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記敘文閱讀水性江南題目及參考答案

水性江南 王本道

記敘文閱讀水性江南題目及參考答案

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江南出芳草鮮花,出才子佳人,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輩出的地方。古往今來,這裏孕育過諸多驍勇的鬥士,許多彪炳史冊的著名戰役所在地也是江南。那麼,是什麼力量使兩種懸殊的氣質能夠天衣無縫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歷千年而不朽呢?

一次重讀《老子》,書中的一句名言讓我頓開茅塞。“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話,一語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與堅韌頑強的兩重性。江南是水鄉,千百年來,是水,滋養着江南的風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屬性。

江南的水,如輕紗薄霧,隨風起舞,變幻無窮,滋潤得江南的景物風姿綽約、江南的人風情萬種。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濃縮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細雨裹着萬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風物,溫婉細膩,柔腸百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那無邊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無邊的風月。秦淮河上的桃花渡,莫愁湖畔的莫愁女,瓜洲古渡的杜十娘,西泠橋畔的.蘇小小,還有惠山的明月、西湖的斷橋、紹興的沈園……深受上天厚愛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諸多生命的足跡和美麗的傳說。就連江南人講話也是吳儂軟語,情真意切,唱起來就更讓人心旌搖動。我十分喜歡的蘇州評彈,唱詞娓娓如述,琵琶絃樂清麗委婉,典型的水鄉音樂優美儒雅,婉轉沉靜,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純淨又韻味悠長,就連草木也會爲之搖曳。

江南的水也時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之勢。這堅韌與頑強的性情,也涵養了江南的風物和江南的人那種英豪之氣。江南大地佈滿了崇山峻嶺,其中許多氣勢恢弘。杭州棲霞嶺上的劍門,紹興的會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偉挺拔,氣宇軒昂,佔盡風雲。那山間的瀑布、澗水,山下的清流,是養育大山的支支血脈。江南的人,也因爲有了“水性”,纔有了那種獨特的劍氣。臥薪嚐膽的勾踐、竭忠盡智的岳飛、與揚州共存亡的史可法……衆多仁人志士用生命與鮮血譜寫了一首首壯懷激烈的詩篇。“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詩句至今讀來,仍洋溢着當年的鐵骨雄風。還有,活躍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文壇的魯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厲劍氣推向了極致。就連文雅雋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潤澤下,也盡顯俠骨柔情,高風亮節。清末的秋瑾就是最優秀的代表。

說到江南的“水性”,還應該涵蓋她的秀慧與智巧。江南的水是很有靈氣的,正是這靈秀之水,涵養了江南人的那種聰穎與睿智。遠的不說,就說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籍的人就佔了半數,近當代全國琴棋書畫的大師,也大多出自江南。

江南的水哺育瞭如水的江南。江南,一曲永遠唱不完的歌,讓人細細地品味着她的如詩如畫和似水流年……

1.從全文看,江南的“水性”有哪些?它和江南有怎樣的關係?(4分)

2.作者列舉杜十娘和岳飛的事例,其作用有何異同?(5分)

3.“江南,一曲永遠唱不完的歌,讓人細細地品味着她的如詩如畫和似水流年……”結尾這句話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在全文結構上有什麼作用?(6分)

答案:

1.(1)柔弱秀美;(2)堅韌頑強;(3)秀慧智巧;(4)它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屬性。(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

2. 他們相同的作用就是展示了豐富的江南文化內涵和歷史的厚重感。不同點就是前者側重表現江南人的風情萬種,後者則重在表現江南人的堅韌頑強。

3.特點: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江南比作“永遠唱不完的歌”,突出了江南集秀美和壯美於一身的特點,深情地謳歌了江南美麗的風光和傑出的人物。(“比喻”的手法1分,比喻的解釋和作用2分。)作用:以“如詩如畫”總結全文,以“似水流年”呼應題目,強化熱愛江南的情感,突出謳歌江南的主題。(前兩點各1分,後兩點2分。如果抽象地答“畫龍點睛”“昇華主題”,答出兩點或兩點以上,給1分,答出一點,不給分。) 答案解析: 1.試題分析:注意把握文章中的一些關鍵語句:“老子的話,一語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與堅韌頑強的兩重性。江南是水鄉,千百年來,是水,滋養着江南的風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屬性。”“這堅韌與頑強的性情,也涵養了江南的風物和江南的人那種英豪之氣。”“說到江南的“水性”,還應該涵蓋她的秀慧與智巧。”由此可以看出江南的水性特點:柔弱秀美與堅韌頑強、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屬性、秀慧與智巧。

2.試題分析:先找出文中列舉的位置,再聯繫上下語境就可知它們的作用。文章是在說江南水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屬性時,列舉了這兩個事例。其一是在說明江南水性的柔弱秀美時列舉的,其二是說其堅韌頑強時列舉的。對此就可看出了其作用及其異同點。

3.試題分析:“如詩如畫似水流年”這是比喻,較爲簡單。至於說作用,它是文章的結尾,無非是和文章的標題、文章的主題、文章的上下文之間的關係:呼應題目,突出謳歌江南的主題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現手法的能力,能力層次爲C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