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有關高中生物實驗專題測試題及答案

試題3.22W

=

有關高中生物實驗專題測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2011年濰坊測試)豬籠草是一種食蟲植物,爲了驗證豬籠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圖所示。經35 ℃水浴保溫一段時間後,③④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①②不加任何試劑,下列組合能達到目的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③和④

解析:①②不加任何試劑,能透過蛋白塊大小反映是否被消化,分泌液是否有蛋白酶。③④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分泌液無論有無蛋白酶,都會有紫色反應。

答案:A

2.(2010年高考課標全國理綜)若要在普通顯微鏡下觀察到質壁分離、RNA和脂肪,下列四組材料中應選擇的一組是( )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葉

B.天竺葵葉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蔥和花生子葉

D.天竺葵葉和紫色洋蔥

解析: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質壁分離所選擇的材料應爲成熟的植物組織細胞;觀察RNA和脂肪時均需對材料進行染色處理,取材時應選用白色或近於白色的組織,以免造成對實驗觀察效果的干擾,而且花生子葉中脂肪的含量較多,所以C選項正確。

答案:C

3.(2010年高考江蘇卷)根據下列相關實驗操作,預期結果合理的是( )

編號 實驗操作 預期結果

① 將洋蔥表皮分別置於0.2 g/mL和0.3 g/mL蔗糖溶液中,觀察並比較細胞質壁分離的情況 0.2 g/mL蔗糖溶液中洋蔥表皮細胞質壁分離現象更明顯

② 將豆腐分別置於10 ℃、20 ℃、30 ℃的環境中,觀察並比較毛黴生長的情況 在10 ℃環境中毛黴生長最好

③ 調查並比較同一地段甲區(腐殖質較豐富)和乙區(腐殖質不豐富)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 甲區土壤中小動物豐富度更高

④ 用兩種不同濃度2,4MD溶液分別處理月季插條形態學下端,觀察並比較扦插後的生根數 低濃度2,4MD處理的插條生根數總是更多

A.實驗① B.實驗②

C.實驗③ D.實驗④

解析:實驗①中,外界溶液的濃度越大,細胞失水的程度會越大,質壁分離現象會更明顯,實驗①錯;實驗②中毛黴生長時一般將溫度控制在15~18 ℃,實驗②錯;實驗③中腐殖質指已死的生物體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機物質,因此,甲區土壤中分解者的種類和數量較多,其中小動物的豐富度也就更高;實驗④中2,4MD溶液對植物的生長具有兩重性,但若兩種濃度均在低濃度範圍內,則濃度越低,生根數越少。

答案:C

4.(2011年福州一模) 洋蔥是常用的生物學實驗材料。下列以洋蔥爲實驗材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取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製成裝片,可用於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

B.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經處理後製成裝片,可用於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佈

C.取洋蔥鱗片葉的葉肉組織製成裝片,可用於觀察細胞中的葉綠體

D.洋蔥幼根經低溫誘導後製成裝片,可用於觀察細胞染色體數目的變異

解析:洋蔥磷片葉的葉肉中無葉綠體。

答案:C

5.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通常以標誌重捕法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羣的豐富度

B.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可用培養皿蓋住小燒杯以避免層析液揮發

C.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插條不能帶有芽與葉

D.以葡萄汁爲原料製作葡萄醋時,需要嚴格控制溶氧量,不能向發酵裝置通入(無菌)空氣

解析:土壤中小動物身體小,活動能力強,不易用標誌重捕法調查豐富度。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插條要帶有芽,易於成話。以葡萄汁爲原料製作葡萄醋時,醋酸菌是好氧菌,要不斷向發酵裝置通入(無菌)空氣。

答案:B

6.(2011年濰坊一模)下面有關生物學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 )

A.透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可檢測出鐮刀型細胞貧血症

B.酵母菌計數實驗中,先將酵母菌培養液滴於血球計數板中央,再蓋蓋玻片

C.將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用龍膽紫染色,可以觀察染色體的形態變化

D.土壤中小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可採用標誌重捕法調查物種豐富度

解析:光學顯微鏡可觀察到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患者的紅細胞呈鐮刀形。酵母菌計數實驗中,先蓋蓋玻片,再將酵母菌培養液滴於蓋玻片一側,使其滲入。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不能分裂,觀察不到染色體。土壤中小動物體型小且有較強的活動能力,不易捕捉和標記,不能採用標誌重捕法調查物種豐富度。

答案:A

7.(2011年煙臺一模)下面對高中生物有關實驗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將小麥發芽的種子研磨液置於試管中,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立即呈現磚紅色沉澱,說明發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性糖

B.用顯微鏡觀察小麥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可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圖像,從而判斷出每個細胞中有42條染色體

C.經鹼性染料染色的洋蔥表皮細胞,鏡檢時可看到每條染色體被染成深色

D.顯微鏡下觀察根尖的有絲分裂,在細胞呈正方形的區域易找到分裂期的細胞

解析: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性糖須水浴加熱。小麥根尖成熟區表皮細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染色體只有細胞分裂時才能觀察到,洋蔥表皮細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

答案:D

8.絲瓜的花是單性花。某同學用正常的絲瓜雌花驗證生長素的作用,他的設計是:在1號花開放前套上紙袋,花開後給雌蕊柱頭塗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在2號花開花後進行人工授粉。此設計的缺陷是( )

A.2號花未套紙袋

B.2號花未塗生長素

C.缺乏只作套袋處理的雌花

D.缺乏自然傳粉的雌花

解析:設計的缺陷是缺乏對照實驗。在實驗設計中,通常要設計對照組,透過干預或控制研究對象以消除或減少實驗誤差,鑑別實驗中的處理因素同非處理因素的差異。本實驗設計中1、2號均爲實驗組,缺乏只作套袋處理的雌花作1、2號的對照。

答案:C

二、非選擇題

9.(2010年高考安徽理綜)面對去冬今春我國西南部分地區嚴重旱情,生物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發現,摩西球囊黴菌可以與植物根系形成共生體,能提高幹旱條件下植物體內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增強抗旱性。請完成實驗設計,探究接種摩西球囊黴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牧草)的抗旱能力:

材料用具:紫花苜蓿幼苗,摩西球囊黴菌菌種,栽培土(經滅菌處理的田園土與河沙混合,體積比9∶1),大小一致的花盆……

方法步驟:(1)每個花盆中放置栽培土3 kg,並將花盆平均分成A、B兩組。

(2)A組各花盆中________,B組各花盆中________。

(3)將等數量的幼苗移栽於各花盆中,置於________條件下培養。

(4)6周後,________處理10 d,每天觀察、記錄並統計________。

結果預測與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爲實驗探究題。要探究接種摩西球囊黴菌後是否具有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需要設定對照實驗,實驗的自變量是摩西球囊黴菌的有無,因變量是植物體內活性氧的含量。在設計實驗時要注意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在實驗中的應用。

答案:(2)接種等量的摩西球囊黴菌菌種 不接種(或接種A組等量的經滅菌處理的摩西球囊黴菌菌種)

(3)相同且適宜

(4)乾旱(或停止澆灌) 紫花苜蓿死亡率(或存活率,或存活天數) 結果預測與分析:A組紫花苜蓿死亡率明顯低於B組。這可能是接種摩西球囊黴菌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或A組紫花苜蓿死亡率等於或高於B組。這可能是接種摩西球囊黴菌不能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能力)

10.(2010年高考浙江理綜)回答下列小題:

爲研究兔紅細胞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的形態變化,請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寫出實驗思路,設計記錄實驗結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並填入相應內容。

材料與用具:兔紅細胞稀釋液、質量分數爲1.5%的NaCl溶液、蒸餾水、試管、顯微鏡等。

(要求:答題時對NaCl溶液的具體配製、待觀察裝片的具體制作不作要求)

(1)實驗思路:

……

(2)設計一張表格,並將預期實驗結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該表中。

解析:(1)由題意知,要研究兔紅細胞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態變化,應先配製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Cl溶液,再用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Cl溶液分別處理兔紅細胞稀釋液,再在顯微鏡下觀察紅細胞形態的變化及數目。

(2)表格中應有一系列濃度梯度的NaCl溶液、細胞的形態變化及數目、預期實驗結果、原因分析等欄目設定,NaCl溶液濃度值可有不同,但需注意有梯度。

答案:(1)①配製質量分數由低到1.5%的NaCl溶液,分別等量加入各支試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兔紅細胞稀釋液,放置一定時間。

③取兔紅細胞稀釋液和上述試管中的紅細胞稀釋液製作裝片,用顯微鏡觀察並比較紅細胞形態的變化。

(2)不同濃度NaCl溶液對兔紅細胞形態的影響

NaCl溶液的濃度 紅細胞形態的變化 原因分析

低於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 體積變大甚至脹破 紅細胞吸水

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 形態未變 進出紅細胞的水分子數相等

高於一定濃度的NaCl溶液 皺縮,體積變小 紅細胞失水

11.(2010年高考江蘇卷)單細胞銅綠微囊藻大量繁殖可形成水華,受到廣泛關注。下面是有關銅綠微囊藻的研究,請回答問題:

(1)利用配製的X培養液培養銅綠微囊藻8 d,每天定時測定其細胞數量,發現銅綠微囊藻數量呈指數增長,短時間內產生大量個體,這是因爲銅綠微囊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2)某同學用X培養液培養銅綠微囊藻時,加入粉綠狐尾藻(一種高等水生植物),結果銅綠微囊藻生長受到明顯抑制,重要的原因是這兩種生物在利用_________等資源時存在顯著的競爭關係。

(3)也有人提出假設:粉綠狐尾藻能產生化學物質抑制銅綠微囊藻的生長。請利用下列實驗材料用具,完成實驗設計,探究該假設是否成立。

材料用具:銅綠微囊藻,粉綠狐尾藻,用於配製X培養液的各種無機鹽,500 mL錐形瓶,蒸餾水,顯微鏡,血球計數板,蓋玻片,玻璃缸,微孔濾膜(可以除菌)等。

實驗步驟:

①材料準備:在裝有7 000 mL蒸餾水的玻璃缸中種植一定數量且生長良好的粉綠狐尾藻,在適宜條件下培養8 d。準備接種用的銅綠微囊藻。

②培養液配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實驗分組:取錐形瓶6只,分爲兩組________。

④接種與培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觀察與統計:每天定時用血球計數板對6只錐形瓶內銅綠微囊藻細胞進行計數,計算平均值,比較兩組間的'差異。

(4)若(3)中假設成立,則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銅綠微囊藻在實驗培養條件下呈“J”型曲線增長,是因爲該生物具有單細胞、個體小、世代週期較短、無性繁殖等優勢;銅綠微囊藻與加入的粉綠狐尾藻構成競爭關係,因競爭陽光、氧氣、無機養料和二氧化碳等資源繁殖明顯受到抑制。在驗證粉綠狐尾藻能產生化學物質抑制銅綠微囊藻的生長實驗設計中,應注意實驗設計的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

答案:(1)個體小、世代週期短、無性生殖 (2)光照、無機營養、二氧化碳 (3)②用蒸餾水配製X培養液;用微孔濾膜過濾玻璃缸中的水,用濾液代替蒸餾水配製X培養液

③在對照組的3只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50 mL用蒸餾水配製的X培養液,在實驗組的3只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50 mL用濾液配製的X培養液 ④在6只錐形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銅綠微囊藻,並將上述培養瓶置於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培養8 d (4)對照組銅綠微囊藻呈指數增長,實驗組受抑制

12.

(2011年南通一調) 某生物實驗小組爲“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設計的如下實驗裝置。實驗中,先向氣球中加入10 mL酵母菌培養液,再向氣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氣,紮緊氣球,置於裝有20 ℃溫水的燒杯中。再將整個裝置置於20 ℃的恆溫水浴中,記錄實驗開始30 min後燒杯中液麪變化量。試回答:

(1)爲了消除各種環境因素的變化帶來的實驗誤差,應設計一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與上述裝置相比,不同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開始30 min後燒杯內液麪沒有發生變化,原因是________。如果要確認氣球內酵母菌有沒有進行無氧呼吸,可以檢測發酵液中是否含有________。

(3)若用上述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的適宜溫度,應作兩處調整,分別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檢測的指標是________。

解析:環境因素如溫度、壓強的變化也可能導致實驗誤差,應設計一對照實驗。對照實驗裝置與上述裝置相比,將氣球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換成加熱煮沸後冷卻的酵母菌培養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養液),觀察燒杯中液麪變化量。實驗開始30 min內,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氣與釋放的二氧化碳體積相等,燒杯內液麪沒有發生變化。無氧呼吸產生酒精,可透過檢測有無酒精確定酵母菌是否進行了無氧呼吸。若用上述實驗裝置探究酵母菌無氧呼吸的適宜溫度,酵母菌進行無氧呼吸,不能向氣球中注入氧氣;實驗變量(自變量)是不同的溫度,在不同的溫度無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體積不同,因此,反應變量(因變量)透過燒杯中液麪上升量表示。

答案:(1)將氣球中的酵母菌培養液換成加熱煮沸後冷卻的酵母菌培養液(或不含酵母菌的培養液) (2)酵母菌只進行了有氧呼吸 酒精 (3)①氣球中不注入氧氣 ②取若干相同裝置,並置於不同溫度的恆溫水浴鍋中 不同溫度下燒杯中液麪上升量

13.甲、乙、丙三位同學,圍繞酶的特性,設計瞭如下實驗,請運用你所學的知識,指出三位同學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修正方案

(示例:某同學做唾液澱粉酶水解澱粉的實驗:取一支試管,先加入2 mL澱粉糊,然後再加入1 mL唾液,放在水溫37 ℃的燒杯內,一段時間後,向試管內滴加2滴碘液,結果不變藍,說明唾液澱粉酶能夠水解澱粉。缺乏對照,應再取1支試管,加入1 mL蒸餾水代替唾液,其餘條件都相同,起對照作用)

(1)甲同學探究酶的高效性:取一支試管,加入2 mLH2O2,再加2滴新鮮土豆研磨液,觀察到產生大量氣泡,用帶火星的衛生香檢測,衛生香猛烈燃燒,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2)乙同學探究不同的酶其所需的pH條件不同:①取12支試管並編號1~12,各加入2 mL蛋清液,調節各試管的pH,分別等於1~12;②同時向12支試管內加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③放在37 ℃左右的大燒杯內一段時間;④用雙縮脲試劑檢驗試管中蛋白質的存在情況。

(3)丙同學探究溫度影響酶的活性:①取6支試管編號,A、A1、B、B1、C、C1。在6支試管中都加入等量的澱粉溶液和等量的澱粉酶溶液。②A、A1試管放入60 ℃水中,B、B1試管放入100 ℃水中,C、C1試管放入冰水中,維持5分鐘。③取出後各加入等量的碘液,觀察。

解析:實驗設計評價題通常是給一個或幾個實驗方案,這些方案不完整需要補充,或有幾項明顯的錯誤需指出並改正,或判斷實驗設計是否合適,這就需要應用評價標準進行評價,看其是否“科學合理、設計簡潔、效果明顯”等。運用已具備的生物知識或生物技能,確定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器材,擬定實驗步驟,記錄並處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現象,構思出解決問題的方案。(1)中明顯缺少對照實驗;(2)中則出現了兩個變量;(3)中實驗步驟敘述不清。

答案:(1)缺乏對照。應再取一支試管,滴加2滴FeCl3溶液,其餘條件都相同,觀察到產生的氣泡較少

(2)存在兩個變量。應在12支試管中,只加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再取12支試管,只加胰蛋白酶(胃蛋白酶)

(3)實驗步驟混亂。應①取6支試管編號,A、A1、B、B1、C、C1。在A、B、C試管中都加入等量的澱粉溶液,在A1、B1、C1試管中都加入等量的澱粉酶溶液。②A、A1試管放入60 ℃水中,B、B1試管放入100 ℃水中,C、C1試管放入冰水中,維持5分鐘。③分別將澱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溫度下的澱粉溶液中,搖勻後,維持各自溫度5分鐘

14.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下列實驗裝置進行相關實驗,研究下列有關問題。

Ⅰ.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的新陳代謝的影響(實驗裝置足以維持實驗過程中小鼠的生命活動,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氣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裝置放在適宜恆溫的環境中)。現有性別、日齡、大小相同的健康小鼠數只及有關的實驗材料,提供良好的飼養條件等。該組同學設計瞭如下的實驗方案:

步驟一:將小鼠隨機均分爲兩組,分別編號爲A組、B組;

步驟二:A組切除甲狀腺,B組不做處理,每天飼餵等量適量的飼料,連續飼養一段時間;

步驟三:將A、B兩組小鼠分別放入A、B兩瓶中,待小鼠安靜後塞緊膠塞,一段時間後記錄兩裝置中液滴的移動情況。

(1)該實驗設計的裝置有不當之處,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情況下加以修改。

(2)有同學提出該實驗確立的實驗變量不科學、不嚴謹,需加以改進,請在不增加實驗裝置的基礎上提出合理的改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預期最可能的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果用上述實驗裝置來探究酵母菌的呼吸類型,A、B兩瓶中分別放等量的酵母菌及15%的葡萄糖培養液。請預測與結論相符合的實驗現象並分析(2)的原因:

(1)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_______,B裝置中液滴________,說明酵母菌只進行有氧呼吸;

(2)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_______,B裝置中液滴________,說明酵母菌只進行無氧呼吸。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實驗現象是:A裝置中液滴________,B裝置中液滴________,說明酵母菌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答案:Ⅰ.(1)B廣口瓶中清水換爲NaOH溶液

(2)步驟二改爲“A組飼餵適量的甲狀腺激素製劑,B組飼餵等量的生理鹽水”(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3)原理是:甲狀腺激素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動物的耗氧量,透過上述實驗裝置在相同時間內耗氧量的變化來驗證甲狀腺激素的作用

(4)A管液滴向左移動刻度大於B管

Ⅱ.(1)左移 不移

(2)不移 右移

只進行無氧呼吸,不消耗氧氣但產生CO2

A中CO2被吸收,氣體量不變,故液滴不移;B中CO2不被吸收,氣體量增加,故液滴右移

(3)左移 右移

15.低溫和高溫會導致植物細胞的傷害,爲了探究高溫和低溫對小麥的傷害,請完成下列實驗設計方案並回答相關問題。

(1)實驗原理:

當植物組織受到不良,如高溫、低溫等的影響時,常能傷害原生質的結構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結果細胞內含物會有不同程度的外滲,使外部溶液的電導度增大,電導度的大小可以用電導儀進行檢測(電導儀非常靈敏,各種雜質以及溫度都會影響測量結果,從而帶來實驗誤差),透性變化愈大,表示受傷愈重,抗逆性愈弱。

(2)實驗材料:小麥幼苗

(3)儀器與藥品:電導儀、冰水、水浴鍋、燒杯、量筒、洗瓶、濾紙、蒸餾水

(4)分析變量:

自(實驗)變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反應)變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小麥幼苗30株,去除殘留胚乳,用蒸餾水反覆沖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隻小燒杯,分別加入20 mL蒸餾水,編號爲1、2、3、4號;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問題:

①實驗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殘留胚乳,並用蒸餾水沖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氣中的CO2會溶解於蒸餾水中,從而給實驗帶來誤差。在你設計的實驗中,爲了校正這種因素帶來的誤差,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有兩個對照實驗,即常溫下的實驗對照和只有蒸餾水的空白對照,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常溫下的實驗對照是爲了說明植物的傷害是由低溫和高溫引起的,排除其他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使實驗結論更科學。空白對照所起的作用是矯正結果,減小誤差。減小誤差的其他措施如實驗材料、實驗中用到的燒杯要反覆用蒸餾水沖洗;不能用手直接接觸小麥幼苗;設計空白對照等等。特別要強調的是,測電導度必須使每個實驗裝置都恢復到常溫進行。

答案:(4)溫度 外界溶液的電導度(或膜的透性) (5)第三步:每10株置於1、2、3號小燒杯中,4號作爲空白對照 第四步:1號小燒杯置於冰水水浴中;2號小燒杯置於室溫下;3號小燒杯置於45 ℃的恆溫水浴中 第五步:40分鐘後取出,並去除小燒杯中的幼苗,使小燒杯中的溶液恢復至室溫 第六步:用電導儀測量溶液的電導度,並記錄實驗結果 (6)①防止殘留胚乳及幼苗外雜質干擾實驗結果 ②設計了不放小麥幼苗的空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