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窮》閱讀答案

我們也許在財富上很富裕,但在心裏生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光蛋”。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窮》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窮》閱讀答案

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窮

徐懷謙

從報上讀到一則《我們到底有多窮》的故事,講一個富翁帶自己的兒子去鄉村旅行,本意是想讓兒子看看農場的人有多窮而他們有多富。可是當他們離開的時候,兒子卻說:“我看到他們養了四條狗,而我們只養了一條;我們家有噴泉,他們家旁邊卻有一條沒有盡頭的小溪;我們家花園裏的燈貴得要死,但還是沒有他們家房頂上的星星好看;我們家的花園很大,但是他們家的後院大得能看到地平線--父親,原來我們這麼窮。”

我們得承認,這個富翁的兒子是很有智慧的。他能從常人以爲富裕的生活中發現貧窮而從常人以爲貧窮的生活中看到富足。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窮富是相對的,正如幸福感是相對的一樣。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富翁的兒子只說出了一半的真理。他只是來農場做短期旅行。如果要他在農場和城市之間選擇長期居住地的話,他最終選擇的可能還是城市。因爲即使城市再窮,城市仍具有購物方便、交通便利、文化生活豐富、醫療設施齊全等諸多有利條件,這正是很多人削尖了腦袋也要擠進大城市的原因所在。

我當然不是要比較城鄉的貧富差別,而是想提醒國人“我們到底有多窮”這句話所具有的現實意義。有的人可能會不屑地說:你這個論題本身就錯了,現在需要爭論的是“我們到底有多富”。是呀,媒體上已經報道了中國的億萬富翁有多少,百萬富翁有多少。最近的例子是有一名深圳的生意人報名參加明年的太空亞軌道飛行,光報名費就達百萬元。不管是透過合法的、非法的還是違法的途徑,中國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已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第一,中國到目前爲止,仍有數量龐大的貧困人口。窮到什麼程度?電視上說過一個小例子。有位城裏的學生寫信要“手拉手”的小夥伴給自己寄一張彩照過來。等啊等,好多天過去了,他終於等來了小夥伴的來信,不過裏面裝的是一張黑白照片。這位家住山溝的小夥伴在信中說,爲了照這張照片,他要翻山越嶺,走幾十裏的山路到縣城去拍照。第二,在物質文明大大豐富的今天,人們的精神文明沒有得到同步提高。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物質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貧兒。他們居華廈,食有魚,出有車,可以花上千元看一場明星演唱會,卻不肯爲希望工程捐一分錢;他們可以爲冬日都市裏的一隻流浪狗奔走相告,買狗糧,送狗衣,爭獻愛心,卻不肯爲身邊的一個流浪漢送去哪怕一件單衣;他們可以在賭場裏、在酒桌上揮金如土、通宵達旦,卻不肯拿出哪怕幾分鐘讀一本益智的書……在很多人身上,真的是“窮得只剩下錢了”。

在我看來,衡量一個社會的發展水平高低,物質的富裕與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看精神上是否富有。“我們到底有多窮”這句話的現實意義就在於,我們不僅要正視中國還有多少絕對貧困人口,而且要看到在少數富豪身上,在已經過上小康生活的那些人身上,爲什麼存在那麼嚴重的信仰危機、道德危機(包括誠信危機).前一種窮不可怕,我們可以透過發展經濟消滅之;後一種窮的可怕在於,打個比方,由綠洲變成沙漠容易,而由沙漠變回綠洲則難乎其難。美國牧師比徹說過這樣的話:“不要以爲生活是荷包滿滿,就會稱心如意。人的幸福主要取決於其性格……如果品位高雅,情感真摯,心境磊落,對有需要的人提供慈愛,並且慷慨濟助;如果以熱心公益之手從事於美化社會的事業,促使社會更加高尚,那麼富人才是快樂的。”

請人們學一學那個富翁的兒子吧,面對着小溪、星星和地平線,由衷地說一聲:“哦,原來我們這麼窮!”

閱讀題及答案

(1)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

C

A、《我們到底有多窮》這一故事告訴了我們,窮富和幸福感都是相對的,進而引出文章論題。

B、城裏的學生要“手拉手”的小夥伴寄彩照的例子表明我國目前部分地區貧窮的程度比較高。

C、深圳生意人報名參加太空亞軌道飛行的例子,諷刺了部分富人是“物質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赤貧兒”。

D、美國牧師比徹的話說明在物質富裕的同時,能夠爲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這樣的富人才是快樂的。

(2)徐懷謙先生認爲,當今社會那些只知道累積財富,卻對精神文明建設視而不見的富翁們“窮得只剩下錢”,下列材料不能支援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D

A、無知和富有在一起,就更加身份大跌了。--德國 叔本華

B、沒有錢是悲哀的事,但是金錢過剩則更加悲哀。--俄國 列夫•托爾斯泰

C、多餘的財富只能換取奢靡者的生活,而心靈的必需品是無需用錢購買的--美國 梭羅。

D、對知識的渴望如同對財富的追求,越追求,慾望就越強烈--德國 斯特恩

(3)“我們到底有多窮”這句話的現實意義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標籤: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