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吳祖強的音樂人生》閱讀答案

吳祖強在培養作曲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弟子們各有驕人的創作成績,大都已成爲國內外樂壇成就斐然的作曲家。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吳祖強的音樂人生》閱讀答案,更多熱點雜文閱讀歡迎訪問YJBYS文學網。

《吳祖強的音樂人生》閱讀答案

  吳祖強的音樂人生

吳祖強的名字,是和他令人稱羨的音樂學習經歷及他創作的優秀作品聯繫在一起的。新中國成立初期,剛從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畢業留校的25歲的青年教師吳祖強,在國家急需各方面進階專業人才的時候,有幸成爲新中國首批選派的三名音樂專業留學生之一前往前蘇聯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深造5年,獲“全優畢業證書”學成歸國。

他是入選“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中僅有的兩部舞劇音樂《魚美人》《紅色娘子軍》的作曲者之一及這兩部舞劇音樂整體設計的負責人和創作主持人。他創作的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及根據華彥鈞原曲改編的絃樂合奏《二泉映月》,問世30餘年來,已成爲中外不少著名樂團的保留曲目。他的許多作品,體現了他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在融匯東西方文化中發展的創作理念。這一理念,源於他對民族音樂文化遺產的熱愛和尊重,以及在藝術創新路徑上對“有中生無”觀念的倡導。另外,他還作有許多不同題材的.聲樂、室內樂、戲劇配樂和電影音樂作品,以及爲民族樂器演奏家移植改編供音樂會演奏的外國名曲。

這些不同體裁、不同形式的作品,以濃郁的民族風格、中西結合的表演形式、鮮明的藝術形象、清晰的結構層次、嚴謹的發展邏輯和詩情般的意境,表明這位成熟作曲家深厚的音樂功力和高超的藝術智慧。其中的優秀之作,已融入20世紀中國音樂的歷史文庫,不僅是音樂舞臺常演不衰的曲目,而且進入音樂藝術院校的教學園地,成爲表演專業的教材,或作曲教學中的範本,由此牢固地奠定了吳祖強在我國當代音樂創作領域的大家和名師地位。

對自己一生從事的“本職工作”,吳祖強寫道:“授課、作曲、寫文章就成爲我的業務活動的‘三個並舉’”。授課排在第一位,足可見教學工作在他全部業務活動中的重要地位。他從1947年入南京國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前身)起,可以說一生沒離開過自己的母校。儘管其間有幾次“上調”的機會,還有完全可預見的“仕途前程”,但他堅定地選擇了留在學校,且不脫離教學工作。

做這樣的選擇,一是個人的志向和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深厚感情,更主要的還是一種使命和責任。中華民族近百年來遭受帝國主義列強侵略、蹂躪,民衆在連年戰亂中流離失所。這段歷史,吳祖強自幼有深切體驗。他是在國家經濟極其困難,國際國內環境很不太平的條件下,派送出國留學的。他深知當年國家培養一個專業人才之不易,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以國家文化建設急需的業務專長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信念也因此從未動搖。直到現在,他仍爲自己是公派留學後一直堅持在教學崗位工作的屈指可數的作曲教師而感到慶幸!如果中途改行做了行政工作,就會少一個能培養出一兩代、甚至兩三代中國作曲家的優秀教師。

他憑藉自己深厚的專業積累,在結束兩年一輪大班課教學任務的同時,奇蹟般地完成了約25萬字,包括321箇中外作品譜例的《曲式與作品分析》書稿。此後,這本書作爲國內音樂藝術院校及師範院校音樂專業的主選教材,多次再版,成爲音樂專業出版物中少有的“暢銷書”,並獲“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還在臺北市公開出版發行。

近20多年來,吳祖強在培養作曲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弟子們各有驕人的創作成績,大都已成爲國內外樂壇成就斐然的作曲家。在作曲教學中,吳祖強十分重視學生全面的藝術素養和對傳統作曲技巧掌握的紮實基礎,嚴謹規範與開放相容並重,善於發現、保護、引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藝術個性,不以自己的藝術趣味和風格愛好去框衡學生,教學過程充滿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的氛圍,常常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迄今,他在中央音樂學院(從南京時期算起)學習、工作、生活已整整60個春秋。對哺育他成長的母校,他懷有兒女對父母般最真切、最深厚的愛和感激!最讓他珍視的,是他在 80歲的今天,仍能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爲母校出力盡責!只要一提起他是中央音樂學院“年頭最老”的一批職工,他會感到無比的自豪!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本文圍繞吳祖強的音樂人生,寫了他學習音樂的經歷、優秀音樂作品創作的經歷以及工作的經歷等方面,爲我們刻畫了一位從教一生、踏樂而來的音樂泰斗形象。

B.吳祖強創作的《魚美人》《紅色娘子軍》《草原小姐妹》《二泉映月》等作品在世界樂壇上享有盛名,成爲中外許多樂團的保留曲目。

C.吳祖強的音樂創作有傳承,有融合,有創新,結構層次清晰,發展邏輯嚴謹,體現了他深厚的音樂功底和高超的藝術智慧。

D.作爲一名傑出的作曲家,吳祖強始終把作曲作爲他工作的第一要務,同時在教學、寫文章、管理等方面也能很好地兼顧。

E.吳祖強曾留學海外,學成歸國,報效祖國。有幾次放棄了“上調”的機會,錯過了許多美好的“仕途前程”,80高齡仍站在教學一線。

(2)吳祖強爲什麼堅定地選擇留在中央音樂學院,且不脫離教學工作?請結合文字簡要分析。(6分)

(3)哪些方面使吳祖強在教學中常常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請結合文字簡要概括。(6分)

(4)有人說,作爲一名傑出的音樂家,應該以創作出傑出的音樂作品而自豪,而吳祖強卻以自己是中央音樂學院“年頭最老”的職工而自豪。請結合文字並聯系現實談談你對“吳祖強的自豪”的理解。(8分)

答案:

(1)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E給1分;答B、D不給分。B、作品不都是吳祖強創作的,有改編的也有和他人合作的。D、原文表述爲把教學作爲第一要務。E、“錯過許多美好的‘仕途前程’”不夠準確。

(2)①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授課、作曲、寫文章是他業務的“三個並舉”,授課排在第一。②本人的志向和對中央音樂學院的深厚感情,使他無法割捨。③使命和責任。吳祖強是公派出國,有着強烈的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信念,所以不遺餘力地培養幾代音樂家。(6分)

(3)①創作基礎。他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又留學深造,學成歸國,奠定了深厚的音樂創作基礎。②創作經驗。他有豐富的創作經驗,並編寫教材,利於教學。 ③教學方法。他重視學生全面的藝術素養和對傳統作曲技巧掌握的紮實基礎,嚴謹規範與開放相容並重,不以自己的藝術趣味和風格愛好去框衡學生,教學過程充滿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的氛圍。(6分)

(4)吳祖強以自己是中央音樂學院“年頭最老”的職工而自豪,這是基於他對自己的使命和責任的認識。作爲由國家培養的音樂專業人才,他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於是他以國家文化建設急需的業務專長報效祖國、服務社會,並以堅持在教學崗位上而感到自豪。他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工作60餘載,極大地發揮了他的價值,讓他的所學及創作才能得到更大的發揮,正如袁隆平發現雜交水稻固然值得自豪,而帶出學生建立研究團隊,繼續科學事業,爲國家創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更值得自豪。(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