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中班美術教案:信封玩偶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班美術教案:信封玩偶,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美術教案:信封玩偶

中班美術教案:信封玩偶1

活動目標】

1、瞭解信封的作用,學習運用折、剪、貼、畫等多種方法制作信封玩偶;

2、能大膽發揮想象對信封玩偶進行裝飾;

3、體驗創作裝飾的樂趣。

【活動重點】

學習用信封製作玩偶,並進行創意裝飾。

【活動難點】

能大膽發揮想象對信封玩偶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1、三個不同動物的信封玩偶、製作步驟圖;

2、信封、剪刀、用於裝飾的動物耳朵和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瞭解信封的用途,並激發幼兒想用信封創作的興趣。

師:看,這是什麼?那你知道信封有什麼用嗎?

師:是啊,我們都知道信封是用來裝信寄信的,但是今天信封還要給我們展示它的新本領哦!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信封玩偶讓幼兒欣賞。

師:你們看,這些小動物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

師:那你們認識它們嗎?

2、引導幼兒觀察它們不同的裝飾特點,觀察後請幼兒大膽猜測講述玩偶做法,激發幼兒創作興趣和期望。

師:哦,長耳朵的是小兔,圓耳朵的是小熊,尖耳朵的是小貓。

師:你們知道用信封做一個動物玩偶需要哪些步驟嗎?

3、教師示範操作方法、講解要領及注意事項。

①先把信封對摺;

②接着在對摺線的兩端用剪刀剪下兩個三角形,(然後把小剪刀嘴巴關上,放到桶裏)展開後就有了頭和身體;

③再取一對耳朵,撕下雙面膠,貼在頭上;(撕下的雙面膠放在?對了,放在垃圾盒裏)

④最後用蠟筆從上到下依次畫上眼睛、鼻子、嘴巴等,並穿上漂亮的衣服。

師:喏~可愛的信封玩偶就做好了!你們學會了嗎?那現在就請你們自己動手做一做信封玩偶吧!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看看步驟圖。

4、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和創作。

①小兔長着紅眼睛;小貓有長長的鬍鬚;小熊有紅紅的臉頰。

②如果你做的玩偶是男孩子,就可以穿襯衫戴領帶,女孩子就穿裙子戴項鍊。

③已經完成的小朋友可以翻過來畫另一面。

三、結束部分

1、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師生共同講評。

師:誰願意把你做的玩偶介紹給大家?這是?你幫它設計的衣服是有***的花紋。誰也做的是小熊?你設計的衣服和他一樣嗎?請你來介紹一下。

2、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做了信封玩偶,放在我們的小舞臺遊戲裏肯定會更熱鬧的,對嗎?現在就戴上你的信封玩偶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中班美術教案:信封玩偶2

一、教材分析

1、設計背景:本次活動根據新綱要的要求:指導幼兒利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爲指導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來大膽進行創新制作,既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讓幼兒體驗到了變廢爲寶的樂趣。而且中班幼兒較熟悉和喜愛的就是各種動物的形態,信封的收集也較爲方便,所以我特設計了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欣賞廢舊物變寶創造出來的美后,自己動手利用平常經常丟棄的廢舊物也來創造一種美,從中增進幼兒的創新意識與環保意識。因此,此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單純的學習一樣技能,缺乏幼兒學習的主體性,而且會讓幼兒的創造性也的不到提高。我設計的活動一方面教給幼兒簡單的新技能,有讓幼兒避開簡單的模仿,運用新的技能來進行創新活動(就是運用到後面的裝飾上)。這樣的活動符合幼兒園特色活動的要求“讓幼兒勤思考,有創造”。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爲依據,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

1、瞭解製作玩偶的方法,掌握用對摺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並透過貼、畫等技能表現各種動物、人物的形象。

2、在活動中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3、體驗用廢舊材料變廢爲寶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掌握用對摺的方法剪出對稱的圖形,

活動的難點是:運用對摺剪出的圖形進行創造性的運用。

在教學程序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激發興趣→觀察探索→技能學習→動手製作→交流分享

總之,我們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製作活動之中。

二、幼兒發展情況

我們班是剛剛進入中班的孩子們,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動手操作技巧,能剪、會粘、會畫,並且對於動物、人物也是非常的喜歡,並對他們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一些五官及對稱的知識,這給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紮實的基礎。;本文我們班級裏幼兒也比較喜歡動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簡單又好玩的小製作,比如製作的車子、沙發都是有模有樣。特別是對於一些做完後可以玩的小製作更是興趣濃厚。

三、教師的組織策略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美工活動離不開感知、模仿、練習、創作這幾個基本環節。在這節活動中,我也是透過先激發興趣,再感知觀察作品的形狀、材料,然後讓幼兒去思考探索製作的步驟,接着傳授新的技能,最後去嘗試操作,教師起到啓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爲學習活動的主體。採用的教法有:啓發提問法、直觀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啓發提問法:本次活動最經常使用這種方法,引起幼兒的思考,啓發他們的創造思維,讓他們在老師的提問幫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製作。

2、直觀法:本次活動的開頭,老師就採取了這個方法,讓幼兒透過欣賞紙偶表演,引起幼兒創作的興趣,初步感受藝術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讓幼兒在掌握技能的基礎上,有創造地運用這一技能。比如活動中教師重點介紹對稱剪的方法,再讓幼兒把這種對稱運用到自己的裝飾中去,並且可以把所學的技能發散到製作其他的動物、人物上,充分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創新性。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動的結尾部分,我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來進行展示和表演,與同伴間的交流分享,讓小朋友學會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賞。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變廢爲寶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