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糉子作文合集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糉子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糉子作文合集10篇

糉子作文 篇1

“端午節,糉飄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今年的端午節,我準備向爸爸媽媽學習包糉子。

我和爸爸媽媽共同準備了包糉子的原材料:用各種調料醃製好的香噴噴的肥瘦豬肉、泡到水裏的白花花的糯米、寬而大金燦燦的竹糉葉。我想:“包糉子就是把米包到糉葉中,這也太簡單了。”於是,我拿起糉葉,放上糯米,就開始卷糉葉,試圖將糯米捲到糉葉中,誰知一顆顆的糯米根本不聽話,跟我玩起了遊戲,有的跳到了糉葉外邊,有的跳到了地上,有的跳到了我的手背上,有的又跳回了水裏……可爸爸媽媽手中的糉子中的糯米卻乖乖地躺在糉葉中。我趕緊向媽媽請教包糉子的要點,並目不轉睛地盯着爸爸手中漸漸成形的糉子。

我按照媽媽教給我的方法繼續包:將糉葉捲成類似錐形的樣子,先放入一些糯米,一塊豬肉,再放入一些糯米蓋住豬肉,用上邊餘出的葉子包裹住。“哎喲,糯米又跳出來了!爸爸,怎麼辦呀?”我着急地喊着。爸爸說:“糯米有點多,把最上邊一層糯米輕輕地抹掉。”我將糯米抹掉一些,果然,糉葉中的糯米變乖了,不往外跳了,我將包好的糉子用線纏繞好。我又包了一些紅棗味的糉子和一些肉味的糉子,一個比一個包的好,有的甚至比爸爸媽媽包的還要好,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

這次包糉子既讓我學會了製作端午節的傳統美食——糉子,又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和廚藝。

糉子作文 篇2

在準備中華詩詞大會的前一天,爲了同學們能取得自己心目中的好成績,我決定跟姥姥學包糉子,送給同學們。

糉子需要的材料有江米,荷葉、蜜棗、馬蓮,然後江米需要提前一天泡8小時,荷葉需要用熱水清洗一遍,最後就可以包糉子了。一開始我覺的包糉子很簡單,經過實際操作,發現包糉子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爲我有些着急,所以總是包不好,姥姥慢慢的,手把手的一步步教我。

只見姥姥熟練的把荷葉折成“V”字杯子狀,然後抓把江米放進糉葉的第一層,再放上一顆頑皮的蜜棗寶寶,再放上一些江米,把荷葉合上,用馬蓮捆起來並打結,最後一個精緻而漂亮的三角形糉子誕生了。

我要開始做了,我模仿姥姥的動作完成了第一步,可是第二步的時候淘氣的江米跑老跑去,害的我總是抓不到,姥姥看見我着急的樣子便說道:“包糉子要耐心,不要着急!”我聽後認真的包,終於我的大胖糉子誕生了,雖然我的糉子包好了,但是有點“露餡”所以我叫它“打仗回來的胖將軍”。

最後我將我們包的100個糉子放入鍋中,加水至糉面,煮至2小時。時間一點點過去,糉子終於煮好了,我把糉子端出來,真是清香四溢,綠色蒸騰。第二天我把糉子帶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看着同學們吃糉子的表情,我開心極了!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端午節了。

糉子作文 篇3

端午節快到了,週末我纏着媽媽教我包糉子。

“好吧!”媽媽一邊答應着,一邊端出包糉子的材料。有事先泡好的白花花的糯米,紅彤彤的相思豆,裹着紅衣的花生仁,綠油油的糉子葉,還有一袋香甜的蜜棗。一切準備就緒,馬上就可以開工了。

媽媽給我做示範,她把長長的葉子一扭,圍攏起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果仁、紅小豆,又放上兩個大蜜棗。緊接着,媽媽把餘下的糉子葉一折一疊,那些小傢伙就都被嚴嚴實實地包在裏面了。最後用細線一纏一繞一系,就這樣,一位漂亮的糉子公主就這樣誕生了。

媽媽說,這包糉子的功夫全在摺疊糉子葉的功夫上了。“你的糉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哇噻,真的好難啊!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角弄歪了,做成四不像,要不就是揉成一團球了。媽媽看着我的“傑作”,直笑:“這,這能叫糉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麼地方啊?”我暈啊!原來把糉子包出棱角是爲了方便用細線系起來呀!我終於知道爲啥沒有圓糉子了!

包完糉子就開始煮糉子了,鍋裏飄出陣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糉子終於從鍋裏“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夾了一個糉子放在碗裏,急不可耐地用筷子剝開,“糯米一家”正衝着我甜甜地笑呢。我咬了一口,美味無比。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了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真不是一般的甜蜜。

糉子作文 篇4

記憶中的五月初五,沒別的,只有滿屋子的糉子香,或許這也註定了我與糉子間的不解之緣吧!

很小很小的時候,最期待的莫過於端午節。等到了那一天,外婆總是忙裏忙外地包糉子。而我,就站在一旁,饒有興趣地看着,自以爲這就是生平最大的樂趣。看着外婆嫺熟的動作,將蘆葉卷好,把糯米倒入其中,用繩紮好,這樣,一個棱角分明的糉子就完成了,看着看着,我也有點耐不住性子了,於是,也學着外婆的樣子,將蘆葉卷好,倒入糯米,只是蘆葉卷得不行,漏洞百出,害得糯米滿地都是,到了扎繩子時,又是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外婆就會開心地笑着,並認真地教我,於是形狀各異的糉子就在我手上誕生了……待糉子香飄滿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品嚐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到了再大一點的時候,沒有時間看外婆包糉子了,只是等到了糉子飄香時,品嚐幾個。不過,此時心境不同了。有一次,天真的我曾這樣問外婆:“爲什麼要送糉子給屈原呀?”外婆笑笑說:“他很善良而且愛國呀!”於是,我開始瞭解屈原的品質,屈原的精神內涵。之後,品嚐着清香醉人的糉子,靜靜地體味着歷史的滄桑,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啊!

而現在,端午節的時候,多數情況下已不能在家中與父母團聚了。回想起童年包糉子的趣事,回味着外婆的那句淳樸的話,我頓時百感交集,一陣陣的甜蜜也會涌上心頭……

去年端午節,我又回到家中,外婆仍然在忙着。我悄悄地坐下來,像小時候那樣,學着外婆的樣子包糉子,於是就有了方糉,菱糉、子母糉……仔細一看,跟以前包的差不多,技術沒有太大長進。

我又品嚐着自己包的糉子,一種熟悉的滋味涌上心頭,如同糉子餡中的糯米那樣純正,又如蘆葉般的清香脫俗!

糉子作文 篇5

聽說明天要舉行包糉子,我們都很高興,蹦蹦跳跳的。當然,我也做好了包糉子的準備。可是我還不會包糉子呀!哎——!有了!在放學的路上我問媽媽糉子是怎樣包的,媽媽就把包糉子的材料和怎樣包糉子的要領大概意思給說了一遍,我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了學校。我開啟書包,那出糯米,在拿出糉葉,糉針、花生米、水、線……上課鈴響了,老師走進教室,說:“我們現在開始包糉子,不會的可以和我學。”說完,就走到唐子豪的面前;拿起四片糉葉,左手抓住糉葉的中心,右手抓住糉葉最粗糙的一頭,一卷,捲成一個圓錐體的筒,老師說。“這裏的頂端一定要尖。”後來,老師在用手託者糉葉,在裏面放米,餡,在從上往下一蓋,在按順序轉動,大約留下個四釐米的時候,在拿糉針向糉葉前面扎過去,在穿過糉針前面的孔,大約留一半下來,在從下一拉。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

你們別看糉子這麼小,可包它的時候,是很麻煩的哦!

糉子作文 篇6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端午節要包糉子、吃糉子,但是你們知道怎樣包糉子嗎?

下面,就和我一起來跟奶奶學包糉子吧。包糉子的時候,首先,要把這幾樣東西準備好:花生米、棗、江米和糉葉。這幾樣東西準備好以後。首先,要把花生米和江米洗淨,然後,再把糉葉也洗淨 之後。就可以包糉子了。

包糉子的時候,先把糉葉握成漏斗的樣子,但不要有空隙;然後再在裏面放一些江米、棗和花生米。最後一步也是最難的一步,就是把糉子包起來。爲什麼說是最難的一步呢?因爲我跟奶奶學了好 長時間也沒有學會,奶奶給我講了三四遍我還是沒有學會,我自己在那兒琢磨了半天,終於會包了。

透過包糉子這件事,我知道了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只要有耐心,遇到什麼難題都不用怕了。

糉子作文 篇7

每年春節奶奶總會準備很多美食招待客人,比如餃子,年糕,春捲等等。我最愛吃的糉子肯定也是少不了的,以前奶奶總在我回老家之前就已經包好了。今年春節對我來說和往年不一樣,因爲我不僅學會了包糉子,而且還知道和之前學的包餃子、春捲比起來,包糉子是最講究技巧的。

一進廚房,我就見到桌上擺着一大盤有肥有瘦的豬肉和放好醬油的糯米、一捆細長的糉繩、以及一堆大小不一的糉葉。

由於是第一次包糉子,心裏無比激動,在奶奶教的`過程中,我在廚房裏蹦來蹦去,根本沒有仔細看。奶奶教完後,問我要不要再重包一遍。我實在太想快點自己動手包,想都沒想就說:“不用了,我已經會了”。說着,拿起糉葉胸有成竹地折起來,放進米和四塊肉,可是糉葉沒摺好,米不停地漏,繩子還沒綁,米撒了一桌子。我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奶奶想來幫我,我卻不耐煩地打斷她:“我自己來!”她只好訕訕地在旁邊看着。第二次,我小心翼翼地做完前面每一步,糉葉折得還行,米和肉放的差不多。可綁糉子時,我卻忘了怎麼綁。我想問奶奶,但想起剛纔的態度又不好意思開口。沒辦法,只能裝樣子包下去。我十根手指頭全用上,連牙齒都出動了,才勉強綁好了繩子,但是米還是漏光了。

我只好再向奶奶請教,她耐心地把整個過程重複了一遍。只見她拿起一大一小兩張糉葉,半疊放在一起,再抓住小糉葉的一頭從三分之一處一折,做成了一個三角形容器。接着她舀了半勺糯米,放了兩塊肉,再撒點米蓋住。最後她將大糉葉餘下的部分往上一折,蓋住米和下面的糉葉,然後嫺熟地用糉繩把糉子綁得結結實實,一個既美觀又牢固的大肉糉就包好了!這次我非常仔細地看,也不再驕傲得像只了不起的大公雞。最終在奶奶手把手的指導下,掌握了技巧,成功地包出了第一個像樣的糉子。我長舒了一口氣,像完成了一項大工程,奶奶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我一鼓作氣又包了好幾個。

看着這些大肉糉,雖然樣子很一般,但想着來拜年的親戚能美滋滋地吃着我包的糉子,我心裏十分滿足。這次包糉子讓我感受到了濃厚的年味,希望明年還能學習製作新的美食。

糉子作文 篇8

說起端午節,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如何讓傳統節日過得有意義呢?接下來,就邀請你去欣賞我們21班天高氣爽的包糉子活動,絕對讓你看到一個別開生面的端午節。

瞧!各組的選手們已經準備好了,還有家長們的幫助,相信這次的活動一定是生龍活虎的!就在此時,饒校長來了,原來他也來陪我們參加包糉子活動啊,我們異常驚喜!

隨着班主任雷老師一聲令下,比賽正式拉開了序幕。哇,看看這邊的誠信組,真是熱火朝天!馮婷的速度真快,剛把糉子裏的紅豆、綠豆塞好,就立刻用繩子捆了起來,眼神十分專注,瞪得整眼珠子都快要掉出來似的。

咦,那邊的團結組正大顯身手。曹夢姝的媽媽真厲害,只見她不慌不忙,糉葉在她手裏舞姿翩翩,形成了一個沒有缺口的“漏斗形”。再把紅豆、綠豆和糯米用勺子填到裏面去,折成一個三解形,最後用繩子將糉子捆好,不讓裏面的米漏出來。一個個糉子從曹夢姝媽媽靈巧的雙手上落下。

再看看那邊的雙鷹組!不愧是雙鷹,真是一馬當先。徐倩奶奶的手法真靈活,可這也少不了徐倩的幫忙。

嗯,鬥志高昂的無敵組也不甘示弱。張俊穎媽媽熟練地包着手中的糉子,生怕有哪一步沒有到位。

哼,我們智慧組可不是好惹的,老虎不發威,你當我是病貓啊!我拿起糉葉,把它一扭,一折,再放入紅豆,把另一個角的葉子往下一疊,再捆上,一個精緻的紅豆糉就出來咯!

下課了,落日的餘暉照射下來,是那麼燦爛,那麼美好!

這是我第一次包糉子,而且是全班同學一起包,還有媽媽和老師的陪伴,特別的端午,特別的經歷,永生難忘。

糉子作文 篇9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端午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我也跟着母親學會了包糉子。

我與母親來到家與超市買了包糉子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裏,母親把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裏煮了一會兒,然後就用竹葉包糉子,我學着母親的樣子把竹葉捲起來,形成筒狀,再把糯米與紅棗裝進去,然後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糉子,最後用線捆綁起來,糉子就這樣做好了。母親把糉子放到鍋裏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糉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隻花臉貓。

吃完糉子,母親還爲我編了五絲,聽母親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端午,收穫真不少。我喜歡端午,盼望着下一個端午快快到來!

糉子作文 篇10

公元前340年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投入江中。人們爲了紀念屈原於是每年的五月五日都包糉子投江奠,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所以一直流傳自今,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包糉子。

今年我也和奶奶一起學包糉子,奶奶早上就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糯米、細繩和紅棗。先把糯米浸泡兩三個小時,再把糉葉放在鍋裏煮十分鐘左右,然後用冷水沖洗乾淨。

所有材料都準備齊全包糉子開始了,奶奶說:“首先拿兩片糉葉合在一起捲成一個三角筒,然後放進糯米和紅棗,最後用繩子綁起來就可以了”。看着奶奶包的很簡單很順手,我也忍不住開始了,同樣的和奶奶一樣拿了兩片糉葉捲成一個三角形的小筒,放入糯米和紅棗,可是到最後一步用繩子捆綁時怎麼也不成功,把我急得滿頭大汗。奶奶看到哈哈笑了起來,又細心的教了一遍。我又試了一次兩次不知包了多少次終於成功了,沒想到包糉子看似簡單實際上那麼難,我學會了包糉子心裏有無比的成就感。

奶奶把我們包好的糉子放在鍋裏煮了三四個小時,三四個小時之後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的剝開一個吃,很香很香我覺得今年的糉子最好吃,以後每年我都要幫奶奶包糉子。

標籤:精選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