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最苦與最樂》課文練習及答案

試題1.94W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過程中,閱讀理解的掌握突破是最難的一個環節,很多同學在考試中,閱讀理解都是失分最多的一個環節,所以想要提升語文學科成績,閱讀理解的提升和突破必不可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苦與最樂》課文練習及答案,歡迎大家瀏覽。

《最苦與最樂》課文練習及答案 篇1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貧嗎?不是;失意嗎?不是;老嗎?死嗎?都不是。我說人生最苦的事,莫苦於身上揹着一種未來的責任。人若能知足,雖貧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雖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難免的事,達觀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麼苦。獨是人在世間一天,便有一天應該做的事;該做的事沒有做完,便像是有幾千斤重擔子壓在肩頭,再苦是沒有的了。爲什麼呢?因爲受那良心責備不過,要逃躲也沒處逃躲呀。

答應人辦一件事沒有辦,欠了人的錢沒有還,受了人的恩惠沒有報答,得罪了人沒有賠禮,這就連空虛人的面也幾乎不敢見;縱然不見他的面,睡裏夢裏都像他的影子來纏着我。爲什麼呢?因爲覺得對不住他呀,因爲自己對於他的責任還沒有解除呀。不獨是對於一個人如此,就是對於家庭,對於社會,對於國家,乃至對於自己,都是如此。凡屬我受過他好處的人,我對於他便有了責任。凡屬我自己打定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現在的自己和將來的自己立了一種契約,便是自己對於自己加一層責任。有了這責任,那良心便時時刻刻監督在後頭。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夜裏頭便是過的苦痛日子。一生應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死也是帶着甘痛往墳墓裏去。這種苦痛卻比不得普通的貧、病、老、死,可以達觀排解得開。所以我說,人生沒有苦痛便罷;若有苦痛,當然沒有比這個更重了。

翻過來看,什麼事最快樂呢?自然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語亦說得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人到這個時候,那種輕鬆、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語形容。責任越重大,負責的日子越久長,到責任完了時,海闊天空,心安理得,那快樂還要加幾倍哩。大抵天下事,從苦中得來的樂,纔算是真樂。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這種苦樂循環,便是這有活力的人間一種趣味。卻是不盡責任,受良心責備,這些苦都是自己找來的。一翻過來,處處盡責任,便處處快樂;時時盡責任,便時進快樂。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說“無入而不自得”,正是這種作用。

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卻不然。責任是要解除了纔沒有,並不是卸了就沒有。人生若能永遠像三歲小孩子。本來沒有責任,那就本來沒有苦。到了長成,那責任自然壓在你頭上,如何能躲?不過有大小的分別罷了。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9、請從最後一段中找出與“快樂之權,操之在己”內涵相符的一句。

10、你認爲,文章最後所說的“卸卻”責任責任與“解除”責任有何不同?

(1)“卸卻”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

(2)“解除”責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字以內)

11、用精練的語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論點。(10字以內)

12、本文以“最苦與最樂”爲題,而不以“苦與樂”爲題,爲什麼?

13、讀完全文後,你對“責任”是怎樣看待的?

【參考答案】:

9.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是小快樂。

12、本文是從“最苦”和“最樂”兩個側面來談“人要盡責任”的道理,“苦與樂”與本文的主要內容“談責任”關係不大,所以,不以“苦與樂”爲題。

13、答案必須含有以下3個要點:(1)每一個人都有責任;(2)盡責任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內容;(3)盡責任,就會快樂,否則,就會陷入痛苦。

《最苦與最樂》課文練習及答案 篇2

一、字詞書寫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恩惠(_____)

纏着(_____)

契約(_____)

招lǎn(_____)

循環(_____)

xiè(_____)卻

監dū(____)

死而後yǐ(_____)

二、綜合性學習

將下列成語補充完整,並解釋其意義。

(1)如(釋)重負:

(2)任重(道)遠:

(3)悲天(憫)人:

(4)心安(理)得:

按要求修改下面的觀察日記

x月x日 星期三 小雨轉多雲

今天早晨,我在小區運動場玩,①忽然看到雙槓上掛着一幅蜘蛛網。②我以前從來沒見過這麼完整的蛛網。③仔細觀察後發現:它看上去像是一個自行車車輪,從“車輪”的中心伸出了許多細絲,我數了數,哇,有25條!它們又被一圈圈蛛絲連起來,就成了漂亮的網。④誰能說蜘蛛不是不厲害呢!

(1)第①句中量詞使用不當,應將“______”改爲“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囉嗦,應改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處標點不當,應將“___________改爲____________。

(4)第④句有語病,應改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選擇題

結合語境,將下列句子填入橫線處,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花兒賦予我們勇氣和力量,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讓我們做一朵花兒吧,無論是身處高山還是匍匐低谷,________;讓我們做一朵花兒吧,無論是晴空萬里還是烏雲密佈,________;讓我們做一朵花兒吧,無論是雍容華貴還是暗香浮動,________;讓我們做一朵花兒吧,無論是枝頭綻放還是凋謝飄零,________。

①都浸透着優雅與高潔的氣質

②都展示着昂揚與淡定的氣度

③都能無喜無憂,從容安然地面對

④都能寵辱不驚,恭敬自如地生活

A. ③④②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④③②①

四、綜合性學習

按要求填空。

(1)《最苦與最樂》選自《_____________》。梁啓超(作者)是近代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_____________。

(2)文章開頭連用四個_________句,作者這樣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語文實踐活動。

“曾子殺豬”的故事流傳千古。曾子的妻子準備去趕集,兒子在一旁哭鬧着也要一起去。妻子說:“你在家呆着,我回來了殺豬燒肉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後看見曾子正在磨刀準備殺豬。妻子馬上制止他說:“我只不過是哄哄小孩玩的。”曾子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齡小,不懂世事,處處學習父母的樣子。今天你欺騙他,是教他說謊話、欺騙別人。”妻子聽了很後悔,於是和曾子一起殺豬燒肉給孩子吃。

(1)讀了上面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請簡述出來。

(2)仔細觀察下面這幅漫畫,請介紹漫畫的畫面內容(不超過70字),並寫出漫畫的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課文首尾兩段,回答問題。

1.文章最後一段論述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後一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

3.“有人說:‘既然這苦是從負責任而生的,我若是將責任卸卻,豈不是就永遠沒有苦了嗎?’”這句話寫了有些人的反面意見,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4.作者認爲真正的痛苦源自什麼?你是怎樣看待“責任”的?

標籤:最樂 課文 最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