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提高寫作能力之管見(人教版必修)

 追  憶

提高寫作能力之管見

郵編:561500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寫作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一個人的“聽、說、讀、寫”;“語、修、邏、文”;“字、詞、句、篇”都能從文章中反映出來,作文中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思想;反映其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想象能力;反映其知識的深度、廣度……  可見,文章能見其人品、思維和語言能力。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高度重視作文教學。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根據我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下面談談我的粗淺認識與做法,與同行們共同探究。

一、加大力度,培養興趣。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獲得知識、形成技能技巧、開發智力的動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學都必須嚴格遵守興趣性原則。興趣是什麼東西呢?簡單地說,興趣與當前的需要有關。比如:我要買一雙鞋,我對鞋就非常感興趣,走在街上,人流稀稀嚷嚷,可我沒注意到其他的,特別注意的是人腳上穿的鞋子。又如:一個人長到成年(18-20歲)年齡段,對對象最感興趣,因其需要對象,一男生看到一個漂亮的小姐,就會忍不住跟上去找人家說話,尋找機會多說幾句話,多看幾眼,套近乎......如果是一個七十或八十歲的老頭,即使是一個天仙般的小姐從他身邊走過,他看也不會看一眼,理也不理。爲什麼?因他不需要,所以就不感興趣。作文亦如此,要不斷提高寫作興趣,才能把作文寫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許多學生“談文色變,”究其原因還是對寫作缺乏興趣。寫作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不妨拋開課本上的命題,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爲切入點,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訓練學生觀察生活,並對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進行分析和提煉,再將自身初步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融入其中,用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寫作的快樂。 

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指出:“語言的發生本是爲着要在人羣中表現自我。”中學生都具有很強的表現欲,他們渴望有出色的表現,渴望受到別人的讚揚和羨慕。教師要提供和創造與之相應的外部環境,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相應的表現機會。如利用學校的校報、廣播和板報選播、選登優秀作文;利用班級牆報張貼優秀作文,對不夠成熟的作文,可摘錄精彩片斷,甚至是一些精妙的語句;舉行班級“作文擂臺賽,”將學生的習作結集成冊,讓他們過把“作家”的癮。久而久之,學生寫作不再是機械被動、應付了事,而是對生活中的某一現象有感而發,寫作變成一件有趣的事。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一種複雜的個性品質,它推動人去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興趣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學生的學習來說,培養興趣更具有其特殊的意義。經常保持學生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就成了他們感知事物、發展思維的強大內動力。只有當學生對某種學習感興趣時,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也只有滿懷興趣的學習,才能掌握快、記得牢,效果好。作爲語文教師,既要認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又要在實踐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不是先天就有的東西,它是在一定的社會生活和教育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問題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如何培養。因此我們要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培養他們寫作的濃厚興趣。

二、 細緻觀察,追求真實

觀察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被譽爲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的作家福樓拜爲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裏編的準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準確地、細緻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察、認識、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心》,併成爲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所以學會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要重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學中,常聽一些學生說: “我就怕作文,一拿起筆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不知道該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但是仔細一看,生搬硬套的多,甚至瞎編一些內容,空洞無物,脫離實際。爲什麼造成作文難寫呢?總的來說,就是缺少觀察,沒有真實感,因此無從下筆。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我認爲,首先要學會觀察。我在教阿累寫的《一面》這篇課文時,指出作者阿累在描寫魯迅外貌時,五次寫了他的“瘦”。其中三次是從遠到近更清楚,更細緻地寫出外貌特徵。爲什麼作者對魯迅的外貌特徵寫得那麼傳神,那麼典型呢?主要是作者善於細緻的觀察,內心有獨特的感受。如一次秋遊,我要學生細心觀察、展開聯想。學生寫了一篇《柳贊》,採用“逆向思維”與客觀實際緊密結合,文中寫道:“深秋柳樹竟然還沒落葉?這難道就是人們在文章中時常指責‘軟弱’的柳?爲什麼這‘好女子’比那些偉丈夫‘落葉還要遲呢?”給柳樹新的評價,爲柳樹鳴不平,替其翻案,富有青少年特有的蓬勃生機,這是具有較強說服力的。是學生觀察、積累材料靈活運用的結果。所以,我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非常重視觀察,重視寫真實內容。因此,每個星期的作文課,我都利用一定的時間帶學生走出課堂,進行實地寫作,有時在校園裏觀察校園植物,觀察竹子、樹木、花草,有時在週末時間到野外參觀,進行野外寫作,領略秀美的自然風光。經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題材,寫出真實內容,而且能陶冶道德情操,並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三、積累素材,學以致用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寫作材料,再好的寫作高手也難以完篇。因此,每個初中學生都必須積累5萬字以上的材料,包括詞、句、摘抄、專題等。如下海、春遊、參觀等活動。每個專題寫兩個以上的材料,寫文章時纔有可寫的`。這些材料要典型、準確記牢。平時凡出現有意義的生活事件我們都可以要求學生寫成作文。寫作從來就是厚積博發的過程。語言學習離不開“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如果學生語言貧乏,寫作時搜尋枯腸也抓不到一句恰當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往往寫了又塗,塗了又寫,這就無法提高寫作能力。豐富寫作語言的方法之一是背書,背得越熟越好,寫作時就有文氣。方法之二是學習羣衆生動活潑的語言,克服學生腔。(如背《背影》、《春》、《荔枝蜜》等借鑑價值高的文章),背後寫《背書是享受》。語言學習的規律決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的,“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感受、領悟、積累語言材料和運用語言來提高寫作能力的。沒有積累,就沒有良好的語感。週記是積累,週記寫作靈活,行文自由,訓練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寫作水平的終南捷徑之一,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所見到的或者說所感受到的人、事、物、景、理等,只要是自己覺得有必要訴諸筆端就可以把它記下來。因爲要記,學生必須對每日所見所聞,“知之儘量詳,識之儘量真,思之儘量明。”天天動筆就會開闊學生的思路,積累大量詞彙、語言素材,越寫越熟。而且週記也是一種積累材料的過程,平時積累,作文時選擇使用,“活期儲蓄”,隨用隨取,“存”、“取”兩便,作文也就有從下筆、言之有物了,只有用心把事記下來,寫成周記,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所寫的週記由點到淺,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採下一採的“勞動所得”,學生由衷地體會到寫週記的好處。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曾說:“學以爲耕,文以爲獲”。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穫”。所以在強調學生讀書的基礎上要對所讀之書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素材,讓它成爲自己寫作的“活水源頭”,並學會運用,使作文內容應筆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絕,內容充實有力。

四、活動獎勵,增進感情。

若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活動,你幫我,我幫你,互相需要就會出感情。如是兩地分居,三年兩頭見不着一面,就是你天天寫信說:“我如何如何愛你,想你,愛你愛到骨頭裏,沒有你我就無法生活下去等”。但沒回來,另一方就要跟別人(即與他(她)活動多的人好上了。)這種事從道德上講是不道德的,但是從心理、生理需要上是合情合理的……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說明這些事例與寫作有着密切的關係。作文首先就要感興趣,如一年寫30至40篇,活動多了就感興趣了。時間長了不活動,他就不感興趣了。最好的辦法是多寫多給獎勵。獎可從班費中抽出來,也可發動學生自動籌錢買獎品,即使是一個筆記本,紮上一個章,學生也就感興趣了。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常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勤寫片段,多記日記,以及寫心得體會之類的小練筆。如在人物描寫方面,採取動景、靜景等多角度描寫訓練,並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平時勤寫片段,多記日記,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不僅可以得到一種精神享受和樂趣,而且對提高寫作水平大有益處。因此,我在作文教學中,強調每位學生每天寫一則日記,大至六七百字的篇幅,可以對時事發表看法和見解,小至遣詞造句。也可以是寫一段有關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的片斷,這樣,學生不但養成了愛寫日記的好習慣,而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筆後,素材積累豐富了,寫作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五、創造靈感,想象作文。

      想象是在人腦中對錶象進行加工,創造新形象的過程,創造想象是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創造性思維是思維與想象的有機統一。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爲了發揮學生的想象,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寫作能力,我們從課文入手。我給學生分析《傷仲永》一課時,重點講解了方仲永由少年的寫作天才到成年以後變成一個平庸人的原因,着重指出他就是因爲沒有讀書,肚裏沒有“貨”。讀書,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增加人的見識,訓練人的思維,豐富人的語言。我要求學生每天讀一篇課外文章或優秀作文選、報刊雜誌、天文地理歷史,凡是能夠找到的,思想內容健康的讀物; 或每週二晚上看中央八臺的電視詩歌散文,在假期裏看一部中外名著。這樣對學生加以指導,學生寫起來,就容易得多了。另外我在作文教學中,爲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安排了一些續寫和擴寫等。如《孔已己》一課,學習後讓學生進行續寫,有的同學寫道:草屋子裏,一個“待業青年”孔乙己正愁眉緊鎖地思考着,現在的魯鎮已不是當年的魯鎮了,大夥個個都有了大把錢,而自己卻得靠貸款來過日子,很不甘心,......孔已己去給以前的難友借了些錢買了股票,萬萬沒想到,過多不久股標瀑漲,他發了一筆大橫財,成了大富豪。各大記者接到消息,坐着直升飛機紛紛前來,只見孔乙己身穿名牌西服,系一條金領帶,穿老人頭皮鞋,帶一副黑色墨鏡,左右跟隨兩位保鏢,氣派十足。爲此,有人特請知名導演拍一部《孔乙己傳》的電影,由歌壇巨星作詞作曲並演唱主題曲,就連以前打過孔乙己的丁舉人也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一夜之間孔乙己成了萬衆注目的焦點。孔乙己想起自己以前已是個讀書人,只因好吃懶做,才變成了窮人。現在他有了錢,對自己以前的行爲十分後悔。於是拿出一筆錢,辦了一所學校,凡是魯鎮貧困的適齡兒童全部免費就讀,解決了老百姓的後顧之憂,自也成了名譽校長。並以“實踐纔是硬道理”做爲校訓。魯鎮裏的學生不但記住了校訓,還發揚光大,有的還把其作爲自己一生的座右銘。孔乙己也過上了好日子。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從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啓發引導,堅持不懈,持之以恆,中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