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外國小說欣賞》裏橋邊的老人

本文地址:

關於《外國小說欣賞》裏橋邊的老人

校的工作已經開始了,本學期先上的是<外國小說欣賞>,這本書中收錄了一些有些閱讀價值的文章,我也抽空將這本書看了小半,在此,談談我閱讀後的一點想法:

<1>.關於小說的閱讀,我認爲個人的閱讀能力不同,只要是自己的閱讀,就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生閱歷,自己的思緒,還自己的潛意識在影響着你的閱讀及你閱讀的感受與收穫.所以教師也不需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到學生的思維上,因爲這樣不但不能祈禱良好的教育效果還很容易使得學生形成一種對於小說閱讀甚至是語文學習的一種思維定勢.從而使學生對小說學習上就學死了,也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意義了.即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提高對中文的博大精深的;逐步理解,形成一種自發的學習語文的一種氛圍,促進學生對於語文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社會的人文精神.

記得在第一篇(橋邊的老人)的時候,我按照以往的閱讀經驗,認爲穩重的敘述者,人物,文中的"我",及作者有着這樣一種關係,敘述者和我是等價的,就是在戰爭中的`那個偵察兵,負責着敵人究竟推進到了什麼地點,而人物就是老人了.作者只是寫了這篇文章與文章沒什麼內在的聯繫.而後在課堂之後,我和一個同學交談,瞭解對於小說他們的認識和這橋邊的老人他們的理解,其中有這樣的一種觀點,在此我列出來供大家思考思考:"A君認爲:這是一篇以描寫戰爭中的弱小人物的狀況的一篇文章,文章由一名偵察兵在偵察的空隙中與走累了在橋邊停留的老人的邂逅而展開了這篇課文.老人作爲活了那麼久的歲月,經歷了豐富的生活,有經歷了戰爭的考驗,最後感到自己的弱小,而在發覺自己的弱小後又想到了多年相依爲命的那更加弱小的動物夥伴,由弱小到更加弱小的關注的一種人性的光輝.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認爲其敘述者可以是文中的"我:",一個偵察兵,人物主要是老人,而作者只是一個寫了這篇文章的人而已.可是你是否想過,小說一般是有真實原形的,海明威作爲一個生平經歷豐富,參加過一戰二戰的一個人,文中的我也同樣有可能就是海明威本人,記述了當時在戰爭過程中的一個深刻的印象.即文中的我,作者,敘述者就成了同一個人,人物依然是老人.同樣,敘述者這也可以是對於這一幕過程的一個隱藏了的目擊者,而作者聽到了這個目擊者的敘說後爲使我們有親臨其境的效果而用第一人稱我來達到目的,小說的任務還是老人.這四者也就沒什麼關係了

總之,我們唯一有點信心確定的只有這篇小說的人物是老人,其餘的三者是什麼身份的人我們是無法確定的.因此,也就無所謂什麼關係不關係的了,或許他們確實本來就沒什麼關係,只是我們這些膚淺的後生爲了應試教育而固定學生的閱讀見解或其他的某些似是而非的一些荒唐的理由和想法以達到本就荒唐的目的罷了

在此抒發本人的一些鄙見,請各位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