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古代漢語近義詞的區別(2)

 

古代漢語近義詞的區別(2)

    古代漢語近義詞的區別(2)

1,“幹、乾、幹、榦”的區別

在古代漢語中,“幹”、“乾”、“幹”是完全不同的三個字,各不相通。在古書中,“幹”的本義是“盾牌”,《方言》九:“盾,自關而東或謂之幹。”“乾”本義是“天”,後表示“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如《孟子盡心下》:“然而旱乾水溢。”“幹”的本義是“動植物軀體的主要部分”,後引申爲“才幹”。兩個字都不寫成“幹”。“榦”的'意思較固定,《說文》:“榦,築牆端木也。”本義是“築土牆時兩邊所用的木板”,後來也表示“樹榦”。“乾”和“榦”在樹榦的意義上通用,但是才幹的“幹”一般不寫成“榦”,現在都簡化成“幹”。四個字讀音也不一樣,“幹、乾”讀音爲平聲,“幹、榦”讀音爲去聲。

2,“飢、饑、饉、餓”的區別

在古代漢語中,“飢”的本義是“肚子餓”,“饑”《說文》:“饑,谷不熟爲饑。”本義是“饑荒,年成不好”,在先秦不能混用,到後來才逐漸通用,都寫成“飢”。“饉”也指饑荒,但程度更深,《說文》:“饉,蔬不熟爲饉。”本義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連用時“飢謹”兩個字並無區別。“飢”是指“一般的肚子餓”,《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飢不餓。”而“餓”的程度較深,《說文》:“餓,飢也。”本義是“嚴重的飢餓”,指沒有飯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脅,不當一般的“肚子餓”講餓,如《六書故》:“無食久餒也。”《正字通》:“餓,甚於飢也。”現在漢語仍有“飢不擇食”“餓死”等用法。

3,“冠、冕、巾、弁、帽”的區別

在古代漢語中,“冠”是會意字(從“冖”、從“元”、從“寸”)。本義是“帽子”,後來作爲帽子的總稱。《說文》:“冠,弁冕之總名也。”如《明史海瑞傳》:“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冕”是帝王、諸侯、卿、大夫等貴族所戴的禮帽。《說文》:“冕,大夫以上冠也。”如《荀子富國》:“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弁”是指“用皮革做成的帽子”。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不說弁而死於崔氏。”而“巾”並不表示帽子,《說文》:“巾,佩巾也。”本義是“手巾、佩巾”,《禮記內則》:“盥卒授巾。”也指“纏束或覆蓋用的織物”,如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後來指“紮在頭上的織物”,即“頭巾”,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綸巾。”“巾”常和“冠”、“帽”合用,如巾冠(巾和冠)、巾帽(頭巾和帽子)。“帽”是後起字。從巾,冒聲。巾是絲織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

4,“偃、僵、僕、跌、斃”的區別

“偃”是形聲字。從人,匽聲。《說文》:“偃,僵也。”(按,伏而覆曰僕,仰而倒曰偃。)本義是“仰臥,仰”。“僵”也是形聲字。從人,畺聲。《說文》:“僵,僨也。”本義是“仰面向後倒下。”如《呂氏春秋貴卒》:“鮑叔御公子小白僵。”“僕”的本義是“向前跌倒”,《說文》:“僕,頓也。”(頓:跌倒。)朱駿聲曰:“前覆曰僕,後仰曰偃。”如《漢書陳遵傳》:“頓僕坐上。”從“倒下”的含義上來講,“偃”和“僵”是向後倒,“僕”是向前倒。“斃”(斃)也是形聲字,從比死,敝聲。本義是“倒下去。”常常指因病或受傷而倒下去(包括“偃”、“僵”、“僕”),如《左傳哀公二年》:“鄭人擊簡子中肩,斃於車中。”“斃”後來才引申爲“死”的意思。如《左傳僖公四年》:“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跌”是形聲字。從足,失聲。《通俗文》:“失躡曰跌。”本義是“失足摔倒。”如《漢書晁錯傳》:“跌而不振。”注:“跌:足失據也。”現在仍有“偃旗息鼓”、“前仆後繼”、“暴斃”、“擊斃”、“僵偃”(仰臥不動)、“僵斃”(倒下死亡)等詞語。