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高中歷史必修三月考試題及答案

試題2.2W

高中歷史必修三月考試題及答案

第Ⅰ卷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75分)

2、季路問事鬼神,(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這段材料反映了我國早期儒家思想( )

A.極力強調等級名分制度 B.密切關注社會現實人事

C.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積極宣傳樸素唯物主義

3、從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張“仁政”再到荀子強調“仁義”,儒家思想的早期發展始終貫穿的一條主線是( )

A.從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入手描繪設計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

B.統治者要“仁者,愛人”,被統治者要“克己,順服”

C.依靠禮儀法治的教化規範,把小人變成君子,凡人變成聖人

D.強調從“三綱五常”入手構建一個大一統的社會

4、“禮教始行,淵溯春秋,誰摯五常規倫理;儒風獨樹,麾開漢武,公憑三策正乾坤。”這副楹聯中的“公”是指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守仁

5、《漢書·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以教化爲大務”;“正法度之宜”等記載,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強調“春秋大一統” B.糅合了多學派思想

C.趨向“三教合一” D.背離了先秦傳統儒學

6、《春秋繁露》記載:“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故爲人主之道,莫明於在身之與天同者而用之”,這體現了哪一思想(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君權神授”,強化君主專制

C.“天人感應”,約束君主行爲 D.“春秋大一統”,加強中央集權

7、宋代,儒學家開始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人間的倫理綱常。這個新的角度是( )

A.從矛盾對立轉換出發B.從天人感應出發

C.從萬物本源出發 D.從人的本性出發

8、錢穆先生認爲:“朱子之所謂理,同時即兼包有倫理與科學之兩方面。”下列朱熹的觀點中最有可能體現“理”有“科學”之含義的是( )

A.“仁”是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B.透過“格物”獲得知識

C.“三綱五常”是道的價值內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9、王守仁在《傳習錄》中說:“知是心之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這一言論說明他( )

A主張“致良知”以成“聖賢”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揚“私慾之中,天理所寓” D認爲物質享受是“秉賦之自然”

10、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在清代被列爲禁 ,其主要原因是該書()

A.將人性與天理對立起來 B.質疑孔子的權威性

C.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擊君主專制制度

11、針對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在研究學問上的不足,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家提出了( )

A.工商皆本 B.格物致知 C.經世致用 D.發明本心

12、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經世致用,反對君主專制,這主要是基於他們( )

A.對先秦諸子學說的闡釋B.對宋明理學的批判與繼承

C.受西方啓蒙思想的啓發D.對現實政治與社會的叛逆

13、右圖爲我國月球探測工程標誌。該標誌的創作者用韻味十足的書法線條和帶有一定象形意味的腳丫,組合成“月”字,暗寓龍的傳人登月的夢想。請問該字屬於( )

A.甲骨文 B.篆書C.隸書 D.楷書

14、下列書法作品依次爲( )

A.隸書、楷書、草書、行書B.楷書、行書、草書、小篆

C.楷書、行書、草書、隸書D.行書、草書、小篆、隸書

15、下列有關漢字作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避免了方言的差異,有利於各地文化思想的交流

B.統一規範的字型,便利中央政府的管理,促進和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C.傳播保護了文化的傳承,形成了書法藝術,提高了中國人的審美修養

D.不利於白話文的推行,阻隔了現代文學的發展

16、在敦煌藝術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實的悲苦與無奈;隋唐時期的壁畫則更多地宣傳享受和娛樂,表現幸福與祥和;宋朝的壁畫中,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這種變化說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國化B.中外藝術的交融性C.藝術形式的多樣化D.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17、貴州黃平捲菸廠設計了集詩、書、畫於一體的古代詩人煙標,下列與該煙標命名理由不符合.的是( )

A.李白的詩充滿大膽的誇張和奇特的想象B.李白是追求理想的偉大浪漫主義詩人

C.杜甫贊其“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D.郭沫若贊其“世上瘡疾,詩中聖哲”

18、明清時期,像年畫、剪紙畫等大量百姓所喜聞樂見的東西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實用性,這主要是因爲 ()

A.白話文開始興起 B.理學興盛

C.市民階層逐漸壯大D.思想控制空前嚴密

19、法國著名的史學家、評論家丹納說:“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羣藝術家,必須正確地設想他們所屬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由此,反映兩宋時期社會風俗的作品的是

A.展子虔的《遊春圖》 B.顧愷之的《洛神賦圖》

C.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D.王冕的《墨梅》

20、鄭板橋讚美黃慎的繪畫說“愛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崖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處,更無真相有真魂。”這一評價反映黃慎的繪畫屬於( )

A.山水畫 B.寫意畫 C.宗教畫 D.風俗畫

21、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裏依次引用的文學形式分別是( )

A.楚辭、漢賦、唐詩 B.楚辭、唐詩、宋詞

C.宋詞、唐詩、楚辭 D.唐詩、宋詞、元曲

22、《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體現的忠義思想,明顯來自儒家思想中的( )

A.“仁政”學說 B.“天人感應”學說 C.宋明理學思想 D.“經世致用”思想

23、某天,臨上課時,同學甲說:“今天的風真大,天氣有點冷。”同學乙說:“今天的風涼爽,

好天氣。”他們的說法與誰的觀點相類似

A.泰勒斯B:普羅塔哥拉 C.蘇格拉底 D.柏拉圖

24、古希臘一位哲人說: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這位哲人是( )

A.柏拉圖 B.亞里士多德C.蘇格拉底 D.普羅塔哥拉

25、孔子和蘇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紀的東西方思想巨人,兩者思想的相同之處是

①重視道德的力量 ②肯定人的重要性 ③強調知識的作用 ④推崇君主權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第Ⅱ卷 (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3分,共25分)

26、儒家思想經歷了發展變化的過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

材料一 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爲天子者,宣視天爲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思想,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一思想的歷史影響。(4分)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是唐朝杜牧有感於南朝佛教興盛所作的一首詩

從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不安,士人對儒家思想產生懷疑,人們開始了對宗教的渴求

那個時候,從王公貴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紛紛皈依佛門,甚至連皇帝也“捨身”佛寺。

(2)據材料二說明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思想界的狀況。(2分)

材料三 陸九淵曾記述:“鵝湖之會,論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觀博覽而後歸之約;二陸(指陸九淵及兄陸九韶)之意欲先發明人之本心,而後使之博覽。朱以陸之教人爲太簡,陸以朱之教人爲支離。”

(3)據材料三概括朱熹和陸九淵的主要分歧。(2分)

(4)據上述內容,指出中國古代主流思想演變過程的特點及主流思想演變所反映的本質問題。(4分)

26、答案

(1)君權神授(2分)影響:有利於鞏固大一統國家和統治秩序,一定程度上限制君主權力過度膨脹。(2分)

(2)狀況:儒學思想受到懷疑;社會普遍崇信佛教。(2分)

(3)朱熹主張“先觀後悟”;陸九淵主張“先悟後觀”。(2分)

(4)特點:中國主流思想發展的過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學習的.過程。本質: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的需要。(4分)

27、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華文化史》(馮天瑜等著)認爲,中國傳統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伴隨着社會鉅變和經濟大發展表現爲“以民本思潮和專制主義爲兩翼的百家爭鳴和私學文化”;秦漢以後,因國家統一,政治穩定,生產發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強以及對外交往的擴大,使文化也定型爲“以儒學爲正宗,兼納百家,融匯釋道的帝國文化”;而“在商品經濟有較充分發育的基礎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葉以前的整個中國社會都相當幼弱”。

材料二 真要學美國人的作法,那就學學人家開放的心胸,不要守着自己家裏的幾個古董,把喜歡外來文化的人都斥爲崇洋媚 、食洋不化。在美國,如果一個學者着迷於中國文化,並大肆鼓吹中國文化高於美國文化,他往往受到非常大的尊重。這不是因爲別人同意他的觀點,而是人家珍惜對外來文化的熱情和研究。在中國,誰要說美國文化高於中國文化,你看看會引來多少唾罵?所謂“崇洋媚 ”,往往是盛世之兆。 ——薛涌《美國有國學嗎?》請回答:

(1)材料一中“私學文化”的興起與孔子哪一教育主張有關?又與其什麼思想相矛盾?由此你對孔子的思想有何看法?(3分)

(2)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你接觸到的“市民文化”可能有哪些?“帝國文化”的“定型”與“市民文化”的“幼弱”有何共同原因?(4分)

(3)據材料二概括中美兩國對外來文化的態度。就中國舉一例說明“崇洋媚 ”“往往是盛世之兆”。(4分)

(4)綜合上述材料,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文化的發展?(2分)

27、答案:

(1)有教無類;貴賤有序。(2分)孔子的主張既有進步性又有保守性。(3分)

(2)宋詞、話本、南戲、風俗畫、四大家書法。專制主義的強化;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思想控制的加強。(4分)

(3)美國承認、尊重外來文化;中國對外來文化存有排斥心理。(2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增強了綜合國力。(4分)

(4)政治、經濟的發展推動文化的發展,先進的文化可推動社會的進步;文化是在借鑑、融合中不斷髮展的;文化具有多樣性、民族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