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閒談事實就是

宋英民

題目很大,其實幾句話就完了。

《伶官傳序》中有一句引語“《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教材註釋說,引語見“尚書大禹謨》原作爲‘滿招損,謙受益’”,這就是說,歐陽修在引用《尚書》上這句話時,引述錯了,儘管不影響理解,但這可是個寫作態度問題。如果大家寫文章都不把這類錯誤當回事,甭管是否原話,加上雙引號就萬事大吉。這將給學生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影響呀!我們在評作文時這樣的事例見得還少嗎?引用同一句話就有多個說法,引用同一事例就有多種版本,寫作的`嚴肅性何在?實事求是的學風何在?

錯就錯了,“大家”也不能例外。歐陽修引述錯了,就說他錯了,不用給他什麼面子。教材在這方面手軟了。

教材上還有一個例子,細究起來十有八九是作者引錯了,而我們的教材在註釋時,居然還能爲其自圓其說,而且圓得天衣無縫。

韓愈的《祭十二郎》中有兩句引文“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課文是這樣註釋的:“彼蒼者天”語出《詩經秦風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曷其有極”語出《詩經唐風鴇羽》“悠悠蒼天,曷其有極”。

韓愈作爲大文學家當然多《詩經》很熟悉,引用起來俯拾皆是,但我們想,韓愈會從這首詩裏摘一句,那首詩裏摘一句,然後湊在一起嗎?很有可能。就算有可能,放着現成的“悠悠蒼天,曷其有極”不用,而非要去拼湊,難道“悠悠蒼天”就不能表達“那蒼天啊”的意思嗎?

顯然韓愈在這裏誤把“悠悠蒼天,曷其有極”寫作了“彼蒼者天”“曷其有極”。而我們的註釋者竟然引經據典爲其圓場。幸虧《詩經》裏有“彼蒼者天”,如果“彼蒼者天”不在《詩經》裏或者哪也不出自,我們該怎麼去註釋?

韓愈歐陽修都是大家,文章寫得好我們佩服。但不要忘了,他們也是人呀,也要犯錯誤。錯了就是錯了,難道指出來他們就不是“唐宋八大家”了嗎?

當然編者在註釋時肯定沒有往這方面去想。這沒關係,如果編者認爲我說的有理,不妨再版時加以修正,不要忘了,咱們編的可是中學語文教材呀!

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呀!小平同志如是說。

標籤:事實 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