音糾正

3) 解決重點詞語(投影)

欣然:高興地 念:思考、想到 相與:一起

遂與外人間隔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 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尺一響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4) 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3. 研習課文

1) 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 明:敘述、描寫、抒情

2) 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3) 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

繪景 修辭 作用 特點

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比喻 生動形象

如臨其境 皎潔、澄清、透明

4) 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 文中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4. 板書設計

描繪庭中月色 ——追求美好事物(熱愛生活,曠達處世)

5. 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透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6. 能力擴展:一切景語皆情語。

西江月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靜夜思 李白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7. 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貼圖)

8. 作業

1)背誦《寄承天寺夜遊》。

2)閱讀古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結合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的情感。(自行查閱作者的身世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4.重點: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5.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課件展示

二、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寢(qǐn)藻(zǎo)荇(xìng)

三、跟隨課件朗讀課文,糾正

重點詞語(投影)

欣然:高興地念:思考、想到相與:一起

遂與外人間隔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尺一響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二、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三、研習課文

1、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

敘述、描寫、抒情

2、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3、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

繪景修辭作用特點

月色——積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橫比喻生動形象如臨其境皎潔、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文中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板書設計

6、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透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7、能力擴展:一切景語皆情語。

8、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9作業

課件展示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2.難點: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三、預習要求:

1.解決生字詞注音;

2.看註釋、查工具書試翻譯課文;

3.查資料瞭解作者的生平、經歷、作品;

4.找古今中外有關描寫月亮的詩詞句。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教學流程

1.匯入:

結合蘇東坡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本地東坡遺蹟(惠州東坡亭、東坡小學等)匯入。

學生自由發言,簡介東坡的生平、經歷、作品。

投影:作者生平。

2.疏通文意

1)解決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讀課文,聽錄音糾正

3)解決重點詞語(投影)

欣然:高興地

念:思考、想到

相與:一起

遂與外人間隔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遂至承天寺

蓋竹柏影也

但聞屏障中尺一響

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4)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3.研習課文

1)這篇文章運用了幾種表達方式?

明:敘述、描寫、抒情

2)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

地點:承天寺中庭

人物:我和張懷民

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3)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

繪景修辭作用特點

月色積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橫比喻生動形象如臨其境皎潔、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文中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賞月的欣喜

貶謫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達觀

4.板書設計

5.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透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6.能力擴展:一切景語皆情語。

7.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8.作業

1)背誦《寄承天寺夜遊》。

2)閱讀古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結合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的情感。(自行查閱作者的身世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4

有目標,纔有動力。

1、反覆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疏通文句,熟讀成誦。

2、在讀的過程中賞析文章,欣賞文中月景,理解作者特殊心境。

抓重點,突難點。

1、重點:結合課文來理解一些詞和句的含義。

2、難點: 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講方法,提效率。

朗讀、討論、賞析

教學過程:

(一)文學積累引入:古人有這樣一句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大家知道說這句話的人是誰嗎?(蘇軾)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蘇軾?(指生介紹,並把重點內容寫在黑板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他被貶黃州時所寫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遊》(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1、本文選自《 》。作者( ),字( ),號( ),北宋( )家,( )家。他是( )之一。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

2、根據拼音寫漢字。

Zǎo ( ) xìng ( ) suì( )

(三)、指導生朗讀課文。

(1)指生檢查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找出讀錯的字音。)

(2)教師範讀。(聽準讀音,注意停頓和斷句。)

(3)學生自由讀。 (讀準字音、斷句、節奏,試着讀出感情

(4)展示讀。 (5)齊讀。

(四)、再讀課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從原文中找出“記”的要素:時間( ),地點( ),

人物( ),起因( )。

2、本文共分爲三層:第一層,記事,交代了( )。

第二層,寫景,寫了( )的景色。

第三層,抒情,抒發了( )的感情。

3、根據課下注釋結合自己的理解翻譯課文。把重點字、詞、句的翻譯寫一寫,記一記。

(五)、研讀課文,提難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作者爲什麼想着在初冬的夜裏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爲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譁,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淨幽閒,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六)、拓展遷移

1、從《記承天寺夜遊》中,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蘇軾。

2、再讀課文,寫一句閱讀小結(啓示或收穫):“讀《記承天寺夜遊》,我懂得了……。”

(七)、課堂檢測 閱讀語段完成各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爲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加黑字。

(1)欣然起行 (2)遂至承天寺

(3)蓋竹柏影也 (4)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2.用“/”給下列句子劃節奏。

(1)念無與爲樂者 (2)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3.選擇與“相與步於中庭”中“於”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何有於我哉 B.達於漢陰

C.責任重於泰山 D.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4.翻譯。

(1)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譯: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此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板書設計:

記承天寺夜遊

事: 夜遊-——記敘

蘇軾 景: 空明——描寫

情:賞月的欣喜(自得)

被貶的悲涼(自嘲)

“閒”——豁達樂觀

人生的感慨(自解)

自遣的豁達(自樂)

《記承天寺夜遊》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徵描寫景物的方法。

3.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品析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古人寫景抒情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月夜圖匯入:在夜深人靜、皓月當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灑落大地,一切都像籠着輕紗,若隱若現,連堅實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動的雲煙。面對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門欣賞一番?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一篇文章《記成天寺夜遊》,看看蘇軾在美麗的月色中會發出怎樣的人生感慨。

二、 整體感知文段

1.給生字正音、朗讀課文、聽錄音確定朗讀的節奏,再次朗讀。

2.請一位同學範讀,大家評價。

3.質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同學解答,全班共同關注、探討。

戶:門; 遂:於是; 蓋:大概; 但:只是; 耳:語氣詞

4.聽音樂《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寫,用自己優美的語言複述描寫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5.小組商量,以各種方式(如:小品、詩歌、散文等)複述課文內容。

6.表演。

三、 合作探究(分小組討論)

1.作者爲什麼想着在初冬的夜裏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鬱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爲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 ,竹柏—藻荇交橫

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

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麼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 、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後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譁,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

不好。改變了原文明淨幽閒,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6.小結:《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透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着,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四、 能力擴展:一切景語皆情語

看圖寫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