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文學欣賞要以人爲本--《祝福》教學隨筆

本文發表《中學語文教學》2 0 0 1 年第4 期

文學欣賞要以人爲本--《祝福》教學隨筆

 浙江省江山中學    鄭逸農

 

大部分文學作品反映的是人性,文學欣賞時不應濫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而應以人爲本,透過對主人公命運的關注和分析,自然地引發人文思考,培養學生的愛心與理性,展現文學的魅力

             這個標題,緣於我閱讀《教學參考書》中《祝福》一課的感受。平時我難得閱讀《教參》。這次回過頭來再次教到《祝福》,便先從課文讀起。舊文重讀,感受頗新。雖然文章語言不純熟、標點不規範  ,但作者塑造的祥林嫂悲劇形象卻深深感動了              我,--  一種隨着閱歷和體驗的增加而產生的新的感動。感動之餘,忽然想看看《教      參》,    找找感覺,看看它是怎樣理解和分析的。結果吃驚不小,裏面是些又深又透的政治分析:“她(指祥林嫂,引者注)對自身的抗爭,還缺乏明確的認識……她不但沒有認識到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是摧殘她的主要敵人,而且還常常把生活的希望寄託於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爲了逃避在婆家的難堪虐待,她到地主家幫工……”  ①9     我先是大失所望,繼而大惑不解。這哪裏是人物形象分析,分明是政治說教,是將祥林嫂拉出她的生活背景,用現代人的眼光、共產黨員的標準對她進行的苛刻評判。我不禁想:如果把這些搬到課堂上,說給學生聽,會有怎樣的效果呢?我進而又想:爲什麼我們的學生特別習慣於講大話,講空話,講套話,習慣於想當然地架空分析呢?根源可能就在我們教師(包括我自己)。教師的問題又源於哪裏呢?當然首先是《教參》,它對教師的影響太大了。現在如果我還這樣上,不就繼續把他們往歪路上引嗎?語文課不應該等同於思想政治課,文學有文學的魅力,文學欣賞不應濫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而應以人爲本,透過對主人公命運的關注和分析,自然地引發人文思考,自然地將人與社會有機地聯繫起來。

               u 於是我感到有調整方向的.必要。我應該設法改變這種異化的非文學性的欣賞方式。但怎麼改呢?我嘗試着這樣設計教學重點:調動愛心與理性,聚焦祥林嫂,以人爲本,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關注她的命運,進而思考其悲劇的根源,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爲了突出以人爲本的欣賞方法,我這樣安排教學--

               & 首先,讓每位同學複述祥林嫂的不幸經歷。複述時要求:1 .   只作純粹的敘述,不帶

                   Y 議論分析(一帶上議論,他們就非常自然地開始講空話套話了);2 .   敘述時要突出與悲慘命運有關的細節;3 .   要有感情地複述,儘可能進入祥林嫂的情感世界,真切地體驗祥林嫂的痛苦與不幸。

                 比如大致這樣複述:

               T 祥林嫂,衛家山人,丈夫比他小十歲,打柴爲生。她有一個嚴厲的婆婆,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小叔子。在一個春天裏,她沒了丈夫。她不堪婆婆的虐待,偷偷地讓衛老婆子介紹,到魯鎮的魯四老爺家做工。魯四老爺嫌她是個寡婦,皺了皺眉。四嬸看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便將她留下了。試工期內,她整天地做,簡直抵得過一個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錢五百文。日子很快過去了,她做工絲毫沒有懈怠,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地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而她倒也很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然而新年過後不久,她在河邊淘米時,被婆家派來的船劫走了。她存在主人家一文也沒有用的一千七百五十文錢也被婆婆全部取走了。回家後不幾天,她就被裝進轎子,賣給了深山野坳裏的賀老六。她婆婆到手了八十千,給小兒子娶了媳婦後還剩十多千。她被裝進轎子後拼命反抗,一路上又嚎又罵,拜天地時頭上撞了個大窟窿,包上兩把香灰兩塊紅布也止不住血。到年底,她生了個男孩,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才過了三四年,她的丈夫得傷寒死了。禍不單行,到了春天,她的孩子阿毛又給狼叼走了。剩下她孤苦伶仃一人時,大伯又趁人之危,收了屋子,把她趕走了。於是她走投無路,再次來到了魯鎮……後來,她成了魯鎮街頭的一個乞丐。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裏,在人們的祝福聲中,祥林嫂悄然離開了這個給她帶來過無數痛苦與不幸的悲慘世界。

               U 每人複述後,又讓同學推出幾位代表,以比賽的形式參加全班交流,以作些複述上的示範,同時也讓每位同學對祥林嫂的悲慘經歷耳熟能詳,真切地體驗到祥林嫂的悲酸情感和痛苦的內心世界。

               * 在此基礎上,我再讓他們進一步思考主人公不幸遭遇的根源。要求是:1 .   以前面的  複述爲基礎,從祥林嫂的悲慘經歷中循序漸進地尋找分析,以夾敘夾議的語言表述,不能想當然地架空分析,不能無限上綱,苛刻要求,不濫用階級分析的方法,着重從人性方面入手;2 .   能說五六百字以上,不能用這麼一句話幾個字來表述:祥林嫂的悲劇根源是黑暗的封建社會。

               + 同學們先以四人爲一小組,依次表述,然後按照要求互相點評。最後,我才作示例性的歸納引導:

               * 祥林嫂一開始就很不幸,嫁給了一個比她小整整十歲的丈夫,這已經很難說有什麼幸福可言了。偏偏她丈夫又去世了,剩下了一個小叔子和一個嚴厲的婆婆。婆婆對她是虐待的,她也頗有反抗精神,暗中讓衛老婆子介紹她出來做工。做工非常辛苦,而她卻倒很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說明她對幸福的要求非常低,幹活累點苦點沒關係,只要受到尊重,心情舒暢就行。這也從反面說明了她在婆家受到的虐待是非人的。

               * 被婆家搶回去之後,她成了商品,被賣到了深山野坳裏。面對不幸,她竭力抗爭        --爲自己的不幸命運抗爭,也爲那時人人皆有的封建觀念“一女不嫁二夫”的“貞潔觀”而抗爭。而且抗爭得非常激烈。之後,她有了小孩,過上了平靜的生活。可才順了一口氣,第二個丈夫卻又死了。不久,寄託着她希望和幸福的兒子阿毛也被狼叼走了,她的希望和幸福也隨之化爲泡影。緊接着,大伯仗着封建宗法的淫威,給她雪上加霜,把她趕出了家門,使她一下子變成了下無寸土、上無片瓦的精神與物質都一無所有的人。由於她的寡而再嫁、嫁而再寡,魯四老爺他們就認定她是個“傷風敗俗”的人,不讓她參與任何祭祀活動。魯鎮的老老小小在聽厭了她的阿毛故事後,重新板起面孔,厭而遠之。滿腦子封建迷信思想的柳媽也認爲她死後要被鋸成兩半,並給她出點子,讓她化了整整十二千大錢捐門檻“消災”。可魯四老爺他們仍不讓她沾手。這使她精神徹底崩潰了,最後成了淪落街頭的乞丐。在貧病交加中,在極度的精神痛苦中,她離開了這個人人都嫌棄她的世界。

               < 假如她的第一個丈夫不死,那麼即使她沒有幸福可言,也還可以平靜地過完一生。所以她悲劇的起源是她成了寡婦。照理說,寡婦又怎麼樣呢?她不也是人嗎?而且比一般人更不幸,更值得人們同情,更值得社會關注。可相反,在封建禮教和封建思想看來,寡婦是很晦氣的,會給人們帶來不幸。所以大家都嫌棄她,都擔心她會給自己帶來厄運。在那個社會裏,人們都持着這樣的觀念,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惡人還是善人。所以丁玲說:“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樣把她往死裏趕,是一樣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作者一再寫到祝福的喜慶氣氛,其中一個重要意圖就是將它與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作鮮明的對比,以讓讀者明白,不是一兩個人不同情她,而是整個社會都不同情她。

                 因此,是封建禮教、封建思想害死了她。

               3 這就是作者的創作意圖。他要“將舊社會的病根暴露出來,催人留心,設法加以療治”( 魯迅《〈自選集〉自序》)   ②  。

               

 以上是筆者的教學處理。

               v 我試圖透過這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愛心與理性,改掉想當然、說空話的毛病,將學生從階級分析的方法拉回到人本分析的方法(此乃本人的生造詞)中來,以人爲本。否則接下來上到《項鍊》一文時,一旦分析到主人公瑪蒂爾德的悲劇根源,學生馬上又會脫口而出:是  資產階級* 虛榮心。假如我們從階級分析法迴歸到人本分析法,就會發現,虛榮心不是資產階級所獨有的,只要是人,就都可能有虛榮心,都可能出現瑪蒂爾德式的悲劇。這樣擴展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文學形象更大的典型意義,就會感受到文學作品更大的魅力和震撼力。讀者也就更能領悟到作者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和深刻剖析,更能感受到作品散發出的迷人光彩。

               * 實際上,除小部分作品反映的是某個革命歷史事件(比如反映1 9 2 7 年“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的葉聖陶的《夜》,反映1 9 0 6 年俄國工農運動的高爾基的《母親》),需要運用階級分析的方法外,大部分作品反映的是人性,是人性的弱點或優點(反映弱點的如《項鍊》、《守財奴》,反映優點的如《一碗陽春麪》),這些都應該運用人本主義的分析方法。因爲“蘊蓄在一部小說中的作家對人和人的生活的感受、發現和認識,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一部偉大的小說,總是以作家對人生和對人的處境和命運的獨特而深刻的感受、認識和發現去震撼讀者的心靈”  ③  。

               * 由此我想,文學是人學,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以人爲本,從關注主人公的命運出發,去正確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培養自己的人文精神,培養自己纖細的感受力。假如我們老是引導學生用這個階級、那個主義的空話套話去架空分析,苛刻評判,學生就體會不到文學的柔媚之光,培養不出高尚的人文品質。

               &                                                                             

                   注:                                                    

                 ①人教社1 9 9 5 年第2 版,2 0 0 0 年第5 次印刷,第9 0 頁;

                 ②見《魯迅手稿選集》,文物出版社1 9 6 1 年8 月第1 版;

               # ③胡尹強《小說藝術:品性和歷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 9 9 3 年3 月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