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離不開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還在爲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1

李生論善學者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①改之乎?不然,迨②年事蹉跎③,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註釋】①盍:通“何”,爲何,爲什麼。②迨:貽誤,耽誤。③蹉跎:虛度光陰。

9. 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或謂君不善學( ) ②王生驚覺( )

10. 選出對文中句子翻譯最準確的一項( )。(3分)

A.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大概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卻只有志向但不去思考

B.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王生(雖然)更加惱恨,(但)不應該馬上就走啊。

C.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學習的最大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感到滿足的,你爲什麼不改正呢

D. 雖欲改勵,恐不及矣:雖然想改過自勉,但恐怕也趕不上了。

11. 王生的態度剛開始是怎樣的?後來爲何有這樣的轉變?(4分)

答案解析:

9.有人 覺醒,醒悟

10.C

11.答:王生剛開始是發怒不接受別人的勸告,但後來李生誠懇的態度和中肯的勸說讓他看到自己的不足,才心悅誠服的接受勸導。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2

類文閱讀。

【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節選)

【乙】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②五日,李生故③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④,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日:“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⑤。”(《李生論善學》)

【註釋】①志:記。②居:過了。③故:特地。④蹉跎:光陰消逝。⑤昭炯戒:展示明顯的警戒。

1.寫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1)不亦說乎____________

(2)李生說之日_____________

(3)學而不厭____________

(4)王生益慍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的“之”與“前人之述備矣”中的“之”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學而時習之

B.學者之大忌

C.擇善而從之

D.是以謂之“文”也

3.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學而/不思則罔

B.可以爲師/矣

C.蓋/學貴善思

D.請銘之坐/右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這兩篇文章都講到了一個共同的話題,即學習方法。那麼孔子和李生都認爲什麼樣的人才是“善學者”?(用原文中的詞語回答)這對我們又有怎樣的啓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同“悅”,愉快,高興

(2)勸說

(3)滿足

(4)惱恨,怨恨

2.B

3.C

4.(1)只知道學習卻不知道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卻不知道學習,就會有疑惑。

(2)善於學習的人不認爲向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請教是羞恥的事情,選擇別人的長處來學習,希望聽到真理啊!

5.善學者:①學貴善思。②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

啓發(示例):有位哲人說過,“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確,好問善思、取長補短,都是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纔是學有成就的關鍵。(意思對即可)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3

李生論善學者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餘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1.給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並釋義。

(1)吾悉能志之( )_________________

(2)李生說之曰( )_________________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見

3.翻譯句子。

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與“李生故尋王生”一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言欲亡

C.故爲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

5.李生認爲怎樣纔是“善學者”?(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zhì,遁“識”;記。(2)shuì,勸說。

2.B

3.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他們的好處而學習,是希望聽到真理啊!

4.D

5.①學貴善思;②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4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①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②能識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識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③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冀聞道也。……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④改之乎?不然,迨⑤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⑥炯戒⑦。”

【注】:①或:有人。 ②悉:全,都。 ③還:通“旋”,掉轉身。 ④盍:何。 ⑤迨:等到。

⑥昭:展示。 ⑦炯戒:明顯的警戒。

【小題1】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6分)

⑴解釋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思。(4分)

①或謂君不善學 ②王生不說

③王生益慍 ④餘不敏

⑵與所給例句中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例句:其友李生問之A.是吾劍之所從墜(《刻舟求劍》$ h: f, C6 O/ V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B N( Q4 h$ ^; C7 T& U* D ^C.方爲秋田之害(《以蟲治蟲》) ; V* a( H; D( D% K# TD.乃以瓦布之(《梵天寺木塔》). [1 c: F+ B: b- B, c! F; ?【小題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朗讀停頓。(2分)

君 但 識 之 而 不 思 之

【小題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⑴凡師之所言,吾悉能識之,是不亦善學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素湍綠潭,迴清倒影。(《三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結合課文,說說李生認爲什麼樣的人才是善學者?(可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這對我們又有

怎樣的啓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題1】(1)①說;②同“悅”,愉快,高興;③惱恨、怨恨;④聰明 (2)D

【小題2】.君 ∕ 但 識 之 ∕ 而 不 思 之

【小題3】(1)凡是老師說的話,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2)略

【小題4】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等(答對一點即給1分);啓發: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纔是學有成就的關鍵。(意思達到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謂、慍”意思都是固定的,記住便可做答。“說”是重點的通假字。“敏”是古今異義字,此句中應譯爲“聰明”。選擇題中的“之”在題幹中爲代詞用法,只有D中的“之”是代詞,所以是相同的。A、B中的“之”無義,C中的.譯爲“的”,助詞用法。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字詞的意思的能力。

點評:文言詞語,包括實詞和虛詞兩類。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據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爲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當然仍以課文下面的註解爲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並做到重點突破,對於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

【小題2】試題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據語意將其劃分停頓。“君”是主語,應停頓,“而”錶轉折,所以前後的語意要停頓。即應爲“君 ∕ 但 識 之 ∕ 而 不 思 之”。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理解和誦讀能力。

點評:劃分停頓首先要整體理解句子,然後根據句意把句子有機的分開,注意詞語不能斷開。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詞有“是”“迴清倒影”等。“是”在文言文中一般是代詞用法,在此句中應譯爲“這”,“迴清倒影”中的“回”和“倒”都要解釋爲動詞用法,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語句的翻譯能力。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語句的翻譯一般有兩種方法,直譯和意譯,中考時常採用直譯。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的意思必須要呈現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當然課外的文言語句翻譯時,放到語境中,根據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一種較好的方法。

【小題4】試題分析:"可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那麼我們在原文中尋找,從前向後讀,可見“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識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冀聞道也”,根據這些語句不難提取出答案。對我們的啓發是學習要善於思考,學習要注意方法,要勇於向別人請教等等。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提取資訊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點評:從文中提取資訊,一定要找準範圍,然後從前向後找尋完整.啓示一定結合語句的意思及文章的內容主旨來回答,注意找到最爲明顯的,最主要的寫出來。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5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閱讀訓練】

1.給下列句中加點的離注音並釋義。

①吾悉能志之 音 義

②李生說之曰 音 義

③不應而還 音 義

④迨年事蹉跎 音 義

2.與“河曲智叟亡以應”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王生不說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見

3.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

4.選出與“李生故尋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

A.公問其故 B.廣故數言欲亡 C.故爲之說 D.桓侯故使人問之

5.李生認爲怎樣纔是“善學者”?(用原文回答)

【參考譯文和答案】

【譯文】

王生愛好學習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根據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恨,不理睬李生,轉身就跑。

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支,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哪裏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呢?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沒有超過自己滿足,你爲什麼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今天才知道你說得對。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1.①zhì;同“識”記 ②shuì;勸說 ③xuán;同“旋”,轉身 ④cuō tuó光陰消逝 2.D. 3.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希望聽到真理啊! 4.C 5.要點:①學貴善思 ②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6

李生論善學

王生好學而不得發。其友李生問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餘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何以謂之善學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B.或謂君不善學,信乎?

信義著於四海

C.吾悉能志之

志慮忠純

D.王生不說

詣太守,說如此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友李生問曰中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分)

A.而計其長曾不盈存(《核舟記》)

B.其岸勢犬牙差互(《小石潭記》)

C.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將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句3分)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十則》)

譯文: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譯文: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劌論戰》)

譯文:

參考答案:

5.A【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的掌握情況,難度較大。A選項中的善均爲擅長之意;B選項中的信分別意爲真、確實和誠信;C選項中的志分別意爲通‘記’,記住和志向;D選項中的說分別爲能‘悅’,高興和陳述。

6.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其的用法,難度中等。其友李生問曰中的其字爲代詞,意爲他的,A、B、D選項中的其均爲此意,只有C項中的其是語氣副詞,起加強證據的作用,在本句中可翻譯爲 一定 務必等。

7.(1)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2)現在逃跑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我們)爲國事而死,呆以嗎?

(3)(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7

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這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心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射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吾悉能志之( ) 2)李生說之曰 ( )

【小題2】文章畫線句沒有標點符號,請用“/”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的地方。(3分)

不 然 迨 年 事 蹉 跎 雖 欲 改 勵 恐 不 及 矣

【小題3】王生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小題4】李生認爲怎樣纔是“善學者”?( 3分)

答案

【小題1】①通“識”,記 ②勸說

【小題1】不 然|迨 年 事 蹉 跎 |雖 欲 改 勵|恐 不 及 矣(一處1分,多畫少畫也扣分)

【小題1】知錯能改,能對自己的所作所爲進行反省的一個人。(一點1分,2分)

【小題1】學貴善思;不恥不問;擇善而從之。(每一點1分,3分)

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認知能力。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有時還要注意加點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1】本題考查劃分句子節奏的能力。劃分節奏時遵循節奏和意思原則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結合文章對“王生”的描寫來其人物形象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來分析怎樣纔是“善學者”即可。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8

李生論善學

王生好學而不得發。其友李生問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

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餘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何以謂之善學也 京中有善口技者

B.或謂君不善學,信乎? 信義著於四海

C.吾悉能志之 志慮忠純

D.王生不說 詣太守,說如此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友李生問曰中的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而計其長曾不盈存(《核舟記》)

B.其岸勢犬牙差互(《小石潭記》)

C.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D.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7.將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句3分)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十則》)

譯文: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涉世家》)

譯文: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劌論戰》)

譯文:

參考答案:

5.A【解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的掌握情況,難度較大。A選項中的善均爲擅長之意;B選項中的信分別意爲真、確實和誠信;C選項中的志分別意爲通記,記住和志向;D選項中的說分別爲能悅,高興和陳述。

6.C【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其的用法,難度中等。其友李生問曰中的其字爲代詞,意爲他的,A、B、D選項中的其均爲此意,只有C項中的其是語氣副詞,起加強證據的作用,在本句中可翻譯爲 一定 務必等。

7.(1)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一樣,看見不賢的人就應該反省自己有沒有和他相似的毛病)。

(2)現在逃跑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我們)爲國事而死,呆以嗎?

(3)(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附文言譯文】

王生好學,但沒有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對此感到)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一無所得,學習重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憑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火,不對李生的話做任何應答,轉身就走了。

過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學習別人好的地方,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開,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難道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嗎?學習最忌諱的事,沒有超過滿足於自己所學的知識的,你爲什麼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貽誤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這才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現在才知道你說得對。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作醒目的警戒。

《李生論善學》閱讀答案9

劉行本進諫

隋主嘗怒①一郎②,於廷前笞之。諫議大夫劉行本進曰:“此人素清,其過又小,願少③寬之。”帝不顧。行本於是正當帝前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臣左右,臣言若是,陛下安得不聽?若非,當致之於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因置笏④於地而退。帝斂容謝之,遂原所笞者。

(選自《資治通鑑》)

【註釋】①怒:責備。 ②郎:官職。一郎:一位官員。③少:稍微。④笏:笏板,古代官員上朝時捧在面前,用於記錄向皇帝上奏的有關內容。

【文言常識】1、說“謝” 本文中“帝斂容謝之”句中的“謝”,在現代文中解釋爲“感謝”,但在文言文中一般作“道歉”解。“帝斂容謝之”當翻譯爲“皇帝收斂了怒容向他道歉”。又如“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唐雎不辱使命》)、“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2、話說“陛下” “陛下”指皇帝,這是多數人瞭解的。那麼爲什麼“陛下”可指代皇帝呢?“陛”是宮殿中的臺階,“陛下”本指宮殿中臺階下的侍從。在古代,臣下要進見皇帝,先得透過“陛下”的侍從通報,久而久之,人們不敢直呼皇帝,而把“陛下”作爲皇帝的代稱。

【譯文】隋朝皇帝曾經責備一個官員,在大殿之上鞭打他。諫議大夫劉行本上奏說:“這個人一向清廉,這次他的過錯又很小,希望您能稍微寬恕他。”皇帝不理睬他。劉行本在這個時候站在皇帝面前說:“陛下您不因爲我沒有才能,而把我放在在您的身邊,我說得如果對,陛下你怎麼能不聽呢?我說得如果錯,應該把我送到大理寺處置我。怎麼能輕視我而不理睬我呢?”於是把笏板扔在地上然後退下。皇帝收斂了容顏向他道歉,於是原諒了那個被鞭打的官員。

【閱讀訓練】

1、解釋:①笞 ②少 ③置 ④安得

2、翻譯:①此人素清,其過又小,願少寬之。②若非,當致之於理。豈得輕臣而不顧也?

3、“此人素清”中的“素”與下列句中( )句的“素”相同

A、素蟫灰絲 B、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C、可以調素琴 D、素不相識

【參考答案】

1、(1)鞭打 (2)稍微 (3)放 (4)怎麼可能

3、D

李生論善學者

【原文】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①走。居五日,李生故②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從,冀聞道也。餘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③,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餘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

【註釋】①還:同“旋”,掉轉身。②故:特意。③厭:滿足

【譯文】王生愛好學習而沒有掌握方法。他的朋友李生問他說:“有人說你不善於學習,是真的嗎?”王生因此而不高興,說:“凡是老師所講的,我都能記住它,這不也是善於學習嗎?”李生勸他說:“孔子說過‘學習,但是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學習貴在善於思考,你只是記住老師講的知識,但不去思考,最終一定不會有什麼成就,憑什麼說你善於學習呢?”王生更惱火,不對李生的話做任何應答,轉身就走了。過了五天,李生特意找到王生,告訴他說:“那些善於學習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當成恥辱,選擇最好的人跟隨他學習,希望聽到真理啊!我的話還沒說完,你就變了臉色離開,幾乎要拒絕人千里之外,難道是善於學習的人所應該具有的(態度)嗎?學習的人最大的忌諱,就是沒有超過自己就滿足,你爲什麼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紀大了,虛度了歲月,即使想改過自勉,恐怕也來不及了!”王生聽完他的話,感到震驚,(醒悟過來,)道歉說:“我真不聰明,現在才知道你說得對。請允許我把你的話當作座右銘,用來展示明顯的警戒。”

閱讀訓練】

1、解釋:(1)志 (2)說 (3)逾 (4)盍 (5)迨

2、翻譯:(1)或謂君不善學,信乎?(2)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者從,冀聞道也。

3、上述選段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4、結合你的學習生活,談談應該如何做一個善學者。

【參考答案】

1、(1)同“識”,記 (2)勸說 (3)超過 (4)何不 (5)等到

3、闡明勤學苦練出人才的道理,勉勵人們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養。

4、要點提示:學貴善思;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