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試題

對研究閱讀試題的現狀與改進命題策略的探討

試題1.44W

閱讀教學除了達成自身的教學目標外,還伴隨着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鞏固,滲透着在讀寫結合中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的功能。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起着“一體帶兩翼”的核心作用,它是語文教學的主體。閱讀試題的指導功能直接影響到教師閱讀教學行爲,乃至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效率。所以,研究閱讀試題的現狀與改進命題策略對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研究閱讀試題的現狀與改進命題策略的探討

一、閱讀試題的現狀分析

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試卷命題從價值取向、板塊組成、題型設計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尤其在體現人文關懷、體現語文綜合素養、體現教學開放性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突破。但由於受語文教學傳統觀念的影響,受語文試卷傳統命題觀念的影響,試卷命題還存在不少問題。

1.界限模糊,目的不明。

傳統語文試卷由基礎知識、閱讀、習作三個板塊組成。新課程實施後還應補充寫字、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等內容。從整體上來看,傳統的三大板塊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新課標要求補充的內容,不是原有的教材沒有,只不過強調、重視不夠,在試卷命題中完全可以把相關內容整合到三大板塊當中。但從對試卷調查分析統計發現,界限模糊,目的不明,還是目前試卷命題中的主要問題之一。表現在:一是閱讀試題中穿插了過多的基礎知識的考查題,如選擇正確的讀音,選擇正確的字詞,解釋詞語,用加點的詞語造句,在沒有標點的語句中加上標點,填寫關聯詞語等等。二是閱讀試題的重心向寫話習作偏離。如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歷對某句名言談理解,讀了課文或某段話後談感想,在文中空白處寫上自己理解的內容等等。儘管這類題目與閱讀理解有關,但主要還是在考查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類閱讀重心偏離的'試題容易把教師的閱讀教學和學生的閱讀行爲從“讀寫結合”偏向“寫話習作”。閱讀教學本身的大打折扣,導致閱讀教學的預期目標難以達成。有“爲他人作嫁衣裳”之嫌。

2.主觀感受,取向不準。

閱讀試題中出現發表自己主觀感受的題目,是近幾年來閱讀試題的一個亮點,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注重了學生閱讀的個性感受和體驗。但由於價值取向的問題,導致題目滑出了閱讀素養考查的範疇。偏向於表達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類型的試題,就是把它劃入寫作考查題型也不靠譜,因爲他們主要是針對問題發表議論,對小學生來說也不是要重點培養與他們能夠適應的寫作範疇。

3.比例失衡,重心偏離。

我國的語文課程是以閱讀爲核心,是以一篇篇課文爲主體的語文教材體系。語文課程以閱讀爲主體,試圖以強化閱讀教學來帶動和促進語文素養的整體提升。所以,語文教學中用時最多的是閱讀教學,差不多佔整個教學時間的70%以上。但多年來閱讀教學考覈在基礎知識、閱讀、寫作三大板塊中所佔比例又是最低,這是很不正常的,但已約定俗成,積重難返。當前普遍存在的學生閱讀能力差,閱讀興趣不濃,課外閱讀很有限與之是分不開的。

二、閱讀試題的目標分層

閱讀試題,既要儘量不重複對基礎知識內容的考查,又要回避閱讀試題重在考查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即,克服閱讀試題測試的並不是閱讀能力的現象。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解決的是教師命題時只憑經驗、憑直覺,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對閱讀理解題目命題缺乏必要的認識,各年級閱讀理解題目沒有梯度,缺乏層次感。其次,必須明確閱讀試題到底要考查學生的什麼能力。即,恢復閱讀試題要針對閱讀能力命題的本來面目。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PIRLS 和PISA兩項考試中評價閱讀能力的方法很有借鑑價值。PIRLS(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關注學生的四種閱讀能力:“一是關注並提取出明確陳述的資訊;二是進行直接推論;三是解釋並整合觀點和資訊;四是檢視並評價內容、語言和文字成分。”經過整合,閱讀試題大致分爲三類:獲取資訊、解釋文字、反思與評價。它們之間是一種遞進提升的關係,而在具體操作中又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目前的學段目標不確定,缺位與越位情況嚴重,在很大程度遏制閱讀能力提升的進程。學段目標不確定,缺位與越位並存早已到了非解決的地步。

三、閱讀試題的權重配置

“語文教學應着眼於閱讀能力的提升”,這是中國特色的母語教育政策,也是語文教學必須遵守的規律。假如閱讀試題的目標分層問題已經解決,那麼接下去就是閱讀能力各部分之間的權重的分配問題。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測試中的權重問題解決,是對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地位和作用的重新確認。所以,閱讀試題權重的分配,要從閱讀能力內部不同能力層次分配,和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兩方面齊抓共管。之所以會對閱讀試題命題提出討論和研究,是出於閱讀試題的情況最爲複雜、存在問題最多的現實而考慮的。一是在語文基礎知識、閱讀、寫作,還沒有拿出板塊權重科學配置方案的背景下,建議三至六年級閱讀考查權重幅度控制在20%~40%之間,視不同地區情況可作5%之內的調節,隨着年級的升高,幅度由低向高提升。二是閱讀試題類型的權重分配。首先,閱讀試題要指向閱讀能力檢測,因此,在試卷中還保留界線不是很清晰的基礎知識、寫作板塊的前提下,必須嚴格控制有關基礎知識與寫作的試題,確保閱讀能力考查的信度;其次,閱讀試題既應該朝向文字內容的理解,也應該適當朝向表達方式,因爲理解文字的表達方式畢竟是體現語文教學本體任務最主要的特徵,這樣可以確保閱讀能力考查的效度;再次,應該適當增加評價類試題的命題量,因爲這類試題最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最能考查出學生真實水平,這是新課標理念的集中表現,應該努力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小學語文試題形式僵化單一,內容刻板封閉早已成了語文教師議論的焦點。閱讀試題並不是閱讀問題存在的關鍵,閱讀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不一致性,是導致教學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如何使閱讀教學與新課程教學理念、與試題測試評價相一致,是閱讀教學試題命題需要攻克的重點。閱讀教學現狀的根本性改變需要閱讀試題命題導向性功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