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閱讀答案

有月亮的晚上閱讀題及答案

【原文】

有月亮的晚上閱讀題及答案

有月亮的晚上

王連明

窗外有悄悄說話聲,嘁嘁喳喳。我故作嚴厲地大聲問:“誰呀?”說話聲頓止,突然又響起一陣鬨笑,接着是一羣人逃離時紛亂的腳步聲。山村裏,驚起幾聲響亮的犬吠。

我拿起書走出屋子。我知道,那是我的學生們,他們是來叫我去學校的。我們這裏是山地,學生居住分散,到學校要翻山、穿林、過河,走不少的路。爲了大家的安全,學校不讓學生晚上到校自習。但是,學生幾次向我提出,晚上要到學校做功課,並提出了許多理由:什麼家裏沒通電,一盞油燈一家人爭着用啦;什麼家裏人口多太吵,不安靜……好像不到學校就無法完成功課似的。見我還不同意,學生就提出了折中的辦法:沒有月亮的晚上在家做功課,有月亮的晚上,就到學校去。我仍不同意。其實,我不同意是出於個人的“私心雜念”。因爲,晚上是我唯一一點可供自己支配的業餘時間,我得充分利用這點時間,靜下心來讀讀寫寫。可是,到了有月亮的晚上,就有一羣羣學生來我家裏,他們問我在家幹啥?我說看書,他們就說:“那咱們趕快去學校吧,你看書,我們做功課,那多好!”我逗他們:“說說看,好在哪裏?”於是他們就笑,而且笑而不答。

學生這樣“煩我”,我不討厭,也不生氣,因爲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於是就腋下夾着兩本書,同學生們一起踏着月色去學校。深秋之時,夜涼如水,真有點兒“涼露霏霏沾衣”的感覺:長空裏,纖塵不染,圓圓的月亮很潔淨,掛在樹梢上,看上去溼漉漉的,彷彿清水剛剛洗過一樣,香盤河波光粼粼,如涌動着一河月亮。我們沿着長滿楊柳的河堤走着,時而走在樹影裏,時而走在月光下,這恰似走在“晚涼天淨月華開”的意境之中,學生們簇擁着我,蹦蹦跳跳,書包裏的鐵皮文具盒叮噹作響。他們大聲嚷,高聲笑,全然沒有了平時課堂上的拘謹,偶爾誰還“啊——嗬一”地喊一嗓子,肆意揮灑着心中的快樂。

一路歡樂一路歌,到了學校走進教室後,學生們的言行馬上收斂了。見我坐在桌前翻開書,他們便不再笑,一個個輕手輕腳坐到位子上。這時,一陣翻動文具的響聲之後,教室裏便漸漸安靜下來。他們開始做功課,女孩子的頭髮從耳邊垂下,遮住了半邊臉;男孩子的小眉頭一皺,一本正經的樣子,那天真、幼稚、純樸的神情很是悅目。有時候,有的學生偶然擡頭向前看,師生目光相遇,都相視一笑。有時有的學生會歪着頭,拿起橡皮,用誇張的動作擦本子,擦完了,又擡頭朝老師望一眼,嬌態可掬。看一會兒書,我站起來在教室裏巡視,並輕聲指點。發現有的學生寫得很快,字卻不工整,不用批評他,只要走到他身邊停一下。他寫字的速度就驟然放慢,字也馬上變得規矩起來。我剛一離開,背後就響起了輕輕的撕紙聲。不用問,他一定是重寫了。雙方誰也沒說一句話,但又分明是進行了一陣“對話”。有月光的晚上,窗子大開,夜風悄然潛入教室,能感觸到額際的髮絲在拂動。學生說得不錯,我看書,他們做功課,大家無言地相互守着,這樣的確很好。

但我是不會讓學生在學校待太長時間的,時間久了,他們的家長會惦記。只要功課一做完,馬上趕他們回家。學生說:“你不走,我們也不走。”我說你們先走吧,可以一邊走,一邊唱歌,我坐在教室裏聽你們唱,等聽不到你們的.歌聲時,我再走。終於大家快活地答應了。他們一出校門就唱起來,而且故意大聲唱。我想,他們一定是笑着唱的吧。山村的夜晚很寧靜,那歌聲,那夾帶着稚氣的童聲,顯得極爲清亮,且傳得很遠很遠。清脆的歌聲不時驚起此起彼伏的狗叫,靜寂的夜一下子被攪亂了,於是,喧鬧起來,生動起來。聽着學生們的歌聲,我能準確地判斷出哪幾個學生朝哪個方向分路了,進了哪道溝,上了哪條嶺……歌聲漸遠漸弱。終於完全消失,狗也不叫了,夜叉歸於寧靜,像攪動的水又重新平復了。這時,只有明亮的月光,默默地照着山野、村莊。那陣喧鬧,如幻覺一般,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發生過。

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

【問題】

1.通讀全文,文章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這篇文章中有多處對月亮的描寫,結合文章中心,說說這些描寫有何作用。

3.根據故事情節,文章可分爲四個部分,如果第一部分用“決定自習”概括,後面那三個該如何概括呢?

4.文章最後一段說:“那些有月亮的晚上,真美!”那麼,“有月亮的晚上”究竟美在何處?請結合文義回答。

5.文中第三段引用了描寫月亮的古詩,想一想,在你學過和讀過的古詩中有沒有描寫月亮的內容?如有,請寫出來。(不少於兩句)

【參考答案】

1.通篇流溢着作者對山村和學生的摯愛深情。

2.這些描寫渲染了寧靜柔和的氛圍,烘托了人物美好的心靈,起到了緊扣題目、照應文題,以景抒情、融情於景的作用。

3.後三部分可概括爲:自習路上,課堂自習,放學回家。

4.人美:純樸可愛的山村孩子和平凡可敬的山村老師;景美:山村寧靜柔和的月夜;情美:山村純潔質樸的師生情感。

5.略

標籤:閱讀 題及 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