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談寫字的閱讀答案

社會組織複雜時,所有事業就得“分工”。任何一種工作,必需要鍥而不捨的從事多年,才能夠有點成就。當行與玩票,造詣分別顯然。

談寫字的閱讀答案

多數人若肯承認在藝術上分工的事實,那就好多了。不幸得很,中國多數人大都忽略了這種事實。都以爲一事精便百事精。尤其是藝術,社會上許多人到某一時都歡喜附庸風雅,從事藝術。唯其傾心藝術,影響所及恰好作成藝術進步的障礙,這個人若在社會又有地位,有勢力,且會招致藝術的墮落。最顯著的一例就是寫字。

寫字算不算得是藝術,本來是一個問題。但我們不妨從歷史來考察一下,看看寫字是不是可稱爲有藝術價值。就現存最古的甲骨文字看來,可知道當時文字製作者,在點線明朗悅目便於記憶外,已經注重到它個別與羣體的裝飾美或圖案美。到銅器文字,這種努力尤其顯然(商器文字如畫,周器文字極重組織)。此後大小篆的雄秀,秦權量文字的整肅,漢碑碣的繁複變化,從而節省爲章草,整齊成今隸,它那變革原因,雖重在講求便利,切合實用,然而也就始終有一種造形美的意識存在,因爲這種超實用的意識,浸潤流注,方促進其發展。我們若有了這點認識,就權且承認寫字是一種藝術,似乎算不得如何冒失了。

寫字的藝術價值成爲問題,倒恰好是文字被人承認爲藝術一部門之時。史稱熹平時蔡邕寫石經成功,立於太學門外,觀看的和摹寫的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到晉有王羲之作行草書,更奠定了字型在中國的藝術價值,不過同時也就凝固了文字藝術創造的精神。從此寫字重模仿,且漸重作者本人的事功,容易受人爲風氣所支配,在社會上它的地位與圖畫、音樂、雕刻比較起來,雖見得更貼近生活,切於應用,令人注意,但與純藝術也就越遠了。

字的藝術價值動搖,浮泛而無固定性,令人懷疑寫字是否藝術,另外有個原因,不在它的本身,卻在大多數人對於字的估價方法先有問題。一部分人把它和圖畫、音樂、雕刻比較,便見得一切藝術都有所謂創造性,唯獨寫字拘束性大,無創造性可言。並且單獨無道德或情感教化啓示力量,故輕視它。這種輕視無補於字的地位,自然也無害於字的藝術真價值。輕視它,不注意它,那就罷了。到記日用賬目或給什麼密友情人寫信時,這輕視它的人總依然不肯十分疏忽它,明白一個檔案看來順眼有助於目的的獲得。輕視字的藝術價值的人,其實不過是對於字的藝術效果要求太多而已。糟的倒是另外一種過分重視它而又莫名其妙的欣賞者。這種人對於字的本身美惡照例毫無理解,正因其無理解,便把字附上另外人事的媒介,間接給他一種價值觀。把字當成一種人格的象徵,一種權力的符咒;換言之,欣賞它只爲的是崇拜它。前年中國運故宮古物往倫敦展覽時,英國委員選畫的標準是見有乾隆皇帝題字的都一例帶走。中國委員當時以爲十分可笑。

其實中國藝術鑑賞者,何嘗不是同樣可笑。近年來南北美術展覽會裏,常常可以發現吳佩孚先生畫的竹子,馮玉祥先生寫的白話詩,注意的人可真不少。幾個比較風雅稍明繪事能塗抹兩下的朝野要人,把鬻畫作畫當成副業收入居然十分可觀。山東督辦張宗昌雖不識字,某藝術雜誌上還刊載過他一筆寫成的虎字!

書畫並列,尤其是寫字,彷彿更容易玩票,無怪乎遊山玩水時,每到一處名勝地方,當眼處總碰到一些名人題壁刻石。若無世俗對於這些名人的盲目崇拜,這些人一定羞於題壁刻石,把上好的一堵牆壁一塊石頭髒毀,來傷害遊人的眼目了。

所以說,“分工”應當是挽救這種藝術墮落可能辦法之一種。本來人人都有對於業餘興趣選擇的自由,藝術玩票實在還值得加以提倡。然而必需認識分工的事實,真的專家行家方有擡頭機會,這一門藝術也方有進步希望。

1937年4月(選自沈從文《龍鳳藝術》,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3年,有刪節)

12-13題爲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對於對各歷史時期字所具有的藝術價值的說法,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甲骨文字點線明朗,初具裝飾美或圖案美,但不便於記憶。

B.銅器文字更注重裝飾美或圖案美,或如畫,或重結構組織。

C.大小篆書的字型雄奇秀美,秦權量文字則體現爲整齊肅整。

D.漢代碑碣上的文字極其繁複但富於變化,以造形美爲目的。

E.章草筆劃簡省,今隸講究整齊,便利實用,而不重造形美。

13.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在藝術上想一事精便百事精是相當困難的,不專心從事一事難以有所成就。

B.即使是輕視寫字的藝術價值的人在生活實際中也會意識到寫字順眼的重要性。

C.吳佩孚、馮玉祥等雖是軍人出身,但畫的竹子、寫的白話詩同樣令人讚賞。

D.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藝術玩票亦無可厚非,但要正確區分對待。

14.作者爲什麼要討論寫字算不算得是藝術?(4分)

15.結合文中的觀點,談談你對下面沈從文先生這個“建議”的理解。(4分)

因此我想附帶一個建議,即盼望現代畫家再莫題跋。尤其是幾位歡喜題跋的畫家,題跋常破壞了畫的完美!

參考答案

125B、CA.甲骨文字便於記憶;D.漢代碑碣上的文字注意到造形美,但並非以之爲目的;E.“雖重在講求便利,切合實用,然而也就始終有一種造形美的意識存在,因爲這種超實用的意識,浸潤流注”,此句的意思是章草、今隸在“講求便利,切合實用”的同時,也注重“造形美”。133C文中舉“吳佩孚先生畫的竹子,馮玉祥先生寫的白話詩”常常出現在“近年來南北美術展覽會裏”,且“注意的人可真不少。”,並非對其表示讚賞,而是以此論證“中國藝術鑑賞者”也常是隻看是否名人,而不真正關注作品的藝術品質。

14.(4分)

作者認爲寫字本身因包含有超實用的美的意識而具有藝術價值,(1分)所以可視作一種藝術;但是因爲晉代以後,人們寫字偏重模仿,(1分)並逐漸將寫字者的名聲地位看得太重,以致脫離了藝術本身,(1分)這正是作者在本文所要批判的。(1分)

意思答對即可。

15.(4分)

作者認爲人往往只能精專於一個方面,(1分)既是畫家所長即爲作畫,而非寫字,那麼所寫的字可能反倒破壞了畫的完美;(1分)又或者因爲畫家有名望(1分)而隨意題跋,則更是功利性的行爲,(1分)是對藝術的破壞。

意思答對即可。

標籤:寫字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