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絕技》閱讀與答案

絕技

馮偉山

《絕技》閱讀與答案

一大早,盧憨家的門前就停了兩輛車。一輛是警車,還有一輛寫着什麼電視臺字樣的車。派出所的老黃正在敲門,他的旁邊是幾個拿着話筒和扛着攝像機的人。村裏有人見了,覺得蹊蹺,就圍上來看熱鬧。等盧憨擦着眼屎把門開啟,看熱鬧的竟聚了一大堆。

大夥兒議論紛紛,說這小子終於犯事了,看這陣勢事兒還不小。

是呀,別看他平時不言不語,幹起壞事來比誰也厲害!

老黃狠狠瞪了了大夥兒一眼,說都閉嘴吧,你們咋知道人家犯事了?

大夥兒就閉了嘴,可肚子裏還疑惑着,都梗着脖子想往院子裏擠。

老黃對盧憨說,你是盧立羣吧?這幾位是省電視臺的記者,慕名來給你拍節目的。

看着盧憨滿臉的驚奇,老黃又說,我是派出所的老黃,是給記者們帶路的,別誤會呀。

盧憨笑了笑,把他們讓到了院子裏。

這下,看熱鬧的村裏人可懵了。這個憨裏憨氣的傢伙原來叫盧立羣呀,這麼些年大人孩子都叫他盧憨呢。至於給他拍電視就更覺邪乎了,盧憨父親早亡,一直和一個精神不好的母親生活,日子過得緊巴,都快三十了,還光棍一根。平日除了種點責任田,就關門在家裏窩着,見了人臉紅脖子粗地勉強點點頭。就這麼個人也能上電視,真給盧村丟大臉了。

小院裏很潔淨,除了一棵大槐樹,就是矮牆下一叢叢的草本茉莉花,顏色各異,爲小院增色不少。

一個手裏拿着話筒的姑娘笑着對盧憨說,盧大哥,爲了拍你的絕技,儘快讓全國人一睹你的風采,我們可是星夜兼程過來的。說完,姑娘遞給盧憨一張報紙。報紙上是一組照片,還配着一段長長的文字,大標題是“農家院裏的絕技高手”。盧憨看了,用手撓了撓頭皮,咧嘴笑了,淳樸得像一棵秋天裏的老玉米。他想起來了,那天他正在院子裏練倒立,有個揹着相機的.人在矮牆外看見了他,被他的技藝吸引,非要給他拍幾張照片。透過交談,盧憨知道那人是省城一家報社的記者,來鄉下采風的。盧憨的每一個動作,都讓他讚歎不已,手裏的相機也“咔咔”拍個不停。想不到這些照片,竟把電視臺的記者引來了。

姑娘說,盧大哥,你不介意當衆展示一下你倒立的絕技吧?

盧憨有些不好意思,說只是、只是我練得不好,你們可別笑話呀。

我們相信你挺棒的。老黃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盧憨走到老槐樹下,提了提褲子,一個倒立,雙腿就穩穩地貼到了樹幹上。緊接着兩腿一分,雙手撐着地面向前慢慢移動,邊移動雙腿邊做着各種動作,什麼“白鶴亮翅”、“一柱擎天”、“彎弓射月”,每個動作都惟妙惟肖,剛柔相濟。在場的人都看呆了,好久,掌聲才一個勁地響起來。這時,盧憨的雙手觸地變成了單手觸地,騰出的那隻手朝大夥兒揮了揮,就叉在了腰上。一院子的人正看得起勁,突然他的那隻手也脫離了地面,腦袋直直地紮下來。圍觀的人都驚得張大了嘴巴,生怕盧憨的腦袋開了花。就在盧憨腦袋觸地的一剎那,他竟把雙手放到胸前鼓起掌來,兩腿還在半空做着動作。哎呀,這傢伙平時蔫巴巴地,沒想到還有這招呀,絕了!村裏人鼓掌歸鼓掌,心裏還是有些嫉妒。

一套動作下來,盧憨的臉上也有了細細的汗珠。稍事休息,他又即興表演了頭頂在桌子上倒立,並從自己的口袋裏摸出香菸點燃,飄飄嫋嫋的煙霧中,他一臉的愜意。突然,他把菸頭一吐,身子一個魚躍,就穩穩地坐在了地上,且雙腿交叉,雙手在胸前合十,嘴裏唸了聲“阿彌陀佛”。瞬間,喝彩聲、鼓掌聲把小院塞得滿滿當當。

姑娘把話筒舉到盧憨面前,說你是怎麼煉成這絕佳技藝的?

盧憨吭哧了半天,說爲了俺娘唄。

爲了你娘?主持人和大夥兒都愣了。

我十幾歲時很頑皮,經常在院子裏翻跟頭和倒立。有一次,我倒立時看見我娘瞅着我笑呢。娘精神不好,我很少見她笑過,看來她是喜歡看倒立。我又倒立了幾次觀察她,她都認真地看着,笑得也開心,打那我就下決心天天倒立給娘看。這不,眨眼十幾年了。說完,盧憨用手一指房門口。看,我娘剛纔看我練倒立,還滿臉歡喜呢。

大夥兒回頭望去,攝像機的鏡頭也跟了過去。低矮破敗的房門前,一個瘦弱的老女人在暖暖的陽光下正朝這張望,嘴巴微微張着,臉上堆滿了笑。

16、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本文語言平實簡潔,富有農村生活氣息,非常符合小說塑造的普通平凡的鄉村裏的人和事的特點。比如作者把手撓頭皮、咧嘴笑了的盧憨比作“一棵秋天裏的老玉米”,十分形象貼切。

B.“小院裏很潔淨,除了一棵大槐樹,就是矮牆下一叢叢的草本茉莉花,顏色各異,爲小院增色不少。”着墨不多的一段環境描寫,表現了小院的整潔、生機盎然。這說明盧憨的母親雖然精神不好,但還是非常勤勞,並且熱愛生活。

C、村裏人開始時並不瞭解盧憨,甚至瞧不起他,認爲他上電視會給盧村丟臉,但當他們觀看了盧憨的絕技之後對他又十分佩服。小說生動傳神地表現了村裏人由對盧憨心存誤解到最終理解他的心理過程。

D.小說題目爲“絕技”,作者也濃墨重彩地描寫了盧憨的絕技,除直接描寫盧憨讓人折服的動作之外,作者還很注重寫圍觀者的神態和心理,從側面襯托盧憨的高超技藝。

E.小說的構思十分精巧,在盧憨表演完絕技之後,作者又交代了盧憨練成絕技的原因,凸顯了文章主旨。文末對盧憨母親的描寫是點睛之筆,讓讀者倍感溫馨,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17、小說前三段寫村裏人聚在盧憨家門口看熱鬧,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18、請結合小說內容分析盧憨這一人物形象。(6分)

19、盧憨的故事帶給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作品談談你的看法。(6分)

答案:

16、BC(B、說明母親“非常勤勞、熱愛生活”有誤。這應該是體現盧憨的孝順,他打掃庭院、種花都是爲了使母親生活得更舒適。C.“村裏人由對盧憨心存誤解到最終理解他”有誤,村裏人開始時是並不瞭解他,小說也並沒有表現出村裏人最終理解了他。)

17、(1)巧設懸念,吸引讀者,使讀者隨着小說中村裏人的議論而對盧憨也產生種種猜想。(2)爲下文情節的展開做鋪墊,並與後文電視臺其實是來採訪、宣傳盧憨的情節形成巨大反差,有助於凸顯盧憨這個人物形象。(3)村裏人的議論、猜測表現出他們對盧憨的不瞭解,折射出人際關係的淡漠。(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得滿分)

18、(1)身懷絕技:他的倒立絕技先是被報社記者報道,後又引來了省電視臺的記者採訪,他的現場表演贏得了衆人的喝彩。(2)淳樸、憨厚:他不善言談,被人認爲是“憨裏憨氣”,受到別人的認可時表現出很不好意思的樣子。(3)孝順、善良:他獨自一人陪着精神不好的母親生活,十幾年來苦練倒立就爲使母親歡喜開心。(每點2分)

19、(1)普通人物詮釋了“百善孝爲先“的古訓,深觸人心。盧憨是一個鄉村人物,有一個讓人詫異、敬佩的倒立絕技,但誰都沒有想到,他練就這個讓記者們和鄉親們喝彩的絕招的直接動因卻是爲了逗樂自己那個患精神病的母親。這個很真實、很平凡的人物行爲和人物動機隱含了平凡普通的鄉村人物那種金子般閃亮的善良和孝心。這種人性善的光輝在今天的商業社會中是非常值得弘揚的。

(2)村裏人的行爲體現了人們思想上的落後、人際關係的冷漠。當有警車和電視臺的車停在盧憨家門口時,他們妄加議論,胡亂猜測;他們住在一個村裏,卻不知盧憨的姓名,得知他們瞧不上眼的盧憨要上電視,他們又覺得會給盧村丟臉;盧憨的絕技讓他們佩服但又讓他們心生嫉妒。村裏人愛看熱鬧,愛發議論、無端猜忌別人,有着盲目的集體榮譽感,容易嫉妒別人。他們依然有着魯迅筆下的國民形象的特點,這也是作者着力要表現的。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引人深思。

(首先要提出明確的觀點,然後緊扣觀點結合小說進行分析。不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種觀點進行探究即可。如有其他方面的觀點,言之有理亦可。)

標籤:閱讀 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