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糉子作文合集九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糉子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糉子作文合集九篇

糉子作文 篇1

“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鑼鼓,一二三四五,你划龍舟我打鼓。”今天午餐時,爸爸買了幾個糉子,說馬上快過端午節了,先品嚐幾個糉子嚐嚐鮮。我吃着甜甜的糉子,瞬時,我的耳畔又想起小時候上幼兒園時,每逢五月初五都會說的一首兒謠。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習俗節日——端午節。每年每逢端午,每家每戶都會包糉子,編彩繩,插艾葉,用艾葉水洗腳洗澡。小時候,因爲端午節總能吃到美味的糉子,所以,我把端午節稱作“美味糉子”節,七歲開始,我每年都跟奶奶,媽媽一起包糉子,爸爸負責泡糯米,奶白色的糯米安靜的躺在水中,像一粒粒美麗的珍珠準備泡溫泉。泡好了糯米,棗和糉葉也洗好了,我們的“包糉子工程”每年都由此拉開帷幕。

我學着媽媽和奶奶的模樣,首先拿起一片泡好的糉葉,捲成漩渦的形狀,放一個棗,堵住“漩渦”,然後再抓一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把多出的糉葉將糯米蓋好,然後再將多餘的糉葉捲成中字形或三角狀,拿一根白繩,把它捆的緊緊的,好像要把裏面的甜蜜和幸福要牢牢的守護好一樣!

糉子包好了,該下鍋了,一個個糉子被鍋中此起彼伏的滾滾水聲邀請進入。蓋好蓋子,這下就要盯着手錶看時間,而我呢,好不容易,三個小時時間到了。急呼!要吃糉子。可是媽媽說,別急。糉子要在鍋裏蒸三個小時還要悶一晚上,這樣煮出來的糉子才又香又甜。

於是,每年我總會在五月端午前的這一天,等待這遲到的幸福,和才能吃上這“美味糉子節帶給我的獨有美食”。

糉子作文 篇2

週六下午放學的時候,王老師對全班的朋友說:“在假期裏學會包糉子,週五我們來一次糉子大賽,評選出一名包糉子王來!”我聽後,又是驚喜又是興奮,心想“太棒了,包糉子那麼簡單,這個冠軍一定屬於我!”

週五,我來到教室,一股蘆葦葉和糯米香味撲鼻而來,好似端午佳節已經到來一樣。朋友們都非常興奮,我也不例外,激動的心怦怦直跳。王老師好像看出了我們的心態,嚴肅地說:“包糉子看起來很容易,要想包的又快又好,其實很難。”我覺得王老師說的話一點道理都沒有,包糉子太簡單了,根本不用練,有什麼難的,這個冠軍非我莫屬。

不一會兒,糉子大賽就開始了,我按照包糉子的程序,先把糉葉捲成漏斗形,然後往裏面加幾勺米,再把糉葉一道一道地捲起來,可是我發現我放的米要麼多了,要麼少了,始終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我手忙腳亂,百般嘗試,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但無論怎樣,我包的糉子寶寶始終是梯形的。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包糉子並不是那麼簡單。

不一會兒,糉子比賽結束了。王老師選出了五名包糉子王,糉子大王是王詩雅,糉子二王是劉宇菲……,很顯然,我沒有獲得糉子王的稱號。之後,王老師又讓這幾位包糉子之王分別到臺前表演包糉子,王詩雅包糉子的動作很熟練,包出的糉子又大又結實,竟然連一根線都不用,米也不漏,真是太棒了!這說明王詩雅一定經過了大量刻苦的練習,才能包出這樣好的糉子,她取得糉子王當之無愧。

雖然這次比賽我沒能拿冠軍,但是透過這次包糉子的實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任何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以後的學習中,我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透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穫好的成績。

糉子作文 篇3

今天中午我們的飯碗中多了一道特別的點心——糉子,這糉子是迎接端午,我們年級組織學包的,我包的糉子在別的同學碗裏。

其實包糉子是一門技術活。首先要準備蘆葦葉、糯米、紅棗和棉線;首先把蘆葦用開水燙一下,這樣就不容易破裂。把葉子擺好三片,從中間折成螺狀,用勺子盛一些米進去,再放一個大大的紅棗,接着再次倒米蓋住紅棗。完成後把卷在後面的葉子往前一折,蓋住螺形口,把長出來的葉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線紮緊。爲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繞了幾圈,線繩縱橫交錯地五花大綁在那個可憐的小糉子上。說得容易,做起來就不一樣了,在包的過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葉子從中間捲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於是又重捲了幾次,終於好看了,可是剛要倒入米時,發現蘆葉上破了一條縫,我換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葉子裂了一條縫,我無可奈何,等換了四片葉子後,才勉強捲成了一個螺形,灌入米,放入棗包好,線繩紮好。才紮好,發現葉子又裂開,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個開口糉子;我嘆了口氣,氣憤地將米和棗從縫中擠出來,說:“這真是個糉子開口錢包”。

還有一次,包的時候還算順利,可到了後面扎線時,這糉子原來應是錐形的糉子。變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壓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們這次包的糉子還要送給周圍幫助過我們的人,爲了讓每一位老師、護學的警察、孤獨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幾個。其中有幾個是我獨創的袖珍型糉子:用一片葉子包成的,因爲蜜棗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嚐着同學們的糉子,覺得自己動手包的糉子比媽媽、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這是我永遠忘不掉的美好的記憶。

糉子作文 篇4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詩人屈原這首詩我非常喜歡,端午節更是由他而來,我十分敬佩他。在這一天我最喜歡的就是糉子了,因爲它們載滿了奶奶對我的愛。

端午節這一天有賽龍舟,食糉子,插艾草,帶五色繩等古老習俗。臨近端午,奶奶就張羅着做糉子,尋艾草揉五色線等等。忙得不亦樂乎。最吸引我的就是奶奶親手包的糉子,糉子拳頭大小,成四角狀。甜甜的糯米被一層層的綠葉包裹着。繩子拽得緊緊的鎖住米。黏糊糊的。那香甜的滋味像癢癢撓,將我的饞蟲勾起來,恨不得一把槍在手中,放入口中細細品味。

吃糉子的甜蜜回憶,彷彿過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總會經歷一番過程,一番鋪墊方纔品到幸福的滋味和內涵。每次都會經過一番細心的準備。首先要把糯米,糉葉浸泡,只見奶奶捏起兩片糉葉疊好後捲成圓錐形,灌入米和紅棗。熟練地把它包好用繩子紮好。我也好奇地嘗試過可每次包米都會漏的到處都是索性就在一旁耐心等待。奶奶心靈手巧1更是另我敬佩。過了一會熱騰騰的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從鍋中撈出一隻糉子。剝開葉子一塊兒白胖胖的,黏黏的糉子寶寶呈現在眼前,一口咬了下去儘管燙的嘴直呼呼也捨不得吐掉,硬堅持咀嚼品味它香甜的滋味,奶奶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別急,別急。

端午節早上我還睡得很香,奶奶輕輕走進我的屋子,在我的手腕兒,脖子,腳腕兒上,捆上了五色繩,我醒來時舉着手,左瞧右瞧,覺得很好看便問奶奶,爲什麼要帶這五色繩。奶奶和藹地說:這是途個吉利,除病消災,保平安。我就又問:那門上插艾草也是圖個吉利吧。奶奶笑着點了點頭。

中午時,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了看賽龍舟比賽,一條條龍舟停泊在江面上,各隊選手們穿着鮮豔統一的服裝,場面精彩壯觀,只聽一聲令下,一條條龍舟像安着馬達一樣一個比一個快,選手們的動作嫺熟有力,齊心協,岸上的人們擠了水泄不通,吶喊聲震耳欲聾,他們點點晶瑩的汗水中入江中,響亮的吶喊聲越盪漾在江面上。激動得我也不由自主在地下跳着舉着手大聲喊加油,加油。逗得家人笑個不停,我一扭頭看了看他們自己也笑了

又是一年端午節,奶奶的白髮又多了,歲月在她臉上留下更深的印記,又想起那隻甜甜的糉子牽起了我無限的思念。奶奶的生活習慣,對我的愛更使我難以忘懷,無比思念。

糉子作文 篇5

今天,一顆“可憐”的糉子在我們的手中“出生”了,一出生就被我們“糟蹋”得不像樣。

原來,我們正在舉行包糉子比賽,首先,我將糉葉向中間卷,捲成圓錐形狀,接着,舀了一勺米,鎮進去,個別“調皮”的米粒上串下跳,我只好偷偷地用手把跳出來的米粒塞進去,然後,我再添上蛋、香菇、三層肉……最後,再舀一勺米鎮滿,壓平,用大拇指和中指按住糉葉向前壓,最後,用白線接緊,用力接得嚴嚴實實的,繞個圈繫緊,這樣一個個可愛糉子就這麼在我們的手中橫空“出世”了。

接下來,我們把糉子送進了“溫泉浴”,一個個穿着綠衣服的小傢伙們在水中歡快地冒泡,在我們一陣的焦急等待中,糉子熟了,出鍋了,大家爭先恐後的領取自已的糉子,津津有味的品嚐着自已的勞動成果。

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當了一回女媧,製造了“糉子王國”,而且體會到了,勞動最快樂。

糉子作文 篇6

每當到了新年,奶奶就會忙碌起來,給全家包糉子。

早晨,我和奶奶去市場買糉葉、糯米、繩子。奶奶先把糯米、糉葉洗乾淨,再把糉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糉葉和繩子變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開始包糉子啦!奶奶先拿出一張糉葉,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把糯米放滿在圓錐形的糉葉裏,然後拿筷子攪勻、摺好,最後用繩子捆住了。奶奶的動作真熟練,我也想包糉子了,就對奶奶說:“奶奶,我想學包糉子!”“好好,你看好我的示範,然後學着做。”奶奶爽快地答應了。

我看完奶奶的示範後,就小心翼翼地開始學包糉子。我照奶奶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之後我想用繩子把糉子捆緊,結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練習中,我沒把糉子包好,卻把糯米灑了一地。但是我並不灰心,俗話說得好:一回生,兩回熟。我又細心地包起了糉子。在奶奶的指導下,我終於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因爲它很小,也很矮。

最後一步就是煮糉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後,香噴噴的糉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咬上一口,真香!這種味道我到一輩子都會忘不了的,真是讓我回味無窮!

這次學包糉子,不僅僅讓我嚐到自己做的糉子,我還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恆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糉子作文 篇7

快要過年了。今天我幫母親包糉子。上午,母親買回了米、糉中、蜜棗,說要包糉子,我看見母親準備好了各種材料,我也來學包糉子了。我包啊包,快包半個小時了,還沒包成一個,母親呢,已經包了幾十個了。這時我只好向母親討教,我按母親說的包了起來。

第一步把糉葉彎成漏斗狀;第二步放入少許米;第三步放入一個蜜棗;第四步再放入一些米;然後用手給米整平;最後一步非常難,就是用糉葉把上面蓋上,然後用線把糉子捆好。

要注意包成四個角的,我包了好多次,最後在母親的指導下包好了!我又照這樣包了幾個。看着我自己包好的糉子。心裏開心極了。

糉子作文 篇8

說起端午節,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如何讓傳統節日過得有意義呢?接下來,就邀請你去欣賞我們21班天高氣爽的包糉子活動,絕對讓你看到一個別開生面的端午節。

瞧!各組的選手們已經準備好了,還有家長們的幫助,相信這次的活動一定是生龍活虎的!就在此時,饒校長來了,原來他也來陪我們參加包糉子活動啊,我們異常驚喜!

隨着班主任雷老師一聲令下,比賽正式拉開了序幕。哇,看看這邊的誠信組,真是熱火朝天!馮婷的速度真快,剛把糉子裏的紅豆、綠豆塞好,就立刻用繩子捆了起來,眼神十分專注,瞪得整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似的。

咦,那邊的團結組正大顯身手。曹夢姝的媽媽真厲害,只見她不慌不忙,糉葉在她手裏舞姿翩翩,形成了一個沒有缺口的“漏斗形”。再把紅豆、綠豆和糯米用勺子填到裏面去,折成一個三解形,最後用繩子將糉子捆好,不讓裏面的米漏出來。一個個糉子從曹夢姝媽媽靈巧的雙手上落下。

再看看那邊的雙鷹組!不愧是雙鷹,真是一馬當先。徐倩奶奶的手法真靈活,可這也少不了徐倩的幫忙。

嗯,鬥志高昂的無敵組也不甘示弱。張俊穎媽媽熟練地包着手中的糉子,生怕有哪一步沒有到位。

哼,我們智慧組可不是好惹的,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我拿起糉葉,把它一扭,一折,再放入紅豆,把另一個角的葉子往下一疊,再捆上,一個精緻的紅豆糉就出來咯!

下課了,落日的餘暉照射下來,是那麼燦爛,那麼美好!

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而且是全班同學一起包,還有媽媽和老師的陪伴,特別的端午,特別的經歷,永生難忘。

糉子作文 篇9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糉子的餡多種多樣,棗餡的、豆沙餡的、肉餡的等等,而我最喜歡吃的是棗餡的。

今天,媽媽準備包三種口味的糉子,有棗餡的,有肉餡的,還有一種就是白米的。媽媽一邊和我聊天一邊包着漂亮的三角形糉子,看得我的手都癢癢了,也想試試。於是,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蘆葦葉交疊在一起,把它折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再把糯米和棗放進去,慢慢地折成三角形,再用線把它捆緊。可是我怎麼折都是四不像,不是葉子開了,就是旁邊漏了個小洞米都出來了,試了好久也沒包成功一個糉子,慢慢的我失去耐心了。媽媽見狀鼓勵我說: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你如果能再耐心、細心一點的話,就一定能成功。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開始認真地學習起來,一個,兩個、三個……慢慢的,我包的一個比一個好,雖然沒有媽媽包得漂亮好看,但是我終於會包了。糉子包好了,被媽媽一串串拎到鍋裏去煮,我都有點迫不及待地想吃糉子了。糉子煮好了,我趕緊剝開一個自己包的糉子,香噴噴的,軟糯糯的。不一會兒,一個糉子就被我吃完了。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透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和細心,持之以恆地去做,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