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圓圓的沙粒》說課稿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圓圓的沙粒》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圓圓的沙粒》說課稿

《圓圓的沙粒》說課稿1

教材分析:一顆圓圓的沙粒,立志要成爲一顆璀燦的珍珠,於是,它鑽進了蚌殼中,在時光的磨礪下,它終於羽化成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爲了一顆溢光流彩的珍珠。《圓圓的沙粒》是一篇短小的童話,在主人公圓圓的沙粒身上,寄託了爲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堅定不移,不理會外界的誘惑與他人的嘲笑,向着目標一步步踏實邁進的可貴精神。圓圓的沙粒不甘於平凡,面對夥伴們的嘲笑和挖苦,面對幾十所漫長而黑暗的日子,它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和目標不曾動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正是這篇故事所要傳達給讀者的真諦。

故事雖然短小,但卻精悍,以圓圓的沙粒的經歷爲主要線索,以他的夥伴們對他的態度爲次要線索,兩條線索交織出現,相互推動,使文章短小而不失精悍,讀來情韻綿長,發人深省。

根據教材特點,設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異想天開”、“風和日麗”等詞語的意思。

2、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體會“只要朝着預定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願望”的道理。

3、透過查找資料,瞭解沙粒變成珍珠的過程。

本課的教學擬定爲兩個課時,第一課時爲學會本課的生字及理解“異想天開”“風和日麗”等詞語,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我在這裏講的主要是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複習匯入,初讀體會

出示兩組詞語:

A組:真誠 坦然 遺忘 珠光閃閃

B組:嘲笑 牢獄 議論 高聲讚美

開火車朗讀這兩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並用上其中的兩三個詞語。(這一教學環節旨在透過朗讀詞串,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也是考查學生透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將課文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學會用積累的詞語說話)

二、精讀感悟,深化情感

1、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顆圓圓的沙粒,但他不願意一輩子只是顆沙粒,他有着自己的人生目標,那就是--變成一顆珍珠,成爲有用之才。我們的課文寫的就是一顆不甘平凡的沙粒的故事。(出示沙粒圖片)同學們,仔細看一看,這是一顆怎麼樣的沙粒?(再出示珍珠的圖片),看一看,這又是一顆怎麼樣的珍珠?(這一環節,旨在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預設學生可能會回答:平凡的沙粒、不起眼的沙粒……光彩奪目的珍珠、珠光閃閃的珍珠等。透過兩幅圖片的對比,在積累學生語言的同時,透過對比,瞭解到一顆沙粒要成爲一顆珍珠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對於理解“異想天開”這一詞也就水到渠成了)

2、出示句子:

變珍珠?哈哈,異想天開!

指導學生朗讀這句話,注意讀好“異想天開”這個詞兒,表現出同伴們對圓圓的沙粒嘲笑的語氣。

面對同伴們的嘲笑,圓圓的沙粒放棄了嗎?出示句子: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爲有用之才!

想一想,要用怎麼樣的語氣來讀好這段話?(結合下文同伴們的嘲笑,指導學生讀出圓圓的沙粒堅定不移的決心)

3、圓圓的沙粒想要變成一顆珍珠,可是,一顆平凡的沙粒要怎麼樣才能變成光彩奪目的珍珠呢?沙粒的夢想不被同伴們理解,甚至被他們嘲笑,但圓圓的沙粒已經下定了決心——“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爲有用之才。”再請學生反覆朗讀這句話,體會這句話中包含的沙粒堅定的信念和決不動搖的決心,只有讓學生透過反覆朗讀品味這句話,理解了沙粒堅定不移的想法,那麼理解下文沙粒蚌中面對外界的誘惑而不曾放棄夢想的行爲纔會水道渠成。

三、替換角色,深入體會

1、同伴對沙粒的行爲言論紛紛,他們可能說些什麼?現在,你就是那顆圓圓的沙粒,你下定了決心,坦然地鑽進蚌殼裏,蚌殼開着一條縫,你隨時可以出來。這時,你聽到了外面傳來的同伴們清清楚楚的議論(讓學生投入文字中,以圓圓的沙粒的身份和教師進行對方,一方面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一方面使學生與文中的主人共產生心靈上的共鳴,與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融爲一體,深入地體會圓圓的沙粒此時此刻的所思所想,真正與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

啊呀,從今以後,你再也看不見美麗的陽光、奇妙的海景,聽不到滾滾的濤聲了!……

你簡直是把自己關進了牢獄,太可怕了!……

漫長的一年過去了,你始終還是一顆沙粒,放棄吧!……

又是一年過去了,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什麼時候是個盡頭呀?……

老弟,三年過去了,大家都快把你忘了,看吶,蚌殼開着一條縫,你出來吧!……

已經是第十年了,沙粒就是沙粒,怎麼可能變成珍珠呢?……

透過與教師的對話,讓學生更進一步深入沙粒的內心,感受圓圓的沙粒心中的真實想法,讓學生化身爲圓圓的沙粒,關注它的命運和思想轉變。

2、面對同伴們嘲笑、善意的勸阻和關心,圓圓的沙粒始終沒有動搖,他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再次出示那句話)——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爲有用之才。

再次請學生朗讀這句話,透過上一環節的練習,學生已經能夠深入體會到圓圓的沙粒面對外界的誘惑和嘲諷以及善意的勸阻,始終堅定着信念,雖然蚌殼開着一條縫,他隨時可以出現,但他始終沒有動搖,再次朗讀這句話,再次體會沙粒的信念,學生們已經能夠更進一步體會到,這短短的一句話支撐着圓圓的沙粒在蚌殼中呆了一年兩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再次朗讀這句話,學生一定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感悟!

3、時光伴着海波逝去,各式各樣的言論被海潮沖走了,圓圓的沙粒也被他的同伴們遺忘了。幾十年過去了,直到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採珍珠的姑娘在大海的波濤中開啟一隻蚌殼,頓時,珠光閃閃。(同時課件出示珠光閃閃的珍珠圖片)姑娘驚喜地叫道(教師引讀)——多麼美麗的珍珠啊!

同伴們望着這美麗的珍珠,——“是他?”(出示這句話)想一想,同伴們可能是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說這句話的?(預設學生可能回答:不敢相信、十他羨慕、很慚愧、爲他高興等等)再次出示第三自然段的話:變珍珠?哈哈,異想天開!

讀一讀這兩句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透過同伴們前後態度的對比,體會到圓圓的沙粒終於成爲一顆珠光閃閃的珍珠,同伴們對他態度的轉變正是由於他堅持了自己的夢想,並且始終不移地固守自己的理想,最終才得以實現)

4、指導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此時,珍珠的心裏感慨萬千,他想,我曾經也是一顆圓圓的沙粒,他的同伴們七嘴八舌地問道:你是怎麼樣變成一顆珍珠的?珠珍想了想,答道 (此處的練習,旨在使學生在學完全文的甚至上,更進一步思考歸納,體會作者透過文章所要傳達給讀者的主旨思想,反饋學生本課學習的收穫)

《圓圓的沙粒》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圓圓的沙粒》是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美麗的海邊童話故事。故事採用了對話形式敘述了一顆圓圓的沙粒不被同伴們的嘲笑、議論所動搖,鑽進蚌殼裏幾十年後變成了一顆閃閃發亮的'珍珠。本文除了語言美、意境美外還蘊藏着深刻的道理:“只要朝着預定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美好的願望。課文中對話多且各有特色是指導學生朗讀的好文章。課文中有三個省略號留給學生充分的想像空間,值得引導學生去想像。更值得引導學生去領悟的是課文中幾處對比:沙粒與珍珠的對比;圓圓的沙粒與同伴語言及態度的對比;同伴前後語言的對比等。

2、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在感受和理解中個性朗讀;

(2)透過學習課文,領悟“只要朝着預定目標,堅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實現美好的願望。”(這也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難點)

二、說理念

“以人爲本,發展個性”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核心內容,是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弘揚個性是語文教學改革發展的生命力之所在。爲此,在教學中我力求創設情景,營造輕鬆、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主想像,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領悟來取代教師的講解分析。

三、說學生的準備:

學生已能讀熟課文,讀準並理解其中的重點詞句,感受到圓圓的沙粒變成珍珠的艱辛過程,並透過查找資料獲得有關珍珠的製作過程。

四、說教學方法:

我主要採用了“老師引進門,修行靠個人。”老師引領,學生自讀自悟,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性學習。在整堂課中,力求做到:

朗讀——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中的景美、物美。

想像——填文中空白(省略號)——讓學生在想像中體會。

對比——多方面的比較——讓學生感悟文中的深刻道理。

這三種教學策略,相溶、遞進,學生在朗讀中想像,在朗讀中對比領悟。

五、說教學過程:

(一)、整體回顧,複習匯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它是(圓圓的沙粒),板書課題,這課的生字大家都掌握了嗎?那我們就來檢測一下我們上節課的學習成果。

2、PPT出示詞語,請學生開火車讀、齊讀。

3、透過初讀課文,你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嗎?(一顆圓圓的沙粒鑽進蚌殼,最後變成珍珠的故事。)

4、出示珍珠圖片,學生欣賞。你能想到用什麼詞來讚美珍珠?

5、看來你們都很喜歡珍珠,那你們知道沙粒爲什麼要變成珍珠嗎?現在我們開啟書99頁,在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沙粒爲什麼要變成珍珠?

2、學生回答。

3、出示第一段。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麼?那大家看大屏幕,我們能不能用“想”來替換“要”呢?

4、出示對比:說說哪句好,爲什麼?

5、珍珠想成爲有用之材,那你們知道珍珠有什麼用嗎?生回答。

6、當它向同伴表達這個願望的時候,是怎樣的態度?請在第一段找出這個關鍵詞,圈出來。(十分真誠)

7、多麼有志向的沙粒呀!可它的同伴是怎樣的態度呢?默讀2、3、4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相關語句。

生彙報:“變珍珠?哈哈,異想天開!”

“變珍珠”後面爲什麼用了“?”(很疑惑、不可能實現……)想法離奇,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就是“異想天開”。

8、師引導學生兩個句子放在一起,同桌分角色讀,然後分組讀。

9、面對同伴們的嘲笑,圓圓的沙粒又是怎麼做的?

( 出示第三自然段)

10、哪個詞最關鍵?請圈出來。(坦然)“坦然”是什麼意思?

它爲什麼那麼坦然?能不能再找一個關鍵詞?

(因爲它已經下定了決心。)

師:板書“下定決心”。它的決心是什麼呀?(變成珍珠,成爲有用之材。)

11、有了這樣的想法,所以,沙粒就平靜地、坦然地鑽進了蚌殼裏。此時,同伴有時又有怎樣的反映?請讀第四段,圈出一個關鍵詞。

(議論紛紛)

師:它們是怎樣議論的?

師:“牢獄”在這兒什麼意思?指什麼?

師:如果現在你就是圓圓的沙粒,你在蚌殼裏會有什麼感覺?

師:這對珍珠來說,可是一種牢獄之苦。這對它的同伴來說,也太可怕了!帶着這種感覺,讀一讀這句話!(生齊讀)

12、同伴們還會有怎樣的議論?同桌議論議論。

師:我也這樣認爲,剛纔你們那樣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各說各的想法,就叫做什麼?(議論紛紛)。

13、看來同學們已經深深融入故事中了,那麼現在用朗讀來回答老師:圓圓的沙粒在蚌殼裏聽得怎麼樣?如果它動搖了會怎麼樣?因爲什麼?

14、那它爲什麼還要在蚌殼裏?(因爲它想變成珍珠)。

師:想變珍珠這個堅定的信念一直支撐着它。出示“我要變成一顆珍珠,成爲有用之材”。

15、夢想在小沙粒的心頭從來沒有動搖過放棄過,終於小沙粒變成珍珠了嗎?經歷了多長時間?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幾十年過去了),還從哪裏感受到時間的漫長呢? (6、7、8段,一句一句讀,齊讀)

16、在漫長的歲月中,是什麼伴隨着小沙粒?把你想到的詞語寫在第9段的省略號處。

17、終於在幾十年後的一個春天,小沙粒變成了一顆?(珍珠)什麼樣的珍珠?(在“珍珠”前板書“美麗的”)。所以小姑娘驚喜的叫到——多麼美麗的珍珠啊!

(三)、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你們能回答圓圓的沙粒是怎樣變成珍珠的嗎?(結合板書小結)

2、從小沙粒身上你有什麼啓發?

3、是呀,只要我們朝着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有有一天,像珍珠那樣驕傲地說——(齊讀最後一段)。

4、瞭解珍珠的形成。

六、說作業設計:

兩題選一題

1、小練筆:讀《圓圓的沙粒》有感。寫一段話,表達真情實感。

2、選擇文中的一處省略號發揮想像,進一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