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推薦】水教案4篇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水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水教案4篇

水教案 篇1

(一)水分子的運動

1. 水的三態變化 水分子的運動導致了水的狀態變化。水分子獲得能量時,運動加快,分子間的間隔增大,水由液態變成了氣態;失去能量時,運動減慢,分子間的間隔減小,水由氣態又變回液態。

2. 水的天然循環。 3. 水的人工淨化 “沉降”“過濾”“滅菌”

4. 幾種常見的水

①純淨水——長期飲用降低免疫力 ②礦泉水——礦物質適中纔是健康水

③自來水——含天然水中有益礦物質

(二)水的組成

1. 電解水 ①正極: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氧氣(O2) ②負極:能被點燃——氫氣H2 ④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的化學反應。

⑥有些物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金屬、稀有氣體、碳、硅等單質。 ⑦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一種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和原子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氫氣的燃燒

①現象:產生淡藍色火焰,燒杯壁凝結有水霧,放出熱量。

③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化學反應。

④理想能源:資源豐富,放出熱量大,生成水,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

(三)認識原子

1. 原子的結構

②注意:

a. 氫原子沒有中子

b.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c. 原子不顯電性

2. 原子中的電子

因此,元素的種類是由質子數決定的,元素的化學性質是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

3. 相對原子質量

注意: ①是一個比值 ②“一種碳原子”6個質子,6箇中子的碳原子

③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四)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 溶液

2.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

3. 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

(2)應用:

①溶液稀釋:“溶質質量相等”

②溶液配製:a. 計算;b. 稱量(量取);c. 溶解;d裝瓶存放。

例1. 溶液在生產和科研中具有廣泛的用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1)在化學實驗室裏你曾用過哪些溶液?還看到過哪些溶液?請將這些溶液的名稱及其溶質和溶劑的化學式填寫在下表中。

(2)聯想生活中的實例,談談溶液的用途。

(3)爲什麼溶液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比較快?舉例說明這一道理在實驗室或化工生產中的應用。

例2. 某市售過氧乙酸(化學式爲CH3COOOH),其標籤上的部分文字說明如下圖,請回答

(1) 從標籤上的文字說明可以推知:過氧乙酸之所以避熱儲存,是因爲過氧乙酸受熱時像雙氧水一樣,容易發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一種單質氣體。過氧乙酸加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

(2)一瓶這種溶液中含過氧乙酸溶質_____________g。

(3)0.5%的過氧乙酸溶液可以殺死細菌和SARS病毒。某醫院需配製0.5%的過氧乙酸,一瓶這種過氧乙酸需加多少克水?

水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周莊水韻》是一篇語言優美,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的遊記散文。作者從不同的時間、季節入手,分三次描寫了周莊水鄉給人的印象,充分表現了周莊水鄉的多姿多彩,動人心絃。

周莊位於蘇州城東南,崑山的西南處,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儲存着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澱山湖畔的明珠。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並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由於周莊離我們遙遠,我們又地處山區,學習起來還不太容易;再者,本校學生都是來自農村,主動意識不強,在分析和表達方面也還是有待訓練的,考慮到這一點,在教學內容及練習方面做了適當的調整,積極引導,儘量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訓練。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學習遊記,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遊記的特點這個要求,特制訂了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中精彩的詞語。

2、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能力目標

1、瞭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於景的寫景方法。

2、學生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3、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情感目標

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培養學生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2、瞭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於景的寫景方法。

3、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4、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匯入

新課

由學生預習的“水韻”入手,教師補充。

結合預習,說說對課題中的“韻”的理解。

從題目入手,直接切入文章的題眼,更有利於學生對文章的把握。

(二)品味“水韻”

1、快速閱讀三次遊周莊,說說作者抓住了周莊什麼特點來表現“水韻”的。

2、作者在文中寫道第一次是春雨朦朧的水墨畫,第二次是雪後初霽的版畫,那麼根據作者的描寫你認爲第三次是什麼畫呢?

3、除了三次遊讓我們感受到了周莊獨特的韻味以外,文中還有哪些描可以寫體現周莊的水韻。

4、教師小結:

正如作者所說,前來古鎮的人印象最深莫過於這裏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起來的事物。那是一種如詩如畫,富有詩情畫意的'情趣。水成全了周莊,周莊因水而久遠,周莊因水而聞名。

1、自由閱讀:圈劃並交流自己感受到的文中三次遊周莊體現“水韻”的文字。

2、同桌間交流,得出結論:第三次遊是濃墨重彩的油畫(色彩豔麗的水彩畫)

3、學生自由讀課文前三小節,圈劃、交流,體味周莊帶來的圖畫美之外的詩意的美。

4、學生總結,周莊的韻不僅在於風景的優美,更在於周莊古老的建築、淳樸的民風。

引導學生,沉浸文字,抓住景物的特點,從不同角度,由淺入深的感受文章所展現的“水韻”。

(三)拓展

延伸

根據我們學過的對聯特點和你對文章的理解,補寫對聯。

“走雙橋,感陳逸飛傳周莊畫意。 ”

例:(系蘭舟,思馬致遠品水韻詩情)

結合綜合學習中對聯的內容,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小組合作完成對聯的補寫。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把語文教學與綜合學習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佈置

作業

1、“矇矓”是什麼意思,文中出現過兩次,是否用得準確?

2、以《校園一景》爲題,借鑑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寫一個300字的片段。

在積累詞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並透過寫作借鑑,把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加強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的整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語言的運用能力。

六、板書設計

雨 水 版畫

雪 水 水墨畫 韻

河 水 油畫

七、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這節課你積累了哪些詞語?

2、這節課你學會了運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描寫景物的方法嗎?

3、你在這節課裏的收穫是什麼?

八、教學反思

趙麗宏的《周莊水韻》重點寫了作者三次遊周莊的所見所聞所感,“水韻”是本文的線索,作者緊緊抓住周莊最突出的特點——“水韻”,多角度地表現了江南水鄉的多姿多彩,體現出了一種柔美。“水韻”並非只在重點三次遊中才有,文中的前半部分也是水韻的體現,作者也正是抓住了不同角度來表現景物的特點,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深入的沉浸文字,在文字中體味作者所表現的“水韻”。

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水的物理特性,掌握水的三態變化知識,感知大自然中水的循環規律。培養學生用多種方法探索水的科學現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探索水的過程中注意安全、衛生、合作,用圖畫、實驗、表演、遊戲等形式表現對水的認識和理解,以增強兒童學習的趣味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喜歡做水的實驗,有探索水的濃厚興趣和慾望。

活動重點在引導和的過程中要關注過程,不能僅僅注重結果。

活動準備教師:水姑娘面具(另一面是謎語)、冰塊、錄音機。教學圖片。表演頭飾。

學生:燒杯、熱水、玻璃片(六人小組一套);課前先期實驗:把果汁放進冰箱做冰棍,從冰箱裏拿出蘋果,看到什麼?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1、教師持謎語面具出現:小朋友們你們好!大家猜猜我是誰?

雙手抓不起;

有刀切不開;

煮飯和洗衣;

都要請它來。

2、(學生猜出後引出課題)學生說說猜出的理由

師:上節課,我們講了水的重要性和保護水的方法。這節課,我們進一步認識水的特點。

(二)、探索水的特點

1、先請同學們說說水有哪些特點?

2、水姑娘來到了各個小組裏,你能發現水姑娘的什麼祕密?你們準備怎樣去發現?

3、小組討論交流各自的方法。

4、探祕時需要注意什麼?(要講衛生)

5、探祕後要注意什麼?(把結果記錄下來)

6、學生開始活動,教師巡迴指導。

7、交流探密結果,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對學生的探密結果(記錄表)可以用實物投影進行展示。如:

水的祕密

水是沒有顏色的

水是沒有味道的

水是可以倒來倒去的

(三)、變變變遊戲

1、(教師戴面具扮演)上場:“我是水姑娘,現在你們看得見我,(教師在黑板上用板刷擦溼一塊)但我會變,待會兒讓你們看不見我!(黑板幹後)誰知道我是怎樣變的?”

2、“你在哪裏也見過這種現象”。(學生列舉水變水蒸汽的現象)

3、水姑娘:“你知道我跑哪兒去了嗎?”(小組討論後交流)

4、水姑娘:“我並不總是流來流去的,我也會變得硬起來的!瞧,我又變了!(出示冰塊)你知道這時我叫什麼名字嗎?”

5、“你在哪裏見過這樣的我。”學生列舉水變冰的現象。

6、“爲什麼我會這樣呢?”(小組討論交流)

7、我還會是這個樣子,你們知道我叫什麼嗎?

8、(出示雪和霜的圖片)學生彙報

(四)、有趣的水實驗

1、我們來做一做小實驗,你就更明白水的祕密了。準備好燒杯、熱水、玻璃片。

2、往燒杯中倒上熱水,你看到了什麼?說說爲什麼?用手放在燒杯口,有什麼感覺?

3、拿起玻璃片,摸一摸,有什麼感覺?然後把玻璃蓋在燒杯上。

4、拿起玻璃片,你看到了什麼?你知道爲什麼嗎?你在什麼時候也見過?

5、討論後交流。

6、交流課前自己做的實驗

(五)、小水滴的旅行

1、水姑娘:“你知道天上爲什麼要下雨嗎?聽了故事後你就會明白了。

2、聽錄音:小水滴的旅行

3、學生模擬表演水的三態變化。

(學生戴上頭飾分別扮演水、水蒸汽冰、冷氣、太陽等角色。)

4、把“小水滴的旅行”根據故事內容畫成連環畫。

(六)、教師。

1、今天你有什麼收穫呢?

2、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不能隨便地去嘗一嘗、摸一摸可要注意安全呀!

(七)、拓展延伸。

水姑娘又一次上場:“如果你還想更多地瞭解我,可以去翻翻《少兒百科全書》等一系列課外書,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瞭解物體的溶解現象,並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重難點

(1)、教學重點:瞭解物體的溶解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本次活動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溶解”現象,作爲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透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各種操作材料:水杯人手四個、筷子、沙子、鹽、玉米粒、糖、粘帖紙、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記錄材料:水的溶解記錄卡、記號筆。

活動環節

一、認識實驗材料。

二、猜測:

三、認識活動標誌

四、操作活動

五、分類活動

六、交流總結活動

七、延伸活動

老師:今天我們要一起做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哪些實驗材料?教師介紹所準備的材料。

幼兒思考:這些東西如果放在水裏誰會不見?誰放在水裏還存在?

師:請小朋友先來猜一猜,想一想,如果把這些材料分別放進四個有水的杯子裏,然後用筷子用力地、充分地攪拌,想想最後什麼東西不見了?什麼東西還存在?

師透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會溶解”的標誌。

師:如果不見了,我們用這個符號來表示,(×)。還存在呢,我們就用這個符號來表示,( √ )

師: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沙子,鹽,糖,玉米粒,分別放到這四個杯子裏,用筷子進行攪拌,看看他們會怎麼樣的變化?哪些東西會溶解,哪些東西不會溶解,請你用標記記錄下來,(出示記錄表)

師:剛纔小朋友都做了實驗,都瞭解了,什麼在水裏會不見,什麼還存在,

你把會不見的物體與存在的物體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不見了我們給他貼上星星,存在的我們給他貼上花朵。

師:今天透過做實驗,我們知道了不同的物質放進水中會有不同的現象發生。像沙子和玉米放進水中,透過攪拌還是存在的,鹽和糖放進水中,透過攪拌就不見了。像這種現象,有個詞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

師:誰能告訴我,你們在生活中,還見過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中?(幼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師:這些東西到底能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不知道。因爲我們沒有做實驗,小朋友們剛剛看到了,猜想的結果和實驗的結果有時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亂猜,要進行實驗。剛剛小朋友們說了那麼多,回家後做做實驗,明天告訴我和大家。

猜測活動(指導語:請你用眼睛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再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溶解,哪些不會溶解?)剛開始,教師爲幼兒設定了一個懸念,透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爲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認識活動(指導語:你知道這是什麼標誌嗎?)在這裏,教師透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了記錄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溶解”、“不會溶解”的標誌,爲接下來的操作記錄活動做好準備。

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分類活動(指導語:請你把會溶解與不會溶解的物體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類活動,讓幼兒對物體的溶解現象有所鞏固。

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說說記錄表,自己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麼。)在這裏,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幼兒自己記錄結果,幼兒可以盡情表達,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友語言,還拓寬了幼兒思維。

延伸活動:(指導語:請幼兒回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溶解在水中,哪些東西不會溶解在水中,並說說它們的原因。)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此課設計意圖及對課堂環節的反思

1、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出發,幼兒對於“水”一向來都是比較熱情的,所以我想這節跟“水”有關的內容應該不會出現冷門、不願參與的現象

2、從平常科學區情況的觀察來看,現在孩子接觸實驗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讓幼兒失去了自發探索的慾望。

所以我選擇了以實驗爲主的科學課,從課堂結果來看,我可以肯定幼兒對於課堂內容的選擇非常感興趣,參與也非常積極。透過第一環節的猜測,幼兒的注意力被教師吸引,沒有一位幼兒遊離,能夠盡情地猜測。這麼好的開頭給我對以下的環節有了信心,對於實驗任務及規則的講解對於第一次做實驗又要學習記錄的幼兒來說是有難度,所以在實驗之前,我也詳細講解了實驗的步驟,要求5樣物質要分別放入5個不同的杯子裏,這樣幼兒在觀察的時候能夠一目瞭然,還便於後面的對比及分類,雖然課堂上還是出現了有幼兒將幾種物質放入同一個杯子裏,但是在教師的及時發現與提醒下,幼兒能夠馬上改正。

對於實驗的記錄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在設計課程之前,我也思考過很多,應該是能夠溶解的畫 “√”, 不能溶解的畫“×”好呢,還是能夠溶解的畫“×”,不能溶解的畫“√”。按照常理說,肯定是第一種方法纔是比較被接受的。但是我考慮到了,孩子在做實驗時候根本還不瞭解物質放入水中是什麼反應,而且這些現象叫什麼也不知道,所以我只能跟幼兒這樣交流:“當物質放入水中並充分攪拌,物質才存在或者是物質已消失。”幼兒習慣於從顯性的角度分析問題,所以能會看到物質還存在或消失的現象。所以對於還不知道知道是溶解,溶解是怎樣的現象的時候,我們採用後面的記錄方式是比較科學的。同時,從同事的經驗那裏瞭解到,中班幼兒還不太會畫“√”,所以最後我對實驗的記錄解說是:如果物質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後物質還存在的請畫“O”,物質消失了的話請畫“×”,意象表示物質消失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從課堂上來看,幼兒對於這個記錄方式還是很容易接受的,面對杯子裏的物質一看就一目瞭然是否消失或存在,記錄顯得簡單很多。

但是,在幼兒瞭解了水的溶解的這個特性之後,知道物質消失表示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如果物質還存在表示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在我們班區域活動中我繼續投放了這個實驗,幼兒在記錄時就發生了跟課堂上截然不同的結果,幼兒習慣在物質放入水中消失的後面畫“√”,而在物質放入水中依然存在的物質後面畫“×”,其實看到這樣的記錄方式時我感到很開心,這表明幼兒已經很清楚物質是否能夠溶解的祕密。

從這個看似簡單的記錄方式來看,科學課不盡需要嚴密的課堂過程設計,教師嚴謹的教學語言,還需要站在幼兒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一些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第二個部分就是實驗活動。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孩子們在實驗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活動重難點所在。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完全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自己去尋找結果,在整個活動中需要老師幫忙的孩子很少,大多數孩子在實驗的過程中,他們能找到自己的答案,知道如何操作、如何解決自己遇到的困惑,同時做好正確的記錄。透過記錄,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溶解還是不溶解一目瞭然,還爲後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在這個環節中,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實驗結果的講解對於實驗後的幼兒都能容易接受,因爲大多數幼兒都從自己的實驗中得到結論:紅糖和食鹽在水裏可以溶解,沙子、黃豆、玉米粒在水裏是不能溶解的。但是在實驗過程和記錄結果中,教師發現個別幼兒對於食鹽是否能夠溶解發生了一點小小的分歧:有個別幼兒認爲食鹽放入水中還存在的,不能溶解在水中,也有幼兒發現剛開始時食鹽是一日存在的,但是後來發現食鹽消失了。在分析結果的時候教師提出介意:請這位小朋友等會再去觀察一下放食鹽的杯子裏有沒有什麼變化,食鹽是否依然存在或者食鹽是否比剛纔變少了。(遺憾:課後沒有請這位幼兒觀察,在整理時發現這杯放了食鹽的杯子和不能溶解的物質放在一起。在班級區域活動中,後來也有幼兒發現食鹽是可以溶解的,但是如果放得很多的話它就會溶解得很慢。所以,更多的祕密還要孩子在課外更多的探索中得到。

第三部分是延伸活動: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可以講不同物質放如水中,觀察是否能夠溶解,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製作飲料,嚐嚐不同物質放入水中會變成不同的味道等等。並在活動過程中幫助孩子發現新的問題:溶解的快和慢,怎樣可以加速物質的溶解速度……讓孩子在持續的活動中保持這種對探索的熱忱!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