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所涉及的內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識體系中的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或某一知識點中的一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學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什麼樣的閱讀答案才能稱之爲好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篇1

懷念魯迅先生

林宇星

初識魯迅,是在初中課本的《故鄉》一文中,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戴着銀項圈在月光下刺猹的一幕像畫一樣刻在我的心裏,直到現在回憶起來仍然備感親切。那時學習的多是魯迅的散文,我讀到了一個漂泊的人對鄉土、對童年的追憶與依戀,烏篷船、羅漢豆、紙風箏、閏土,簡單隨意的筆調裏面流露出的是歲月流逝的依稀傷感,對物是人非的無可奈何。

繼而學習魯迅的雜文和小說,先生的雜文筆調素來犀利,那是一個“鐵屋子”裏“醒着的人”向世界發出的猛烈的吶喊。有人認爲他過於刻薄,可他的刻薄,是基於對羣衆的同情,對國運的擔憂,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和反抗。

“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校園裏流傳着的這句順口溜正反映了閱讀魯迅作品的尷尬現狀。對於很多人來說,魯迅似乎成了一個冰冷嚴肅的符號,是“孤憤、激昂、單槍匹馬、永遠翻着白眼”的戰士,有些人說魯迅的文章晦澀難懂、不好學,因此“魯迅過時了,不適合再放到中學課本中去”了。學者陳丹青就這樣說過:“魯迅的獨立精神與批判意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今天沒有人能夠學得了。如果要學非得有兩條以上的性命纔可以。”

設想一下,如果中國歷史的天空,從來沒有出現過像孔子、孟子、莊子、屈原、陶淵明、司馬遷、蘇軾、曹雪芹這樣的人,會是怎樣的情形呢?想必是一個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星、甚至連螢光都不存在的黑暗世界,自然,居於這樣黑暗世界的民族絕對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作爲一個優秀的民族,一定有支撐起民族骨架的靈魂。

偉大的魯迅,是我們民族之魂。如果沒有產生魯迅及其文風,黑暗的時代除了黑暗,將增加一個罪惡,那就是虛假。他正是以那樣的文風忠實暴露了那個時代的黑暗。反過來,現在讀林語堂,讀梁實秋,你還能想象就在如此雋永清淡的文字邊上,發生過“三·一八”血案,有過“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嗎?

讀魯迅,先生會告訴你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他會讓你明白該如何坦然面對人生的黑暗和挫折,如何學會堅韌和樂觀地生活,如何珍惜有限的生命;他可以讓你知道什麼是正義,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醜惡;他會讓你明白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

魯迅的文字,無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還是作品背後做人的真誠、對民生和社會的關注、對現代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都是常人或常文難以望其項背的。對於正處於世界觀形成階段的中學學子來說,這無異於一劑猛藥,雖然有些苦澀,卻是不可缺少的成長營養品。

回看我們的教育,孩子們不愛學魯迅的文章,是不是教育本身出了問題呢?如果一個學生一接觸魯迅的文章,就被老師要求記住裏面“描述了、揭露了、批判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東西,這樣學習魯迅,又怎能不產生逆反心理,又如何能理解先生博大的胸懷,從而完整地認識魯迅的作品呢?

郁達夫說:“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羣;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在先生誕辰一百三十週年之際,謹以此文,表達我對魯迅先生深深的懷念,願遠方的魯迅先生,一切安好。

(選自《羊城晚報》2011-09-30)

1.詞語理解。根據上下文,解釋文中兩個加點詞的意義。

(1)物是人非:

(2)望其項背:

(思路提示:從詞語本義出發,結合上下文理解解釋)

2.局部分析。少年閏土戴着銀項圈在月光下刺猹的形象,爲什麼會一直刻印在本文作者及許多讀者的心裏?

(思路提示:根據《故鄉》全文中閏土形象的前後對比分析。)

3.內容探究。爲什麼說,“偉大的魯迅,是我們民族之魂”?

(思路提示:從魯迅所處的時代及其魯迅的偉大貢獻方面來探究。)

4.感受延伸。除文章中所說的教育本身的問題之外,你認爲中學生不喜歡學魯迅文章的原因還有什麼?

(思路提示:根據自己及同學的學習實際,解答其原因。)

5.寫作拓展。學過不少魯迅文章,再讀了這篇文章後,你是不是對魯迅有了更多的了?請以“我眼中的魯迅”爲題,寫一篇作文。

《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1.(1)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文中用於表達魯迅回到故鄉後已經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感慨萬千。

(2)能夠望見他的頸項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趕得上或比得上。文中是說常人或常文難以趕得上或比得上魯迅文章的。

2.少年閏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英雄形象,與老年閏土木呆判若兩人,因而更能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3.魯迅對羣衆的同情,對國運的擔憂,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和反抗,是那個黑暗時代爲中華民族的復興發出的最猛烈的吶喊。因而,偉大的魯迅,是我們民族之魂。

4.示例:魯迅文章內容離現代社會時代較遠,文字隱晦難懂等,是現在中學生不喜歡學魯迅文章的主要原因。

5.略

《懷念魯迅先生》閱讀答案 篇2

①四十五年了,一個聲音站終留在我的耳邊:“忘記我。”聲音那樣溫和,那樣懇切。那樣熟悉,但它常常又是那樣嚴厲。我不知對自己說了多少次:“我決不忘記先生。”可是四十五年中間我究竟記住一些什麼事情?!

②四十五年前一個秋天的夜晚和一個秋天的清晨,在萬國殯儀館的靈堂裏。我靜靜地站在先生靈柩前,透過半截玻璃棺蓋,望着先生慈祥的面顏,緊閉的雙眼,濃黑的脣髭,先生好像在安睡。四周都是用鮮花扎的花圈和花籃,沒有一點干擾,先生睡在香花叢中。兩次我都注視了四五分鐘,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彷彿看見先生在微笑。我想,要是先生睜開眼睛坐起來又怎麼樣呢?我多麼希望先生活起來啊!

③我還記得在烏雲蓋天的日子,在人獸不分的日子。有人把魯迅先生奉爲神明,把他的片語隻字當成符咒;他的著作被人斷章取義、用來打人,他的名字給新出現的“戰友”、“知己”們作爲裝飾品。在香火燒得很旺,咒語念得很響的時候,我早已被打成“反動權威”,做了先生的“死敵”,連紀念先生的權利也給剝奪了。在作協分會的.草地上有一座先生的塑像。我經常在園子裏勞動,拔野草,通陰溝。一個窄小的“煤氣閘”充當我們的“牛棚”,六七名作家擠在一起寫“交代”。我有時寫不出什麼,就放下筆空想。我沒有權利拜神,可是我會想到我所接觸過的魯迅先生。在那個秋天的下午我向他告了別。我同七八千羣衆伴送他到墓地。在幕色蒼茫中我看見覆蓋着“民族魂”旗子的棺木下沉到墓穴裏。在“牛棚”的一個角落,我又看見了他。他並沒有改變。還是那樣一個和藹可親的小小老頭子,一個沒有派頭、沒有架子,沒有官氣的普通人。

④我想的還是從前的事情,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

⑤我當時不過是一個青年作家。我第一次編輯一套《文學叢刊》。向先生約稿,他一口答應。過兩天就叫人帶來口信,讓我把他正在寫作的短篇集《故事新編》收進去。《叢刊》第一集編成,出版社刊登廣告介紹內容,最後附帶一句:全書在春節前出齊。先生很快地把稿子送來了。他對人說:他們要趕時間,我不能耽誤他們(大意)。其實那只是草寫廣告的人的一句空話,連我也不曾注意到。這說明先生對任何工作都很認真負責。我不能不想到自己工作的草率和粗心。我下決心要向先生學習,才發現不論是看一份校樣,包封一本書刊,校閱一部文稿,編印一本畫冊,事無大小,不管是自己的事成者別人的事,先生一律認真對待,一絲不苟。他印書送人,自己設計封面。自己包封投郵,每一個過程都有他的心血。

⑥我開始寫作的時候,拿起筆並不感到它有多麼重,我寫只是爲了傾吐個人的愛憎。可是走上這個工作崗位,我才逐漸明白:用筆作戰不是簡單的事情。魯迅先生給我樹立了一個榜樣。我勉勵自己講真話,盧梭是我的第一個老師,但是幾十年中間用自己燃燒的心給我照亮道路的還是魯迅先生。我看得很清楚:在他,寫作和生活是一致的,作家和人是一致的。人品和文品是分不開的。他寫的全是講真話的書。他勇於解剖社會,更勇於解剖自己;他不怕承認錯誤,更不怕改正錯誤。人們說他的筆像刀一樣鋒利,但是他對年輕人卻懷着無限的好心。一位朋友在先生指導下編輯一份刊物,有一個時期遇到了困難,先生對他說:“看見你瘦下去,我很難過。”

⑦“忘記我!”這個熟悉的聲音又在我的耳邊響起來,我又想起四十五年前的那個夜晚和那個清晨,還有自己說了多少遍的表示決心的一句話。說是“決不忘記”,事實上我早已忘得乾乾淨淨了。但在靜寂的靈堂上對着先生的遺體表示的決心卻是抹不掉的。我有時感覺到聲音溫和。彷彿自己受到了鼓勵,我有時又感覺到聲音嚴厲,那就是我借用先生的解剖刀來解剖自己的靈魂了。

⑧二十五年前在上海遷葬先生的時候,我做過一個秋夜的夢,夢景至今十分鮮明。我看見先生的燃燒的心,我聽見火熱的語言:爲了真理,敢愛,教恨,敢說,敢做,敢追求……但當先生的言論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紀念被壟斷的時候,我有沒有站出來講過一句話?我被關在“牛棚”裏除了唯唯諾諾之外。敢於做過什麼事情?

⑨“忘記我!”經過四十五年的風風雨雨,我又回到了萬國殯儀館的靈堂。正因爲我又記起先生,我纔有勇氣活下去。正因爲我過去忘記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種種的不幸。我會牢牢記佳這個教訓。

⑩若干年來我聽見人們在議論:假如魯迅先生還活着……當然我們都希望先生活起來。每個人都希望先生成爲他心目中的那樣。但是先生始終是先生。

如果先生活着,他決不會放下他的“金不換”。他是一位作家,一位人民所愛戴的偉大的作家。

(有刪改)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採用第一人稱敘寫了“我”記憶中的魯迅先生的幾件小事,語言樸實無華,但情感充沛。

B.第⑧自然段將“我”和魯迅的行爲對比,一方面讚揚了魯迅先生,另一方面也體現出“我”勇於反思的精神。

C.魯迅要求“忘記我”,巴金表示“決不忘記”。儘管魯迅曾關照過他,但他最終還是背叛了魯迅。

D.第②自然段劃線句運用肖像描寫的手法展示了魯迅先生的遺容,傳神地勾勒出魯迅先生寧靜而安詳的樣貌。

8.請概括本文中魯迅先生的形象特點。(4分)

9.文中多次提到魯迅先生的遺言“忘記我”,有什麼作用?(4分)

答案

7.C “他最終還是背叛了魯迅”錯誤。從“借用先生的解剖刀來解剖自己的靈魂”“正因爲我又記起先生,我纔有勇氣活下去。正因爲我過去忘記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種種的不幸。我會牢牢記佳這個教訓”可知,作者“決不忘記”是爲了記住魯迅先生的精神。

8.①和藹可親的小小老頭子,普通人;②關愛青年;③做人處事認真負責;④追求真理(講真話),言行一致。

9.①魯迅先生希望被忘記,是因爲他不願意死後被“奉爲神明”,著作被人利用;同時他也期待新人應有新的生活。②體現了巴金對魯迅深切的懷念和自責。③前後照應,使文章渾然一體,強化文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