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

                                  中央教科所所長 朱小蔓

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

 

   ●所幸和可以自我告慰的是,我每天還保持着讀書的習慣,那是早晨七點半到八點的半個小時以及晚上11點以後,也不過半個小時或許有時有一個小時。 

●人爲什麼要讀書,知識分子爲什麼渴求讀學術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認爲,是因爲學術精品中具有強大的文化的力量。我們爲什麼需要學術中文化的力量,是因爲人活着太需要支撐我們生命的東西,太需要爲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勵和依據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尋找自己爲人做事的原則、信念乃至方式。 

編者按:必須交代的背景是,這是朱小蔓博士一篇讓自己和聽衆都熱淚盈眶的講話。演講的現場,中央教科所的青年讀書會上,很多人都爲突如其來的熱淚感到了意外。這是追求的力量。“總有一種力量讓你淚流滿面”,《南方週末》上的這句話在很多時候都讓我們找到了溫暖的理由。我們應該認真地聽聽朱小蔓博士的這份感動。 

教育科學出版社一羣年輕人要在他們倡議下組成的中央教科所青年讀書會上亮相,開始第一次活動了。 

這個動議我從心裏贊同,兩個月前,我見到了他們的倡議書,因爲SARS的緣故,這個活動一直推遲到現在才能舉行。 

讀書對今天的青年人很重要,讀書對中央教科所的文化建設也很重要。我是懷着一定要建設一個好的央所文化,一定要帶出一支隊伍,培養出一批像樣年輕人(像我在南師大培養研究生的感覺那樣)的信念和熱望,期待着做好這件事的。我建議他們先讀教科社出的書,先讀自己編輯的書。我希望他們從編輯文字的機械和麻木(如果他們做編輯會變成那樣的一個不幸的話)中跳躍和超脫出來,像讀書人那樣,依然敏感、熱情、醉心於書的內容,文字的思想內涵和意趣,去領略其中文化的力量,感受與工作同在的讀書的快樂。 

讀書是快樂的,這種快樂是指情緒色調的積極意義上的,但它的表徵可能是多種多樣的情感,有好奇、如飢似渴,有興奮、一見如故的感覺,有心領神會的會心的愉悅、親切可人的溫馨,有理智在努力工作着的神情專注的意志(其實讀書的時候,也常常需要意志,大腦需要努力地、活躍地工作着),有釋疑解惑有如走進愈漸寬廣、敞亮的大道,當然有時也相當沉重,甚或是悲涼、無奈……林林總總,但這卻都是有助於人的精神成長的積極的情感。我常常想,人若沒有這五彩繽紛、波瀾起伏的情感體驗,生命是那樣乾枯、生活是那樣暗淡,而有着這些情感充盈的生命和生活是那樣讓人感到滿足、享受和嚮往。 

所幸和可以自我告慰的是,我每天還保持着讀書的習慣,那是早晨七點半到八點的半個小時以及晚上11點以後,也不過半個小時或許有時有一個小時。我從讀書中獲得的快慰,尤其是讓我可以從心理上滿足和平衡的是(這裏爲什麼要用平衡,就是說這一年我會有心理及情感上的不平衡),這一年我在一個新的工作崗位上由於工作的引發而讀了不少的書,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我們自己的教育科學出版社的書。對於教育科學出版社的書,我後悔以前知道和讀的太少了,現在才發現這裏有這麼多的好書。也許,這也是我奉調到中央教科所來工作感到不吃虧而有精神補償的主要理由之一。每過一段時間,教科社的人都會給我送一些書,我真的是充滿着感激,可總也讀不完,好多書或者是大部分書我根本沒有辦法讀完,哪怕是大略地讀。我在大學裏的辦法是,讓學生幫我讀。我們的博士生教學早已不再是老師講,學生聽了。我也在兩三年前就不再採用這種教學方式了,我們每次都是在一起進行專題式研討,圍繞一些議題談讀書體會。八個、十個或者是十來個學生,其實他們是在幫我、促進並推動我讀書。當然他們也是在爲自己讀書。讀書是博士生課程中最主要的課程內容與方式之一。那麼,到這裏來之後,誰又能幫我和推動我讀書呢?缺少了這些幫我和與我一起讀書並分享的年輕人,我常常覺得找不到感覺。所以,我特別希望中央教科所有個青年讀書會,我希望有人幫年紀大的、已經跟不上“讀圖時代”而屬於“書蟲時代”的那一代人讀書,幫幫我們這些在崗位上負荷很重、來不及讀更多的書的人。 

到中央教科所工作以來,在我所讀的幾十本書中讀得比較仔細的書主要有以下幾本:加拿大學者馬克思範梅南(MaxvanManen)的《教學機智--教育智學的意蘊》和《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胡克英教育文集》,加拿大變革理論研究專家邁克富蘭(MichaelFullan)的《變革的力量--透視教育變革》(這些天我們研究所大廳的電子顯示屏上的幾段話,就是我自己從這本書上選擇的,因爲我覺得那幾段話非常能夠表達我現在的心情和期望。我想讓全所的人每天都看見這幾段話,應該感謝教科所及出版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還有一本是r的《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演講》(其實,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跟蹤Boyer的思想,也一直很欣賞他的研究。他的那本《美國基礎學校》的小冊子,我記得曾先後買了五本,因爲這本書寫得太好了,我不斷推薦給學生讀。爲什麼對這幾本書讀得詳細一些或者說是讀進去了呢(讀書常常會看似在讀,其實未讀進去,或者看似讀進去了,但並沒有積澱下什麼而成爲進一步閱讀的“學習準備”和所謂的“認識的前理解”)? 

這四本書讀得效果比較好一些,總結一下有以下原因: 

對《胡克英教育文集》的閱讀是抱着對中央教科所前輩們的敬重之情,也是我到這裏工作之後,希望弘揚中央教科所前輩們的文化(胡克英先生等專家是中央教科所的驕傲)。我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先學文學專業,80年代中期轉學哲學-倫理學專業,80年代末期才轉入教育學專業。對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中央教科所及代表性專家未有謀面和深入瞭解他們的機會,故而有想要了解他們的好奇之心,當然,也是對呂(敬先)老、瞿(葆奎)老囑我寫一點感想的承諾和責任所使然。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則是一本現象哲學、現象學方法運用在教育中的典範。這本書寫得實在是太好了,我覺得所有的教師都可以讀,而且都讀得懂。1995年以來,我在幾輪博士生課程中都要講現象學,但那時能用於教育的比較集中的思想和案例並不多。讀了這本書,我對教育現象學有茅塞頓開之感。我想如果是早幾年讀,我的課就會比原來講的好得多。捧讀這本書是去年7月25日在懷柔參加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大學校長論壇”期間,白天開會,晚上座談,10點以後捧上帶去的這本書一氣看到凌晨兩點。8月份回南京,我在南師大道德教育研究所專業人員的會上及在實驗學校的中小學教師會上,都忍不住地向他們推薦、舉薦,並與他們分享讀這本書的體會。那種欣賞與興奮之情在當時情景中及在我此時此刻的回憶中都是難以忘懷的。 

《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是由於近二十年的情感教育研究之情結、研究興趣及這些年帶領博士生開發教師研究,尤其是研究體驗型教師、人文關懷型教師、創造型教師的需要。我從作者的這兩本書中獲得許多研究的靈感。 

《變革的力量--透視教育改革》是大約在2001年上半年首次讀到的。那時我被江蘇省教育學院校長培訓中心邀請爲全省“名校長”講一次課。邀請人沒有爲我限定題目,要我隨便講什麼都可以,思考之後,我決定將這本書的基本思想融入我的報告,並把其中一些精彩論述請學術祕書小吳做了powerpoint(幻燈片提要),那裏面最吸引我的是對於把握教育變革之複雜、之深刻、之巧妙的.思維方式。邁克富蘭認爲,校長及州一級官員對於一個國家的教育變革居於最關鍵的地位。我是帶着一種認同和欣賞這一思想的態度走上“名校長”講臺的。我講的第一段話是,因爲你們是“名校長”,我希望你們的學校與你們一樣有名,但不要爲名所累,所以我才介紹邁克富蘭所說的這段話,即變革中最主要的力量是校長。校長如果不從思想上變革,中國的學校教育就無法真正變革。我爲那次演講做了認真準備(我一般不做同一題目的演講,即便同一題目,我也絕不會重複自己,我必須重新顧及新的聽衆羣及本人當下的心境、興奮點和最適於引入的材料重新編織報告架構)。但那次演講比起先前的許多次演講來,並沒有達到我心目中的期望,也並沒有像其他大多數演講那樣讓我獲得成功的滿足。後來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名”校長們的期望值太高或者是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還停留在書齋學者的水平。也許是因爲我對學術理解的缺陷和生硬,影響了校長們對這些重要思想的興趣和認同。 

最近幾天,這本書一直是我桌邊放置的最主要的一本書,我不斷地想重讀它、咀嚼它、體悟它。因爲書中說的幾乎都是我這幾個月來日日夜夜、殫精竭慮、夢寐以求的中央教科所的變革藍圖。在這不平常的幾個月裏,央所的變革似乎就是我的生命,是我們(包括徐所長、田所長和其他許多人)全部情感起伏變幻的根系,是我自己到北京以後的生活意義,乃至遷徙北京得失成敗、尊嚴價值的標誌,是這一生活意義的開端和象徵。我太需要精神力量了!這本書表述的思維方式、觀念、原則,甚至技術和藝術性的奧妙,都是我智慧的源泉。我這時才更深切感覺到成年人(不在專門讀書期、研修期的人)讀書的強大動力和真正效力是在於工作的需要,是在以工作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同時也體現個人價值的真實需要之中。 

學者李小兵爲指導自己的兒子讀書而編輯了《文化的力量--影響人類的一百本書》。李小兵說,在家庭裏,他的任務是輔導兒子的教育啓蒙,所以,他必須爲兒子選擇書。由於這個需要,他找研究生幫他選了一百本書。他在這本書的序言中寫道:“在這種現代的、經濟的、數字化的、虛擬化了的世界中,我們中的一些人,的的確確體會到了一種‘贏得了天空,失去了大地’的感覺。哲人所說的人類最美好的,應當經歷的審美的、道德的、超越的三種生活方式,我們已經很難再體味箇中的韻味了。”讀這段話時,我暗自慶幸,我迄今尚沒有丟棄這幾類感受,我時時還在被這類情感涌動着,不斷在感動、鼓舞和支援着自己,也可能會以這類情感感動和鼓舞着我的一些同事們。也許正是由於自己迄今不能很好地操作電腦(其實,我也曾試圖去練習,但我迄今還無法在那個世界裏自由地討得我的歡樂),以上這些讀書的歡樂也許恰恰是對我的懊惱和遺憾的一個回報、補償和恩賜吧。 

歸結起來,我個人今天的讀書狀況好在還有習慣,還有興趣和好奇,它使我還沒有像生理年齡那樣同時在心理年齡和精神上老下去;第二,大多數有成功之效的讀書與生活中的特定事件相關,它往往是與我的專業研究的經歷和我對專業持續性探索的方向相關,與一個時期的工作主題相關。上述這些是讀出書味讀出其意的由頭、牽引、動力、學習準備與基礎。我想,作爲一個還在崗位上工作的人,並且還是負着主要責任的人,我必須像Boyer告訴我的那樣全心全意、生氣勃勃、忠於職守地去工作。現在我在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幾乎都是與這種工作結合在一起的。雖然我也很想自由自在地讀書,像一些年輕人所希望的那樣少一些定性的工作,多一點個人的自由與安寧,但我想,我們必須首先要工作,如果不工作誰又能爲我們創造這一切?其實在今天這個學習型社會裏,工作就是學習,應當把工作當作學習之源、學習之過程。我的時間更不如年輕人多,所以我也只能把我的讀書與我的工作、生活的主題緊密聯繫起來。在我退休之前,用整塊時間自由地讀書對於我來說,是不現實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企盼在退休後有更自由、更隨意、更安寧的讀書生活。 

幾天前,我拿到教科社2002年出版的Boyer的《關於美國教育改革的演講》。得到這本書的興奮之情是難以言傳的,爲什麼未見有人評論這本書呢?爲什麼教科社做了這麼多好書,很少有人介紹呢,我覺得真是非常遺憾。爲什麼沒有一種制度或機制讓中央教科所這麼多的研究人員寫書評呢?可惜,我沒有這麼多精力。如果有精力,我一定寫,但是我現在又做不到。Boyer的關於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關於什麼是學術的概念極大地刺激和吸引着我,也許今天坐在中央教科所的崗位上,我執著求解、希望解惑的東西--究竟什麼是學術、什麼是學術研究、什麼是教育研究、什麼是教育理論、什麼是教育實踐、什麼是教師……這些大概都與Boyer當初和今天對我的吸引有關。 

寫到這裏,我想再次回到一個命題,即人爲什麼要讀書,知識分子爲什麼渴求讀學術精品?究其主要原因,我認爲,是因爲學術精品中具有強大的文化的力量。什麼是文化的力量,文化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再到其深層的內核部分是精神的東西,這是什麼東西呢?我認爲是發自人性本身的、真誠地追求美好、追求團結在一起,追求人的比原有自然、自在的要更理想的環境的一種衝動(有學者簡略地說文化即人化、人文化)。不久前知道一位做科學型研究的美國學者對人這一進階生命爲什麼與生俱來的有社會本性有新的發現與解釋。人是希望過社會生活的,人以溝通資訊而生存和發展,這是人的本性。人與人之間的無謂的紛爭和相互的爭鬥,其實不是人的本性,它是壞的制度、習慣和秩序的結果。 

我們爲什麼需要學術中文化的力量,是因爲(以下這些意思的大略精神,李小兵已說過,但我是真正感受到這個意思,並且加以我自己的一些擴展認識)人活着太需要支撐我們生命的東西,太需要爲我們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勵和依據的東西,所以我們需要尋找自己爲人做事的原則、信念乃至方式。因爲一個人太渺小,沒有那麼聰明;一個人的精力太有限,沒有那樣的精力充沛。這些東西從哪裏去尋找呢?不外兩個途徑:一是從前人、從他人的經驗中來;二是從人類的理性積澱--優秀的著述中來。我以爲,真正的會讀書在於使兩者在不斷連接、轉化、往返互動和螺旋上升中永恆地保持着對讀書的摯愛。所以,我認爲讀書的方法可以很多,因人而異;讀無定法、摯愛爲本。保持着每每讀書時不斷被激起的衝動、想像、思考和希冀,它們慢慢地、漸漸地便會在你的精神和人格上留下越來越深、難以磨滅的印記。 

《中國教育報》 

 

標籤:生命 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