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謠言止於智者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問題。

謠言止於智者閱讀答案

①謠言來源於污濁刷靈魂,它是散佈者爲了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捏造的謊言。

②謠言是可怕的:它有一種邪惡的力量,能給人的心靈帶來莫名的恐慌;它能讓人處於多疑猜忌的境地難以自拔;它能摧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給友情、愛情、親情籠罩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對於那些不相信謠言的智者來說:謠言的力量卻等於零——他們能識破謠言的真相,並且絕不會讓謠言插上“飛翔”的翅膀。

③蠢人常常會因爲聽信謠言而害人害己。戰國時期,秦軍進犯趙國,把趙國的門戶重鎮上黨團團圍住。趙王派廉頗率大軍救援,走到長平時,上黨已被攻下。面對秦軍的凌厲攻勢,久經沙場的廉頗知道秦軍銳氣正盛,便擺出一副要打一場持久戰的陣勢。秦軍準備速戰速決,可廉頗只守不攻。秦軍害怕了,因爲他們經不起拖!於是便派人到趙國散佈謠言,說:廉頗年老軟弱,害怕進軍。不敢出戰,要讓年輕力壯的趙括帶兵,秦軍就會因爲害怕而潰敗退走。趙王果然聽信謠言,派趙括前去接替廉頗爲將。結果是趙軍大敗,四十餘萬大軍被秦將白起悉數坑殺。若不是魏國及時相救,趙國恐怕已經就被秦軍順勢給滅了。趙王聽信謠言的結果是:趙國差點招來滅頂之災。

④愚蠢的人經不起謠言的迷惑,而智者卻往往能化謠言於無形。同樣是在戰國時期,魏文侯派樂羊去攻打中山國,三年末下;在此期間,各種謠言紛起,說樂羊圍而不攻是想擁兵自立。然而,謠言並沒有動搖魏文侯對樂羊的信任,他一面派使臣慰問前線的部隊,一面又加派作戰的兵力。打下中山國歸來之後,魏文侯送給樂羊兩個箱子,樂羊開啟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汗如雨下,原來箱子裏都是說他有異心的奏章。試想,如果魏文侯當時聽信了“樂羊想擁兵自立”的謠言,結果會是怎樣?恐怕中山國依舊是中山國,而樂羊卻早以成爲刀下之鬼了。

⑤因爲輕信謠言,多少王朝走向沒落,多少同邦離心離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謠言無腿,卻能像風一樣四處遊走,一旦遇到昏庸發熱的頭腦,便會掀起狂濤巨浪,吞噬理智的航船,鑄成無法彌補的大錯。

⑥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謠言呢?讓我們來聽一個故事:一個人風風火火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兒說:“我有個消息要告訴您……”哲人打斷他的話說:“等一等,你要告訴我的消息,用三個篩子篩過了嗎?”那人不解地問:“哪三個篩子?”哲人說:“第一個篩子叫真實。你要告訴我的篩子是真實的'嗎?”來人說:“不知道,我從街上聽來的。”“第二個篩子是審查。你要告訴我的消息審查過了嗎,是善意的嗎?”那人躊躇地說:“不,剛好相反。”哲人說:“第三個篩子是掂量。這個如此讓你激動的消息重要嗎?”那人不好意思地說:“都是街頭巷尾的傳說,無所謂重要不重要。”哲人說:“這消息既然一不確定是否真實,二非善意,三不重要,那就別說了吧,免得人們被這虛假的謠傳所困擾。”

⑦朋友們,謠言止於智者,這我們把這三個“篩子”放在心中,相信我們一定能在謠言面前做一個“智者”,而不是謠言的迷惑者、傳佈者和受害者。

1.本文可以用文章中心論點作標題,請將文章標題寫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簡要概括第③④段列舉的事例論據,並說說它們分別證明了什麼分論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除運用事例論證外,還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根據上下文內容,仿照劃句子,在文中橫線上寫兩句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完全文,你一定知道該如何對待謠言了吧!請寫下你的啓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謠言止於智者。

2.第③段:趙王聽信秦軍謠言差點招來滅頂之災。證明“蠢人常會因爲聽信謠言而害人害己”。第④段:魏王侯不聽“樂羊想擁兵自立”謠言,打下中山國。證明“智者能化謠言於無形”。

3.對比論證。用正反來年感方面事例對比,突出了相信謠言的危害,有力證明了中心論點。

4.示例:多少事業毀於一旦,多少朋友成爲對頭。(內容是輕信謠言的危害,形式與畫句子一致即可)

5.圍繞“自己不造謠,不傳播謠言,不相信謠言”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