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並使用閱讀答案,透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麼樣的閱讀答案纔是好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解釋加粗的詞語。

窺鏡: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

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對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讚美,鄒忌從“不自信”到“暮寢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樣的品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你有時也會遇到不切實際的讚美。請結合上文內容,說說你應當如何對待這種讚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照受矇蔽,這裏的意思是因受矇蔽而不明早晨

2.鄒忌身高八尺多,容貌俊美。

3.不盲目輕信,對別人的褒獎能理智判斷、冷靜思考,能正視自己。

4.示例:面對不切實際的讚美,我們要冷靜思考,實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2

閱讀下文,回答17—20題。(12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魏文侯)使樂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擊①。文侯問於羣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爲仁君?”文侯怒,任座趨④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曏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悅,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爲上客。(選自《資治通鑑》)

注:①擊:魏文侯的兒子。②何如主:怎樣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國大臣。④趨:快走。

17.解釋選文中加點的字詞。(2分)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過者

(3)不以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18.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曏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19、鄒忌善於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爲。(3分)

20.鄒忌和翟璜都是規勸自己的國君除弊,試對他們兩人的規勸方式進行比較。(3分)

(1)方式相同處:

(2)方式不同處: ;

參考答案:

17.⑴誠:確實,實在 ⑵面刺:當面指責 ⑶以:用、把、拿 ⑷反:同“返”,使……返回(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2分)

18.⑴由此看來,大王您受矇蔽很深啦。(未譯出“蔽”的被動用法扣1分)⑵剛纔(先前)任座的話很耿直(說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曏者”“直”“是以”爲得分點)(4分)

19、察納雅言(開張聖聽諮諏善道)(2分)

20.(3分)(1)同:語言委婉,講究技巧(意思對即可,1分) (2)異:鄒忌推己及人,用類比的方法規勸國君;翟璜先取悅國君,再從側面對其進行暗示。(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3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於巨,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羣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誹謗於朝市,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期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選自《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後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蟬而不顧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吳王曰:善哉!乃罷其兵。[注]①舍人:門客:指封建官僚貴族家裏養的幫閒或幫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輕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變着身子緊貼着樹枝。⑤務:一心,一定。

12、請從兩篇短文中各找出(歸納)一個成語。(2分)

13、與則懷丸操彈,遊於後園中加點字於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皆以置從美於徐公B、奉命於危難之間C、管夷吾舉幹士D、其不已也,告之於帝

14、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2分)(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2)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1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每小題3分)(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譯:(2)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後之有患也。譯:

16.請比較兩篇短文的相同點。(2分)(1)從進諫方式看,鄒忌與少孺子:(2)從進諫結果看,威王與吳王:

參考答案:

12.門庭若市或從諫如流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13B

14(1)當面指責(2)滿一年(一年也可)

15.(1)能夠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錯,並且傳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獎賞.(翻譯時大意得1分.謗譏聞譯對得1分)(2)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顧及後面的禍患。(翻譯時大意得1分,前顧譯對各1分)

16.(1)都採用設喻(類比、諷諫)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過失。(2)都能接受進諫,並付諸行動。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4

達州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19——23題。(12分)

【甲文】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文】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爲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出師表》)

19.用“/”標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頓。(僅標一處)(1分)

今齊地方千里

20.下列加點字詞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宮婦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橫柯上蔽,在晝猶昏

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D.孰視之,自以爲不如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1.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答:

(2)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2.【質疑探究】鄒忌和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勸諫他們的君主,他們希望達到的共同目的是什麼?然而他們勸諫的藝術各有不同,你認爲他們的不同表現在哪裏?。(3分)

答:

23.【遷移拓展】勸諫是一門藝術,魏徵以“載舟覆舟”勸諫唐太宗,實現了“貞觀之治”;曹劌用“取信於民”勸諫魯莊公,打贏了“長勺之戰”。因爲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爲了讓班主任恢復你們的這些課程,你準備和他(她)這樣說:(2分)

答:

答案:

19.(1分)今齊地/方千里

20.(2分)C

21.(4分)

(1)命令剛下達,羣臣都來進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

(2)皇宮中和朝廷中都是一個整體,提升、處分、表揚、批評、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題2分)

22.(3分)

第一問:都希望他們的君主能廣開言路,接受意見。(1分)

第二問:鄒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設喻,由己及君,現身說法,由家事到國事,以小見大,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1分)諸葛亮: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誘,諄諄告誡,不失人臣身份。(1分)

23.(2分)略。評分要點:注意稱謂、說話的語氣、分寸,符合情景內容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5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完成後面的題。(10分)

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窺鏡,謂其妻曰 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視之孰: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 蔽: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1)時時而間進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戰勝於朝廷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歸納第一、二段文字的大意。(2分)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4:按要求填空。(2分)

鄒忌的諷諫藝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貼切自然,入情入理,讓人聽得心悅誠服。

參考答案:

小題1:(1)觀看(2)仔細(3)偏愛(4)受矇蔽

小題2:(1)偶爾有人進諫。(2)在朝廷上戰勝別的國家。

小題3:(1)鄒忌與徐公比美以及鄒忌的冷靜思考(2)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小題4:把家事和國事緊密結合起來,以切身經歷設喻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6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鄒忌諷齊王納諫 ( )

②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 )

10.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駢死於槽櫪之間

B、暮 寢而思之 臣之妾畏臣

C、窺鏡而自視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D、皆以美於徐公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11.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譯文: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文:

12.鄒忌善於進諫,齊王虛心納諫。請借用《出師表》中一個四字詞語來概括齊王的行爲。(2分)

答:

13.假如你的同桌上課經常玩手機,既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又影響了別人的學習,請你借鑑鄒忌的諷諫技巧,說幾句話讓他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意見。(2分)

答:

答案:

9.①用委婉的語言勸告②當面指責

10.A

11.①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誰更漂亮

②我的妻子認爲我漂亮,是偏愛我。

12.“察納雅言”“諮諏善道”“開張聖聽”等,答對一個即可。

13.語氣委婉,措辭得體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7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3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呋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 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下列加橫線字意思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

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比得上) 門庭若市(如果)

B.我孰與城北徐公美(誰) 孰視之(仔細)

C.朝服衣冠(朝廷) 皆朝於齊(朝拜)

D.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漂亮、好看)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以……爲美)

2.用現代漢語翻譯句子。

(1)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別指出鄒忌和齊威王對齊國“戰勝於朝廷”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1)鄒忌又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

(2)滿一年之後,即使想進諫,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意近即可)

3.因爲齊國有鄒忌這樣有自知之明,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敢於進諫,善於進諫的忠臣;有齊威王這樣胸懷寬廣,虛心納諫,有富國強兵願望的英明君主,所以齊國能“戰勝於朝廷”。(意近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8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映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關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選出對加粗詞理解有誤的一項()

A.雖欲言,無可進者(雖:雖然)

B.皆以美於徐公(於:比)

C.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之:結構助詞的)

D.乃下令(乃:於是,就)

2.選出對加粗詞理解正確的一項()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麗)

B.時時而間進(間: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刺:諷刺)

D.聞寡人之耳者(聞:聽到)

3.將“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譯成現代漢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自然段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讚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________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寫鄒忌巧妙運用________的方法,諷諫齊王除“蔽”納諫。第三自然段寫齊王納諫及納諫的結果。

參考答案:

1.A

2.B

3.(鄒忌)仔細端詳他,自己覺得不如徐公美麗;再照鏡子看看自己,更覺得遠遠不如。(意對即可)

4.直言不易 設喻說理(類比說理)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9

閱讀甲乙兩則古文。完成16—19題。(共12分)

(甲)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呋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日:“吾孰與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日:“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景公好弋,使燭鄒主鳥(主管養鳥之事)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日:“燭鄒有罪三,請數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日:“可。”於是召而數之公前,日:“燭鄒,汝爲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以輕士,是罪三也。”數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日:“勿殺,寡人聞命矣。”

(《晏子諫殺燭鄒》)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思。(2分)

(1)孰視之,自以爲不如 (2)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3)汝爲吾君主鳥而亡之 (4)勿殺,寡人聞命矣

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

18.乙文中晏子想救燭鄒,卻先列數其罪,並“請殺之”。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請用甲文第二段中的一句話來回答。這種現象說明了什麼?(2分)

19.鄒忌、晏子進諫說理時,在方法上各有特色,請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6.(l) 仔細 (2) 受矇蔽 (3) 丟失(讓……逃跑) (4) 聽從,接受

(2分;答對2個得1分,答對4個得2分)

17.⑴我與城北徐公相比,哪一個更美?(2分)

(2)讓我們的君主因爲鳥的緣故而殺人,這是第二條罪狀。(2分)

1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分) 高壓、權力面前不敢說真話(或:說真話不容易;直言不易)

(1分,大意對即可)

19.鄒忌運用比喻論證的方法進諫齊王,含蓄委婉,讓對方易於接受自己的觀點或意見。晏子運用正話反說(以退爲進、反語、說反話),直接陳述利害,使景公明白後果的嚴重。(4分,特色各1分,分析各1分,意思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0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亍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誠___________

(2)臣之妻私臣 私___________

(3)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過___________

(4)時時而間進 間___________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

(1)皆以美於徐公。 於____________

(2)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於____________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選文中看,齊國能“戰勝於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請你從中概括出一條對我們的學習有指導意義的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確實,實在

(2)偏愛

(3)過失,過錯

(4)間或,偶然

2、(1)比

(2)在

3、命令剛下達,大臣們都來進言勸諫,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重點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

4、第一問:一是有鄒忌這樣的敢於直誄且善於勸諫妯忠臣,二是齊威王巷於採納羣盲。(意思對即可)

第二問答案示例:

(1)要虛心地向師長、同學徵求學習方面的意見。

(2)要虛長、同學提出的學習方面的批評和建議。

(3)在學習過程中要敢於挑戰權威,大膽質疑。

(4)要敢於、替幹指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言之成理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1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然後做題。(共l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毒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日:韓子盧①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圓者,海內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③,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廢於後,犬兔俱罷④,各死其處。田父⑤見而獲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⑥嘧其兵,弊其衆,臣恐強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⑦將休士也。

(節選自《戰國策·齊策》)

[註釋]①韓子盧:犬的名字。②東郭逡:兔的名字。③環山者三:繞着山跑了三圈。④罷:同疲,與前面的極和廢意思相同。⑤田父:農夫。⑥以頓:以同已;頓:困頓、疲弊。⑦謝:辭謝、辭退。

17.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2分)

(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2)天下之疾犬也( )

18.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

(2)犬兔俱罷,各死其處。

譯文:

19.甲乙兩文都是寫勸諫的,其勸諫的方法以及效果上有何差異?(4分)

參考答案:

17.(1)確實、的確 (2)快,急速(2分,每個l分)

18.(1)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錯並傳到我的耳朵裏的,可得下等獎賞。

(2)狗和兔子都疲憊到了極點,各自死在那個地方。(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譯正確,無語病即可)

19.二者使用勸諫方法的相同之處都使用了以事喻理(或借事說理)的方法。不同之處是鄒忌以身邊事說理,真實可信;淳于髡以故事喻理,生動形象。(2分)齊威王意識到自身問題後欣然納諫並主動改變自己的做法;齊王因懼怕後果而被動放棄原有打算。(2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2

(一)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趙簡子出畋①,命鄭龍射野人②,“使毋驚吾鳥。”龍曰:“吾先君晉文公伐③衛,不戮④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殺良民,是⑤虎狼也。”簡子曰:“人畋得獸,我畋得士。故緣木⑥愈高者愈懼,人爵⑦愈貴者愈危,可不慎乎!”

(選自《金樓子·鄭龍諫勿傷百姓》)

【注】①畋(tián):打獵。②野人:農夫。③伐:攻打。④戮:殺戮。⑤是:這是。⑥緣木:爬樹。⑦爵:爵位。

1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 (2)今齊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故緣木愈高者愈懼

16.翻譯下面句子。(2分)

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

17.齊國能“戰勝於朝廷”的原因是什麼?(2分)

18.同樣是“諫”,鄒忌和鄭龍採用了什麼不同的方法?(2分)

閱讀杜甫的《望嶽》,完成19~20題。(4分)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

19.詩歌所描寫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還是人爲美化的?你從哪句看出的? (2分)

20.展開聯想與想象,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所展現的畫面。(2分)

15.(4分)(1)偏愛 (2)土地方圓 (3)受矇蔽(4)因此,所以

16.(2分)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諫,宮門前庭院內像集市一樣。

17.(2分)有鄒忌這樣敢於進諫、善於進諫的臣民(1分);有齊威王這樣知錯就改、善於納諫的國君(1分)。

18.(2分)鄒忌用的是曲諫——委婉規勸;鄭龍用的是直諫——尖銳批評。(意思對即可)

19.(2分)自然造就 (1分),從“造化鍾神秀”可以看出(1分)。

20.(2分)山上雲霧繚繞,飄渺有若仙境,心胸爲之盪漾,睜大了眼睛,目不轉睛,注視着那些歸巢的鳥兒。(意思對即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3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鄭龍諫勿傷百姓

趙簡子①出畋,命鄭龍射野人②,“使毋驚吾鳥。”

龍曰:“吾先君晉文公③伐衛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殺良民,是虎狼也。”

簡子曰:“人畋得獸,我畋得士。故緣木愈高者愈懼,人爵愈貴者愈危,可不慎乎!(選自《金樓子》)

【注】①趙簡子:即趙鞅。春秋末年晉國正卿。 ②野人:農夫。 ③晉文公:即重耳。春秋時晉國國君。④衛:春秋時的衛國。

20、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黑體的字。(4分)

(1)鄒忌修八尺有餘( ) (2)王之蔽甚矣( )

(3)趙簡子出畋( ) (4)故緣木愈高者愈懼( )

21、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人爵愈貴者愈危。

22、齊國能“戰勝於朝廷”的原因是什麼?(2分)

23、同樣是“諫”,鄒忌和鄭龍採用了什麼不同的方法?(4分)

24、在生活中,你有時也會遇到不切實際的讚美。請結合上文內容說說你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讚美?(2分)

參考答案:

20、(1)長,身高(2)受矇蔽而不明(3)打獵(4)攀援、爬(樹) 21、(1)我的妻子認爲我比徐公美,是因爲偏愛我啊。(2)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險。22、鄒忌勸說齊王廣開言路,改良政治,齊王善於納諫從而使齊國內政修明,吸引各諸侯國前來朝見齊王。

23、鄒忌用的是曲諫——委婉規勸;鄭龍用的是直諫——尖銳批評。

24、面對不切實際的讚美,我們要冷靜思考,實事求是。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4

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小題1:對下面語句中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朝服衣冠,窺鏡(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C.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受矇蔽)D.能謗譏於市朝(譏諷.)

小題2:下面幾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1)時時而間進 (2)肉食者謀之,有何間焉、

B(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於徐公 (2)駢死於槽櫪之間

D(1)使燭鄒主鳥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小題3:下面對本文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本文第一段寫出了鄒忌頭腦冷靜,不爲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運用兩組排比句式增強了語勢,給人以無可辯駁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從側面表現鄒忌的精明能幹,具有治國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透過鄒忌暮寢而思之,悟出了人們由於種種原因,不會說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參考答案:

小題1:D

小題2:B

小題3:D

小題1:

試題分析:D中應是能謗譏於市朝(議論)。

小題2:

試題分析:B中二者都是果真;A:偶爾/參與;C:比/在;D:代詞/動詞,到、往

小題3:

試題分析:D中主旨是透過鄒忌暮寢而思之,悟出了人們由於種種原因,不會說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有誤,應是透過家事推及到國事,使齊王廣開言路,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比較閱讀答案15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戰國策》一書,是 時期由 (人名)編輯整理的。(1分)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修八尺有餘( ) ②孰視之 ( )

③私我也 ( ) ④今齊地方千里 ( )

3.鄒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於徐公。面對衆人不切實際的讚美之辭,他爲什麼能夠做到不受迷惑?(2分)

答:

4.文中齊威王的形象雖着墨不多,僅應答過程中的一個善字的語言描寫,便使威王的氣度、神韻盡現,這一善字表明瞭什麼意思?(2分)

答:

5.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憂,可見進諫並非易事,而鄒忌卻能讓齊威王欣然納諫,令人佩服。鄒忌的進諫頗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齊威王進諫的?(3分)

答:

參考答案:

1.西漢(或漢)劉向(每空0.5分)

2.①長,這裏指身高②通熟仔細③偏愛④方圓(每小題0.5分)

3.略。(圍繞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頭腦冷靜,客觀分析問題,善於觀察,勇於深思;實事求是;不偏聽偏信,能客觀冷靜地認識自己回答。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4.略。(圍繞接受,認同,讚賞,肯定;③意識到納諫或廣開言路的必要;④能認識到興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決心大回答。答出任意一點、意思對即可)

5.示例我: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喻國家大事,以小見大,自己及君,含蓄委婉。啓發國君意識到自己受了矇蔽,從而達到了進諫的目的。(圍繞設喻說理;類比推理;設喻;諷喻中任意一點展開回答。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