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我學做“蠟染”說課稿

作爲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學做“蠟染”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學做“蠟染”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學做“蠟染”》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美術》第六冊第三單元“感受民間藝術”中的第二課。本課是在學習了上節課“扎染”以後介紹的另一種民間染布工藝——蠟染。透過學生的自身的體驗,初步懂得民間蠟染的基本工藝,嘗試用油畫棒在生宣紙上描繪形象,加以染色的製作方法。根據“油水分離”的原理,感受民間蠟染製作工藝的特點。透過作品欣賞,感受民間蠟染藝術,體驗蠟染製作的樂趣,培養學生對各種繪畫的興趣。

小學三年級學生對於此課,以紙蠟染的方式讓學生製作嘗試,大大降低了民間布藝蠟染的製作難度和節省製作時間。簡單的繪製方式,良好的視覺效果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由於前一課“扎染”作爲鋪墊,學生對於宣紙的使用也不再顯得陌生,較容易的使學生掌握好上蠟的技巧。同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有意識引導學生將各種活動討論的重點放在圖形的設計、色彩的配合和蠟繪效果的協調上。如:淺色的圖案配深底色,深色的圖案配淺底色或色彩略亮鮮豔的底色。

二、教學設計

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情況分析,對本課的教學進行如下的思考和設計。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在課的匯入階段,採用了教師變小魔術的方式,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了,激起他們學習的慾望,概括出蠟具有排水性的`特點。並非常自然地過渡到民間蠟染工藝的欣賞和介紹,使學生聽來饒有興趣。

2)實踐體驗,引導學生思考。由於有前面一課的的技能積累,新授部分直接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製作。可多讓學生動手試一試,想一想,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一次完成作品以後對製作過程中出現的上蠟、染色問題進行交流,此時教師再加以引導,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觀察比較,促進生生交流。此課中,我設計多處地方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透過蠟染作品的觀察比較,瞭解傳統與現代蠟染圖案的不同,概括出傳統蠟染圖案以對稱型、線型紋樣爲主。現代蠟染圖案造型簡潔、誇張,線條較爲粗,用點、線、面來表現對象的特點。最後讓學生欣賞富有童趣的紙蠟染作品,使他們對自己的創作更充滿信心。

第7課《我學做“蠟染”》

單元主題:感受民間藝術課題名稱:我學做“蠟染”教學準備:學具:生宣紙、油畫棒、水彩顏料、調色盤、毛筆

教具:生宣紙、油畫棒、水彩顏料、調色盤、毛筆、圖片資料教學重點:圖形的設計與蠟繪效果的協調教學難點:上蠟的技巧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初步懂得民間蠟染的基本工藝,初步學會用油畫棒在生宣紙上描繪形象,加以染色的製作方法。過程與方法:透過“油水分離”的嘗試,感受民間蠟染製作工藝的特點,學會用紙(生宣)替代蠟染工藝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作品欣賞,感受民間蠟染藝術,體驗蠟染製作的樂趣。

三、教學過程

一、欣賞與發現

1、創設情境

1)師述:老師變個魔術,在白紙上刷上顏料,看一下會出現什麼情況?

(在已用白色油畫棒畫好圖案的紙上,刷上深色顏料)

2)問:你知道原因嗎?

概括:油水分離原理,民間布藝中利用這種原理進行染色——蠟染。

2、欣賞民間蠟染作品,並簡介

蠟染與扎染都是我國傳統的染色手工藝。它是先蠟畫後染色,被稱爲“蠟水分離”法。傳統蠟染的題材多是吉祥圖案,用於衣裙、門簾、被單等方面。劉子龍蠟染有了創新和突破,他把單色蠟染發展爲彩色蠟染,且又作爲壁掛進入現代家庭。

3、揭題

二、感受與交流

1、學生嘗試,交流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問:你認爲應該怎樣上蠟?染色?

2、教師演示操作步驟

1)上蠟。在上蠟過程中,力度適中,上蠟均勻,注意線條和圖案邊緣要保持光滑。

2)染色。可以以傳統蠟染的藍白色體現民族風味,也可製作色彩豐富的現代蠟染。

“染”有兩種方法:滴染和刷染

3、展示色彩豐富、圖案簡潔的蠟染作品

(傳統與現代蠟染的比較)

4、學生小組討論

蠟染作品圖案有何特點?

1)傳統蠟染圖案以對稱型、線型紋樣爲主。

2)現代蠟染圖案造型簡潔、誇張,線條較爲粗,用點、線、面來表現對象。

5、欣賞富有童趣的紙蠟染作品

三、嘗試與創作

2、學生再練習

3、作業要求

1)圖案飽滿,能用簡單的造型完成單色或多色蠟染

輪廓是否清晰,上蠟是否均勻

2)能設計複雜形象,獨特蠟染藝術效果

四、展示與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欣賞作品,自評與互評

以作業要求作爲評價的依據

4、交流蠟染製作的體會和感受

五、拓展

1、運用蠟染工藝製作的原理,還能製作出哪些作品?

2、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民間手工藝?

準備:佈置下節課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