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精選11篇)

班會是學校集體活動中最主要的組織活動之一。在班主任領導和指導下或者是同學自發的,以班級爲單位,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組織的對全班同學開展教育的活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主題班會教學反思(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1

今天,我班召開了以《我想對“您”說》爲主題的班會,此次班會的目的,是想讓大家真正理解感恩的含義,讓孩子從點滴小事中,感受父母的恩情,懂得感恩、回報。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父母的關愛密不可分,談到父母之愛,同學感觸很多。但我想我們不應該光停留在感謝上,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報答他們,要他們感到,我們長大了,他們的愛沒有白費。就像我們一個同學說的那樣,“母親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銘記一生。”我們要記住他們的付出,學着變得懂事,會照顧自己。

在活動中,讓學生觀看父母平時工作辛苦的視頻時,有的學生都流淚了,再讓學生說說想對父母說的話,並寫下來。看得出學生想說的有很多,馮心蕊說:“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以後我會更懂事一些,讓你們少操心。”李俊語說:“我要好好學習,這樣爸爸媽媽就能安心工作。”嶽銘陽說:“以後在生活中,我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減少爸爸媽媽的負擔。”曹多多說:“爸爸媽媽的嘮叨都是對我們的愛,我們不能不耐煩。”不管學生說的怎麼樣,起碼他們體會到了父母的付出,懂得感恩父母的付出。

此次班會舉行得很成功,大家透過這次班會深深懂得了自己以前從未思考過的某些問題,深深反思了以前自己在對待父母方面的錯誤,大家表示要以此次班會爲起點,真正學會如何去感恩。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2

首先我透過一張張圖片,讓學生了解到在課堂上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那學生的這些做法叫什麼呢?他們很顯然沒有集中注意力,那要怎麼樣纔是集中注意力呢,圍繞幾個小點來讓學生集中注意。並且出示班級學生上課的各種行爲舉止,知道原來他們沒有集中注意,讓他們感受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去調整自己,並能聯繫實際找到生活中、課堂上自己不專心的各種因素,想辦法克服。

其次,我設定了走迷宮的小遊戲,不同形狀不同造型的迷宮,指引學生從開始按照正確的路程走到結束,哪裏該走,哪裏不能走,一個個的指導,情況較好的學生可以喊他們到一體機上來試着走一走。

然後是學生的發言積極,師生互動有序,學生活躍,課堂處處能看到思維的火花。整個活動順應心理特點,遊戲貫穿整個課堂,學生能暢所欲言自己的想法。再次是學生能把自己實際生活與知識結合起來充分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注意力集中與不集中的利弊。

最後,我把學生當成自己的朋友,是和學生平等的,師生同玩同樂同說,容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融洽的氣氛中,在輕鬆的情境中走近學生的心,更容易自然地發揮教師的輔導作用,讓學生在和諧、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坦現真實想法。

從本次活動課看,部分學生的思維活躍,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高,口語表達能力強,也深刻體會到本課的主題。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3

選擇《學會欣賞》作爲這節班會課的主題是因爲初一新生從小學步入初中,要面對新的環境、同學、老師,要面對學科的增多、教學和學法與小學的不同,有些學生上課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感到學習任務的加重,學習上有些力不從心,進而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否定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不少同學內心也有一些學習以外的煩惱,而這些煩惱大多來自於同學間的相處,看不到同學的閃光點。作爲初一的新生,能正確瞭解、肯定自己,能與同學和諧相處很重要,它能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培養學生從小欣賞他人的優點,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引導大家在發揮自己長處的同時,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做一個能與人彼此欣賞、團結合作的中學生。

本次班會課先透過《我真的很不錯》這首歌曲讓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要相信自己,學會欣賞自己的優點,明白欣賞的力量是偉大的,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其次分小組互相讚美對方,體會被讚美的快樂,讓學生知道,學會欣賞別人不僅會給別人帶來快樂,也體現出了自己有一個廣闊的胸襟,同學之間還可以建立更加深厚的友情;也讓學生明白欣賞他人就是向他人學習,彌補自己的缺點,揚長避短。

接着透過猜一猜的遊戲,學生根據人物特點猜出這是哪位科任老師,並說說喜歡這位科任老師的理由,讓學生在欣賞老師的同時學會尊重老師,因此形成良好的師生關係。最後透過貼“欣賞樹”的環節,學生能夠懂得只有欣賞自己、他人,揚長避短,並且欣賞老師、尊重老師,班級這個大家庭纔會更加和諧、團結,我們纔會感受到更多的溫馨,班級這棵“小樹”纔會茁壯成長。

但美中不足的是: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與學生的互動不是很多,班會課應該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主體性在整個班會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次沒有善於積累,把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故事作爲典型的教育素材,讓學生能夠更真實,更直觀的感受到學會欣賞的重要性。

總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繼續努力,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共同進步。我作爲一名教師,我也會時刻提醒自己,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優點,做到因材施教。讓我們的學生都能在健康快樂中成長。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4

1、班主任要勤觀察,善發現。

學生的心理問題具有不確定性和複雜性特點,這需要我們班主任勤觀察,細緻瞭解,慧眼識別,才能發現問題。像我們班級的這種情況,如果不仔細觀察和在學生中調查瞭解,就很難發現,極有可能會認爲是學生在某一節課上表現不佳而被忽略掉。如果任由學生將這種不良情緒發展,學生極有可能會逐漸消沉,對學習生活失去信心,最終勢必會影響學生整體發展的。

2、班會課形式的選擇很重要。

我之所以用“展示式”班會形式,是因爲我發現很多學生覺得在校很壓抑。我們學校場地比較小,封閉式的管理導致學生活動範圍有限,青春活力無法展現。一學期來學校也沒有大型文藝演出,那些愛唱的、愛跳的、愛搞怪的學生的特長一點也發揮不出來,大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選擇這種形式,即使不會表演、沒特長的學生,也能用唱歌來展示一下。所有學生爲了在班會上能把自己最好一面展示出來,可以說是使勁渾身解數,從中可看出,學生需要有展示個性的平臺,展示自己的同時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認可,在這種心理暗示下,使得學生對學校生活充滿美好的希望。

3、科任老師齊參加,增強學生自信。

我邀請我們所有的科任老師參加班會活動,對於老師們就是觀看學生表演,但對於學生就有不同的感受。在學生心裏,他們感覺到的是老師對他們的重視和認可。而且,因爲是老師,他們表演更賣力和投入了,更體現了他們的表演慾望和想得到關注的心理。而我們所有老師也表現極佳,無論表演如何,都給予熱烈地掌聲,這更讓學生自信滿滿。

4、課後引導要及時。

班會活動結束,我趁勢引導學生,要學會調節個人的一些負面的小情緒,不要把這種不良的心理表現帶入學習生活中。不妨唱唱歌、講個笑話、跳跳舞、變個魔術、來個小品或冷幽默一下,既展示藝術細胞,又緩解心裏的不快,而且能帶動周圍的人快樂地生活、愉快的學習。

本次“展示式”班會達到預期效果,雖然課後感覺班裏有點亂,但我還是開心的。與其讓班級處於壓抑、沉悶中,學生無效地學習,還不如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裏,擁有良好的心態,熱情地生活。想想:在這麼好的環境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成績還會差嗎?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5

反思之一:動之以情,情動則行動

“五桂蒼蒼,東海泱泱,莊嚴吾校,氣象輝煌!唯我先生,四表披光,振興中華,開來繼往!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春風花雨漫故鄉,實現理想須自強,自強,自強!實現理想須自強!”一開始就以激情昂揚的校歌將學生帶入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之情中,煥發出學生昂揚的鬥志。接着老師以“生在中山,學於三鑫,聽着偉人的故事,沐浴着偉人的精神,成長在中山這座名人之城,同學們,你們是何其幸運,何等自豪!如果說我們的心靈是一片綠葉,那麼中山精神就是天空中最溫暖最耀眼的那道陽光。今天這堂班會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收集這道陽光,讓陽光住進心靈!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上路去踏尋偉人足跡,傳承中山精神,書寫奮鬥人生!”激起所有學生身爲中山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緊接着視頻《中山偉業》更是讓學生沉浸在對孫中山先生的深深懷念與敬佩之中。尤其是視頻最後一段,先生的遺體躺在病牀上,在淒涼的'音樂中,視頻介紹說:“孫中山先生從此閉上了他那渴望祖國獨立富強的眼睛,離開了他所熱愛的世界!”此時學生已是情不能自已,老師適時地動情描述:“孫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用微弱的聲音低聲呼喊的是:和平……奮鬥……救中國!曾經身爲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他,死後竟未留下一分錢的財產,他所留下的只有那未竟的事業和不朽的精神財富!”一時之間師生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一個個熱淚盈眶。一波又一波的情感推動,動之以情達到了高潮。

反思之二:對比反照,啓發思考

透過一個對團體、對個體要求都非常高的遊戲——穿越封鎖線,使參加遊戲的學生體會困難和挫折,透過把他們心理活動與孫中山先生面對困難的態度做對比,使學生羞愧,反思自己的行爲。

遺憾的是我只對參與活動的同學進行了採訪,沒有對在座觀看的同學進行提問,使得觀看的學生更多地當成娛樂,而沒有參與對活動的思考,降低了參與度,使得活動的目的沒有完全達到。教學真是門遺憾的藝術。

反思之三:以小見大,導之以行

孫中山先生做爲時代的巨人,在他身上有着多種熠熠發光的精神品質,散發着永垂不朽的人格魅力。如何讓先生偉大的人格影響學生?一堂班會課博大宏偉固然是令學生受益匪淺,但是對於初一的學生而言,大而化之的愛國主義、天下爲公很難激起他們心中真正的情感體驗,進而付諸行動,但若從一個小的角度切入,撥動學生心底的小小心絃,那同樣也是一種成功。本課以小見大,以孫中山先生的永不言棄的拼搏精神爲重點,切合學生學習生活,真正將中山精神這道陽光帶入他們的生活,住進他們他們的靈魂,真正讓中山精神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起到指導、教育鞭策作用。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6

古希臘特爾斐神廟前豎立着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篆刻着一句警諭——認識你自己!在人類的各種社會活動中,認識自己恐怕是最難實現的人類課題。對於即將升入初中的小學生來說,渴望瞭解自己、認識自己的內心需要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峯。本次班會中,我透過精心設計活動企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這一課題,精心創設情境,誘出問題,讓學生在合作探究活動中體驗和理解,再與學生共同分析解決問題,以達到做最好的自己的目的。仔細回顧和總結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我覺得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肯定的地方:

(1)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教育應該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享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負擔。”心理學也告訴我們,學生只有在愉快的身心放鬆的狀態下才能更有效地學習。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對於知識和技能的訓練,情感地體驗、態度地轉變以及價值觀的引導便顯得更爲重要。因此,本節課中,我以《欣賞你自己》的小詩匯入,爲的是營造一種輕鬆、愉快、積極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情緒狀態下參與課堂,獲得體驗,獲得成長。

(2)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快樂積極參與。

在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了一系列的環節:“自己最美麗的地方”“你最欣賞的一個人的美麗瞬間”“你對自己的哪些地方不滿意”……讓學生透過寫一寫,說一說,議一議,真正體味到參與的快樂,收穫成功的體驗,促使學生從體驗中獲得自身的成長。另外,在課堂中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他們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透過合作和分享,不斷豐富、擴展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學習的願望,滿足自我成長的需求。

(3)達到情感體驗、做最好的自己。

透過課前蒐集的一些名人資料,讓學生真正體味自己的不足與他們這些身殘志不殘的名人相比,顯得多麼不堪一擊,讓學生的情感再次昇華,心靈碰撞思維的火花,要想做最好的自己,不僅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更重要的是完善自己,爭當做最好的自己。

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階梯”。《做最好的自己》這一主題班會的教學設計方案經過課堂教學實踐檢驗後,雖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還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

(1)各個教學環節之間銜接不夠緊密,環節間的過渡不夠圓潤。

(2)有些教學方法比如合作學習的開展還比較膚淺,學生還不能有效地進行分工學習,常常是課堂上感覺挺熱鬧,學生卻沒有發生更深層的認知活動。

(3)在40分鐘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時間顯得比較倉促等等問題。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以後的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得到不斷補充和完善。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7

本節課選題背景爲如今的初中生多爲獨生子女,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變化,使新時期的孩子暴露出學習、生活、人際交往中的多種心理問題,外在表現爲情緒上的多變,而每個人是自己情緒的主人,解鈴還須繫鈴人,有必要讓學生正確面對變化的情緒並學會適當調試情緒的方法。

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是首先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問題,然後透過幾個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進行示例分析,讓學生逐漸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並總結出常用的調試情緒的方法,然後透過實例檢驗學習效果,再回顧自己的情緒問題並加以自主解決。

在這節課的講授過程中,首先透過觀看一些圖片來了解自己的實際上很幸福的狀態,並懂得要掃除不愉悅的情緒。因此,接下來讓學生勇敢地自我剖析,在卡片上寫出影響自己的心情的事件,及當時的想法與心情,繼而探討解決類似事件的方法,爲避免學生此時尚不能敞開心扉解開心結,展示三個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讓學生來表演並表述合理的應對方法。

對於這個環節的展示,學生還是比較積極的,但根據課堂表現來看,應該先給予學生幾分鐘的小組合作與準備的時間再來展示,而且學生多是表現事件本身,若能把正確的解決方法也表演出來會更加深學生的印象。接下來的心理疏導環節引入了埃利斯的ABC情緒理論,是爲了讓學生明白事物本身並不影響人,而是人們對事件的看法影響了人的情緒和心理,緊接着出示兩幅心理學圖片讓學生觀察圖片內容,讓學生更形象地理解看事物的角度對事件結果的影響。

接下來的心理小練習,創設了一個情景,讓學生來發揮想象,面對主人公的不同心情來對其心理世界進行填充,學生們積極地發言表達了很多自己的真實想法,思維也漸漸開闊。最後鼓勵學生自我突破,重新面對之前寫下的事件,換個角度去思考並寫下此時的想法與心情,並鼓勵學生面對同個班級的同學,勇敢地說出心裏話,開啟曾經的心結,做更真的好朋友。此時,多數同學都能真正的敞開心扉、面對自己,並觸動心靈最柔軟的部分,紛紛走到同學的身邊訴說曾經的種種,有的握手言和、有的溫暖擁抱、有的甚至相擁而泣。在歡快的樂曲中結束了本節課。

這一節課,給了學生一個直面內心、宣泄情緒的平臺,讓學生說出了發自內心的心裏話,並且學習了一些正規的心理評判標準,以便給自己一個生活上指導的準繩,讓自己更自信的活,更積極地活,而且獲得有意義,在學習上能夠信心百倍過好每一天,更好地爲班級體服務,健康的成長。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怎樣上,纔算是一節好的心理課?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我發現,僅僅有知識,是不能上好一節好課的,怎樣正確合理的設計一節課的教學環節和教學過程是一門藝術,它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但我也有困惑。

一方面,我認爲視頻,活動,遊戲,心理測試,討論等等,這些形式多樣的環節固然很吸引學生,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參與進來,可是,總覺得一節課就45分鐘,而這些環節往往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就讓我覺得自己是在應付,而學生也學不到多少東西,如同在玩一樣,自己心裏委實過意不去。

另一方面,也確實,心理課更不能滿堂灌,老師一人在那講,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這樣,雖然滿足了我的傳授的慾望,證明自己確實用心備課了,而不是在應付,但是學生覺得無聊,不願意聽!

這兩者間,其實就是多重趨避衝突,各有利弊,我該作何選擇,怎樣既能完成應該的教學任務,又能讓學生從心底裏喜歡,愛上這門課,使我問心無愧,他們也能真的在輕鬆快樂的過程中,學到東西。

另外,我教的這十個班級,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學風。人有個性,班級也有班性吧,有的班級,同學很活躍,總能自己主動的提出與我課堂內容相關的問題,然後,我們展開討論,很激烈,很開心;有的班級,別提學生主動提問題了,就是我把問題拋出去後,並且給他們留出幾分鐘時間思考,然後,再問他們,有沒有誰願意站起來談一談自己的觀點的,都沒人應,真的是啓而不發啊,讓我很無語,只好自己接着再唱獨角戲,也有的班級,整體上,大家很安靜,看起來是很乖,很嚴肅,但他們內心渴望活躍的課堂氣氛,喜歡動起來的感覺。

而我的問題,就是,我受了學生的影響了,有時候光想着去適應他們班級的風格,導致我被學生帶着走了,而不是我去引導他們。比如對於很安靜的班級,就是我多講,他們聽,對於活躍的班級,才更多的採用討論的方式,激發更多同學的參與。對於活躍的班級,我會給他們放些跟講課內容相關的電影或歌曲,氣氛也會更好,而對於嚴肅的班級,我則更多的選擇循規蹈矩的講課。我覺得這一點,應該不是一個好老師的作爲,在我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做好老師的引導者的角色。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8

本次班會活動的設計以關愛留守兒童爲主題,我課前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調查了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指導留守學生寫了一篇日記、一篇留守代表講話和給父母的一封信,準備了三位優秀留守兒童的先進事蹟視頻資料,蒐集了一位留守兒童父母的信,佈置本班學生提前準備了愛心賀卡等,同時聯繫學校教務處、德育處爲全校留守兒童準備了一份學習用品。

透過留守兒童的日記和給遠方父母的一封信讓同學們知道了遠離父母、思念父母的留守孩子的辛酸,讓學生觀看三位優秀留守兒童的先進事蹟激發了留守兒童以他們爲學習的榜樣,在家也做一名自立能幹的留守孩子,進一步引導本班學生談談如何去幫助留守兒童,學生們各抒己見,談談以後怎樣具體幫助有困難的留守同學。

由此向全體師生髮出倡議,使留守兒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無限關愛。接着學校爲留守兒童贈送學習用品,學生贈送愛心賀卡,教師朗誦詩歌、全班同學演唱歌曲《讓愛住我家》、全體留守兒童朗誦詩歌《我愛我們的老師和同學》等活動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師生的愛心、家庭的溫暖,在心裏真正覺得自己是一名幸福成長的留守孩子。

整節班會課使留守學生在活動中理解了父母外出打工的辛勞,幫助留守學生克服了厭學情緒,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他們決心熱愛學習、熱愛生活。同時使非留守兒童懂得了要在學習、生活上關心和幫助留守兒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的教育。

當然,我在本次班會課中還存在着許多不足的地方,因爲是師生同臺主持的,所以學生主持在讓留守學生談體會時只點了幾名低年級的學生,他們都說得很膚淺,點高年級學生可能說得更深刻;另外在幾處環節的銜接上不夠自然,有時忘記展示課件內容了;再就是學生贈送賀卡前還應該請一到兩名學生把自己的贈言讀給全班學生聽一聽。如果把以上幾處問題考慮周全了,本次活動則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9

心理認爲團結合作是兩個以上或羣體爲實現共同目標而共同完成某項任務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人際交往的所必須的心理品質,也是老師塑造良好學生班級體所加以培養,訓練的,是小學生髮展團體性心理的重要內容。

本課內容是緊緊團繞團結合作的這個主題,開展一系列的體驗活動,透過本課不同層次的活動讓學生體驗團結合作的力量,使學生認識到團結合作的意識,體驗什麼是團結合作,不團結的害處和如何團結,感受團結帶來的快樂情感,使小學生從小樂於與人合作,增強團體意識,培養合用能力,人小學會與人合作,增強團體意識,培養合作能力,達到班級的和諧發展。

針對學生情況,設計以下三個主要環節:

1、在問題情境中瞭解團結,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團結的意義。

2、比賽中學會團結合作,透過以分組比賽讓孩子們體會團結應有的正確態度和方法嘗試合作,體會團結帶來的成功結果和快樂,同學們開動腦筋,最終體會並懂得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合理分工等團結合作的要素。

3、在實踐中嘗試團結合作,學生習得團結合作的方法後,透過完成活動,把習得的能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使理論結合實際,加深對團結合作的理解與體驗。

以上是我在心理健康活動課的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感想。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不成熟,仍存在問題。要真正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發揮出它最大的作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發現和解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會在學校的支援下不斷努力。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10

由於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反覆的過程,所以除了在班會課上展開習慣養成教育,其實在平時任何時間都需要不斷重複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

對於這一次以培養良好的行爲與學習習慣爲主題的班會。班會的目標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到習慣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學習習慣,告別不良的行爲習慣。班會的形式主要形式是:討論。我們班學生大都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道理從他們自己或者小夥伴的口中講出比從老師說教更爲容易接受,事實證明,討論式班會效果也更好。

從內容環節上看,整堂班會主要分爲三個部分:一、班上最近存在的不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二、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三、如何告別不良習慣。其中所有的活動都是圍繞這三個部分展開,主線索比較明朗,但在三個內容的銜接過渡方面還需要改進和錘鍊,使之更加自然流暢。內容選材也比較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有些事例能夠引起中學生的興趣,增加了趣味性,也使學生從故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但由於這三個方面範圍較寬,每個部分拿出來都可以講一節班會課,所以內容略顯臃腫,時間有些緊張,沒有做到知識點的深入挖掘。還需要精簡內容,進一步深入展開,讓學生體會的更加深刻。

從形式上看,這次班會採用了多種形式。例如,運用事例感悟讓學生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透過故事續寫讓學生體會到不良行爲習慣帶來的危害。運用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找出身邊的不良行爲習慣並拿出解決的對策。但是討論時間比較難控制,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可以適當減少討論次數,增添知識搶答之類的環節。

班會存在的不足:

1、班會準備不充分,沒有讓學生蒐集相關方面的材料。

2、問題設問不具體,沒有更加密切的聯繫學生實際。如果提前蒐集關於同學們現狀關於習慣方面的照片作爲討論,效果可能會更好,尤其是學生討論時候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從學生主體地位上來看,基本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去體會,讓學生去找,讓學生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但學生舉手發言不是很踊躍,提問範圍也太窄,沒有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其中去。在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探討方面做得不夠好。

總之,這堂班會課讓我感到了自己的很多缺點和不足,需要透過更加努力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從而爭取更快的成長和進步!

在班會課以外,時時刻刻都要落實關於習慣養成的培養,只要一出現問題,及時以不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覆教育,最終才能使得良好習慣真正落實,總之,良好習慣養成教學是持久戰,班主任必須和學生共同努力,一旦鬆懈的話,壞的習慣可能又浮出水面,不利於班級管理。

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篇11

我用五年級的學生上了一節《誇長道短》的主題班會。整個活動以人都有優缺點爲主線,分爲四個環節,分別是講故事、思考問題、討論交流、教師寄語。本次主題班會主要目的是透過互相指出優缺點、使同學們進一步互相認識和理解、並取長補短:促進同學間的友誼,激發集體主義精神,使每位同學都能主動爲他人、爲班級、爲學校着想。

本次班會突出的地方:

從目的性來看,這次主題班會的目的很明確,讓學生感受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整個班會活動流程很順利。

從形式上來看,這次的主題班會運用了多種形式,如:說話、故事、視頻、小遊戲、名言警句、歌曲,個別學生的參與、集體的參與,讓學生在每一個不同的節目中感受優缺點。

本次班會課存在的問題:

1、由於這次主題班會的學生不是自己教的,配合上有些地方欠默契,而且沒有試教過,容量太大,只完成兩個環節。

2、上課時,我自身的發揮還屬於比較正常,學生的紀律較好,但過於拘謹,沒有學生的本性,氣氛不是很活躍。

3、在確定好優缺點的內容時,應該從更廣泛的地方入手,多考慮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質,使學生易於接受。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